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达成到升华:体育教学的再审视
2021-01-14晏骏毕进杰
晏骏 毕进杰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教师;达成;升华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840(2021)05-0058-05
From achievement to sublimation: Re-examination o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YAN Jun, BI Jinjie
(School of P.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Guangzhou 510303,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Phys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ducating people with sport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re the organizers and participants in the proc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the new era,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hould grasp the four aspects: "cultivating teachers' healthy spirit", "knowing discipline foundation", "consolidating teaching atmosphere" and "connecting with school atmosphere". Based on the above,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goal should be both" in the proces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he promotion path should be oriented and more targeted", "content should be wide and suitable", "implementation should be meaningful and more interesting (knowledge)", "evaluation should have both pattern and style". The transform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from achievement to sublimation is the aim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t is the turn of ideas, the creation of content, the innovation of means, and the return and transcendence of humanism.
Key words: PE teaching; PE teacher; achievement; sublimation
基金項目: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强校工程”资助,广东省高校重点平台科研项目青年创新人才项目(2018WQNCX128),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9年度课题“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教师精准培养模式构建研究”(2019GZGJ13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的体育学科在教学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了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研究探索。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启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四位一体”的目标,承载着学校体育发展的内涵,即身体的发展、社交的发展、道德的发展、精神的发展、智力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1]。值得指出的是当前学校体育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时充斥着误导、误解、误传,而这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消极影响和干扰作用[2]。要促进“六个”全面发展以及“四位一体”目标达成其最终的落脚点在课程,而课程改革最大的动力是教师,最大的阻力也是教师,课程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将教师从阻力状态转变为动力状态[3]。体育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本文首先把如何实现在现有体育教师能力参差境况下的“兜底”,使其共同达成,适切新时代要求的教师能力作为研究探讨的基础。之后把体育教学所牵涉的内容环节作为研究对象,把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四个环节作为研究探讨的重要内容。基于此,通过资料归整与逻辑分析,在总结归纳当前体育教学过程中所涉环节已有的达成水平上,针对新时期发展的新要求,对现有教学中各环节内容的要求进行提炼与升华,以期“破”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要求惯常,“立”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新标准。
1 体育教师能力再审视
1.1 养教师“正气”
“正气”一词出自《灵枢经·刺节真邪》,是中医学名词。指人体内的元气,即人体抵御、抵抗和再生的功能。“养正气”代表通过静养、静坐等传统手段增强人体抵抗防御外部邪气入侵的能力。“教师正气”代表教师所应具备的相关师德规范及文化素养等潜于内的,能显著区别于不良师风师范等一系类行为的,并能起到示范引领功效的一种外显能力。“养教师正气”则是在我国社会源于后发外生型中教育发展出现抵牾状态的一种自觉,它强调的是作为教师最根本的能力要求,是新时代下对教师从业者最重要的行为指导,更是教师从业前的必备职业素养。
