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论语》中的为政思想

2021-01-15吴光行

宜春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为政者修己论语

吴光行

(贵阳学院 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5)

在《论语》的“为政篇”中,孔子对自己的一生作了精要的概括,“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P32)这一章节被有些注疏家视为孔子的一生年谱和“千古作圣妙诀”。[5](P91)我们知道,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奉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是儒家所倡导的“内圣外王”人格境界的典范。“内圣外王”,即内能合圣人之德,外能敷王者之教。该词最早并不出自儒家孔孟之学,而是出自道家经典《庄子》中的“天下篇”,但正学同源,道家的最初使用并不能丝毫影响和阻碍它成为儒家学说的重要范畴。“内圣”就是对内修养自己的仁德,要求人们做一个有高尚德性的人;“外王”就是对外从事齐家治国的具体活动,要求人们做一个有聪明才智的人;“内圣”与“外王”有机统一的“内圣外王”境界则是儒家学者们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把对内修养和对外处事结合起来,要求人们做一个德才兼善、治国安邦的理想君子。比照孔子一生的成圣之路,我们也可以试着把《论语》一书的为政思想梳理为三个层次来加以理解和把握:一、正己化人,着重于“内圣”之道;二、参与政事,着重于“外王”之道;三、治国理政,着重于“内圣外王”之道。

一、正己化人

“正己化人,正人之不正”,这是《论语》为政思想第一个层面的意思,它深刻地揭示出为政者保持自身品德高尚和行为端正的优先重要性,是为政者对内修养自己德性的要求,着重体现的是儒家的“内圣”之道。

修己、正己是为政之根本,“君子凡事专用力于根本,根本既立,则其道自生。”[6](P50)在《论语》“颜渊篇”中说到,时任鲁国正卿的大夫季康子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回答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4](P315)对于什么是政治和如何处理政事,孔子仅用一个“正”字加以回答。孔子认为“政”就是端正的意思,政治的本质就在于端正人们的行为,使社会复归于正道。有人质问孔子,为什么他不为政。孔子回答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4](P50)孔子的回答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仁义孝道是家、国的正道和根本,惟有孝悌友爱得以推行,才能使家庭和睦,国家太平;其二,德行高尚的君子以其刚正仁德,影响感化他人,从而使得国泰民安,这其实就是在从事国家政治活动,也是为政的一种形式。孔子说,如果为政者带头端正自己,还有谁敢不端正其自身呢?孔子十分强调为政者自身的德性修养,欲治国者当先自修其身,他主张“正人先正己”,因为只有先正己者方能化人。孔子还利用季康子忧心于盗窃之患,向他询问要怎么办的时机,鞭辟入里地指责批评他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以季康子为案例,表达了孔子希望当政者以自己的中正德行去感化百姓,而不是用严酷刑罚去制裁百姓犯罪的思想。关于“正己”的重要性,孔子在“子路篇”中还进一步说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4](P329)孔子很清楚地看到,如果为政者廉洁自正,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道德力量,使百姓感而自行;反之,如果为政者放任无度,偏离正道,即使严令以出,百姓也会傲死不从。可见,孔子把“正身”看作是为官从政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他甚至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9](P335)

对于为政者如何“正身”的问题,孔子也提供了一些具体步骤和方法。在“宪问篇”中,子路询问志士的君子之道,孔子说:“修己以敬。”子路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己以安人。”子路又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4](P381)对于子路的一再追问,孔子也作了逐渐推进的三个层次的回答,我们可以将之视作为政者“正己修身”的三个具体步骤。

(一)修己以敬

“敬”即“恭敬”,有学者对其含义作了归纳,认为它有三层意思:一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即“恭己”,指的是恭恭敬敬地端正自己;二是对他人的恭谨谦逊,即“恭而有礼”,指的是恭恭敬敬地待人接物;三是对礼法的自觉遵循,即“居处恭,执事敬”,指的是恭恭敬敬地保持敬畏之心。[7]“正己化人”也就是自孝悌始,孝弟行于家,而后仁爱及于物,所谓亲亲而仁民也。孝悌而至仁民爱物,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仁德,使内心的和顺之德达到一定境界,从而做到修己以敬。“学而篇”中记载,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4](P4)《四书章句集注》记载了朱熹等人的注疏,朱子曰:“此言人能孝弟,则其心和顺,少好犯上,必不好作乱也。”程子曰:“孝弟,顺德也,故不好犯上,岂复有逆理乱常之事。”所以,孔子还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孔子对于弟子们的狂简粗率、不知道怎样节制自己的行为极其不满,因为狂简志大者容易损德害道。“公冶长篇”中记载到,孔子在陈国时曾说:“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孔子不无远虑地表达了对弟子们修养不够的深切担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4](P162)换句话说,“修己以敬”就是要使自己的内心仁德达到对人、事、物敬畏的高度。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4](P300)做到修己以敬,也就具备了君子的风范,从而能够做到以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使“孝友施于有政”,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4](P475)

