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十堰“老鹰仓”“辽瓦”“二百五”“吹牛庇”等地名、俗语的演变过程说开去

2021-01-15王一军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义仓同音语音

王一军,清 川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十堰 442000)

十堰市张湾区柏林有一个一地多名的地方,一说这里与古代老鹰的故事有关,故称“老鹰仓”;一说古时有军队在此驻守,故称“老营仓”。二说竞相取众,却是查无实据,而且都忽略了“仓”的含义。其实此处原是古代“义仓”的所在地。“义仓”是我国古代为备荒年劝民义捐所设的粮仓。《隋书·长孙平传》:(长孙平)“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以下,贫富差等,以备凶年,名曰义仓。”可见“义仓”始自隋代。又据《辞海·常平仓》载:义仓自隋以后,历代有设,至清季达到极盛,清季朝廷旨令州县设常平仓,市镇设义仓,乡村设社仓;清代咸丰以后,战事不断,社会动乱,上述粮仓随之渐趋消亡[1]。据此,今日十堰市柏林一带设立“义仓”是在清人入关之后。这里居犟河中游,当时人口相对集中,农事集镇初具规模,“义仓”设此,势所当然。后来由于与此不遥的黄龙镇渐次人口众多,水陆交通便利,“义仓”遂转移至此,于是柏林原“义仓”处便以“老义仓”之名称呼。后来随着时间推移,人们渐渐忘却了前事,各自凭想象说事,于是便有了前述一地多名的称谓。

再拿武当山如下几处的名称演变为例:

武当山下原有一处以草代瓦而建的神殿,故称此处为“草殿”,后来“草殿”不存,此处则称“草店”。武当山原有一处称“天门山”,后称“天明山”。还有一处名叫“古诗岭”的地方,后称“故事岭”。

综上所述,“老义仓”后称“老鹰仓”“老营仓”,称谓不同,实指一地,“义”与“鹰”“营”,同声音近。“草殿”,后称“草店”,实指一地,“殿”与“店”同声同韵。“天门山”又称“天明山”,实指一地,“门”与“明”同声音近。“古诗岭”后称“故事岭”,实指一地,“古”与“故”,“诗”与“事”,同声同韵。由此可见,汉语中音同音近字之间的替代所形成的一实多名现象,同时具有如下两个特点:

1.一实多名(主要是二名),即名称不同,指称同一。

2.原名称用字,与后出名称用字,或是音相同,或是音相近,意义一般没有联系。

须要强调的是,汉语中音同音近字的替代所形成的一实多名现象,不仅存在于现代汉语之中,古代汉语中更是常见不鲜,请看如下实例:

1.《诗经·七月》:“八月剥枣”[2]。“剥”与“扑”古代同声音近,这里以“剥”代“扑”。

2.《墨子·天志下》:“是以差论蚤牙之士[3]。”“蚤”与“爪”同韵音近,这里以“蚤”代“爪”。

3.山东阳谷县一带,《史记·五帝本纪》中称“郁夷”,《史记·夏本纪》中称“嵎夷”[4]。“郁”“嵎”同音。

4.河南郾城县东一带,《史记·秦本纪》中称“召陵”,后又称“邵陵”[4]。“召”“邵”同韵音近。

5.四川荣经县西南一带,《史记·孝文本纪》中称“邛都”,《史记·淮南王传》中称“邛邮”[4]。“都”“邮”同韵音近。

上书实例,举不胜举。对于这种现象,我国远在两千多年前的学界就有了明确的认识。汉代扬雄著《方言》,刘熙著《释名》,二书揭示了大量此类用字现象。清代国学大师们对这种现象也作了精辟的论述。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说:“训诂之旨在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往往假借。”[5]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说:“往往本字见在,而古书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假借字读之,则以文害辞。”[6]这些论述,对于我们循声索义破解词语,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古今汉语音同音近字替代所形成的一实多名现象,论其学术价值,它有利于汉语多学科的研究。

(一)有利于历史学的研究

以“辽瓦”的命名为例。今日十堰市老郧县城上方的汉江对岸,有一个名叫“辽瓦”的地方,不少人认为此处命名与古代辽国有关,其实不然。据调查,这里黄土粘性好,古时人们以烧窑生产砖瓦为业,故称这里为“窑洼”。后来窑业颓败,人们渐渐窜称为“辽瓦”了。“窑”与“辽”同韵音近,“洼”与“瓦”同声同韵。据此可知此地历史上原是生产砖瓦的地方。