近年来,有关教师失德失范新闻频频曝光,生师关系再一次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众所周知,体育的最突出之点在于它是唯一要在各年级各学段连续且重复设置的课程[4],所以体育教师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从未缺席,其个人道德文化素养会对学生产生显性与隐性影响。而“养教师正气”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师,社会创造出想象中的人[5]。为此,确保各学段体育教师在教授前明确师德规范、课程定位和内涵价值,并能通过“正气”去扶助润化学生,培养出与社会接洽的核心素养及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成为当前“养正气”聚焦的重点。如何“养教师正气”呢?我们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深化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体育中的实践转化,并基于此构建出体育教师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教育能力面向,促成体育教师型塑出“幸福感”“成就感”“获得感”,进而在心中涵养出应有的“凛然正气”。与此同时,对于教师职前职后可以开展相关“新时期师德修养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做更好的自己——一个体育教师的成长经历”“学校体育落实立德树人的价值解析”等专题理论讲座内容。
1.2 知学科“底气”
“学科底气”必须凸显学科的专业属性与特色,是学科立足于学科群中的根基,它代表着学科所能给予社会的贡献与价值,而“学科底气”的铺成与展演必须以教师作为行为载体。体育学划归为教育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其下属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四个二级学科。“体育学科底气”源于体育的社会属性与功能价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树立起了“健康教育”理念,党中央把“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并且强调学校体育的价值功能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举不仅是对前期体育学科发展成效的肯定,更指明了体育学科未来的走向。体育教师的“学科底气”就来源此,体育学科价值与功能不仅是作为“运动技术的传习手段”,它更应该成为丰富人们获取运动知识与文化的途径,而它获取过程必须要以“身体在场”为法度,通过身体参与,达到身心同练的效果,进而达成“大健康”,这也是体育区别于其他学科知识最本质的东西,也是体育学科最重要的“底气”。
值得指出的是,近代以来的中国文化多见“横向之移植”,而少见“纵向之传承”,误认为追逐西方就是创新,其实不过停留于模仿阶段[6],体育作为西方舶来品,进入学校有百年历史,其发展演进可寻觅其“仿之韵味”,而“仿之韵味”最凸显的则是以西方竞技体育为主导的学校体育发展模式。而这一模式导致体育学科的学科知识属性弱化,很难形成对术科知识的超越。而造成此种原因在于不同时代背景下对体育教师功能与价值定位存在差异。有学者指出,教师角色往往体现出时代和社会的烙印,这也决定了对教师角色的认识和把握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发展的。体育教师的角色必定反映当前所处时代的要求,与所处国家的社会背景相吻合,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征[7]。当前在国家政策及文件的推动下,体育学科发展“底气十足”,我们应乘势而上,起而行之。体育学科是以教育学作为“母机”而开展的“以体育人”的教育活动,体育教育专业作为职前体育教师培养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但当前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学科课程与术科课程学时比例失调、“重技、轻理”教学等现状阻滞着体育教师“学科底气”的形成。值得指出的是,目前还存在着以“运动技术的高低”来评判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单纯的运动技术技能不能成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取向。一定的运动技能仅仅是体育教师职业方法手段层面的要求,不能成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所在,更不能代表体育学科的最终的价值归属,不然运动员本身就是最好的体育教师。为此,扭转学科与术科之间的认知差距,提升体育学科的人文属性和体育教师的专业属性,让教师从过去“运动技能传授者”解放出来,成为“体育文化的传承者”应当成为当下应有之意。
1.3 固教学“中气”
“中气”,中医生理学名词,泛指中焦脾胃之气和脾胃脏腑对饮食的消化运输、升清降浊等生理功能[8]。“教学中气”指代教学主导者善于常态性反思,能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并创新方法,有较强能力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师生问题并调和生生矛盾。“固教学中气”即是培固教学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若被视为一种专业,则首先需要教师具有专门的知识与能力,教师要学习应该教的知识和如何教授这些知识。有数据显示,在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活动中,传统的“讲授法”使用频率为98.79%,“演示法”的使用频率为87.87%。而充分注重学生的合作与探究,具有启发与引导学生发现知识、技能特征的“合作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使用频率仅占12.13%和17.28%。代表现代技术潮流的“多媒体教学法”使用频率仅占15.07%。可见教学方法的传统与单一[9]。
体育课程是以相关学科为基础,以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和方法为内容,以学生直接身体运动为形式,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内外活动,从而实现提高人体机能、发展学生身体健康目标的学校教育科目[10]。随着体育改革向纵深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方法是否创新已成为学校体育开展效果的一把标尺。但这带来的问题是:首先长期沉浸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把大量时间放在教学生身上,而缺少客观审视自身教学能力的时间;其次过于强调创新教学教法反而易导致教师能力面向的窄化,因为它直接越过本应随着教学经历与年限增长而赋予的教学能力的沉淀,而直接落入了“以创新为本”的窠臼,这种教学能力缺少“中气”,宛如空中楼阁,经不起教学中实际问题检验。如何培固教学“中气”呢?我们可以创设合作、反思的专题研修模式,构建研修共同体;营造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场景化”问题,通过互动、提炼形成研究专题,梳理和升华现有的经验,提升教师整合体育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能力,进而形成比较系统、深刻、创新的思考和见解。
