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 三期增强扫描在胃癌诊断中的影像特征及应用效果

2021-01-14许俊锋

医疗装备 2021年1期
关键词:胃壁胃窦螺旋

许俊锋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医院医学影像科 (福建平潭 350400)

胃癌属我国最为常见的消化道肿瘤。近年来,随着人 们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3位,且发病人群逐渐趋于年轻化,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2]。有研究指出,胃癌的早期治疗及控制进展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因此,胃癌的早期检出至关重要[3]。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常见的检查方式,但诊断结果可能会存在差异。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螺旋CT 三期增强扫描在胃癌诊断中的影像特征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12月于我院经手术病理学检查确诊的63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0例,女23例;年龄24~70岁,平均(49.62±6.73)岁;临床症状,恶心呕吐、腹痛、消瘦28例,呕血、黑便19例,体检发现16例。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患者均自愿参与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经手术病理学检查确诊;可提供完整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数据。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原发性肿瘤的患者;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对碘造影剂过敏的患者;严重脏器病变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螺旋CT 检查(美国GE 公司生产的64排螺旋CT 机),嘱其禁食10~12 h,于检查前饮用800~1 200 ml 清水以使胃腔充盈,并协助患者取仰卧位,使其手臂伸直;检查时,先行CT 平扫患者膈顶至骨盆上缘,设置管电压、管电流、螺距分别为120 kV、210 mAs、10 mm,薄层螺距、机架转速、层厚分别为4 mm、0.5 r/s、10 mm,然后行CT 三期增强扫描,将碘海醇注射液[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999,规格100 ml:30 g(I)]以3~5 ml/s 的速度注入患者肘静脉后10 s 行三期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延迟时间分别为25 s、65~70 s、3~4 min;之后重建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的图像,间隔为1 mm,并用计算机后台作后处理。最终由两名影像科医师对CT 结果进行阅片,观察病灶的位置、大小、数量、密度等,若显影欠佳,为保证图像质量,可进行调窗处理,检查结果以两名医师讨论的最终结果为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扫描方式检查胃癌的影像特征,并以手术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扫描方式对胃癌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 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检查胃癌的影像特征比较

63例患者,CT 平扫可见胃壁呈不同程度的增厚,其中40例呈偏心形增厚,23例呈局限性增厚;对于增厚广泛的患者,其图像中胃壁自然弧度并不可见,胃轮廓不清、壁僵硬,周围脂肪层模糊或不可见。

CT 三期增强扫描可见较佳的胃壁内外、胃腔内对比,且可较直观地显示病灶形态、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63例患者中,44例胃壁呈不均匀增厚,胃体内病灶突出于腔外,并侵犯邻近器官、组织,其中21例侵犯胰腺(可见胃-胰腺界限模糊,胰腺轮廓改变),6例侵犯肝脏(可见肝左叶低密度影,与贲门软组织融合),15例侵犯胃周淋巴结(横断面最大径超过10 mm),2例侵犯其他部位。在门脉期、动脉期,大部分患者的病灶可见增强,其中49例门脉期病灶强化面积增大,2例胃壁呈三层结构。

2.2 CT 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比较

经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63例患者中,肿瘤位于胃体14例,胃底贲门10例,胃窦39例。CT 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的总检出率、总诊断准确率及对胃窦、胃体部胃癌的检出率、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 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T 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比较[例(%)]

3 讨论

大多数胃癌属腺癌,因病灶较小,并无特异性症状,仅表现为嗳气、恶心等,常被误诊为胃溃疡、胃炎等疾病,直至中晚期出现上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时才会引起重视,因此,临床上对早期胃癌的诊断率较低[4-5]。影像学检查是早期诊断胃癌的重要方式,包括X 线、CT、磁共振等。由于胃部周围解剖结构较复杂,邻近脏器较多,且图像易受重叠的影响,导致X 线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有效观察到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完整的胃部结构[6]。

CT 平扫是指不通过碘造影剂增强,直接观察病灶的位置、大小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虽然其对病灶的显示较为清晰,但主要适用于中晚期胃癌患者,对胃壁增厚不明显的早期胃癌患者,CT 平扫的检出率较低。CT 三期增强扫描通过注射造影剂,较CT 平扫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胃壁增厚的性质,且可直观地显示病灶形态、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7-8]。本研究结果显示,CT 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的总检出率、总诊断准确率及对胃窦、胃体部胃癌的检出率、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 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螺旋CT 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的检出率、诊断准确率均较高,且可清晰显示病灶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猜你喜欢

胃壁胃窦螺旋
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针刺足三里穴对胃窦收缩功能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双能CT迭代重建技术联合虚拟平扫对胃壁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超声诊断中晚期胃窦癌的价值与影像学研究
旋风“螺旋丸”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空腹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