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2021-01-15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9期
关键词:抗凝剂医护人员比例

孙 敏

(青海省中医院检验科,青海 西宁 810000)

血液细胞检验在临床上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其能够为医师诊断疾病提供参考,进而确保医护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血液细胞检验的准确性得不到必要的保障,对医护工作开展的进度及质量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患者的痛苦,加重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这种情况下,对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其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次实验共计选择本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接受血液细胞检验的患者共计142例进行研究,意在对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其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并取得一些成绩,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共计选择本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接受血液细胞检验的患者共计142例进行研究,所选14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共计75例,相比 女性患者多8例,患者年龄最小为24岁,年龄最大为69岁,均值为(42.5±9.3)岁。纳入标准:所选患者均接受血液细胞检验;患者及其亲属完全了解且自愿参与本次实验[1]。

1.2 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在清晨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而且医护人员应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稀释血液,确保血液样本符合实际工作的需求。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采取不同比例的抗凝剂,本次实验将抗凝剂比例分为1/10000及1/5000两种情况,并利用同样水平稀释的血液样本开展研究,混合后的样本共计160份,不同抗凝剂比例的血液样本各有80份[2]。在血液样本采集后,医护人员应对血液样本进行保存,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应将样本进行均分,并在常温及低温环境下对血液样本进行保存,并在不同时间点对保存的样本进行检验,以此分析不同保存环境及不同时间点对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影响[3]。

1.3 统计学处理

在SPSS 22.0统计学软件下,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为()及(n),检验分别通过t及x2,P<0.05意味着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4]。

2 结 果

(1)研究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中不同比例抗凝剂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应采取常规比例的抗凝剂开展工作,以保证血液细胞检验工作的有序开展。本次实验过程中,医护人员采取不同比例的抗凝剂开展工作,并对不同抗凝剂混合后的血液样本中各项指标进行检验。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不同比例抗凝剂对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影响()

表1 不同比例抗凝剂对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影响()

组别 比例正常 比例不准确 t值 P值RBC(×1012/L) 5.11±0.24 4.26±0.15 2.0661 P<0.05 HGB(g/L) 144.49±5.7 108.47±15.4 1.3854 P< 0.05 WBC(x1014/L) 10.27±0.73 6.21±5.25 2.6178 P< 0.05 PLT(x109/L) 188.61±22.6 133.62±42.5 2.0412 P< 0.05

(2)研究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中不同存放情况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根据本次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不同存放环境对检验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常温环境下保存半小时后血液细胞检验中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及血小板值分别为(6.22±4.17)×109/L、(117.29±12.54)g/L、(4.31±0.35)×1012/L及(12.44±4.38)×109/L,五小时后血液细胞检验中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及血小板值分别为(7.15±4.25)×109/L、(129.61±11.94)g/L、(4.71±0.74)×1012/L及(18.93±1.35)×109/L;低温环境下保存半小时后血液细胞检验中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及血小板值分别为(15.14±5.20)×109/L、(10.35±2.66)g/L、(14.29±4.16)×1012/L及(187.25±21.48)×109/L,两小时后血液细胞检验中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及血小板值分别为(18.75±4.38)×109/L、(15.72±2.59)g/L、(18.20±5.36)×1012/L及(128.63±21.53)×109/L。

3 讨 论

在实际工作中,血液检验人员应注意对仪器设备的管理,严格按照既定规则制度应用设备,以此避免机械设备的损坏,保证血液细胞检验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血液检验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测,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和高效处理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因设备问题影响血液细胞检验的准确性。而且血液检验人员应充分认识到不同比例抗凝剂及保存方式对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影响,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注意,规范各个环节的工作,对抗凝剂配比及保存方式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抗凝剂配比及保存方式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确保工作开展的进度及质量[5]。本次实验共计选择本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接受血液细胞检验的患者共计142例,意在对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其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医护人员开展后续工作提供一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研究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中不同比例抗凝剂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医护人员应采取常规比例的抗凝剂开展工作,以保证血液细胞检验工作的有序开展;不同比例抗凝剂血液细胞检验的结果中RBC水平分别为(5.11±0.24)×1012/L及(4.26±0.15)×1012/L,HGB水平分别为(144.49±5.7)g/L及(108.47±15.4)g/L,WBC水平分别为(10.27±0.73)×1014/L及(6.21±5.25)×1014/L,PLT水平分别为(188.61±22.6)×109/L及(133.62±42.5)×109/L;研究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中不同存放情况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根据本次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不同存放环境对检验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本次实验表明,血液样本存放情况及抗凝剂调配情况对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加以注意,并采取针对性的方案加以应对,以此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猜你喜欢

抗凝剂医护人员比例
为什么献血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献血量?
人体比例知多少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菲律宾蛤仔血细胞抗凝剂的初步筛选
肝硬化患者服用直接口服抗凝剂与传统抗凝剂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凝血测定中抗凝剂的应用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