(二)修己以安人

修养自己达到一定程度后,就要生出安人之志,“修己以安人”是正己化人的第二层含义。“子张篇”中说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15](P471)意思是说,执持德性而不能弘扬,信守大道却不能笃行,这是说不过去的,因为在孔子看来,拥有一事物就必定拥有其本质,失其之所以为其自身者则失其自身矣。它强调了修身正己而达到有德的人,心中自然会产生出安人弘德的意愿。

“阳货篇”中有多个章节,记载了阳货、公山弗扰、佛肸等叛臣家贼欲招募孔子,孔子都欲前往以实现自己内心弘德报负的言论。阳货路遇孔子,连续质问说:“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日月逝矣,岁不我与。”[4](P436)孔子虽然对于阳货的违礼行径并不苟同,但是对于其“用宝于邦”的亟亟志向也大为赞同地说到:“诺,吾将仕矣。”孔子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对于晋国大夫范氏家臣佛肸的招募,孔子则说:“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三)修己以安百姓

修养自己达到最高境界时,自然会生出安百姓、平天下的大志向来,“修己以安百姓”是圣人境界的自然体现,也是正己化人的第三层含义。在“阳货篇”的记载中,对于季氏的家臣公山弗扰的招募,孔子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孔子心怀百姓,“以百姓心为心”,他在当时已经俨然成了百姓心目中一位很有影响力的人物,是当时各国诸侯制礼作乐的顾问和百姓们伦理道德生活的导师。有一次,一位仪地守边疆的官吏坚持请求要见孔子,他说:“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在见了孔子之后,他惊叹地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4](P76)这位仪封人把孔子视为上天安排来号令天下苍生的圣人,足见他对孔子内圣之德的佩服有多深。就是在身处绝境之时,孔子也有一种为了安天下百姓而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胸怀。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时任宋国主管军事的司马一职的宋桓公后代桓魋带兵前往,欲加害于孔子,在弟子们的保护下逃离宋国的孔子说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作为有心怀天下之仁德的人,孔子把安民弘德视为天赋的使命,所以把桓魋的加害行为置于生死之度外。类似地,公元前496年,孔子携众弟子路过匡地而因貌似为害于匡人的阳虎被匡人围困时,孔子也是发出了类似的言论,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4] (P219)

二、参与政事

“学而优则仕”,如何做才能“敏”而“惠”地参与具体政事,这是《论语》为政思想第二个层面的意思,它既是对文人志士的学问修养的检验,也是他们内心仁德的具体落实与运用,它要求的是对外的为人处事才能,体现的是儒家的“外王”之道。

在“卫灵公篇”中,孔子讲述了才德出众的君子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所秉持的四种处事原则和行为方式,“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我们可以把这句话视作孔子对于参与具体政事方面的为政思想。

(一)义以为质

孔子首先认为,参与政事者必须守持“义”的原则,把义当作为政之本质。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在本章中,孔子认为,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没有自己特别满意趋附的,也没有自己特别禁止不做的,只要是仁义之事便亲近而为之,在这里孔子对为政者提出了一条根本原则,即“义之与比”。参与政事,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倡导推行“义”,以义为进退准则。孔子有一次对子路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16](P455)

孔子还极为重视以“义”作为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的标准。子游担任鲁国小城邑武城的长官时,孔子问他是否得到了人才,子游回答说得到了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才,并称其“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这段对话反映出孔子对于举用“义才”的重视,与现实社会中侯王国君们笼络“能才”以助其图强争霸的观点不同,孔子认为,对于为政人才的首要衡量标准是看他是否合于“义”。然而,在现实的从政活动中,合于义地行事经常会遭受不公正的待遇,甚至会沦落到悲凉凄惨的境况中去,这时候只有品行坚贞的刚毅君子才能通过现实的残酷考验。“微子篇”中说到,贤人柳下惠担任执掌禁令刑狱的士师时,三次被罢免,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离开鲁国时,他说:“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4](P460)孔子本人也说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P172)

