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及当代价值

2021-01-14刘惠唐仁焕

邓小平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党的政治建设邓小平

刘惠 唐仁焕

〔摘要〕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领导全面拨乱反正的同时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探索出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多维路径:通过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绘制党的政治建设的主线;通过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政治建设的领导保障;通过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培育健康向上的党内文化,打造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和实践举措对当前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以明确政治方向为核心内容,以加强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为首要任务,以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为重要目标。

〔关键词〕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党的政治建设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21(2021)06-0013-11

〔基金项目〕南充市社会科学研究2021年度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NC21A002);南充市社会科学研究2021年度青年项目“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研究(1978—1982)”(NC21C014);南充市社会科学研究“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专项课题”一般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教育的重要论述及时代价值”(NC21JD100B028)

〔作者〕刘惠,西华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南充637002

唐仁焕,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四川南充637002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党的政治建设贯穿党的建设始终。改革开放初期①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的重要转折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使党和国家的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复杂的民情、党情和国情,邓小平对

①改革开放初期在时间上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官方文件没有具体界定。本文将改革开放初期宏观上界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党的十二届一中全会结束,即从1978年12月18日到1982年9月13日。

“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进行了深入思考,在党的建设尤其党的政治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观点。梳理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厘清其逻辑脉络和主要举措,有利于总结历史经验,为开启党的新百年征程提供有力的历史借鉴。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绘制党的政治建设的主线

对于党的政治建设而言,政治信仰发挥着筑牢思想基础和提供行动指南的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和前进方向。因此,通过坚定政治信仰,用完整、准确的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成为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主线。

(一)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为坚定政治信仰筑牢思想基础

“党的思想路线与党的政治建设紧密相连,是党制定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也是党员干部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①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一条符合实际的思想路线,其核心是实事求是。正是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②,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崭新一页。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对实事求是原则的坚持。但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党一度严重偏离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个凡是”错误思想又阻碍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给党带来了思想上的混乱。

如何消除党在思想上的混乱,1977年7月21日邓小平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旗帜鲜明地指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我們党的事业、社会主义的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的事业推向前进。”③在1978年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系统地阐明了实事求是原则和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的相关论述,号召全党打破精神枷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他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④邓小平关于实事求是的讲话对于推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促进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坚

①丁俊萍、白雪:《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的政治建设历程及其特点》,《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

②“三大改造”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2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4页。

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①这一论述阐明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正确坚持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即解放思想是前提和基础,实事求是是基本原则,最终落实到正确地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上,只有这样才能制定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在谈及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地位时,邓小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取得的各项成就是同坚持毛泽东思想密不可分的,“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这也丝毫不是什么夸张”②。他强调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和精神是我们必须坚持和发展的,“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③正是在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我们党成功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筑牢了思想基础。

(二)重新确立党的政治路线,为坚定政治信仰把准政治方向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为党的政治路线的制定和完善奠定了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党的政治路线的最初表达。此后,邓小平更是将实现四个现代化与人民最根本利益相结合,认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就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我们当前最主要的工作和最大的政治。他明确指出:“我们的政治路线就是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④从这些表述可以看出,邓小平将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党的主要工作,将社会主义现代化视为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初步形成了“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思想。

在拨乱反正和推进改革开放进程中,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些错误观点在党内和社会上以各种形式出现。针对这种人心浮动的状况对改革进程的掣肘,邓小平审时度势,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⑤他指出:“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⑥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和魂,动摇或抛弃其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9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9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91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4—165页。

⑥《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502页。

中任何一项,都会撼动社会主义的根基,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带来巨大灾难。同时,他将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结合,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两者不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他强调,四项基本原则如果不能很好地坚持,党和国家利益就会受到损失,“三中全会的方针政策就要落空,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就要落空,四个现代化建设就要落空,党内外民主生活的发展也要落空”①。邓小平关于政治路线和四项基本原则的一系列论述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基本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重要思想,预示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迎来光明前景。

历史和实践证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就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必须坚决捍卫、坚决执行”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的这条政治路线,明确了改革開放的根本遵循,奠定了党和国家发展的政治基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找准了发力点和落脚点。同时,这条政治路线的确立也是我们党在实事求是分析国情的基础上,通过立足中国实际、扎根中国大地,对如何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的正确实践。需要明确的是,这是一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现代化道路。

