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义务教育语文学科诵读教学效果的策略研究
2021-01-15刘慧英
刘慧英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学术界对“诵读”的含义还没有明确的界定,其所指在不同文章中可能不大相同,有的专指古诗文的背诵、朗读和朗诵;有的指背诵经典;有的指背诵和阅读;有的指朗诵和朗读;有的所指更有新意,如“为你诵读”客户端创始人项建新认为:诵读艺术可以展示所有文本的有声语言艺术的表达需求,包括朗诵,不包括朗读,因为朗读只是大声地读出来,其功能是有助于朗读者更好地记忆文本,有助于老师、家长等判断学生有无在进行学习,不属于语言艺术范畴。但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朗读学奠基人张颂先生明确指出:朗读是一种再创造的有声语言艺术,朗读不仅要建立基本理论,还要建立美学理论。
笔者认为,“诵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诵读,指表现文本思想感情的有声语言艺术,包括朗诵和朗读;狭义的诵读,是专指朗读古诗文、儿童诗和儿歌古词。
一、问题的提出
诵读是义务教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语文,是由“语”和“文”构成的。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能力的两翼,既不能重“文”轻“语”,也不能重“语”轻“文”。诵读是口语表现力和表达力的根基,是阅读理解作品的重要方法。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有很多地区,小学读语文课本还是一字一拍的,这根本不成语言了。中学里也往往不注意读,随口念一遍就算是读了,发音不讲究,语调不揣摩,更不用说表达逻辑关系,传出神情意态了。诵读不是见字读音的简单发声,而是将文字作品的思想感情通过有声语言准确表现出来的艺术活动。
诵读的重要性表现在:其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范读、音频范读和学生诵读,能让学生具体感受到作品的思想美、音韵美、文辞美和诵读本身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内在动力;其二,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透彻地理解作品是诵读的前提,诵读的过程又是进一步理解作品的过程;其三,有利于培养和强化语感。诵读能更准确地把握句法结构和句意重点,是培养和强化语感的主要方法,也是提高普通话水平的训练方式;其四,有助于写作水平提高。诵读前的理解、分析和朗读过程中对词语、结构和修辞的把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和表达能力。诵读要求五官能感受到的要有内心视像,有形象感受的表现能力。诵读还要求读出作品的感情态度,要有逻辑感受的表现能力。表现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与表达个人思想感情的能力密切相关,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其六,有利于德育渗透、陶冶情操和价值观的引导。新课标所要求诵读的作品都是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文学精品,诵读这些精品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和态度观念并从中汲取养分,提高品德修养和人格境界;其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格律诗、新体诗、散文等不同体裁有不同的诵读要求,这涉及文体知识、诵读知识和鉴赏知识。不同作品的理解从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入手,这涉及文学知识和文学史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应用于诵读实践中,会不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优秀作品的熏陶感染和艺术家们的朗诵表演,又会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其八,有利于克服当众讲话的心理障碍。课堂朗读和台前朗诵,能训练学生逐渐克服羞怯、自卑等心理理障碍。
诵读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写入新课标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目前执行的版本。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关于诵读的学段目标总要求如下: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3-4年级)“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5-6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第四学段(7-9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程标准》对诵读还有具体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如:“各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第一学段侧重考察学生能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诵读教学无疑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诵读教学的效果决定学生的诵读水平。
