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信息污染现象分析及对策

2021-01-16刘慧英

公关世界 2021年24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污染政治

刘慧英

摘要:信息污染是一种不良现象,随着现代传播手段的不断发展,危害性越来越大,势必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影响。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信息污染的类型分析、阶段分析、危害分析和治理对策四方面入手,对信息污染现象做了讨论,共同抵制信息污染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污染

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既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指挥棒,又是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航程的指南针。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新媒体在年轻群体中的深入传播,原本是历史性的、规律性的、共识性的理念,在碎片化的传播中发生异化,混入了干扰性的、欺骗性的、误导性的信息,这就是信息污染。

当然,做好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面对问题,增强针对性、时代感和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人的教育,教育機构和教育者把握传播规律,对信息污染现象深入剖析,不断增强学生信息辨别力,自觉抵制信息污染。[ 1 ]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信息污染的类型分析

1.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错误信息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错误信息是指信息内容是错误的,但是发布者本身没有主观上的恶意。此类信息污染多见于一些突发事件甚至是群体性事件的评论,由于参与者处于自发状态和无组织状态,无法实地调查,容易感情用事,偏离事实。另一方面,此类信息污染大多没有恶意,只要应急管理机构发布权威信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引导,一段时间后错误信息自然销声匿迹了。

2.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害信息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害信息是指信息内容本身是真实的,但是会对思想政治工作造成危害。此类信息多见于一些高级科技情报和国家安全信息。有些不谙世事的学生会认为这种信息污染比较夸张,难以理解。[ 2 ]其实,科技伦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此类信息污染会导致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受到威胁,因而科技发展必须遵从科技 伦理。

3.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虚无主义信息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虚无主义信息是指信息内容是错误的,同时有主观上的恶意,对社会和国家有危害。思想政治教育依赖于严肃的教材、严谨的讨论,虚无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敌。社会上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娱乐至死”的手段,麻痹和破坏青年学生的世界观和理想 信念。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信息污染的阶段分析

1.信息污染的生产阶段

一般来讲,信息生产过程比较规范,有严格的审查制度,从而保证了信息质量。而也存在一些信息的生产过程比较复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冲突也比较多。当前形势下,有些信息生产的一般动机是出于某种经济利益,或是出于某种社会影响。随着科技进步和新媒体迅猛发展,信息生产量越来越大,所产生的信息污染也越来越多。

2.信息污染的传播阶段

当今时代正是传播的时代,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打开手机就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在传播阶段,信息污染通常的表现形式有:信息超载、信息垃圾、信息病毒等。污染信息不仅占用了大量的网络资源和存储空间,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错位”——信息脱离了原生环境,产生“水土不服”,把真实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弱化了。

3.信息污染的再生产阶段

信息污染的接受方绝不仅仅是消费者,更大的可能是一个再生产者。相关数据显示,“网民”的年龄分布越来越趋向年轻化,而青年学生由于知识结构和阅历有限,判断力不足,道听途说、人云亦云的现象比较严重。信息污染本身具有的选择性接收、逻辑模糊等问题,反复的信息污染再生产必将威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定团结。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信息污染的危害分析

1.信息污染对教育者的危害

信息污染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加复杂。如今,互联网已经广泛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当中,教育者充分运用网络的广泛性、丰富性、及时性等特点为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增加课堂趣味,活跃课堂氛围。但是,互联网信息的开放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思想政治教育统一思想的导向功能,使得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偏差。教育者除了坚守课堂这个主战场,还要主动出击,在公众平台上传播主流意识形态。

信息污染使教师的权威地位被解构。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加速了信息的流动,并且可以对信息的流动进行控制。海量信息的流动反过来又促使搜索引擎等新发明,进一步加强了网络浏览者的探索性。青年学生往往沉浸于搜索引擎的强大和虚拟世界的刺激,觉得思想政治教师说了好多遍,不如自己上网查一查。其实,对现实的把握,问题意识的培养,这是计算机无法提供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所在。

信息污染使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失去控制。在当今信息时代,学生获取和接受知识更加具有主动性,思政教师掌控主流方向的地位弱化,正常教学的开展已经有了一定的难度。知识鱼龙混杂的网络时代,教师如果不了解网络信息,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及动向,就不能为学生传授最新的社会思潮,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信息污染对受教育者的危害

