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语境下高校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路径探究

2021-01-15刘凤琴包思彤朱丽杰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思政思想大学生

刘凤琴 包思彤 朱丽杰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日益融合互通,“全媒体”的概念被广泛使用,它体现了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全方位融合,覆盖面广,受众传播面全。在全媒体发展普及环境下,新媒体成为高校大学生接收信息的重要载体。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力、凝聚力和引领力的重要课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把“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作为一条重要实现路径。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这里思想活跃,人才汇聚,文化交融,各种观念相互碰撞。在全媒体传播语境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势在必行。

一、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机遇

(一)新媒体丰富了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形式

在信息高速流动的移动网络时代,传统的播报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信息消费需求。新媒体的网络互动,丰富的传播形态、多样的传播方式,满足了人们信息消费需求,提高了传播水平。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也顺应时代拓宽了渠道,使传播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丰富多彩。也正是因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形式的多样性,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断丰富。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师借助新媒体构建“翻转课堂”;利用新媒体平台海量图文并茂信息布置授课所需材料,有效提高思政课堂的教学质量;也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录制课程,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教育教学。

(二)新媒体增强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互联网时代,网站、微博、微信和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层出不穷。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信息的交互实现了更多、更快、更好的方式。高校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了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助于教育者准确掌握学生实际的思想状态,及时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宣传;教师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收集梳理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同时丰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式方法,使其更接地气,更吸引学生,更为学生所接受。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更有效地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创新互动模式、满足学生对教育的需求、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二、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工作遇到的挑战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被弱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是主导者。教师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具有传播教育资源信息的优势,相对于学生而言更有思想、更讲政治、更懂理论,因此更具有权威性和话语权。在全媒体语境下,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使得多元价值信息、各种社会思潮涌现,信息传播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对传统主流媒体造成了巨大冲击。生活在新时代的大学生,网络贯穿于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仅凭智能手机即可实时获得海量信息。网络互动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与大学生之间联系的主要模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作为高校意识形态主导力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依然存在现代教学技术设备更新滞后、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陈旧、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偏低等问题,致使大学生对思政课堂学习兴趣不高,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抵触情绪,削弱了思政教育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二)不良社会思潮冲击着主流意识形态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必然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日趋增强。在全媒体传播语境下,不良社会思潮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对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造成一定的思想混乱。例如,“历史虚无主义”颠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诋毁、丑化英雄人物,矮化中华文明、抬高西方文明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影响着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团结有爱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形成。新时代,互联网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各类媒体网络平台快速涌现,媒体传播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一些错误思想容易以新媒体网络形式发酵传播,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薄弱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阶段,不能准确的利用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去辨别媒体信息真伪,更不能深入分析信息背后反映的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缺乏对错误的言论及信息的辨别能力。全球化时代,全媒体语境下,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冲击着价值观念尚未完全确立的大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散布利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认知,给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开展带来了挑战。

三、高校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路径

(一)提升话语体系的掌控力和吸引力,推进话语方式革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意识形态工作尤为重要。要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牢牢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并充分发挥其引领力、影响力。

1.放下姿态,摒弃陈旧观念,树立新媒体理念。在思政课堂教育中,改变枯燥说教为主、单向输出的观念,树立主动学习新媒体知识,掌握新媒体技能,融入到新媒体时代,运用新媒体及时掌握学生思想状态,多多参与学生思想互动交流,从而真正实现思政教育的话语权的掌握。

2.转变语态,正面发声,积极开展理论宣讲。针对学生关注关心的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具有说服力的理论阐释。充分发挥高校理论高地优势,把党的理论思想以师生理论宣讲的形式转变为生动,易于传播的大众话语,探索传统话语和时代话语融合,组织教师深入基层、积极开展宣讲,服务师生群众,在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觉悟。利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并以喜闻乐见的文风语言传递党的理论,提升大学生对于党的理论和思想的接受度认可度;组织开展志愿服务讲党课、学理论文化沙龙和理论社团读书分享等系列活动,引导大学生提高理论水平和形成正确价值观。

(二)提升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主导,推动整体合力的发挥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部门整体合力的发挥,才能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

1.加强组织领导,提供工作保障。由学校党委相关部门牵头,协同校二级单位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对责任进行分解、落实到班子成员和具体责任人,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到学校的工作要点和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全面提升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

2.完善校园网络监督管理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监控。高校要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络舆情监督体系。充分发挥思政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协调、统筹以及创设新媒体平台的能力,整理和建设各种各样的传统平台与新媒体平台;整合和掌控学院信息平台以及学生自媒体平台,实时把握这些新媒体平台的发展情况,防止大学生受到网络上不良舆论的影响和利用;加强网络舆情监控,主动捍卫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促进高校学生网络自媒体良性稳定发展。

(三)多方位提升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综合效能

高校应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基础上,多方位推进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形成综合效能,循序渐进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观念,从提高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效能。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和校园文明建设等活动,潜移默化地引领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理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内涵,深刻理解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意义,深刻体会青年一代的历史使命等。将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做实、做细、做精。

(四)有效运用新媒体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

为了推进网络思政工作的开展,要搭建宣传交流的平台和桥梁,拓宽高校的宣传和服务领域,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来引领大学生自觉维护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权威性和主导性。

1.要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宣讲工作队伍。以队伍建设作为内驱动力,推动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改革创新。例如,利用公众号宣传优秀教师和学生,形成“成就宣传”“典型宣传”的方式,把教书育人的领域延伸到网上,把立德树人的任务扩展至网络空间;公众平台设立多个栏目,利用新媒体进一步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不断增强大学生线上线下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的网络思想宣传工作;利用新媒体开展资源整合,引领大学生自觉维护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权和积极性。

2.教育者要提高新媒体运用能力,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新媒体时代的教育工作者需要主动掌握微信、抖音、微博、智慧树、雨课堂等新媒体技术与手段,并能熟练运用。不断加强对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育方式的探索,有效运用新媒体把握学生意识形态趋势,引导学生思想发展,不断完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思政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