二、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政治建设的领导保障

维护权威、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重要课题。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让邓小平明白,党中央有权威,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因而,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通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一系列举措来完善和加强党的领导。

(一)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坚持党的领导打造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深刻认识到,要领导一个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的发展中大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必须要有权威。党中央有权威才能实现统一认识、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才能最大可能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调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因此,巩固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就显得至关重要。邓小平强调:“讲党的领导,强调要有统一领导,要有权威。没有党的统一领导,就没有效率。”③他认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密不可分,要解决好事关人民利益的全国性问题也离不开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在强调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重要性的同时,邓小平还注重通过理论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8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6页。

③《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13页。

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思想上帮助和指导党员干部树立牢固的意识。1979年7月,邓小平在接见中共海军委员会常委扩大会议全体同志时的讲话中,通过分析“文化大革命”后在党的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的确立上、“文化大革命”流毒的清除过程中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所起的作用,让党员干部意识到要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到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上来,落实到实现四个现代化上来。①1981年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邓小平对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进一步提出了要求,“个人必须服从组织,少数必须服从多数,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全党必须服从中央”②,“只有全党严格服从中央,党才能够领导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为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任务而战斗”③。此后,邓小平在不同场合通过各种方式向各级党员干部强调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性,教育各级党员干部始终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贯彻落实党中央方针、政策上不打折扣,在提升自身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上不打马虎。这些都为1981 年党中央讨论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引领全党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打下了政治基础,统一了全党思想,夯实了党中央总揽全局的政治领导地位。

(二)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为坚持党的领导开出管根本的制度良方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和关键。那么,在改革开放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坚持党的领导,邓小平指出:“党委的领导,主要是政治上的领导,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④即在政治领导上,党是总揽全局,把握路线、方针、政策方向的;在政策落实上,党要发挥协调各方、调动各方积极性的作用。因此,邓小平指出要通过改善党的领导来坚持党的领导,因为不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坚持党的领导就可能成为纸上谈兵,提高党的威信可能就成为一句空谈。改善党的领导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邓小平结合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开出了“良方”。首先,“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⑤。即党在制定方针、政策和决定任命重要领导干部之外,要腾出时间、精力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人的工作,做群众工作,只有这样,党所制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才能得到有力的贯彻执行。其次,“要搞法制,特别是高级干部要遵守法制”,“党委领导的作用第一条就是应该保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90—19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1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1—272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8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65页。

证法律生效、有效”。①即全体党员干部要依照宪法、法律办事,不能凌驾于宪法、法律之上。最后,“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并明确提出“不要搞什么反封建主义的政治运动和宣传运动”。②

关于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邓小平主要立足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来实现。一方面,强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邓小平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③制度是管根本、管长久、管全局的,它能有效解决存在于党和国家生活中的特权、官僚、效率等问题,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如果不解决好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党和国家的事业就存在极大的隐患和不稳定性,甚至面临改变颜色的风险,因此必须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另一方面,阐述为什么要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④针对党内外对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会削弱党的领导地位的种种疑虑,邓小平强调:“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涣散党的纪律,而正是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⑤这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总言之,邓小平推动的改进党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的举措、提出的重要思想,为改革开放初期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推动党从运动建党转向制度建党明确了具体方向和实践路径。

三、重塑良好党风、政风:打造党的政治建设基础工程

改革开放初期,党的政治路线的确立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邓小平也认识到,没有良好的党风、政风,没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就会遇到干扰。基于此,他通过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和培育健康向上的党内文化来塑造良好的党风、政风。

(一)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为塑造良好党风、政风构筑纪律防线

改革开放初期,如何根除派性思想,塑造良好的党风、政风,营造一个团结、清正的党内政治环境,邓小平结合实际进行了深入思考。他主张通过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来端正党风、政风。

①《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2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6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3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2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41页。

一方面,他对党员干部的工作实践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党员干部在工作、生活中杜绝“五不”,即“不严格要求自己,不遵守党纪国法,违反党的原则,闹派性,搞特殊化,走后门,铺张浪费,损公利私,不与群众同甘苦,不实行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不服从组织决定,不接受群众监督”。①杜绝党员干部的这“五不”要求,实质上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五要”,即在公权力和人民利益面前一定要严于律己、敬畏权力,不脱离群众搞特权,守住勤俭为民的传统;在党纪国法面前一定要遵纪守法,守住党性党魂;在人民群众面前一定要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甘当人民群众的愚公,乐受人民群眾的批评与督促;在党和人民的事业面前一定要把吃苦和奉献摆在第一位,评功享乐放在最后;在党组织面前一定要做一个规矩人、明白人、透明人,服从党的决定,维护党的领导和权威。

