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体育游戏在农村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运用探析
2021-01-15黄玉娇康华明秦建勋
黄玉娇 康华明 秦建勋
民间体育游戏植根于民间生活沃土之中,生成于历史传统之中,彰显着儿童的天性趣味,其是幼儿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体育游戏不仅能发展幼儿的各种基本动作,增强幼儿体质,还能促进幼儿意志品质和良好个性的形成。民间体育游戏蕴含着宝贵的可供现代幼儿园体育课程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因此,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分析民间体育游戏所蕴含的幼儿教育价值入手,尝试提出民间体育游戏在农村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由此可见,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学习方式。而民间体育游戏形式多样、内容健康活泼、便于操作、趣味性强,其是我国本土化历史悠久的娱乐活动,是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
何为民间体育游戏呢?以发展幼儿身体运动能力为基本目的的民间游戏或者具有民间游戏特征的体育活动统称为民间体育游戏,如抽陀螺、跳房子、扔沙包等游戏。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生产的壮大,具有浓厚民间文化传统的游戏正在从孩子们的童年中消退。加之近年来,在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大背景下,民间体育游戏特有的文化内涵从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凸显出来。因此,对于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有必要重新审视,并尝试探索民间体育游戏在农村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1 民间体育游戏所蕴含的幼儿教育价值
民间体育游戏经过代代相传,长期积淀,其蕴含深厚的幼儿教育价值。
1.1 有利于幼儿身体运动能力发展
民间体育游戏的本体功能是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伴随着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孩子们通过攀、爬、跑、跳、投掷、走平衡等基本动作,让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得到有效锻炼,使得大肌肉群和小肌肉群得到充分训练,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度也得到了提高,同时,通过各种民间体育活动,还能培养幼儿的体育精神。
1.2 有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幼儿在自主愉悦的民间体育游戏体验中,自选玩伴、自选材料、自定规则,进行自主游戏,幼儿的自主性、好奇心、主动性增强,这能帮助幼儿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更好的认识周围的世界,同时,幼儿在游戏中不光有愉悦的情绪体验,还会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发挥,能进一步丰富幼儿认知经验和思维的高水平发展。
1.3 有利于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处于民间体育游戏中的幼儿,其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是开放的,选择是自由的,内容是丰富的,人际交往是频繁的,在欢声笑语中不仅能增进幼幼之间的关系,还能增进师幼关系,在家长开放日中,家园之间也可以增进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如在民间体育游戏“老鹰捉小鸡”中,幼儿、教师、家长通过扮演“老鹰”“鸡妈妈”“小鸡”等角色,不仅有利于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还有利于幼儿团结精神的发挥,从而养成相互理解和谦让的亲社会行为,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1.4 有利于幼儿学习品质的塑造
《指南》在“说明”部分明确提出学习品质是“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在民间体育游戏中,愉悦、自主的游戏情节能很好的促进幼儿专注力、主动性、计划性、坚持性、创造性及可持续发展等,有利于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塑造。
1.5 有利于文化传承和社会情感的传递
民间体育游戏内容多样,难易程度适中,游戏规则灵活,其组织与实施不受场地、器材、环境、参与人数等因素影响,其较高的参与度和组织的随意性深受人们喜爱,很多充满温情和体现亲社会行为的民间体育游戏更是承载了数代人的童年美好回忆,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方式、审美情趣、行为准则乃至道德观念等,其所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是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宝库和文化根底,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向上向善向美发展。
2 民间体育游戏在农村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民间体育游戏在农村幼儿园的开展,存在如下的一些问题,如游戏内容泛用不够适宜,游戏形式单一不够创新,游戏实施固化不够灵活,游戏评价假大不够具体等,针对上述问题,试提出如下运用策略。
2.1 基于年龄,增强游戏内容的适宜性
在将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农村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时,一定要基于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对游戏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和适宜性的改编,使其表达形式多样,符合不同年龄层幼儿的兴趣需要,如民间体育游戏“炒豆豆”,针对小班幼儿儿歌内容可以是:炒,炒,炒豆豆,豆豆熟了翻跟斗。针对大班幼儿儿歌内容可以是:炒,炒,炒豆豆,豆豆熟了翻跟斗;还可以是歌谣:齐:炒——炒——炒豆豆,炒好了豆豆翻一翻,问:番几番,答:翻X翻。增加幼儿对语言的创编,同时手口并用,既锻炼了幼儿的基本动作,增添的情节又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
