“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智慧党建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2021-01-16蒋南琪
摘要:“互联网+”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不断创新改革,传统党建模式也正在向“智慧党建”新模式转型升级,多数高校已经开发出各具特色的智慧党建平台,也面临着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如教育学习公式化、党务工作单向化、组织活动形式化、社会服务效能不高等。本文从强化思想引领、改革学习模式、优化组织生活、创新智慧党员服务等方面,为促进高职院校智慧党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路径探索。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智慧党建,高质量发展
引言
“智慧党建”是指“充分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手段,对党的组织活动、党务管理、网络问政、公众服务等活动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的响应,构建起党建发展的智慧环境”[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新形势下,传统党建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为了顺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 “智慧党建”、“互联网+党建”的创新模式,广泛推动了基层特别是学生党建工作的智慧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2]。
当前,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在高职院校着力创建“双高院校”的氛围下,党建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育人体系的中心环节,对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有必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智慧党建”,全面优化党建工作模式,提升党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促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推进。
一、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及“智慧党建”发展现状
1.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党员发展依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工作原则,党员比例较之前有大幅度的缩减。在学生层面,每年级仅有不到2%的优秀学生能在毕业之前发展成为预备党员。而大一新生入校后,对党组织的向往十分迫切,提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比例超过90%。大学生群体存在思想活跃、信息聚集、意识形态复杂、易受周围人事环境影响等特点,高校党支部主要通过组织学习、开展活动、党建带团建、微信推文宣传等方式,延伸思想建设,提升党建凝聚力[3]。
2.高职院校“智慧党建”现状
当前,在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引和网络大环境的影响下,广大高校在构建“互联网+”智慧党建模式中,也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党员信息数据库”、“党员教育专题网站”、“网上党校”、微博官方号、微信公众号等[4]。在学习层面,各大高校通过推进“学习强国”app的全覆盖、严落实,已经基本做到近100%的党员每天通过智能手机,在线完成学习强国的每日学习任务。在组织层面,以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党委组织部门开发了学校智慧党建平台“某院先锋”,作为党务公开的重要数据窗口,为全校党员的学习、三会一课、新闻宣传、沟通共享、党费缴纳提供网络交互平台。此外,平台还创新打造“活力直播台”亮点板块,鼓励基层党支部发布支部动态,加强交流。学校还定期通过该平台组织答题竞猜等活动,充分营造学习氛围。
二、新时期高职院校智慧党建存在的问题
1. 在线教育公式化
当前,高职院校的党员在线教育形式目前主要以“学习强国”平台为主,各高校在校内智慧党建平台也会定期发布学习任务,组织答题活动测验学习成果。在常态化的主题教育学习中,高校也通过智慧党建app开展了线上线下联动的特色学习活动,但仍然存在部分党员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缺乏针对性、学习缺乏交互性、学习成果的验收形式过于粗糙等问题,整体学习效果未达预期。
2.宣传工作单向化
近年来,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在媒体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党建宣传工作,也利用智慧党建平台及时更新党务工作动态,发布重要通知和党建活动新闻等。但普遍看来,高职院校的网络新媒体党建宣传工作还仅仅停留在单向的输出,缺少专项阵地,或阵地吸引力不强。关注者多为党政领导及相关业务从业者,普通党员教师及学生党员对该类新闻宣传内容的关注度不够,只有少数普通党员能够做到积极主动的认真阅读宣传新闻,宣传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够深入人心。
3.组织活动形式化
高校基层党支部每月应至少开展一次党日活动。多数基层党支部将党日活动与业务工作相结合,通过党日活动实现党业结合,促进支部党员交流。同时,也存在一些应付心理,活动前的组织不够系统化,影响了党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活动活跃度不够,不利于增强支部凝聚力。
4.智慧服务影响力欠缺
高校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应深入到群众中去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当前,依托网络新媒体平台的智慧服务模式正在广泛应用,但也存在党员个人积极性不高、整体活动效果不好、流于形式等问题,导致党员的社会服务工作缺少品牌效应,智慧化和影响力不足。
三、解决路径
1. 强化思想引领,扩大宣传阵地
智慧党建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强有力的宣传手段加以支撑,否则就无法扩大影响力,达到工作目标。在宣传层面,应根据党員教师和学生的特点,分别建立党建新媒体矩阵,整合各类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应用app等资源,有效利用微博、qq、微信、抖音、快手、bilibili等平台,打造专门的高校党建新媒体矩阵,吸引党员教师和学生主动关注智慧党建平台本身及其动态。
2.推进“互联网+”智慧党建学习新模式
在学习层面,打造“互联网+”智慧化学习平台激发学习内驱力,注重学习实效。在布置“学习强国”等在线学习任务时要避免形式化完成任务,应建立常态化的学习反馈机制,鼓励党员提交学习成果评价、学习兴趣和学习短板等,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智能化的学习推送。既要扩大网络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又要营造红色学习氛围,让更多党员乐于主动参与学习,并真正提升理论知识水平。
3.构建智慧组织“云社区”
管理组织生活是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智慧党建为“将支部建在‘云端’,随时连接党员”的设想提供了无限可能。高校在探索优化智能组织管理时,可以在智慧党建平台建立网上党建社区,以红色文化云村为亮点,用模拟社区的方式,吸引党员关注社区,对组织安排的各项任务及时响应,强化党员身份感。同时,日常组织生活的“三会一课”的工作日志也可以上传“云村”,提供灵活多样化的表现方式,激发支部活力,加强自动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4.创新“互联网+”工作机制,打造智慧党员服务网
搭载“互联网+”之翼,高校的党员智慧服务工作可以丰富工作渠道,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了避免流于形式,可以在智慧党建平台专门设立党员先锋服务云岗位,开设互动专区,加强需求与服务的沟通联结,提升交互性。也可通过技术算法,将党员与群众的交流数据整合,利用大数据,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岗位,将对群众和普通党员的关怀落到实处,并更具有灵活性。
结语
“互联网+”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智慧党建工作要将传统优势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深度交汇,将已有的智慧党建平台往信息集成、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立体式新格局方向发展,将教育学习、组织生活、交流互动功能不断改革优化,才能进一步推进智慧党建的手段智慧化、工作规范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精准化。同时,还要谨防“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才能真正实现智慧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PR
参考文献:
[1]方海洋,左娅菲娜.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智慧党建”体系构建研究[J].探索,2018,03:116-122.
[2]王保彦.“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的多维解析[J].理论与现代化,2017,03:31-37.
[3]赵雪.互联网时代高校“智慧党建”的功能定位和路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1:48-50.
[4]王维秋,刘春丽,馬凤毛,刘丽萍.“互联网+”时代高校智慧党建云平台构建探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05:1-5.
(作者简介:蒋南琪,硕士,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李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