(二)礼以行之

在孔子所处的奴隶社会时期,“礼”在约束和规范人们的伦理生活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朱子云:“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在《论语》中,“礼”常常是一个与“己”相对的概念,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谆谆告诫他的弟子们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为官从政要处处依礼行之。孔子从九个方面对人的言行举止加以分析,归纳出君子为官从政的“九思”原则,“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4](P430)在集中讲述孔子门人的各种言行举止的“子张篇”中,孔子的弟子子张又把“九思”上升到“四思”,亦即对“能事其事”的为政者——士的四大高要求:“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孔子本人就是“礼以行之”的为官典范,在“子罕篇”中记载了很多孔子为官时作为“谦谦君子”的例子,俨然为文人儒生参与政事的典范。他遵道义而行礼,“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4](P225)他在群众中温和迂讷,在朝堂上则阐道辨义,无不依礼而行,“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4](P244)他对下士理直畅言,对中士正直雄辩,对上士谨然优雅,一切中礼,“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4](P245)他在接待外宾时也彬彬有礼,潇洒大方,“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4](P246)“礼”在孔子的日常为官从政活动中始终占据着优先地位,而当时鲁国君主却对于周朝礼制所规定的“告朔”之礼并不上心,子贡甚至提出要省去祭祀所用的活羊的主张,孔子对弟子的这一“违礼”行为大加指责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三)孙以出之

“逊”包含“退避;辞让;恭顺、谦逊”等意思。孔子对于那些有从政才能的弟子,是守持支持鼓励态度的。但是他认为,身居官位者,应当要做到“孙以出之”,凡事都要谨言慎行。子张询问谋取官职俸禄的办法,孔子对他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4](P46)孔子认为,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其中了。孔子提倡,君子为官应当言谦行敏,他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他指出,为官者在服侍君王时说话有三忌:急躁、隐瞒、瞎说,“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4](P424)特别是在城邦治乱不同的时期,参与政事者一定要做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孔子尤其强调,从政者在颁布政令时一定要慎重谨严,他以郑国子产为典范:“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4](P358)

孔子本人也非常谨慎谦逊,处处表现都合于礼。我们知道,孔子对周礼是十分熟悉,但是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却都要向人询问。有人说:“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孔子听到此话后说:“是,礼也。”由此可见,孔子所尊行的“礼”即是天理、大道,圣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无所不知的智慧,并不要求知尽天下所有事事物物,对于各种名物度数谦卑逊下、不知即问,亦是合于礼的。

(四)信以成之

“信”是儒家的基本伦理道德准则之一,其含义大体有二: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信用,即对人讲信用。不管是从哪种含义上看,“信”都是为官从政的依据和凭证。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4](P50)子贡曾经向孔子询问要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一再追问,如果迫不得已必须去除其二而选其一,当如何取舍。孔子说“去兵”,“去食”,然后语重心长地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4](P305)孔子的门人子夏也说过:“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4](P476)

孔子甚至把“信”看成是君子为政的基本修养,主张用行动说话。子贡曾向孔子请教君子之道。孔子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在孔子看来,成千上万冠冕堂皇的浮夸言语不如一个踏踏实实的具体行动。子路询问应当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先之劳之。”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说:“无倦。”对于言过其实的行为,孔子持厌恶鄙夷态度,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三、治国理政

国君、侯王应当如何做才能治理好国家,这是《论语》为政思想最高层面的意思,它是对于一国之君的内在仁德和外在才能的最高级别的衡量与考察,要求人们做一个内外兼修、德才兼善的理想王者,这类似于古代西方著名哲人笔下的“哲人王”,体现的是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

在《论语》的最后一篇“尧曰篇”中,孔子讲述了圣王治理国家的三个主要方面,我们可以简要概括为理想治邦者的三大品格:明天道、知礼仪、悟真言。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4](P495)这是《论语》一书的终章,寓意深远,表面上是谈君子人格的三个基本要求:“知命”“知礼”“知言”,实则也是对历代先王先圣为邦治国之道的高度概括,从而为身处高位的统治者提出最高的治国大政方略。

(一)知命以为君子

“子罕篇”中记载说,“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在《论语》全书中,孔子很少谈论“利”,甚至把“重利”看成是小人行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赞同“命”和“仁”,常将“仁德”与“天命”相连,他认为治国安邦的君子必须把心中的仁德与天命高度统一起来,这是孔子为政思想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组成部分。“尧曰篇”的第一章记载了先圣先王的为政遗训,作为圣王典范的尧、舜、禹、汤、周公、文王把仁德与天命合而为一,他们时刻以天下百姓之心为心,尧对舜说:“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4](P490)汤也时刻不忘以同样的话语告诫自己:“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4](P490)

《论语》“尧曰篇”章节最少,却言简意赅,是对全书为政思想的最高总结,是对孔子之前一切美德善政的最高概括。把内心仁德的修养上升到天命的高度,也就是“知命”,这是君子人格的最高境界。君王如果达到、具备了这一人格境界,就会坚持以树德弘德作为其为政的根本原则,使百姓社稷得到很好的治理。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在孔子看来,统治者要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根本原则,把它奉为天命。只有实行天命使然的德治仁政,才能受到百姓的拥护和支持,使天下民心归顺。