2.2 基于经验,丰富游戏玩法的多样性
在将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农村幼儿园体育活动时,一定要基于幼儿已有的认知经验,丰富游戏玩法的多样性,增加游戏的多玩法和创玩性,如民间体育游戏“炒豆豆”,针对小班幼儿可以有第一种玩法:炒豆豆。即两人相对而立,手牵手,边念儿歌有节奏地左右协高摆手,儿歌念到最后一句时,两人举起一侧的手臂来共同翻转身体180度,还原姿势。游戏反复进行;针对中班幼儿可以在小班的基礎上增加第二种玩法:炸果果。即二人对面站立,两手相牵,抖动出节拍,齐唱:“炸,炸,炸果果,腰里一个铁索索。翻开,掉开,吱吜,过来!”唱最后一句时,牵着的手举过头顶,各个后转身,变成背后拉手的姿势,谓之“变老虎”;针对大班幼儿园可以在小中班的基础上增加第三种玩法:簸簸箕。即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手拉手,边说歌谣边做动作。“簸,簸,簸簸箕”,南边来了个小弟弟(幼儿面对面,手拉手,有节奏地左右摆动)。你起来,我过去(两人手拉手同时向后翻转身)。你背我,我背你(每说一句的同时背对方一次)。咱们两个扭一扭(幼儿背一背,手拉手,返回到面对面,手拉手),互相拍拍小手手(双手松开,伸出手,相互轻拍对方手背)。从而让孩子爱上民间体育游戏,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和协调的动作,为学习其他领域奠基!
2.3 基于课程,提升游戏实施的灵活性
民间体育游戏的组织与实施是约定俗成的,幼儿园的课程实施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但游戏的组织与实施者是“活”的,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基于课程特性,活化民间体育游戏的内容、玩法、材料、规则及记录方式等,如小班的民间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其游戏实施既可以是一个幼儿扮老狼,其余的幼儿扮小兔,指定一个地方当窝。游戏开始,小兔问:老狼老狼几点了?狼答:一点了……当狼答到五点时,小兔向窝跑去,狼去追小兔,跑到窝里的狼不能在追,未到窝的被狼捉住的则暂停游戏;还可以是老狼抓人。即选一人当“老狼”,其余人跟在“老狼”身后扮演各种小动物。游戏开始,众幼儿边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边向前走,“老狼”背向大家答话;“老狼”答话时,众人停下不动,“老狼”回答:天黑了,转身追逐,众幼儿回逃,注意灵活躲避,跑回家者算胜利,被捉住者就做下一轮的“老狼”;又如在中班的民间体育游戏“磕拐(或斗鸡)”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既可以组织孩子们玩培养幼儿的单腿站立和集体合作能力的“磕拐”游戏,又可以玩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培养竞争意识的“斗鸡”游戏。从而真正让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课程土壤中国“活”起来。
2.4 基于过程,注重游戏评价的多元化
一个游戏活动的开展不仅要有组织与实施的方法,还应有恰适的评价,从而形成一个良性教学闭环,有评价就会有反思,有反思就会有改进。针对很多农村幼儿园在开展民间体育活动时无评价或浅评价或评价假空大等现状。幼儿教师应基于游戏活动本身,注重游戏评价的多元化记录方式和评价方式。如今信息技术发达,可采用更多的记录方式,如借助记录表、相机、DV等,敏锐捕捉和保留游戏过程中有价值的信息,并建立民间体育游戏的活动档案,作为课程审议和评价的载体。在评价环节,评价方式也有很多,可以将游戏开展过程中观察到的问题进行汇总全班或分组进行讨论回顾,也可以在回顾时让幼儿自己表达,教师再有针对性进行引導,也可以引导幼儿之间进行互评等,总之要兼顾幼儿之间不同的经验水平,使评价促进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又要创造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但无论采取何种评价方式,除了看到结果,更应基于活动过程,注重幼儿的过程经验与表达。
参考文献:
[1]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03).
[3]沈明泓,蔡宗秀.民间体育游戏对儿童教育价值的哲学思考[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1(03):86-90.
[4]陈淑敏.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应用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01):221-222.
[5]刘玥.童谣融入幼儿体育游戏的实践研究[D].喀什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20(05).
[6]陶金玲,刘玥.童谣与体育游戏的创新性融合策略[J].早期教育(教育教学),2020(12):16-18.
[7]周玉梅.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的创新与改编[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21(02):40-43.
[8]韩文娜.中华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课程表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21(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20178)阶段性成果之一;2019年贵州省基础教育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9B205)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黄玉娇(1988-),女,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师,副教授,学前教育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学前教育研究。
通讯作者:黄玉娇
(作者单位: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