二、诵读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诵读教学没有引起一些教师和学生的足够重视
应试教育的观念还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一些学校和家庭,中考和高考不考的内容就不被重视;有些教师没有诵读教学目标,也没有诵读指导。
(二)有些教师范读少或不范读
学生理解和诵读作品,都离不开范读的引领。教师不范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意蕴韵律就不能生动呈现,不同段落的感情及表现方法就不会传达给学生,每个句子的句意或言外之意的表现技巧也不会让学生感受到。范读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不范读,就无法具体指导学生的诵读。
(三)有些教师的诵读素养和诵读教学方法欠缺
因教师素养不够导致学生诵读技巧薄弱,这已引起很多有识之士的关注。“有些语文教师在进行诵读教学时,缺乏对学生诵读的有效指导,虽然告诉学生要有感情地诵读,但对如何读出感情却没有做出具体有效的指导,让学生无从掌握基本的诵读方法,使学生始终停留在简单机械的诵读中,无法读出文本背后的气韵,从而让诵读教学流于形式、浮于表面。”[1]在学生朗读后,有的教师只有“请坐”,没有评价;有的只有鼓励性的评价“很好”,没有指出存在的问题。
(四)诵读教学时间没有保障
有的教师没有安排诵读的教学时间,有的“教师只应用零散时间进行诵读教学,这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2]。
(五)审美鉴赏和指导欠缺
有的课堂没播放过朗读朗诵的视频或音频,没有审美鉴赏,学生没受过朗读朗诵的审美熏陶;有的课堂虽播放过视频或音频,但教师未点评过。即使是朗诵艺术家的朗读朗诵也会有瑕疵,教师应有学什么不学什么的引导,避免学生盲目模仿。
三、提升诵读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应将诵读素养考核纳入中考和高考的升学考评体系中
语文学科的素养由“语”“文”两部分构成,二者的重要性不分伯仲,是我们表现和表达的两翼,诵读作为口语交际的基础,作为阅读的有声方式,是国民必备的素养之一。全民阅读已连续6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诵读是“全民阅读”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时代,阅读方式不只是纸质书,还有电子书和有声书,“文”“语”并行,视听兼备。时代要求听众有“听”的诵读素养,时代也给诵读爱好者以更多的就业途径。诵读素养应是义务教育的考核目标之一,在中考中应有一定占比。
诵读能实现人文教育和技能教育。诵读的文本是文化经典,朗读朗诵作品的过程,就是优秀文化熏陶渗透的过程。通过诵读技巧,用最恰当的语气、节奏、重音和情感把作品的思想感情、态度和语意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来,就是诵读技能掌握和熟练的过程。在这个二合一的过程中,多种能力都会得到训练和提升。
诵读作为口语艺术,是用有声语言激活文字,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来,不是把文字念一遍背下来就完成诵读任务了。对作品不求甚解,既达不到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也达不到掌握诵读技能的目的。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公平内涵,让每个教学目标铿锵落地也是教育公平的内涵之一。诵读能力的要求要在实践中达标,必须有相应的考核机制。通过考察学生是否达标,用以检验和评价教学效果和学习结果。
(二)应加强对教师的诵读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培训
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义务教育语文学科教学),基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及实践需要,分层分类设计了培训课程,旨在提升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指导标准》是国家、省、地(市)、县(区)组织开展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参考,是各级教师培训机构、教研机构以及中小学设置语文教师培训课程、开发和选择初中语文教师培训课程资源的基本依据,也是中小学语文教师规划个人专业发展和自主选择培训课程的根本指南。
《指导标准》的研修主题“13:拼音知识的应用(小学中高段和中学)编号2-1-4基于理解的朗读”,对培训内容有具体说明;“朗读是文学作品理解方式,也是理解和感受的传递、表达。朗读的字串水平(读对字音、读顺语句——如同读英语片断)和基于理解的朗读(细微地传递作品的意义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儿歌、诗歌的诵读,散文、小说的朗读,评书、戏剧表演,表演性朗诵等。停连、重音、节奏、语调。由声悟情,循声求象。结合具体作品讲解。”一方面,有计划地全面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
语文课的水准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养。教师自身对作品没有深刻的理解怎能讲解到位引导得法?教师诵读素养欠缺怎能给学生的诵读以有效的指导?教师自身诵读技能一般,又怎能通过范读将学生带入审美意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提升诵读教学质量的前提是提升教师的素养。语言素养、文学素养、诵读素养和教学法素养是语文教师基本的学科素养,要针对教师所需进行有效的学科素养培训和专项内容的教学方法培训。
