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空间的小学生跨学科学习主题设计特点及实践研究

2021-01-14董榕颜

考试周刊 2021年98期
关键词:跨学科学习网络空间小学数学

摘 要:基于网络空间,做好数学课程的跨学科教学,能够促进不同学科与数学课程之间的有机整合,引导学生展开系统的学习活动。在现阶段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网络空间,做好跨学科的备课工作和教学工作,逐步打造优质数学课堂。

关键词:网络空间;小学数学;跨学科学习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使数学教师意识到了单纯教授学科内容的局限性。从以往的教学中不难看出,尽管在课堂上学生能够较好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当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学生很难迅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教师也应当主动地跨越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立足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打造综合性的课堂,促使学生在掌握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形成综合性的思维。而网络中拥有丰富的资源,网络空间中也具有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对此,为了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全面地把握所学内容,教师也要主动地跟上时代步伐,巧用网络空间,助力跨学科教学。

一、 巧借网络资源,做好跨学科备课

备课环节是教师在正式指引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前所做的准备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数学素养、教材上的内容等进行解读,并进行课堂目标和教学活动的精准设计,以便在有序实施活动中,促进目标的落实,真正地提升整体教学品质。而现阶段,教师也应当主动地增强对备课环节的重视,积极地对教材进行解读,挖掘跨学科教学的元素,并在网络中搜集跨学科素材,丰富课堂上的资源,以便在做好充足的准备,将跨学科教学落到实处。

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中,教师便可以发挥网络空间的优势,为学生引入跨学科的素材,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先结合先前的教育经验,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全面地把握学情。之后,教师在网络上输入“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的内容,查看网络中同行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情况,并基于同行的经验,指出“长方体、正方体各个部分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等,这些是教育的重点。紧接着,教师挖掘其中的跨学科元素,并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与美术教学中的素描进行整合。随后,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以及网络中同行的教学经历,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基于这些目标,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如借鉴公开课中的教学经验,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长方体素描的活动,使学生在自主绘制长方体的过程中,切实地体会长方体的特征。

二、 使用网络空间,实现有效预习

课前预习环节是一项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往往会基于自身的数学素养,对教材上的数学知识进行解读和建构,从而为之后的课堂学习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数学教材上很少直接体现出跨学科的内容,如果直接在课堂上为学生引入跨学科的知识,势必会引起学生的不适,降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为学生设定自主检索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收集网络中的跨学科元素,以便学生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基于多个学科理解数学知识,从而在正式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时,表现得更加游刃有余。

比如,在《比》中,教师便可以為学生设定恰当的预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查找本节课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我们能够迅速确定“比的意义”等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结合上述内容,教师为学生设计“从网络中搜集到比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并按照学科的方式进行分类”的预习任务。随后,学生自主在网络中进行浏览,筛选与比相关的内容,如,有的学生检索到“黄金分割比”的内容,有的学生检索到化学实验中的比例等。之后,学生对搜集到的内容进行分类,如“黄金分割比”属于美术领域,化学实验中的比例问题属于化学领域等。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事先预习,对比的意义有一个正确的理解,进而增强预习的质量。

网络中的资源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以教材上的数学内容为“大本营”,引导学生以跨学科为方向,进行知识的自主检索,能够切实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的跨学科意识。

三、 利用网络空间,激活学习动力

兴趣是支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精神支柱,通过之前的数学课程教学过程,我们能够看到,当学习的内容有趣时,学生会自觉地将目光聚焦在课堂上,积极地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当学习的内容无趣、乏味时,学生也会产生排斥的心理,降低学习数学内容的欲望。而在网络空间的支持下,进行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巧妙地利用网络资源,打造趣味性的教育氛围,从而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积极地走进数学课堂,逐步掌握数学内容。

例如,在《简易方程》中,教师便可以利用现代资源引入故事文本,让学生从直观的角度对简易方程的内容产生学习的欲望。在我国古代的算书中,有许多趣味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不仅灵动、活泼,也内在地指向了一些数学算法。对此,在课下,教师可以在网络中搜集一些描述数学小故事的动画片,并进行下载,为课堂教学奠基。在正式开始上课时,教师利用动画的形式,将事先准备好的故事呈现给学生,并在动画片的结尾为学生设计“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故事的答案吗?”等问题,使学生无意识地开启新课的学习之旅。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主动地进入新课,也锻炼了故事理解的能力,充分彰显出跨学科教学的优势。

教师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呈现趣味性的故事文本,能够更好地打破传统数学课程的教育局限,让学生对数学内容产生探索的动力,以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自觉开启新课之旅。