1.4 接学校“地气”
“接地气”是民间谚语,意思是广泛接触老百姓的普通生活,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最底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11]。“接学校地气”蕴含着教师具有适应不同教学环境的能力,代表著教师教学敏感度的强弱,它能反映出教师个体的创新能力与心理承受力,它是教师社会化的另一个面向。教师要“接学校地气”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首先体育教师能依托学校支持和自身专业特长,充分挖掘地方民俗体育项目,并以此内容为依托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进而形成“一校一品”,做到从“学校项目特色——项目特色学校”的跨越,这部分“地气”特点包含具有区位优势,并得到较大教育资金支持,体育教师综合能力较高的学校而言;其次针对乡村(欠发达地区)学校体育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时,应构建乡村学校教学联动机制,定期汇集体育教师进行研讨,并结合各所学校的现有资源,创设新教具、新方法供体育课教学使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编制整体饱和,但呈现出体育教师“结构性缺编”的问题,而乡村地区体育教师缺额更加严重,而这已成为阻碍我国学校体育长效发展的重大障碍。让体育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是乡村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未来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
2 体育教学的达成与升华
2.1 目标:既要有导向,更要有靶向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青少年体魄,使其在体育活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的重要抓手。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内容实施的行动指南,体育教学内容又是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依托。体育课程目标既要有导向更要有靶向,代表着学校体育不仅要求以促进青少年体魄强健为目标,它更要明晰各学段、不同年龄及强调不同教学内容的所带给学生的价值意蕴,它是当前体育课程目标的升华与超越。举个例子,当前新课标中对水平三武术课程目标描述是:基本掌握一些简单的武术套路。如能够做出少年拳、地方拳种、9~10个简单动作组成的武术套路[12],此种课程目标的表述虽给予了体育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但这种导向“过度自由”,易出现几个问题。首先,在体育教学大纲时期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现新课标时期体育教师又多了一项选编教材的工作任务。在部分教师看来,这既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了不便,也给自己带来了额外的负担,所以会不知觉持消极或是抵制态度,而由此造成了体育课程内容逻辑性、科學性降低。其次,因为体育教学目标不明确致使教学目标的泛化,导致相较以前,教师上课更随意,学生学习反而更加寡效。
时至今日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的育人价值与功效依旧停留在理论演绎层,鲜见于实践操作层。这不仅使人联想所谓的“军事课”“纪律课”“安全课”“说教课”“单一技术课”“三无体育课”(无运动量、无战术、无比赛)等课堂形态[13]和“三无七不温柔体育课”(无强度、无难度、无对抗、不出汗、不喘气、不奔跑、不脏衣、不摔跤、不擦皮、不扭伤)[14]以及“重知识、轻能力”“重体验、轻结果”“重健康,轻技术”等现象[15]。正如王登峰所说:“我们对学校体育的定位从来没有那么清晰过,之前学校体育的定位基本上是保障学生体质健康,保障体质健康也就意味着学生不一定会运动技能,学生不用参加竞赛,只要每天活动就行,跑步、做操、健步,只要能够保障体质健康就行。不需要运动技能,也不用参加竞赛,学校体育的价值就没有体现在四位一体上。”同时综观“扬州会议”以来呈现的指导思想多元化局面,理论上大量新式术语的搬用与实践中闹剧般的标榜,实质上可能并未形成超越[16],而这也使得学校体育一直囿于形而上价值内涵的彰显而缺乏基于目标导向下的具体靶向行动。为此,我们可以借鉴日本文部科学省制定的《学习指导要领》中对不同学段体育课程的编订,里面小学为体育编,中学为保健体育编,制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详细内容及所要达成的具体目标,而这也为教师后续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与设计指明了方向。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好当下“体教融合”之利,因为当前的“体教融合”即是在明确学校体育所彰显的“体之价值”导向下凸显出其“育之价值”的靶向。何为“体之价值”呢?即体育要强化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增进学生健康的主要手段;如何“育”呢?即是坚持以教、练、赛为主要手段来实现目标,每个学生都要掌握运动技能,都要加入课外锻炼、课余训练,都要参与体育竞赛。
2.2 内容:既要有深度,更要有温度
体育是一门综合学科,它由多个学科专业构成,是以促进人类健康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这里的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个方面都完美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内容的选取必须以健康为导向,其内容要有“深度”,代表着它必须贯彻科学性与逻辑性的统一,而有“温度”,则代表着教学内容人文属性的彰显。“深度”和“温度”是“体”与“用”的关系,是以教师为传播载体的课程教学活动的创生。
