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思想践行路径研究

2021-01-16杨静

公关世界 2021年24期
关键词:美学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所呈现的新特征又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使命。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意识迫在眉睫。硬性灌输话语体系已与社会变革的实践相脱节,让思想政治教育用美的意味和美的形式调和受教育者,在充分彰显人的自由、自觉性的同时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个体利益和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的矛盾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研究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新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美学 路径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思想的践行路径需牢牢以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美学为基础,充分吸收西方美学思想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优秀成果,重视美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结合新媒体微传播新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方式,铸就时代特色、培育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大力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效果。[ 3 ]

一、以中华美学精神为着力点,将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审美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至关重要的核心内容。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重视结合美学的传达和教育,既要遵循美学实践原理,又要充分结合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美学实践历久弥新,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考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能顺应和响应时代的发展潮流,遵循客观规律,符合人性。[ 1 ]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要义便是“中国特色”,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风霜雨雪,成为当今地球上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这其中无疑蕴藏着巨大的精神文明瑰宝,支撑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中国传统美学讲求追求内心,追求意境,重视内心,讲究“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辩证统一,既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谐”和自身的“主体和谐”,蕴含着人类主体与世界所有客体之间的“大和谐”。中国式审美创造了无数优秀的诗歌,词曲,沁人心脾。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4 ]从传统中讲究意境的山水画,到写实为主的《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一代又一代积累下的文化瑰宝及其精神内涵中对美孜孜不倦的追求,都值得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视和传播。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只要提到“德育、智育、体育”同时,从来就没有忽视过“美育”,而且我们感知到他所提到的“美育”也不是单纯的“唱唱歌、绘绘画、跳跳 舞”。此次会议在号召“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尚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的同时,特别强调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世人弘美德”就是个作家艺术家如何在新形势下通过自己的创作来进行社会主义美育教育的问题。中国人讲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无疑是对内心美的极致追求。爱国爱家是最朴素,最伟大的心灵美。知识分子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家国情怀贯彻了整个中华文明的精髓,所有中国人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我们中华文明对美的最纯粹、最极致的追求,也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原则和方向。中国传统美学強调,“立象以尽意”“观物取象”,“象”是大“道”,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就是充分利用审美环境和审美意象的感染力,寄爱国主义这一“道”于自然之美、万物之美。此外,美育实践要注重学校的课程和教学设计。如通过音乐或者美术体现美育的内容,促使受教育者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得到最好的智慧启示。美育实践还应当注重特有的评价机制,而不能一刀切采取知识测试为主的考评方式,应增加对个体审美、鉴美能力的 评价。

二、结合新媒体微传播新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方式

做任何事都讲究效率和方法,教育也不例外。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体现在哪里呢?利用有限的课时,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审美观。使学生在具备审美基础上,掌握方法论,培育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党爱人民的价值观。[ 2 ]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极大的便利了教育方式和方法,也对教育过程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学生从出生起便被互联网包围,在泛滥的信息流中,学生接触到信息良莠不齐。怎样保证学生不受垃圾信息影响,怎样使学生不受低俗趣味、恶趣味的影响,帮助学生建立正向的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极需解决的问题。

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不是死板的,不是强制的。以往有学生讨厌思政课,觉得是说教,没意思。随着新媒体,微传播时代的到来,给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机会用学生喜欢并可以接受的方式传播和影响学生的思想。必须要与学生打成一片,结合社会热点,关注学生关心的事情。推己及人,急学生之所急,真正关心学生,才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信息多元化的背景下,信息的交叉传播已经可以通过自媒体实现,这使得信息多视角、多局面的状态逐渐开启。学生在新媒体的繁荣中确实可以促进青年文化的发展,但由于信息的开放性和多样性,真与虚、好与坏同时混杂在公众视野中,使得尚未完全成长起来的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很可能变得迷失自我。如何利用“互联网+思想政治”模式,在青年中用美和创新的形式让中国梦激扬青春梦,是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如今,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对计算机的使用更娴熟,网络生存的特点更为突出,人机交互的交互性更为敏感,个性的表达更为直接,信息获取更快,政治参与更为活跃。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住信息传播方式和互动方式的新动向,充分发挥自媒体的优势,创立弘扬主流价值观的校园微信公众号,借助微传播手段,以文、图、声、像等美学技法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将大幅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例如通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网络平台,分门别类对资源进行整合,并对特定专题即时信息实时更新。此外,教师教学课件还可以在世界各地上传,教师的课件库逐年积累,播放美丽的图片和视频,向公众展现大好江河,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供教学使用。

三、立足美的时代特色,培育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正在蓬勃发展,欣欣向荣,不断涌现出新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审美也需立足当下,关注时代特色,融合新发展理念。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是近一两年,每个人都深切地感受到了我们国家,民族,党的关怀和行动力,集中体现了“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每一个人都做出自己的贡献。难道这不是我们这个民族千年来积淀下来的精神之美吗?难道这不是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之美吗?难道这不是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之美吗?我们有幸在波涛汹涌的二十一世纪见证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崛起,也有责任感知、弘扬、培育时代之审美。

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培育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要立足于民族性和阶级性相统一的以社会历史发展实践为基础的美学方法,同时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充分发挥中国故事的审美体验,展现真实、全面、综合的中国文化,提高民族文化的软实力。在国际舞台上坚定自己的文化价值理念和文化发展立场。用真情、说真话、述真理、讲真实生动的中国故事,既有利于增加本民族自身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也是向国际舞台展现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有效路径。

四、结语

当前中国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美学研究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形式的不断丰富和自媒体的盛行打破了传统的舆论区域壁垒,自媒体微传播的“去中心化、交互性强、传播迅速、内容良莠不齐”等特点,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思想的践行路径需牢牢以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美学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结合新媒体微传播新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方式,树立时代特色培育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大力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效果。[ 5 ]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美育方法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普通规划重点课题“基于美学视角的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江苏省高校哲學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美育方法研究;项目编号:C-c/2020/03/26;191012099;2019SJB533)

(责任编辑:姜秀靓)

参考文献:

[1]李逢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蕴意》,《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9期.

[2]杨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同根性与当代异彩性》,《长江丛刊》2017年第8期.

[3]朱光潜.《德国启蒙运动中的美学思想——鲍姆嘉通、文克尔曼和莱辛等》,《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2年第5期.

[4]朱光潜.《山水诗与自然美》,《文学评论》1960年第6期.

[5]高尔泰.《论美》,《新建设》1957年第2期.

猜你喜欢

美学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印花派对
纯白美学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