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传承视域下语文教学创新策略探索

2021-01-14杨革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师生文本传统

杨革红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常德 415000)

当今世界,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教育理当适应时代发展,多元开放;教师理应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教学理应聚焦能力培养,常教常新。创新是时代发展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后,习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语文本身传承着民族文化,语文教师要担负起传承并创新中华优秀文化的重任,使人文传统与现代思想观念相贯通,使我们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现代文化、社会相适应相协调,培育先进的核心价值观,形成文化价值共识,这是文化传承的核心内容[1]。传承的活力在创新,创新的基础在传承。文化传承视域下,语文教师要把创新教育思想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让课堂有生机有活力、趣味盎然,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代新型人才。笔者从教三十余年,教过高中语文、大学语文,下面从高中语文和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出发,具体探讨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挖掘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意识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资源,语文教师要善于依据时代特点和要求充分挖掘,巧妙设计教学,精准选择切入点、结合点,通过各种途径把创新教育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每一个环节,因势利导,把那些至今具有借鉴价值的资源予以改造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把仍具借鉴价值的陈旧表现形式改造成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不拘泥于教材、挖掘创新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助于传承并创新中华传统文化。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孟子强调“保民而王”,其“仁政”学说的核心理念是“仁”,其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光彩熠熠的思想资源。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从作品本身的魅力出发进行挖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讨论:这种民本思想与我们现在的以人为本一样吗?师生通过对文本深度研讨,便不难体会二者的同中之异:两千年的封建专制,把“保民而王”这种原本可能导向以人为本理念的先进思想,严密地操控在为封建统治服务的阈限之内。接着,教师可进一步从全新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古代民本思想带有稳固封建统治意图,跟现代以人为本理念相比,有明显差异[2]。如今倡导以人为本,实质上是强调要保证每位公民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享受更多自由和幸福,终极目标是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这样一来,就赋予了民本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激活了它的生命力,学生一方面能以发展的眼光从崭新角度辩证看待问题,恰当理解当下中国语境中的以人为本;一方面又从孟子讲的“仁政”中领悟到实实在在的经国济民的内容。这种创造性转化,能极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对传统民本思想予以发展、创新,学生就拥有了全新的认知,全新的收获。再如,《晏子对齐侯问》《史伯对桓公问》均表达了我国古代思想家“和而不同”的政治理念,《史伯对桓公问》甚至将“和而不同”推上关乎国家存亡的高度:“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赋予“和而不同”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讲求“和而不同”,要有辩证的思想,还要有宽阔的胸襟,不能一味追求“同”,还应允许合理存在的“不同”。如今我们重提“和而不同”,就是要超越“非此即彼”、“唯我独尊”的狭隘、偏执、专制[3]……在多元共存、相互制约、共享共赢的前提下达成万方和谐、长治久安,这样的天下大同才是真实美好的社会理想。很显然,现今提倡“和而不同”,既是传承,又有创新,无论对处理人际关系或国际关系,还是对活跃思想、清明政治、繁荣学术都具有积极意义。同理,教学《老子二章》,赋予对立统一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教学《谏太宗十思疏》,赋予奏疏以现代表达形式(报告、请示)……这种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的语文创新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引导学生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二、打破思维定势,激活创新思维

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表现在有助于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之间的正迁移,可以加速解决问题;但也有消极作用,它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的惰性,在遇到异常和异类问题时,思想僵化,不求创新,难以找到新的思路。教学秦观的《鹊桥仙》,笔者设计从一个读诗游戏开始:桃源县桃花源景区遇仙桥畔方形诗碑上镌刻着一首妙趣横生的无标点繁体诗《题遇仙桥》(展示诗歌及读诗提示),你会念吗?题目一出,同学们兴奋不已,跃跃欲试,班上立刻热闹起来。极少数同学打破思维定势,从内圈中心的“牛”字向外顶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而读(上句末一字的一半叠下句头一字,如“响”字的繁写其下半“音”字为下句首字),读成一首押“旗”韵的七言律诗。而大多数同学抓耳挠腮、绞尽脑汁,可还是一脸茫然,这是因为,平时念诗,大家只知道要么横着念、要么竖着读,从没遇到过这种别具一格的念法。教学导入与教学内容相关而又不拘泥于教材。这一别出心裁之举,让学生顿觉耳目一新,学习兴趣倍增,创新思维得以激活。学生读后便知,原来这是一首半叠字藏头螺旋诗,虽然这奇诗只是文字游戏,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由此可见一斑,学会传承,使这种美好的东西不致消失,是社会赋予我们的使命。有了这种认知,学生在学习中往往站位高、看得远、知不足、求进取,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能打破现有的种种框架,不断创新。