(三)各级主管部门应将诵读教学纳入教学评价的管理体系中
《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学校应建立诵读教学科学有效的评价管理体系,提高教师对诵读教学的责任感和重视度。上级主管部门抽查和巡查的项目也应包括朗读教学。新课标对诵读教学目标有要求,但如何落地实施,主管部门应要求学校拿出管理方案和措施。
(四)“诵读”“朗读”“朗诵”概念内涵亟需界定
2001 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均出现了“诵读”的提法,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没有对“诵读”的内涵进行界定 ,引发了不同的解读 。根据“诵读”出现的语境,有人认为“诵读”专指“诵读儿歌、儿童诗和古诗词”,然而“诵读”还出现在“诵读优秀诗文”的语境中;再说表达方式,知网上的含有“诵读”字样的文章,其所指很多不大相同甚至大不相同。学生对“诵读”的理解,据调查,下面几个选项都占一定比例:“背诵和阅读”“背诵和朗读”“朗诵和朗读”“快速阅读”“高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即使是教师,对“诵读”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这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诵读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和标准的把握,影响教师对学生诵读技能的准确评价和指导,亟需教育主管部门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诵读”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对“诵读”“朗读”“朗诵”三个概念给以明确的区分,以利于“教”与“学”标准的把握。
(五)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和课外延伸的有效途径
1.作品分析与诵读指导有机融合。课堂上针对“教读”类阅读作品,应把作品分析和如何诵读融合在一起。作品分析助力诵读,通过诵读能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教师范读和教师对感情技巧的说明是必要的指导,单人朗读后的点评指导,更是提高达标率的首选方式。
每篇作品的思想感情不同,每句话的语意不同,语调和节奏也要随之不同,没有准确地理解作品,没有对理解了的作品进行技巧设计和反复练习,就不能有贴合作品思想感情的诵读。任何技巧都不是随心所欲的,要符合句意的需要,技巧是为表达语意和感情服务的,是“工具”,是“手段”,不是修饰,不是点缀。义务教育若不给学生以正确的诵读指导,学生对诵读的误解就难免,而错误的认知对其诵读实践将造成严重后果。
学生朗读作品时没有注意到语气、节奏、语意重音和必要的停顿,恰恰与作品的理解有关,教师若将作品讲解和朗读指导有机结合起来,会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教学效果。晨读或课上朗读,都应有教师的点评和指导。有练有导,学生才会有知有悟,技能才会提高更快。教师要分清教读与自读,对教读作品指导到位,对自读作品引导到位。不以教读代替自读,也不要因自读而不管教读。
2.图解作品与音视频诵读鉴赏相融合。利用多媒体图解诗文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背景音乐能凸显感情基调和韵律节奏,有助于将学生带入作品情境中;音视频诵读鉴赏和教师的指导,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诵读能力。教师利用视听手段不是为了学生理解作品、把握诵读技巧更直接更有效。目的明确,选料精当,适时使用,才能让视听手段激活文字,使学生面对鲜活可感的文字,理解得更容易、更通透,对诵读感情和技巧的把握更直接。
3.诵读训练有一对一学期计划。诵读训练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应有一对一的学期训练计划,包括针对每个人的训练次数和训练标准,建立学生诵读档案。学生诵读时出现的问题,老师必须指出,并给以示范指导和跟读训练。
4.作业定期布置检查,活动与总评成绩挂钩。诵读技能的掌握和诵读习惯的养成要靠不断的动口训练,教师应按计划定期布置并检查诵读作业,家长也给予关注、督促和鼓励,家校形成合力,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应增加课外延伸实践活动不同的实践活动分值不同,学生要通过参加实践活动拿到参与分和技能达标分。但无论哪种活动形式都要保证有计划有步骤,技能达标针对全体学生开展。
结语
义务教育阶段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制约着诵读教学目标的实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诵读未纳入考评体系和监管体系中。加强顶层设计,是提高诵读教学效果的关键。诵读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工具和口语交流的重要基础,应纳入学生的语文成绩和升学考评体系里,以考促学。诵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纳入教师的教学监控和晋级考评体系中,以考促教。教师作为诵读教学的主导,要通过集体培训、个人自修和同行听课等多种途径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优化教学设计;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储备文字、图像、音视频等各种资料,丰富教学手段;加强课内外作业及晨读和比赛的训练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