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校政治理论课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1-01-16谢嘉欣

公关世界 2021年24期
关键词:教学创新教学策略

谢嘉欣

摘要:现阶段,党校教育形势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其整体形势并不稳定。随着党校教育形势的不断变化,党校在开展政治理论课程时,所采取的方法、所设定的内容观点也需要达到更高的创新状态,以此提高教学有效性,满足教育发展提出的全新要求。作为党校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工作者,需要丰富自身的教育视角,打造全新教育体系,让政治理论课入脑、入心。

关键詞:党校政治理论课 教学创新 教学策略

前言

在党校教育体系中,政治理论课所处的地位相对较高,所起到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可以被看作是党校教育工作开展的核心命脉。在实施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教师需要以入耳、入脑、入心为主要目标,以如何达到这一目标为主要任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党校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体系均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变化。教师需要做好有效的教学创新,促使理论教学始终处于时代前列,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内生力及感染力,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一、提升党校政治理论教学效率的原则

第一,政治性原则。在党校实施政治理论教学活动时,党校教师必须坚守该课程的政治属性。党校这一机构与普通教育机构不同,其内部所培训的学员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实施政治理论教学时,教师需要使之了解政治理论的基础内容与核心内涵,同时也要侧重发展其自身的执政能力、政治素养,丰富其政治思想,使之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抵抗各种不良信息的侵袭,能够始终坚守党的工作理念。

第二,发展性原则。党与时代是同步发展的。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替,党校教师在开展政治理论教学工作时,自然也需要做出一定的创新,更好的跟随时代发展,满足时代提出的要求。但在此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注意教学创新、提升教学的发展性,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而是要求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作出调整,继承并发扬传统模式的优点,将其与新的教育方法相互整合,打造别具一格的教学体系。

二、提升党校政治理论教学效率的对策

1.创新课程题目、观点、释疑,提升教学吸引力

信息时代的逐渐靠近,很大程度改变了党校教育的方式方法,自然而然也影响了其中的政治理论教学。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下,有一部分党校教师并没有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对教学内容教学主题加以创新调整,导致学员产生抵触情绪,间接降低了教学效率。对此,党校教师需要立足于自身,创新政治理论教学的题目、观点,寻求新的教学亮点,提高教学效率。

政治理论教学与写理论文章相似。在正式开展政治理论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创设具体的题目。我国社会发展呈现明显的政治性、经济性,其中很多信息都可作为政治理论教学的选题资源。党校教师需要创新自身的教学角度、教学层面,选择一些实用性、针对性较强的教学题目,丰富学员的认识。例如,在讲解“资本论”一类的知识时,可将其创新为“资本论与中国经济发展”;再比如,在讲解《党章》时,则可将其创新为“《党章》中的新智慧、新观点、新力量”[ 1 ]。

确定好题目后,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题目,选择合适的内容。根据内容,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观点。简单来说,在一个完整的政治理论教学体系中,题目是一级目录,而观点则可被看为二级目录。大到一篇文章,小到简单的一句话,教师都需要形成独特的认识及理解。

政治理论教学与国民教学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在设定教学论点时,教师也应该有所创新,能够满足政治理论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在授课时,教师需要保证自己所设计的论点,具有较高的先进性、创新性,能够带给学员全新的学习体验,能够从中引申出新的思维新的概念,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创新教学观点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始终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道。

现阶段,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传统媒体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但新媒体却为媒体行业的前进提供了极大助力,加大了信息传播的速率,扩大了传播范围。将其引入到党校教育工作中,可进一步加强教学的吸引力及教学效率。对此,在政治理论教学中,教师需要创新方式,保证可以为学员提供正确的解释,使之理解到位、了解到位。教师要坚持共产主义,要明辨是非,要充分发挥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学员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及理解,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2.创新课程论述、视角、境界,提升教学内生力

在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会发现该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大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果教师没有做好有效的论述,没有选择正确的视角,无法达到较高的教学境界,那么所呈现出的课堂就是填鸭式教学,是单纯的理论灌输,很容易导致学员产生厌倦情绪,影响教学效率。对此,在新的教学环境中,党校教师需要以学员入脑、动脑为主要目的,在理论传输与理论启发的双重交融下,加强教学的内生力,提升教学效率。