四、 基于网络空间,呈现缤纷内容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教师直接采用口述的方式为学生介绍数学内容时,学生很难完全地理解数学知识。而科学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在科学的研究中,也离不开对数据的处理。对此,为了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教师也可以主动地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呈现直观、缤纷的科学世界,并引入一些数据,以便拓展学生的科学常识积累量,让学生有效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科学学科的问题。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分数除法》的内容时,教师便可以顺势为学生呈现缤纷多彩的科学世界。在活动中,教师先为学生渗透分数除法计算的一般方法,为学生应用这部分内容夯实基础。随后,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海洋的画面,并借助图片为学生展示无脊椎动物——乌贼,之后,教师为学生渗透科学常识:“乌贼是无脊椎动物中运动速度最快的,一般来说,乌贼的运动速度可达到每分钟十分之九千米……”紧接着,教师为学生设计“如果乌贼一次性游30分钟,那么它能够游多远呢?”的问题,以便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

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缤纷的世界,能够降低数学课程的枯燥感,让整个数学课程变得更加灵动,以便学生在视听盛宴的刺激下,不断地积累科学常识,增强学习的动力。

五、 借助网络空间,把握生成资源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与“学”并存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交互的过程,而教师与学生并非机械的个体,是具有生命意识的群体,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和言语,会为课堂带来更多意料之外的元素。这些资源能够更好地辅助学生开展复习活动,让学生快速地回想学习的过程。而目前,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也与其他学科元素具有密切的联系,对此,教师可以把握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主动地为学生录制学习视频。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将之前制作好的视频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利用教师录制的课程进行自主复习,促使学生有效地回顾先前所学内容,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跨学科意识。

例如,在《圆》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运用录课的方式,记录下课堂上的跨学科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复习资源。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借助图片,为学生呈现天坛公园、摩天轮的图片,使學生认识建筑艺术中的“圆”。随后,教师再呈现一些花瓶上的图案结构,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价值。在指导学生学习圆的特征等内容时,教师也可以借助圆形的图案进行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圆与建筑艺术、美术间的紧密联系。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这些建筑要设计成圆形呢?”的问题,结合学生的问题,教师为学生补充历史知识,使学生懂得许多古式建筑设计为圆形的内在含义。

在教授本节课时,教师将整个教学的过程录制下来,记录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并以学生的学习特点作为参照,完成对录制课程的剪辑,将其制作成复习视频。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将先前准备的录课传送给学生,促使学生在观看中将注意力放在之前的课堂上,加深对本节课的印象,切实地认识到圆在建筑中的应用。此外,学生也可以对视频进行自主播放,如随时暂停视频、回放视频等,以便这一复习资源更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完成个性化的复习。

教师为学生录制课堂教学过程,能够有效把握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将跨学科的元素充分记录下来,以便学生在围绕视频进行自主复习时,形成深刻的跨学科学习意识。

六、 应用网络空间,做好学术交流

任何学科的发展,不能单单依靠教师的教学,也要依靠同行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在不断改进中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然而,以往教师之间进行交流的方式相对单一,交流的时间也会受到限制,而随着网络资源的发展,目前教师之间的交流渠道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教师也可以更好地

运用线上交流方式,充分交换彼此的教学经验、教学课例。对此,在数学教学中进行跨学科教学后,教师也要主动地与同行交换彼此的经验,以便在汲取同行的经验中,反思自身的不足。

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中,当教师基于跨学科的方式,为学生教授本节课的内容后,可以以现代教学资源为工具,记录自己的教学过程,并将整个教学的内容上传到网络共享空间中,供其他同行进行学习和指导。同时,教师也可以浏览其他教师教授这节课的过程,以便在比对中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后,教师可以在线上展开互动和交流的活动,指出对方教学中的新颖之处,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以便教师在互相学习中,真正地提高教学素养,在未来的教学设计中更好地融入跨学科元素。

教师主动地利用网络空间建立与同行之间的交流渠道,能够增强同行之间的交流,促使教师在学术交流中更好地进行数学课程的教学设计,更加自然地融入跨学科元素。

总而言之,做好跨学科教学,能够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强化学生的综合性思维,但是,单纯地依靠教师的口述,很难推倒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的“高墙”,促进其他学科知识融入数学课堂。对此,在信息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下,教师应当主动地借助现代网络资源,丰富课堂的备课方式、施教方式等,以便将跨学科知识与数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真正地提升整个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阮燕玲.跨学科合作的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J].教育艺术,2020(3):48-49.

[2]林秀丽.跨学科融合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20(Z1):27-29.

[3]莫荣锋.基于跨学科合作的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J].时代教育,2013(10):268.

作者简介:董榕颜,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跨学科学习网络空间小学数学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STEM项目学习要重点关注什么?①
创客课程开发的困境与突破
跨学科学习:真义辨析与实践路径①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