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新思考

2021-01-14李小莉

民族文汇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机制中高职衔接职业能力

摘 要:中高职衔接是推动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技能型尤其是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路径。我国职业教育事业飞速发展,职业教育体系正逐步优化和完善,中高等职教育的衔接已有较好的基础和经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笔者就中高衔接过程中人才培养的机制问题、课程体系问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考,希望能起到一定的现实指导作用。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机制;课程体系;职业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是高等专科教育及应用型本科的重要基础教育组成部分,重点培养初级和中级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中高职衔接是关键。近年来关于中高职衔接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衔接政策、衔接模式、衔接方法等几个方面。近年来通过中高职衔接的实施,高职院校生源不足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同时,我们也清晰的看到中高职衔接过程中,有些地区由于步子太快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衔接不到位,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缺憾。本文作者从中高职衔接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剖析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中高职人才培养过程衔接亟待解决的问题

1.人培机制衔接有疏漏

中高职衔接是国家教育体系完善,给更多老百姓的孩子提供更高学历层次的契机,但是由于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行政机构,两个机构独立运行各自为阵,很容易导致中高职两个阶段衔接不够紧密,有些地区形式上有统筹机构,但实际在人才培养的体系科学管理方面有疏漏,因此,构建一个紧密型的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机制,是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环节的关键问题。

2.课程体系衔接有脱级

课程是教学的载体,是实施人才培养的核心。目前中高职课程衔接出现的问题主要在于课程目标定位不同。以江苏省为例,目前,江苏省中职学生毕业和升学需要面临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测试合格再参加职教高考,在课程设置中有明确要求和导向,而大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部分中职教学目标有高于高职教学目标的“倒挂”现象,因此,中高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体系缺少了层次性、递进性和衔接性。如何使课程体系既具有递进性又有层次区分,应该是中高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3.职业能力培养衔接有盲区

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分类,中职学生处于未成年人阶段,而高职学生已成年,这两个阶段的学生在心理、能力、智力等各个方面成熟度均不同,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所面向的岗位发展阶段和发展空间也是不同的,因此中高职学生所设置的培养能力(知识能力、技术能力、社会能力)目标也有不同。如何使中高职两个阶段所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既有层次性,又有衔接性也是中高职人才培养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问题的对策

1.构建中高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机制

中高职人才培养的全面衔接需要建立相对健全的人才培養机制。政行企校共同参与,深度合作,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建立相对独立的机构,该机构可以根据本地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要求,对中高职两个阶段的人才培养进行总体设计,中高职各专业在人才培养中递进和衔接关系结合行业、企业需求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滚动修订。另外,通过构建中高职院校信息沟通平台,线上及时关注和反馈过程管理信息,每年不定期召开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教学现场会、研讨会,并对线下督查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纠正,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的动态调整机制。

2.重构中高职人才培养创新课程体系

中职阶段课程设置原则是根据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学业水平测试要求、学校自身培养能力等因素构建课程体系,合理安排公共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素质拓展课程等,新时代必须关注文化课程中德育课程的开设,开足开好思政课程,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等。素质拓展课程中必须紧紧围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如研究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内容及授课形式,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等等。专业课程设置必须结合现代企业需求要有创新思维,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结合“政行企校”一体化进行综合思考,筑牢学生文化基础课,拓展专业理论课及专业实操课的学习。而且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系统安排中高职衔接的全部课程,布点全面且不重复,中职重视打牢基础,高职重点关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与培养。重效果轻形式。整个框架体系内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侧重点有明显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确保中高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层次性、递进性和衔接性。

3.满足中高职人才培养职业能力需求

为了保障中高职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有效衔接,积极策应1+X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要求,中职和高职教育须对应不同的等级职业资格证书,中级到高级及以上,根据各层次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职业素质不同。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制订两个阶段人才培养职业能力证书类别、培训目标、培养路径、评价标准等,避免中高职培养体系中职业技能证书方面存在重复训练的现象,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构建可以通过构建资格框架体系,资格框架的制定需要以行业、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实施“构建-实施-监督-反馈”形式,从而全面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中高职衔接已不是简单的学历层次衔接,而是要思考如何适应中高职全方位深度融合发展的时代需求。新时代职业院校中高职衔接应从人才培养机制,课程体系和职业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与实践,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吕毅,王晓娟,匡旺秋.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初探[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142-143.

[2]万依云,何洪.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置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0):23-31.

[3]姚雪超,贾佳男,王艳荣,董伟伟.基于产教融合的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3+X+2”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1,(1)24-27.

作者简介:李小莉,( 1983.11--)女,湖北宜昌人,汉族,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高职衔接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机制中高职衔接职业能力
中高职衔接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探微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跨学科博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机制研究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