另一方面,为营造一个“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②,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为《准则》)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塑良好的党风、政风。《准则》是改革开放初期党加强政治建设的重要党内法规,提出了12条基本准则③。这12条基本准则构筑了党内政治生活的纪律防线,为改革开放初期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制度规范,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遵循。此外,以《准则》为蓝本,1982年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为改革开放初期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更为完备的“党内宪法”,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构建了完备的规章制度,对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共产党员党性,根除派性、塑造良好党风、政风和维护全党团结统一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培育健康向上的党内文化,为塑造良好的党风、政风提供精神养料

健康向上的党内文化对于影响和规范党员行为模式,塑造良好的党风、政风有着积极作用,它能引领和促进党的政治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面对社会变革下滋生的一些不良的党风、政风现象,邓小平强调要通过培育健康向上的党内文化来重塑党风、政风。

一是以加强思想理论工作为切入点,通过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学习来端正党风、政风。他首先从抓文化读本开始,提出要尽快编写一批符合新时期要求的,具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7—178。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6页。

③12条基本准则的具体内容是: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坚持集体领导,反对个人专断;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坚持党性,根绝派性;要讲真话,言行一致;发扬党内民主,正确对待不同意见;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选举要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同错误倾向和坏人坏事作斗爭;正确对待错误的同志;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不准搞特权;努力学习,做到又红又专。参见《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26页。

有新内容、新思想、新语言的书籍材料和文化读本供全党学习。①其次,他号召全党加强学习,尤其注重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充实头脑。邓小平还提出在进行思想理论学习和研究时必须坚持三个“一定要”,即一定要坚决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一定要坚决执行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的方针,一定要坚决执行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针。②这成为这一时期加强党员干部思想理论学习的重要指导原则。

二是将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弘扬和传承革命精神作为端正党风、政风的重要抓手。培育健康向上的党内文化需要挖掘党的优秀革命文化,而优秀的革命文化熔铸于伟大的革命精神之中。因此,邓小平重点强调弘扬革命精神,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他提出“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③,因为这些不仅是我们党革命战争时期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和战胜强大敌人的精神支撑,更是我们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邓小平指出:“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绝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④因为要塑造党员干部良好的党风、政风,不仅要加强理论学习,还要用革命精神、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为党员干部净化政治灵魂、锤炼政治定力、培育政治风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行者。在邓小平看来,加强理论学习,学习党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用健康向上的党内文化教育党员干部,是帮助各级党员干部经受各种严峻考验,塑造良好党风、政风的重要法宝。总言之,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通过培育健康向上的党内文化,有效地改善了党风、政风,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和凝聚力。

四、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实践的当代价值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实践举措已经成为邓小平党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明确政治方向、维护党中央权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以明确政治方向为核心内容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根本的前提条件。在前提条件确立后,朝着哪个方向前进是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重点思考和关注的领域,同时也是贯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80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8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67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68页。

穿这一时期邓小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的主线。这一主线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我们的基本路线。这条基本路线是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我们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当前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把准政治方向极为重要。习近平更是将政治方向问题上升到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指出“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①。因此,把准政治方向就成了党的政治建设必须紧紧抓住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明确的政治方向告诉我们朝哪走,引领全党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在政治方向上出现问题,就容易犯颠覆性错误。因此,在政治方向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保持高度清醒,不能受外界干扰迷失方向,不能受外界影响失去战略定力。新时代新阶段,“我们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②把准这个政治方向就是要发挥其政治导向作用,统一全党认识、凝聚全党共识;就是要引领全党找准前进航向,将奋斗的发力点和着力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具体实践中;就是要激发全党的拼搏热情,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努力。从而使全党在思想认识上、政策落实上、工作实践中对准焦,纠正方向偏差,保证党和国家的事业朝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以加强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为首要任务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③这绝不是夸大其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党的领导,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失去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个根本条件,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就无从谈起。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深刻认识到,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中央领导,“党中央、国务院应当是有权威的,有能力的”④。