再以“鸟池”的命名为例。今日十堰市老郧县城下方数十里汉江的南岸,有一个称为“鸟池”的地方。这里年轻人一般认为这里得名与古时神鸟的故事有关,其实不然。据几位年长者说,这里古时以种植“蓼兰”为业,“蓼兰”是一种作为染料的植物,后来染布业颓败,人们不再种植蓼兰了,但是作为染布坊建造的红砖大池还在,所以这里就以“蓼池”称名,后来“蓼池”也不存在了,人们忘却了前事,慢慢就窜称为“鸟池”了。“蓼”与“鸟”二字同韵音近。一位老人特意带领我们去看一幅旧式木牌,木牌上果然书写“蓼池”二字。听着老人的介绍,我们眼前似乎呈现出了一大片绿油油的蓼兰生长的农家风光。

通过对上述“窑洼”又称“辽瓦”、“蓼池”又称“鸟池”的分析,显现出了上述二地古代从事手工制陶业和种植业的史实,这说明历史地名的演变在历史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这方面实例较多,再如要了解古代少数民族羌族的情况,就得利用今日陕西“宁强县”古称“宁羌县”的资料,由此得出今日宁强县古代为羌族聚居地的结论。再如要了解周人先人的居住地,就得利用今日陕西“彬县”古称“邠县”的资料,由此得知今日彬县正是古代周人的发祥之地。总之,汉语音同音近字替代形成的一实多名现象,是研究古代史的重要史料。

(二)有利于语源学的研究

拿民间俗语“二百五”为例。《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二百五”说:“讥称有些傻气做事莽撞的人。”为什么有这样的意义呢?这就得利用汉语音同音近字替代的知识去找原因。查民间古时有一种牌九的赌具,它有“二板”和“么五”两张牌,“二板”有四个点,“么五”有六个点,两张牌配在一起是十个点,称为“毙十”。“毙十”地位最低,什么牌也压不住,谁都比它大,所以民间就用“二板五”来称傻乎乎的什么事也做不了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人们就把“二板五”说成“二百五”。“百”“板”同声音近。

再拿“羊尾镇”的命名为例。十堰市郧西县有一个名叫“羊尾镇”的地方,民间传说这里地形如羊的尾巴,故以羊尾命名。那么羊头在什么地方呢?于是又有了此镇的上方有一处形如羊头的说法。其实这里一带的地形与羊的形体绝无关系。据史记载,该地西北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名山叫“钖义山”,“钖”古注音“阳”与“羊”同声同韵,“尾”又音“矣”与“义”同声同韵。显然,“羊尾镇”语源于“钖义山”之名不疑。

再如关于“解手”一词的来历,民间传说古代民众受缚迁移时,往往求乞押解人员解缚以利大小便,由此人们称大小便为“解手”。其实,“解手”源自于“解溲”。“溲”是古字,指大小便,“溲”与“手”同韵音近,为了表达上的雅观和通俗,人们就以“解手”代指“解溲”。

探索语源,就是探索词语的称谓来源,汉语音同音近字替代所形成的一实多名的实例,无疑是这方面研究的绝好史料。

(三)有利于词诠学中对于疑难词语的诠释

以常语“不速之客”为例。《辞海》解释“不速之客”说:“不请自来的客人”。“速”的本义为“快”,如“兵贵神速”,怎么这里有“邀请”的意思呢?《说文·言部》:“誎,餔相促也,从言束声。”[7]“餔”,指吃晚饭的时候。“餔相促”的意思是:晚饭时有客来到,恐天晚不便,常须催请。显然“誎”有“请求”的意思。由此看来,“不速之客”原为“不誎之客”,“速”与“誎”音同。“速”作为“誎”的替代字,自然也就假借了它的“请求”的意义。“誎”自汉代以后,除《说文》以外,其他字典词典一般不收载,所以给后人理解“速”义带来了不便。

再拿常语“吹牛庇”为例。民间俗称爱说大话以逞能的人为“吹牛庇”。为什么有这个说法呢?台湾学者丁惟汾先生在《俚语证古》一书中说:“吹牛庇”原称“吹蝓蚹”,“蝓”的古代读音同“牛”,“蚹”的古代读音比由切,与“庇”双声音近;又据《尔雅》郭璞注,“蝓”与“蚹”都指蜗牛,蜗牛用为吹器,发音高亢响亮,由此古人把爱说大话的人称作“吹蝓蚹”。后人习惯于循音用字,于是就把“吹蝓蚹”称为“吹牛庇”[8]。

汉字的形、音、义,特别是音和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发生变化,甚至变化很大。由此,如上述“不速之客”“吹牛庇”一类的词语给后人诠释工作带来困难,但只要利用古代音同音近字替代的知识加以考辨,也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四)有利于方言学的研究

以武当山一带的方言骂人语“肉头”一词为例。《武当山吕家河民歌集》中有如下两首民歌:

你在歌场把鼓赶,女人在家偷野汉。

你厚着脸皮来贪玩,吃的尽是肉头饭。

你在街上去游玩,女人在家巧打扮。

你在歌场把鼓赶,妻子有人来照看。

你头上有肉九斤半[9]。

查《现代汉语词典》对“肉头”一词的解释:(1)软弱无能;(2)傻;(3)遇事畏缩,不敢出面;(4)吝啬;(5)丰满而柔软。以上五条义项都不能解释上述民歌中“肉头”一词的意思。民歌中的“肉头”显然是指因妻子失贞而受辱的男性。为什么妻子失贞丈夫就称为“肉头”呢?这得利用汉语音同音近字的替代现象来解释,汉语中“肉”“辱”二字同声同韵,“肉”可代“辱”,为表述上的直观和含蓄,故将“辱头”称作“肉头”。

再拿鄂西北方言中的“自死窑”一词为例。十堰市城区五堰与三堰交界处,即原十堰大学东北侧三百米处的山上,原有一座富丽堂皇的神庙,叫五阎王庙,旧版《中国名胜词典》称其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阎王庙西靠公路处的危崖峭壁上,有两处外观为长方形的石洞,民间称古时人老失去劳力,儿孙将其送至石洞中自终,故称“自死窑”。五阎王庙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前期,“自死窑”的破坏,却是在一九六九年前后民工取石炸山的时候。据民工口述,炸山时窑中绝无人的遗骨毛发的痕迹,却是有少许碗盆之类的祭器,显然这是为祭拜神灵,古人特意在石壁上开凿的“祭祀窑”。汉语中“自”与“祭”同韵音近,“死”与“祀”同声同韵,由此人们把“祭祀窑”窜称为“自死窑”不足为怪。

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如果到鄂西北乡间与人交谈,方言词语可谓俯拾即是。比如乡间常把“下暴雨”说成“下白雨”,“白”“暴”同声音近,以“白”代“暴”;把“观音寺”说成“观堰寺”,“堰”“音”同声音近,以“堰”代“音”;把“外爷”“外婆”说成“位爷”“位婆”,“位”“外”同声音近,以“位”代“外”;把“舅妈”说成“舅嫫”,“嫫”“妈”同声音近,以“嫫”代“妈”;把“母牛”说成“嫫牛”,“嫫”“母”同声音近,以“嫫”代“母”。等等,举不胜举。

通过对汉语音同音近字的替代所形成的一实多名现象的观察,以及语言实例的搜集和梳理,我们有如下两点体会:

1.语音同音近字替代所形成的一实多名现象,鲜活生动地存在于人们的口头语和书面语中,那么如何在千姿万态的众多的语言现象中鉴别它呢?方法是“两步走”。第一步紧扣该现象中出现的替代语字面上的意思,看其与人们正常的认知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第二步依循替代语用字的读音所示,检索出与之音同或音近的被替代语的用字来。以下举例说明:

以常语“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为例。第一步,从字面分析,三个从事皮毛工作的人,怎么能抵得上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呢?显然前后意念不对称,接着第二步依循替代语中“皮匠”二字的读音所示,检索出了与之同声同韵的“裨将”来,“裨将”是指辅佐主将的副将,由此可知上述“皮匠”实指“裨将”,上述全句意为:三个副将的合谋,可以抵得上诸葛亮的军事智慧。

再拿前述《诗经·七月》中的“八月剥枣”为例。古代八月是枣子收获的季节,收获枣子怎么会有为枣剥皮的事呢?所以第一步观察,“剥枣”与人们正常的认知不一致,是矛盾的,但第二步依循替代语“剥枣”中“剥”的读音所示的方向探索,“剥”与“扑”在现代汉语中,读音完全不同,但在古代,“剥”是“帮”声母字,“扑”是“滂”声母字,“帮”“滂”二声母的发音部位相同,学界一般视为双声音近,因此“剥枣”是“扑枣”的替代语。“扑枣”意思是:将枣子用棍扑打下来。

总之,上述“两步走”是判定汉语音同音近字替代所形成的一实多名现象的有效办法,利用这个办法,前述各例中的“替代语”和“被替代语”也都能得到符合情理的解释。

2.语音同音近字替代形成的一实多名现象,存在于古今汉语之中,但在高校中文系《古代汉语》“古音通假”一节课的教学中,只是讲到上述现象中的一部分,《现代汉语》课教学却是不涉及这方面的内容,由此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不是全面的。在以后汉语教学中,如果适当淡化《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课的教学界限,连贯性地讲一讲这一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对这一古今一致的语言现象,有一个通盘的认知,是否更好一些呢?

猜你喜欢

义仓同音语音
从义仓到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历史演变
名与实:“作为一种方法”的清代云南义仓
康有为藏西夏字书《同音》残叶版本考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同音》二字格探析
对方正在输入……
English Jokes: Homonyms
上化乐善义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