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思考

2021-01-15南宫一鸣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农民农村

□文/南宫一鸣

(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荆州)

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时也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如今,“农村文化软实力”早已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乡村文化振兴”也同样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农村文化市场巨大,农民对文化享受的需求也更为广泛。因此,我们应当在农村文化发展上投入更多的力量,将农村优势文化资源转化为现代文化经济资本,为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开辟新颖的路径。为使我国乡村文化振兴加快推进,我们需要从背景、现状、措施等角度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相关问题。

一、乡村文化振兴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意义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徐铭聪(2020)认为,我国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在现代文明发展中,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和事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诸多乡风乡俗、乡景乡味等都是以文化为载体,搭建乡村振兴的平台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同时,文化是涵养发展最好的营养。坚持文化涵养发展的导向,能更好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方向,让乡村发展能够从深化改革中更好汲取营养。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存在着诸多矛盾,需要发挥文化建设的作用,以充分有效化解这些矛盾。因此,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涵养乡村发展的营养来源。

二、我国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意义

(一)有效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刘如飞(2016)认为,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且很大一部分有待开发的传统文化资源集中在农村地区,如巴蜀饮食文化、陕西泥塑剪纸文化、青海“花儿”民歌文化等,这些文化在农村地区都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有助于农村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使农民致富增收,也会使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增添新的生机,使之有效传承,并会提升城市居民对农村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提升农民素质,并满足农民精神需求。农民是农村的主体,农民的经济活动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动力,农民从事经济活动需要有健康的思想意识,因此只要改进农民的思想意识,农民的经济活动能力就会有效提升,而文化正是改进农民思想意识的良药。当前我国需要让农民群体充分认识文化的重要性,一旦农民群体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他们就自然会接受现代教育,并随之提升农民群体的基本素质和文化兴趣。另外,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变和调整,农民整体需求不再只拘泥于实体农产品,而是对实体农产品和带有附加值的文化农产品(如剪纸、绘画、皮影戏等)产生双重需求。因此,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有助于提升农民群体对文化的需求力度,会进一步充实农民的精神世界,使农民的视野更广泛,更开阔。

(三)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与土地、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矛盾日趋突出,几乎每一项农村实体产业都不可避免地触及了这一矛盾。而农村文化产业与农村其他实体产业有着明显的不同。与农村其他实体产业相比,农村文化产业具有投资少、能耗低、不占用土地、不破坏自然环境、无资源枯竭风险等较高优势。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有助于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使农民出产的物质由单纯输出实体农产品转化为实体农产品和文化农产品双输出,从而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促进“乡风文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乡风文明”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风俗习惯和人文关怀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而拥有这一条件的必要手段就是良好的文化教育。对农民群体开展良好的文化教育,有助于革除农村陋习,改进农民生活作风,促进农民思想先进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使“乡风文明”这一目标实现于广大农村。

(五)建立城乡交流的纽带。农村丰富的文化资源必定会成为城市居民的兴趣对象。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下,农民会自然观察城市居民对农村文化的需求;城市居民在节假日下乡旅游时,也会从中发掘文化农产品的神奇意境,内心会自然迸发与农民的交流意愿。因此,农村文化产业是建立城乡交流的纽带。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有助于加大城市居民与农民的交流来往,促进社会和谐。

三、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文化产业基础薄弱。与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发展起步明显较晚。在改革开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包括农村在内的各种文化产业一直未能得到重视,直至我国建设新农村战略提出后部分地区才开始重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由此使得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基础十分薄弱,其未能形成一定规模,尚处低度开发阶段。

(二)农村文化人力资源匮乏。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民受教育的水平和思想意识有着明显的差距。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群体仍被保守的小农意识所左右,使得他们缺乏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掌握市场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同时,一些农村基层部门在环境、待遇等方面远低于城市,缺乏专业人才吸引,使得农村人才外流现象严重,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

(三)农村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处于低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都是明显的二元结构,即城市、农村分别发展。由于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且拥有丰富充足的文化资源,我国广大城市居民可供选择的文化活动及产品有着明显较高的数量和质量。而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于城市,文化资源分配与城市相比严重失衡,使得农村的文化活动与产品显得单调匮乏。一些农民只局限于打牌搓麻将、看电视等低级文化活动,已远不能适应当下的农村经济发展。

(四)管理模式僵化,缺乏相应法律规范和政策支持。我国文化管理模式存在着制度僵化、缺乏弹性应变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都是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模式为基石,得到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青睐。这一僵化的管理模式使得广大农村文化资源无法得到有效整合和使用。同时,一些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还出现了“人治化”、“无序化”现象,致使部分农村文化资源被破坏,濒临消亡的危机。而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同样存在着相应政策缺乏的问题。由于我国长期没有出台相应的市场准入和税收减免政策,社会资助未形成制度化,使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缺乏充足资金,不能健康长久发展。

(五)缺乏国际影响力。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农村文化产业已经日趋成熟,但由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产业局限于国内,加上我国文化存在独特性,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文化缺乏正确认知并持怀疑态度,使得中国文化产业难以走出国门。农村文化产业的兴起能有助于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得以实现。

(六)同质化严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尚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各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趋于同质化,具体表现在自身文化资源难以有效发掘,缺乏对特色文化发展的科学规划,各地文化产业发展“跟风”现象严重,不能更好宣扬当地特色文化。农村文化产业同质化使得我国农村文化活力降低,严重影响农村形象。

四、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建议

(一)加强农村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也同样不应缺少创新意识。要加强农村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改造旧有的产业销售模式,使之更适应新时代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改进农村手工艺生产技术,提升文化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摒弃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跟风”现象,建立更符合农村地情且具有当地农村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产业发展不仅需要经济基础,同时也应该拥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相应政策支持。如果想建立一个成熟的、具有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当前的人力和物力是不足以支撑的,这就需要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发挥其服务文化界的优势,出台适应于当下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合理政策,为建立具有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提供良好平台。而对于一些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出现的“人治化”、“无序化”现象,国家更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以遏制这些不良现象,让农村文化产业实现良好健康发展。

(三)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文化和文化产业与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都有着紧密联系,文化和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同样有利于政治、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有助于提升农村地区就业率,扩大农村内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大对农村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使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四)完善文化人才培养体系。任何一个产业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农村文化产业亦如此。如果这一产业缺乏相应人才支撑,那么它的发展就会失去活力,直至被时代淘汰。目前,我国诸多农村文化因人才不足濒临失传,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农村文化人才的重视,建立完善的农村文化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对优秀文化人才提供相应的经济保障,以便吸引更多的人进入这一领域。另外,也应加强对农村特色文化的推广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五)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提倡移风易俗。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基本。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应该大力重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手段,有力支持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同时,一些农村存在的各种陋习也是阻碍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也需要提倡移风易俗,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重塑农民价值观,以作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文化产业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