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2021-01-14陈楚仁

民族文汇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历史有效策略

陈楚仁

摘 要:传统文化作为高中历史教材当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培养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教师对初中历史课堂的优化完善,进一步整合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可以充分发挥历史课堂与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从多个角度对学生展开引导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有效策略

民族文化当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精华,体现出人民的智慧,也是民族文明逐渐进步的重要表现形式。当今社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成为能够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渠道。历史作为非常重要的人文课程,与传统文化之间承载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文化涉猎环境,帮助学生实现对民族文化的深入理解,初中历史教师在展开授课的过程中必须关注时代发展需求,深刻意识到民族传统文化自信建设任务的紧迫性,在教学实践中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挖掘教材内容,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任何科目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材展开的,教材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最为基础的教学内容,在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要深入剖析课文内容来发现历史知识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有效推动历史知识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例如,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材的章节篇目自身就包含了很多传统文化,在古代史的学习过程中,有一部分内容讲述了当时“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基于当时的文化背景,各学派的学者对国家发展与百姓生活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古代社会虽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但这也并不代表着其他学派在当时社会当中没有任何价值,只不过是由于儒家学派更加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需求。中华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正是由于其在争论与质疑中不断进行完善,各种思想的交融使传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演变和发展。历史科目的学习主要是带领学生来认识社会并体悟国家发展历程,要用现代的眼光重新回顾经历过的历史事件,在时代背景下了解传统文化的优良品质,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价值。

二、优化导入设计,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初中历史学科当中包含非常多充满趣味性的故事和历史事件,这些内容将会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但这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优化设计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从而真正做到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素质教育下,教师开始越来越关注课堂导入,利用课堂导入的方法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有效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对相关文化知识的了解,确保学生可以快速融入课堂学习,有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加深文化感悟。例如,在讲解“两汉与匈奴的战争”这部分历史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前几分钟为学生播放一些事先整合的抗击匈奴视频或影片,借助这种生动形象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帮助学生结合视频深刻感受到当时的氛围,有效加深学生对历史内容的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积极深入到文本内容展开分析和探究,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积极参与历史内容的讨论和分析,结合学生在历史课堂的具体表现情况,帮助他们突破学习重点,从而真正实現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教学情景,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一种常见教学方法的情景教学方法,教师通过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课堂情景,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深化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讨论探究,分享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观点,这将大大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活跃性,可以有效推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使传统文化与历史课堂的融合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师讲解有关“辉煌的隋唐文化”这节课内容时,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方法为学生播放课件,让学生了解敦煌莫高窟的相关艺术形式,通过课件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敦煌莫高窟的魅力,促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其所蕴涵的艺术魅力,让学生认识到中华传统民族所具备的伟大创造力。通过播放课件的形式,让教学内容变得更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提高艺术欣赏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豪感,更好地培养出学生的艺术性,推动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情景教学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得到更好渗透。

四、开展实践活动,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进一步传承并发扬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弥补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教师在进行实践活动当中要先明确活动主题,内容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展开。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组织学生参与到诵读经典、书法竞赛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借助这种丰富的实践活动挖掘中华汉字文化的精髓,使学生感受到古人文风墨彩的深刻表现力,通过书法大赛帮助学生以汉字为基础来了解传统文化。汉字的应用助力了中华传统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也给世界文化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影响,主动展开上述活动帮助学生提高汉字能力,体会汉字的魅力,把传统文化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行结合。初中历史教师要保持高涨的爱国情怀,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通过历史课堂教育对学生展开爱国主义思想的引导,激起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引导学生保持坚定的信念,树立起学生正确的三观观念,承担起艰巨光荣的任务。

综上所述,通过对文本的探究可以使教师对传统文化与历史教学结合产生更加清晰的理解,还能够帮助教师对平时的教学方法展开深刻的反思,能够从中找到存在的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提升历史教学效果,树立起学生正确的传承传统文化的观念,帮助学生在成长与学习过程中获得自身价值的提升。仅仅注重知识而不注重文化,单一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掌握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才能满足国家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马永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文化产业,2021(02):156-157.

[2]潘巧珍.初中历史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分析[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10):115-117.

[3]王绍文.初中历史课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法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39-40.

[4]夏斌.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百家争鸣”教学为例[J].时代教育,2016(24):190.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历史有效策略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