青年学生长期使用电脑和手机的行为使他们接触到最新最热门的信息,也为他们阅读到受污染的信息提供了可能。多数青年学生热衷的娱乐、交友、动漫、游戏网站恰恰是信息污染最严重的问题网站。由于青年学生接触到污染信息后在寂寞无聊、无所事事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二次传播二次污染,从而使有效信息更加难以辨识、难以 捕捉。

除了电子型信息污染,青年学生日常接触到的还有现场型信息污染和文献型信息污染。现场型污染是指直接观察到现场发生的情况而受到的信息污染,比如青年学生临近毕业找工作参加各类招聘会时,往往会收到琳琅满目的企业宣传册,其中可能会掺杂一些虚假信息和垃圾信息。文献型信息污染主要指系统化规范化知识载体包含的信息污染。表现为各类图书、报纸、期刊、杂志等等。比如图书市场和杂志市场中的“成功学”书籍比比皆是,有的更是畅销书,广告铺天盖地。其实大多数“成功学”图书都是“伪知识”,有的更是鼓励青年学生在专业知识上奉行得过且过和不劳而获的态度。

3.信息污染对传播环境的危害

信息污染破坏媒介政治生态。信息传播的渗透性和信息的自由流动性向国家网络安全治理提出挑战。由于政治体制不同,一些狭隘的保守主义者和敌对势力利用科技上的优势阴谋抹黑我国政权,企图利用信息污染制造混乱。

信息污染破坏媒介经济生态。互联网时代的经济提倡“吸引眼球”、“流量为王”。一些信息生产者把精神产品商品化,用低级庸俗的内容和形式去赚钱。一些网络公司的内容平台利用算法推荐、广告推荐等方式,对信息污染采取默认的态度,实质上是为了经济效益牺牲社会效益。

信息污染破坏媒介文化生态。传播学理论认为:“传播媒介的技术和工具属性决定着信息的物理形式、时间范围、速度快慢和管理规模,那么,媒介的社会组织属性则决定着信息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可见,传播媒介也是一种信息,它对传播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比如,电视直观形象,声音唤起听众注意力,书本能够长久保存等等。信息污染往往会破坏传播媒介的“品牌”,使接受者产生先入为主的错误经验,从而影响传播效果。

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信息污染的治理对策

1.加强教育工作者的信息能力

教育工作者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教育工作者要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当前是互联网时代,教育工作者尤其要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把握科技发展的脉搏。身教大于言传,教育工作者自身在信息的获取、使用、创造和传播过程中应遵守必要的伦理规范,合理合法地使用互联网。教育工作者须联系实际指出信息污染的危害,为信息污染治理树立榜样。

2.提高受教育者的信息素养

信息化时代,必须提高受教育者的信息素养,才能达到防范信息污染的目的。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受教育者的信息道德教育,提升受教育者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及提升受教育者对信息污染的“免疫力”。同時要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信息筛选能力、“防污”“排污”能力,使受教育者能够有效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提高受教育者的信息利用度。

3.强化网络运营商的社会责任

建立平台内容治理体系,加强平台内容治理能力建设。审查算法推荐机制,算法推荐的机制应该透明化。网页设计和APP设计对于可能的信息污染应该尽可能提示。在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冲突时,优先考虑社会利益。对于平台上恶意的内容生产者,必须建立制度管理并严格执行。音频信息和视频信息和文本信息一样,同样需要审查。向用户提供检查真实性有效性的第三方机构的链接,提供算法推荐的定制版,并保护用户隐私。

4.加强信息监督审查管理

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不断促进网络交往活动的程序化和规范化,使其在实现自我合法利益的过程中对国家制定的制度法律产生理解和认同。鼓励科研机构对信息污染的研究,发展对信息污染的分级分类标准,设置多级类别,提升信息利用度。对算法推荐、广告推荐、平台内容创作等实行监管,实时控制不良信息源的主体,坚决堵塞污染源,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打击网络平台的非法功能。支持国家机构、教育机构在网络平台上建立账号,打造专业化的思想信息平台,将理论学习和普通大众完全对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碎片化阅读情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应对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8SJSZ817)

(责任编辑:姜秀靓)

参考文献:

[1].欧阳林..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黄世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的信息污染及其治理[J]..广西社会科学,.2011(9).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污染政治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活动及其有效性分析
哪个罐子里的药被污染了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浅析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重要性与途径
政治法律
你是污染链的第一环吗
洗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