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2021-01-14关绮雯

民族文汇 2021年10期
关键词:融合创新人工智能技术教育教学

关绮雯

摘 要: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教育领域作为生产生活中的一个关键部门,也因为人工智能技术而处于转型之中。国家相应倡导开展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教学创新。我校的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践研究以及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管理与决策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教育教学;应用;融合创新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培育壮大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产业,“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全国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迅猛发展,将深刻改变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态,并进一步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与应用模式。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人工智能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新兴信息技术之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应用之路,对推动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具有重要意义。

习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把握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之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成为当前被关注的热点问题。实小教师积极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和技能,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试图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转变教学方式,进而实现培养仁智少年的目标。

一、解决问题的思路

围绕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校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思路主要如下图所示:

(一)基础环境建设

基础环境建设是学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教学、教学、评价、管理等行动的有力支撑。依托人工智能领域较为成熟和普及应用的技术和装备,打造功能性课室,建设一体化网络空间,引进评价系统,支持教育教学活动开展。

(二)打造专业教师队伍

目前学校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师由信息技术教师兼任,存在专业知识匮乏、缺少必备的培训等问题。因此要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使教师树立科技兴国、科教兴校的意识,加强对人工智能专业知识的学习,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的人工智能教育能力。

(三)人工智能课程建设

学校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把人工智能课程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程的设置、教材的使用和教学设施的配备、教师队伍建设予以足够重视。此外,组织相关人员建立一套有关人工智能课程的科学、完善、合理的评价体系,选择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课程内容,并且要注重学生年级、教材、内容之间的连续性和递增性。

二、智能化的课堂教学手段

人工智能利用其高速运算能力和超强储存空间,在课堂教学中为教师节约时间成本,提高教学效率。具体来说,运用人工智能价格教师从批改测试题等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并将测试题数据传回数据库,教师可从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避免重复讲解。此外,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课堂和课下的实时互动,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智能化的学习资源推送

个性化学习内容、资源的自动建设、优化的实现首先必须建立在学科专业数据库基础上,因此,首先打造学科数据库,包括海量的学习资源、工具、知识、学习策略、学习目标、能力水平等数据样本;其次,在大数据的排列组合下生成与具有不同学习特征的学习者相匹配的特征模型;最后,通过网络学习空间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为其推送合适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智能化的学习评价体系

学习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每个学生的发展都具有个体差异性,但传统的一元化的教学评估模式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因此要运用个性化与全面性相结合的学生评价体系,注重具体性和差异性,贯彻德智体美劳多元评价观,根据学生的认知需求和水平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五、形成各学科典型案例

学校积极组织各个学科的教研小组,对学科特性与人工智能技術的功能进行解构,探索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与学科教学相融通的契合点,构建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学科教学模式,并积极将模式应用于实际教学,在实践中深入挖掘人工智能技术更深层的功能,结合学科特性与学习者学习特征,不断完善教学模式。

六、成果辐射推广

首先,成立成果推广负责小组,组织各学科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方面表现出色、拥有特色课例的教师进行成果的展示与汇报;然后,呼吁全体教师进行观摩、研讨、总结,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力求在全校各年级、各学科全面推广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最后,通过展示汇报、研讨交流、媒体宣传等方式将优质成果案例推广至区域范围内的其他学校,加强校际沟通,扩大学校影响力。

七、未来展望

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之路,全面提升学校教师的信息素养,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围,加深技术的应用深度,并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课程,形成一个独具实小特色的高质量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

猜你喜欢

融合创新人工智能技术教育教学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小学“优课”教学模式的多元分析
东西方人本管理思想的比较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思路
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方面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