(二)知礼以立

孔子所说的“不知礼,无以立也”,从治国理政的角度说,就是立国安邦的基础是要使群臣、法度合于礼,只有君王“通礼”,百姓“合于礼”,国家才能“达和”。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如果在上位的统治者推崇礼制,百姓就易于统治,“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然而,孔子所处的时代却是纲常丧失、礼制瓦解的奴隶社会晚期,各级为政者不知礼,甚至知礼而违礼、犯礼。时任鲁国正卿的季孙氏公然违礼犯上,“八佾舞于庭”,孔子对此义愤填膺,他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对于为臣者的违礼做法极其不满,他甚至认为,夷狄虽然没有礼乐文明的传统,但却能够树立君主的基本威性,这也是好的。而地处中原的华夏虽然有很好的礼乐传统,但现实中却“礼崩乐坏”,目中无君,大行僭礼、违礼之事。“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在孔子眼中,尊礼之夷狄优于失礼之诸夏。所以,他极力劝诫当时的各国君王恢复礼制,持守君臣本分,尊礼而行。当齐景公向孔子请教为政方法时,孔子告诉他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身为当时大国君王的齐景公本人也不得不认同孔子的观点,他慨叹地说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4](P310)

(三)知言以知人

对于孔子所说的“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不同的注疏家有不同的理解,我们从为政的角度,大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1.辨言识人。“辨言识人”就是把“知言”看作是“识人”的手段和途径,合格的君王只有正确地识别了各种言语的真假对错,才能正确地识人、用人。在“卫灵公篇”中,孔子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孔子对弟子的影响、教导,依靠的主要是他的德行修养而不单纯是言语,即“以德不以言”。对于人们的各种言论,当政者必须抱持慎重考察的态度,不以言论重用人,也不以人废其言。

对于众人的意见尤其要作独立自主的分析,不能人云亦云,不要以众人的好恶作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孔子告诫当政者要用自己内心中的仁德标准,依循心中的良知,去作评判。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为高居上位的当政者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识人观:善人必有众恶,众好者必有恶。

2.知人而言。“知人而言”就是知道言语对人们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知言是知人的前提,如果不知道运用正确的言语,也就可以说是缺乏对人的正确认识。在“子路篇”中,子路询问孔子,为政当以何事为先。孔子回答说:“必也,正名乎!”子路嫌其迂腐不合时宜。于是孔子说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4](P326)

孔子深知言语对百姓的重要影响,对国君使用暴政之辞的行为甚是忌讳。有一次,鲁哀公询问孔子的弟子宰我,要用什么木材制作土地神的牌位。宰我回答说:“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4](P74)孔子听后劝说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总是以身垂范,用雅言正面影响他人,表明他知人心,明人性,因而能够做到知人而言。“述而篇”说到,“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孔子所讲的言语都是高雅、合乎规范的正确言论,他所讲的雅言以《诗》、《书》为典范,他执礼时用的都是雅言。孔子的这一做法也影响了他的弟子,“阳货篇”中说到,孔子有一次到鲁国的一个小城武城,当时子游是武城宰,孔子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割鸡焉用牛刀?”没想到子游却严肃地回答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4](P440)孔子立刻意识到自己的语失,于是不无歉意地说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3.知圣言而体圣人之道。在孔子看来,君子应当持有三种敬畏之心:畏天命,畏大人,畏圣言。孔子说:“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4](P426)因而,“知言以知人”还有一层更为深层的含义,即“知圣言”,指当政者要能通过历史流传下来的圣言语录而体悟到圣人的仁义之道。孔子经常对他的学生们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4](P446)在“季氏篇”中有记载,孔子曾说过:“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在孔子看来,《诗》中包含了至简而又至艰的圣人之道。因为,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同时,他又说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4](P329)

对于《论语》中的为政思想,我们从正己化人、参与政事和治国理政三个方面加以梳理的努力,目的是便于从总体上对其进行宏观把握。我们同时也要意识到,《论语》一书的为政思想可以说是无比丰富详尽的,它所涉及的章节也特别繁多,而且与为学、为仁、树德、树人等其他重要主题思想相互交织渗透,不易也不宜于分割独立出来加以单独阐释,从而导致“断章取义”的嫌疑。孔子也一再说到:“吾道一以贯之。”“予一以贯之。”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应当把《论语》当作一个“一以贯之”的有机整体来进行研读。这也就是注疏家们所说的,“言我所以多识者,我以一善之理贯穿万事,而万事自然可识,故得知之,故云‘予一以贯之’也。”[8](P394)我们也应当以“一善之理”去贯穿通篇地解读《论语》。

猜你喜欢

为政者修己论语
中国传统文化中政德建设的特点及现代启示
如何读懂《论语》?
修之于身:为政者的成功基石
——老子论官德修养
苏州传世家训中的修己之道及其对区域文化的影响
孔子的“修己”思想与当代大学生孤独感关系的研究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论语小故事,人生大道理
半部《论语》治天下
“大学之道”对当代“为政之道”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