其实秦观的《鹊桥仙》本身就是打破思维定势的范例,它一反“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借牛郎织女的故事,融入作者的艺术想象和思想感情,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悲欢离合,礼赞坚贞诚挚的圣洁爱情。“两情若是……”二句揭示了爱情的真谛,见解新颖独到,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正因为如此,这首词使古代众多同类作品黯然失色。教学中,笔者独辟蹊径,运用比较分析和思维导图等策略,从情、景、理三方面品读,深化学生思维,使学生从牛郎织女超越时空的永恒之爱得到启迪:真正的爱情应经得住长久分离等等考验,从而帮助年轻学子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客观地说,语文教学内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地方特别多,因此,语文教师应重视打破思维定势,鼓励学生“换一双眼睛”看待问题,“换副脑子”思考问题,换一种方法解决问题,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4](例如:明白“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也明白“早起的虫儿被鸟吃”),从而有效地激活创新思维,提高思维的灵活性。田忌赛马、司马光砸缸等故事启示人们:一旦打破思维定势,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许便发生质的飞跃。《像山那样思考》,课题是一种诗意的表达,理解第一段时,笔者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并请学生说出与狼相关的成语,学生迅速回答: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笔者引导思考:从感情色彩的角度看,这些成语属于什么类型?随即要学生说出与狠相关但不含贬义的成语,不少学生一时答不上来。因为,在传统意识中,狼是坏蛋的代名词,是邪恶的化身,与狼有关的成语绝大部分含贬义,所以好些学生一时思维卡壳,只有少数同学回答出“与狼共舞”。学到结尾处,笔者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现在请同学们也像山那样思考,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物种,狼是否应被我们人类消灭?“人定胜天”曾被认为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观念,但在环境遭受人类工业文明严重破坏的今天,我们是否必须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笔者借此引导学生科学解读成语“与狼共舞”,打破思维定势,以更高的视野、更宽广的思维来探究,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敬畏生命、善待生命的态度,引导他们体悟万物和谐共生的宇宙观念、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唤起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从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三、捕捉创造契机,营造创新氛围

课堂上,语文教师如果陈词滥调老一套,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会昏昏欲睡,丧失学习兴趣。而当学生置身积极活跃的氛围中时,必然会受氛围影响而自觉参与其中,学习积极性就能被调动。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创新教育的契机,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让学生尝试体验,充分发挥创意。教学《沁园春·长沙》,笔者与学生一起结合电视剧《恰同学少年》把课文改编成情景短剧,再现峥嵘岁月,故事化讲述红色革命历史,强化革命文化教育,教育学生牢记初心使命,胸怀天下,继承先辈优良传统,汲取奋进力量,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教学《书鲁亮侪事》,教师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创新教育的契机,成功地运用情景表演辅助教学,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则通过自己的生动演绎,加深了对人物性格的理解。例如主人公鲁亮侪,他是一名奇男子,是雍正王朝官场楷模,学生能从他身上领悟为官应恪守忠诚清正准则,注重调研、实事求是;也能从他身上习得为人处世之道:心地正直、遵从良知、取舍有道、光明磊落、内心坦荡。这样的语文教学,在创新氛围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了学习兴趣,既是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又是在创新儒道修养,可谓一举多得。

教学中捕捉契机进行拓展延伸也能营造创新氛围。例如教学《谏逐客书》,笔者独具创意这样合理延伸:“这篇谏书能被秦王接纳,使其收回成命,这在历史上的确极为难得。试想,李斯如果不这样婉转措辞,而采取直截了当的劝说方式,结果肯定完全两样。我们知道,自古以来,忠臣进忠言尤其是逆耳之忠言,可是要冒风险的,弄不好,可就性命难保。生活中,人们有时需要给朋友或上司提个醒,这种情况下,不妨借鉴一下这种委婉的方式。另外,我还向大家推荐一种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底特律心理学家蒂纳巴西特称之为‘三明治’的技巧:先夸奖对方一句,接着提出你的建议,再夸奖对方一句,让‘两块甜面包片' 把你提供的‘芯子’夹在中间。必要的时候,你不妨试试。”这样讲比架空的分析要有效得多,学生易于接受。如此一延伸,学生不仅对《谏逐客书》说理的技巧理解透彻,而且能活学活用。拓展延伸时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讨论《谏逐客书》人才观对当今的启示意义,使学生懂得人才是强国之本,当今时代我们既要传承前人的先进人才观,又要结合实际创新人才观,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确立海纳百川的科学人才观。

四、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精神

语文课堂上,学生很少主动质疑文本内容,知识的获取多处于单向被动接受状态,难以与文本形成深度交流,无法在互动中碰撞出思维创新火花。但“学贵有疑”。疑是思之源、智之本。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5]。语文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向书本发问,向老师发问,向生活发问,培养其问题意识,激发其联想和想象力,发展其求异思维、多向思维、逻辑思维,开发其潜能,提高创新活力。学习《师说》,讲到“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时,有学生问,这是不是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轻视?学习《像山那样思考》,学生马上提出一连串问题:谁应该像山那样思考?思考什么?怎样思考?……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悲剧主人公祥林嫂去世后,叙述者“我”曾经问鲁四老爷家一位短工祥林嫂是怎么死的,那位短工回答“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读到这里,学生问:为什么感觉短工回答的那口气表示不需要问、问了多余?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脑洞大开,会提出各种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诸如《孔乙己》中“大约的确”是不是作者表达错误?《瓦尔登湖》的作者为什么把瓦尔登湖称为“神的一滴”?《涉务》崇尚实际讲究务实是不是表明纸上得来终觉浅?笔者则常常以问题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引发新的思考、提出新的问题:《瓦尔登湖》作者的自然观给我们现代人带来什么启示?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与庄子的逍遥游境界有没有联系?……语文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而且应引导他们积极解疑,提倡自由发挥、大胆表达个人见解,充分调动积极性,吸引他们进入有一定思维深度的研习活动,使他们在碰撞和思考中提高思维能力,从而培育其高阶思维品质,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具有传承并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达到创新教学的目的。