由于受“工具性主义”的影响,体育教学中长期存在着教师僭越学生的主体性,以教授“运动技能”为主要内容,与此同时各学段还充斥着“蜻蜓点水、低级重复、浅尝辄止”的课程内容。随着理性主义的思潮推动,教师逐步认识到其个人在知识结构以及对课堂情境的掌控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17]。教师应该把自己的“知”转化为学生的“知”,调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得学生的“知”转化为“能”,同时从“能”的发展过程中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身心全面发展。体育教学内容由深度走向温度是教学理性的回归与超越。例如在校园足球开展的过程中,其课程内容的深度体现在体育教师在授课前,应对授课内容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取、学生运动负荷及强度的要求、预防损伤与保护的手段以及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及后续反思与改进的策略进行充分的论证研讨后撰写教案;而基于教案开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所谓的“童心童语”和“相对评价”来比较柔和地对待学生以克服体育教学的生硬感,以增加学生对体育良好的感受[18],并强化学生“团结协作、勇敢拼搏、享受过程、看淡结果”的优秀品质及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意识即是课程 “温度”的价值再现。用“深度”催生“温度”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本质所在。
2.3 实施:既要有意义,更要有意思、意识
体育课程的实施是体育课程内容开展与目标达成的重要行为方式,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课程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体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它的强制性,义务教育实际上就是强制教育。强制教育就是要每一个学生都要按照国家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去接受国家指定内容的教育[19]。体育课程实施是要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并且能够达到锻炼的效果,这即是体育课程实施的意义所在,也是学校体育开展的归旨。但是教师通常认为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价值观、生活态度等尚都不稳定,不具备决策能力或决策水平极其有限,甚至认为让渡部分决策权有失自己的“尊严”[20],从而介入教学实践的全过程,教师“导”着学生“演”完整堂课。而这易使得学生主体性弱化,自主学习趣味性、获得感大大降低。正如我们对体育课程实施中教师单纯强调持续特定(中高)运动负荷,无形中会忽略甚至抑制某些价值、品德的形成[21]。
需要指出,我们在课程实施中的意思、意识对课程实施的意义具有反作用。实施“意思”指代教学过程中在保障教授内容价值性的前提下,不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由于学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对课堂教学行为的内化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性[22],我们必须提高课程实施的“意识”,学校体育改革虽然要照顾社会、家庭、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5者利益,但只有“体育为谁”[23]的终极指向是学生,表现为“竭尽所能服务‘客户’——儿童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24]的专业实践中,方能体现可持续性。为此开展“因材施教、因人设法”的举措提升学生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满足感是体育课程实施的“意识”所在。内化课程理念,撼动近乎固化的决策链条是课堂转型的首要任务[25],让初识体验者在学习前产生“共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共情”,学习结束后产生“共通”,将应该成为体育教学实施有效性的评判尺度。
2.4 评价:既要有格局,更要有格调
评价是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其主体一般为参与事件的当事人。体育教学评价主要是基于体育课程目标,参照教學设计(教案)对实施过程中各环节与各要素之间的融合效度进行分析。它具有反思性、时效性、整全性的特点,其评价主体主要指教师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研究人员。体育教学评价要有“格局”,代表着评价主体能紧密结合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对体育教学内容所要达成的目标有清晰的认知,并能科学理性地分析评判教学内容、方式、手段使用的合理性与内在耦合度,它强调评价主体的关联和辐射能力。体育教学评价要有“格调”,是在评价主体具备科学评价能力上,拓宽现有评价尺度与范围,能立足于当下的课程教学提出创设性的意见与想法,它是评价手段多元化的反映,也是评价主体“个性化育人”的体现。
在苏联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国传统教育十分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否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课程等同于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窄化为教材,把教材窄化为知识点,最终把教学窄化为现成的知识授受[26],由此造成了体育教学评价长期框限在“知识传授”的维度而单一化。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体育学习是一个不断获取信息并加工处理信息从而不断调节、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27],我们对于体育教学的评价在基本保障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同时,更应该融摄学生自我学习的“高度差”这一过程性评价内容。正如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对“体”所做的高度概括,“体者,塞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育应该带给学生不仅是知识更应成为道德的涵养根基,而它的内涵就是强调体育教学评价的多维“格调”性。新时代教师教育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未来卓越教师为着眼点,不断加强师范生职业道德、正确的政治态度与政治立场的培养,使其逐渐成长为“筑梦人”“系扣人”和“引路人”[28]。为此当前的体育教学应该打破评价维度的单一性、粗浅性,对体育教学评价除却对教学各环节实施的效用外更应该融入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道德教化、民族情感的生产性能力及自身道德认知水平和政治素养高低的评判。体育教学评价从“格局”转向“格调”,是新时代“以体育人”的现实诉求。