虽然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场域和40多年前有很大不同,但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加强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的实踐经验,对当前如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依旧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是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而坚持党的领导不是一句空话,党必须具有统揽四方的权威,才能有效整合和凝聚各方力量,为实现伟大梦想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但事物的发展总伴随着新矛盾的产生,在发展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国内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执政环境也受到种种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93页。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9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0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12页。

不良影响和冲击,仍然有少数领导干部无视党内纪律和党中央权威。比如,少数党员干部无视、漠视中央三令五申的相关纪律规定,持一种“天高皇帝远”的心态,在工作中自行其是,不执行或变相执行中央决策;少数党员干部将“四个意识”挂在嘴上、烂在文山会海中,但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却不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阳奉阴违;少数党员干部在公开场合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相关政策部署唱高调,但在执行落实中却假执行、搞变通等。这些严重背离党章党纪的错误行为,是对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挑战。

在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如果党的集中统一领导遭到破坏,党中央权威受到削弱,那么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在执行上就会落虚落空,党中央发出的指令也做不到令行禁止。这种局面只会导致党内思想混乱,出现各行其是的分散主义和地方主义,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也会止步不前。如果找不到解决的有效措施,那么党就无法统一号令,难以整合全党力量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奋斗。因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仅可以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而且能凝聚全党共识、统一全党步伐、避免力量分散。质言之,奋勇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党中央整合和集中各方面力量,发挥党中央一锤定音、定于一尊的权威。因此,新时代新阶段,必须牢牢抓住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总抓手,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增强“四个意识”,将“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真正在思想上同党中央看齐、行动上同党中央一致,坚决抵制一切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的错误行为。同时必须认识到,党员干部在维护党中央权威,向党中央看齐对标的过程,也是提升自身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的过程。因为,从党中央的视角出发来看大局和想问题,会增强政治判断上的思想自觉;从学习党中央的政策方针上来开展工作,会增强“吃透”和领悟党中央精神的政治自觉;从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落实工作,会增强政治执行上的行动自觉。

(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以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为重要目标

政治生态是党风好坏的综合表现。“政治生态好,党内就会正气充盈;政治生态不好,党内就会邪气横生。”①对此,邓小平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要实现党内安定团结必须根除派性、整顿党风。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为营造良好的政治局面,团结全党、全社会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度重视党风建设,他提出必须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格落实,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

新时代,随着执政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如何营造风清气正、正常有序、治理有效的良好政治生态,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

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95页。

国共产党制定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新时代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塑造良好党风提供了制度准则,党内政治生态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必须看到党内政治生活仍然存在形式化、庸俗化等问题;党员干部不讲政治、不守政治规矩的情况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封建糟粕的政治文化仍受到极少数党员干部的尊崇。因此,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成为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总的来说,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一是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和落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坚持“五个必须”①,查处“七个有之”②,整治党内各种违法乱纪行为,以铁腕手段清除损害党的执政肌体的腐败“毒瘤”,根除人民群众最反感的“丑相”,打掉对党危害最大的团团伙伙“小圈子”。用严明的政治纪律规矩清党内空气、还社会净土,让党员干部真正做到畏党纪、守规矩、践初心。二是要培育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具有以文化人、净化灵魂的积极作用,能给党员干部带来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并增添心中的正能量。概言之,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不仅能洗涤党内政治生态表层的污垢,而且能实现深层的清源。党内政治文化在洗涤和净化党员干部政治灵魂的同时,不仅传承和弘扬了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等积极价值观,而且重塑了党员干部的政治价值观。这对于塑造优良党风形象,增进人民群众对党的形象认同和情感认同,都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肖雪莲)

①“五个必须”是2015年1月13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提出的重要论述: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背离党中央要求另搞一套;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在党内培植私人势力;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决不允许擅作主张、我行我素;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允许他们擅权干政、谋取私利。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54—155页。

②“七个有之”是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概述了党内存在的七种无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现象: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有之;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的有之;搞匿名诬告、制造谣言的有之;搞收买人心、拉动选票的有之;搞封官许愿、弹冠相庆的有之;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的有之;搞尾大不掉、妄议中央的也有之。参见《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年,第22页。

猜你喜欢

党的政治建设邓小平
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路径
强化党员意识: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路径
旗帜鲜明讲政治
党的政治建设内涵探析
中国共产党科学运行党内政治生活的成功范例
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维度与空间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邓小平承认:林彪比他更能理解毛泽东的意图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怕”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