五、贯穿多维互动,提升创新能力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日益成熟,互联网技术得到普及和推广,智慧互动黑板、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先进教学设备更是给教学注入了现代化元素,拓展了教学时间和空间,实现了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兴趣无缝对接。语文教学若能把握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实施与课堂文化等四个维度,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文本互动等多维互动交往关系贯穿课堂,那么,教学创新定能落地生根,传承并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定能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定能实现优质高效。

(一)师生互动

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师生互动可以是教师与单个学生互动、教师与学习小组互动、教师与全体学生互动。很多时候师生互动是通过问答法、活动法等来实现的,师生共同参与、平等交流,是学习共同体。教师为主导,不仅要充当语文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且要充当课堂信息的捕捉者、判断者[6];不仅要科学实施教学方案,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关注学生思维过程,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而且要有效提供学习支持,侧重指导学法做法,做知识的传播者、生活的引路人、心灵的导师。文化传承,需要的是言传身教,语文课堂教学要彰显语文教师的高位引领作用,彰显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积极思维,积极配合,动眼、动脑、动口、动手,自主探索,勇于实践。师生互动要注重实质内容、强调实际效果。师生有效互动便能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从而共同提升。

(二)生生互动

生生互动可以是学生小组与小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互动。生生互动(例如小组合作学习)能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其形式和方法丰富多样,朗读、讨论、创编、表演、辩论、交流、分享……例如,教学《赤壁赋》,可让学生两两组合,一主一客,主客问答、相互辩驳,通过生生互动,个性化理解苏轼的人生观宇宙观;主客互换角色再一次问答、辩驳,讨论、交流,互动中定能从这篇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获得新的启迪。再如,苏武忠贞报国、段太尉不畏强暴、张中丞死守孤城、文天祥独撑危局,他们都体现出浩然正气,令万众敬重景仰,教学时教师要创造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自学,把学习的自由和空间还给学生,学生分析、学生点评、学生追问、学生讨论、学生探究……通过生生互动,学生对诸如民族精神、家国情怀、人格修养、使命担当会有更多思考和理解;通过生生互动,学生在交流中提升、在碰撞中感悟、在自主探索中创新。加强生生互动,并适时指导,学生会懂得虚心学习、团结协作,能学会灵活借鉴、博采众长、补己之短,课堂教学也能因此获得意想不到的收效。

(三)师生与文本的互动

师生与文本的互动,指的是“人本”与“文本”的关系。教师要准确把握语文教学之“本”,正确处理“人本”与“文本”的关系。教学中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融通整合线上线下课程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带领学生深入文本、与文本对话、个性化解读文本,拓展文化视野,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价值。例如,学习《拿来主义》,师生一同走进文本,研读探究,抓住关键词(“占有”、“挑选”)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理解课文主旨。作品着重阐述的是如何对待外来文化(“洋为中用”),师生在与文本的互动中进一步明白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古为今用”),从而深刻理解拿来主义,深刻理解借鉴发展、守正创新。学习《断魂枪》,师生深入文本,围绕作品积极展开思考讨论,经过深度研讨,学生逐渐懂得,表面看,小说写国术大师沙子龙为“五虎断魂枪”断了传人而断魂,实际上作品反映了作家老舍对民族文化的现代思考,通过沙子龙的“不传”揭示大变革时代国人找不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点和连接线的孤寂和悲凉。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时而为沙子龙的遭遇而感慨,时而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时代变迁中遭受的冲击而深感痛惜。试想,传统文化如果失传,那么传承、发扬光大就无从谈起,创新就失去根基,因此,《断魂枪》的文化意蕴不仅指向当时的现实,而且对现在及未来仍具启示意义,能引导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应借鉴新方法、运用新手段,创新教学,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开放的平台、广阔的创新空间,开展朗诵、演讲、辩论、表演、创编等多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活动,在实践中贯穿多维互动,催生更多创新动机,培养其创新精神,提升其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动其创新性发展。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创新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的手段与路径,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传承,传承是基础,创新是生命,两者有机统一。文化传承视域下,语文教学应面向学生、贴近实际,面向未来、贴近生活,坚持渗透创新教育思想,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为中华文化注入源头活水,赋予其新的内涵与活力,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当今谈文化传承,提倡的是富创新、有超越的文化传承,提倡的是继承发展、推陈出新。语文教师要注重营造创新氛围,言传身教,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热爱生活之情,激发其创新意识,激活其创新思维,使语文课堂教学更有趣味、更具活力,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从而共同谱写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师生文本传统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