3 结语
体育教学是“以体育人”的重要手段,其达成的过程需要教学中的各个要素相互配合,教师作为衔接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重要纽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如何育人是教师能力的综合体现,党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后,基于体育教师能力研究应该避免跳脱出现有能力结构范围外而言过其他,如此将会使得有关体育教师能力的提升长期停留在“实践滞后于理论”的形而上层次。重新审视体育教师能力的结构,并思考新时代下体育教学过程中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成为当前探究的重点。新时代下的体育教师应涵养住教师教学能力的根基才能更好地发挥与延展育人功能,同时,基于对体育教学的多维审视是在新教师教育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过程的再认识,体育教学从达成到升华是理念的转向,是内容的创生,是手段的创新,是对人本主义的回归和超越。
参考文献:
[1]王登峰.中国学校体育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化[EB/OL].[2019-11-29]. http://gz.people.com.cn.
[2]晏骏,张细谦.学校体育若干概念辨析[J].体育师友,2020,43(3):68-71.
[3]黄莆全,王嘉毅.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56-365.
[4]柳方祥.学校体育教学与目标达成度评价的改进[J].体育学刊,2002(6):75-77.
[5]爱弥儿·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67.
[6]中共中央宣传部《党建》杂志社.文化中国[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1:9.
[7]黄爱峰.体育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
[8]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9]乔庆海.我国体育教师职前培养专业化改革的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6):16.
[10]张细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11]接地气.百度百科[EB/OL]. https://baike.baidu.com/item/.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3]季浏.对中国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9,42(6):12-22.
[14]王宗平.开启开足体育课,须对症下药[J].中国学校体育,2018(10):8-9.
[15]阎智力.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探讨[J].体育学刊,2020(6):1-9.
[16]黃爱峰,王健.学校体育发展的10大问题省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2):95-99.
[17]刘雪梅,祝成林.学生:不可或缺的校本课程决策主体[J].教育探索,2010(1):97-99.
[18]毛振明,张媛媛,叶玲.论运动乐趣在体育课堂中的迷失与回归[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45(2):33-37.
[19]王登峰.学习十八大精神 推进学校体育改革[J].体育学刊,2013,20(1):1-5.
[20]劳顿.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M].张渭城,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30.
[21]熊文.辩误与厘定: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理论立足点检视[J].体育科学,2019,39(6):89-96.
[22]任庆月,高士晶.学生参与学校课程决策:依据、方式与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14(6):17-22.
[23]M.Whitehead.Debate in physical education[M].Oxon:Routledge,2013:157-170.
[24]Kathleen M.Armour.The phys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 and ites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y…or…why‘12 weeks paid holiday’will never be enough[J].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Pedagohy,2010,15(1):1-13.
[25]郝晓亮,季浏.体育课堂决策的演进:“集权”到“赋权”——基于培养学生多种学习能力的愿景[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7,34(4):509-512.
[26]王艳玲.儿童本位:中国课程发展的转型——钟启泉教授访谈[J].基础教育课程,2010(1):13-20.
[27]姚利民.有效教学:理论与策略[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226.
[28]张凌洋,谢欧.论新时代师范生的师德培养[J].教师教育学报,2020,7(6):16-21.
作者简介:晏骏(1990- ),男,在读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