首先,教师要做出新的论述。当前,我国已正式进入网络时代,各种新兴技术开始出现在教育领域,为教师提供了充足的工作保障,使之可以了解更多更加丰富的政治理论教学素材。对于这些素材,党校教师需要做好有效的划分,根据资源的类型将其整理成不同的类别,针对性地向学员加以输送。在输送这些信息时,党校教师也一定要贯彻合理原则,不能一味地为学员提供知识,而是需要站在历史透视角度上,带领学员展开精准导读、精准分析[ 2 ]。同时,针对一部分特殊性较强的政治理论信息,在讲解期间,教师需要带领学员条分缕析,并需要结合一些现实案例。例如,解读中央精神、解读相关政策。在讲解党的历史,党的领导执行历史时,教师则需要加强与学员之间的互动。在不同教学内容下,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满足学员的多种需求,内化学员政治思想、政治品格。

其次,教师要选择新的教学视角。客观来说,党校政治理论教学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在长期教学任务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很容易就会面临无题目可讲的问题。对此,教师可以选择教学创新,将老题目以新的形式、新的视角解读出来,让老树发新芽。例如,在讲解“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会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原文讲解方面。在教学创新的环境中,教师可以选择新的视角,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时时讲规矩,永远守纪律”,带给学员新的感受,新的体验,使之看到这一内容的另一呈现方式,提升学习欲望,自然也能够加强教学效率。除教学内容视角外,教师也可对教学方式的视角加以创新调整,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理论文字知识以图片、视频、音乐的形式展现出来,将知识点梳理成完整的思维导图,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

3.创新课程方法、艺术、共鸣,提升教学感染力

党校教师是政治理论与学员之间的主要联系纽带,是学员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是政治理论信息的主要宣传委员。理论政治学习并不单单是一项学习活动,更是一项艺术。随着党校教育形势的不断变化,教师需要对教学的方法加以适当的创新调整,增强政治理论教学的艺术性,提高学员共鸣,在理论与艺术交融的状态下,加强教学感染力,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在实施政治理论教学时,党校教师需要正确看待新形势下党校赋予自己的任务,主动的对新常态形成了解,并积极响应相关号召,创新课程方法,打造教学统一、理实统一的全新体系。同时,教师需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将访谈式、体验式、论坛式及情景模拟式等不同的方法,融入到政治理论课堂上,由学员自主选择,通过实践操作自主分析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加深学员对于政治理论的理解。在党校教育工作中,思想始终位于首位。教师如果存在思想落后的问题,那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就会陷入传统的泥沼,导致学员无法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影响教学效率。丰富多彩的课程方法,可以带给学员真实丰富的课堂体验。例如,在井冈山培训中,教师可引入体验式教学,带领学员走红军路,唱红军歌,在一段时间内完全使用军事化管理手段对待学员,展开全面性的革命传统教育,促使学员在亲身体验下更好地感受井冈山精神的价值,坚定自己的信仰,提高自己的素质。

其次,黨校教师要加强教学的艺术性。政治理论课程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的采取填充式教学手段,那么很容易会导致学员产生疲惫感。很多时候教学与相声艺术相类似,教师在讲台上需要发挥说唱演的能力,借此将理论知识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提高教学效率。俗话说,熟能生巧,作为一名党校教师,当其在向学员传递政治理论信息时,首要达到的标准是自己能够对所传授的知识烂熟于心,以此才能够在课堂上解决学员的问题,提高效率。一方面,教师需要深入掌握政治理论的内涵,能够深入浅出地将其中重点传授给学员;另一方面,教师要具有较高的现实联系能力,能够通过实际案例,解释复杂繁琐的政治理论。除此之外,政治理论课具有较强的独特性、社会性,教师需要具有创新性地剖析切入点,能够与众不同地突出政治理论背后的发展脉络。在铁一般的逻辑、诗一样的语言引导下,对学员形成感染,使之能够真正地把政治理论录入自己的脑海,印入自己的心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政治理论课是党校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课程类型。该课程的推进可有效增强学员政治认识、政治思想。为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教师需要做好有效的教学创新。要创新课程的题目、观点及释疑方法,提升理论教学吸引力;要创新课程的论述、视角及境界,提升课堂的内生力;要创新课程的方法、艺术及共鸣体系,提升理论教学感染力,打造完善教学体系,推动党校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姜秀靓)

参考文献:

[1]贾茹隐.党校政治理论课教学高效课堂研究[J].年轻人,2019(15):40.

[2]何洪华.党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新经验与新探索[J].学理论,2017(09):222-223.

[3]李娜.党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8,37(30):169-170.

猜你喜欢

教学创新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分析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