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式教学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14

黑龙江科学 2021年21期
关键词:互动式学科教学模式

何 苗

(西安思源学院,西安 710000)

1 互动式教学法的理念阐述

1.1 互动式教学理念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符合新课改的学科教学模式,它通过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多边互动,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营造学生教师平等交流、心理相容的学科教学环境。互动式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科教学过程中,在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 理论基础

A.合作教育论。该理论提倡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该相互尊重和合作,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让学生爱学、乐学。

B.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学科教学观。罗杰斯主张教师付出实际行动让学生自由学习,这样学生就会在生生交往及师生交往中形成最佳的学习方式。

C.素质教育的观点。素质教育是一种提倡发展与打基础的教育,中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基本习惯的培养和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成就感。

D.建构主义学习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建构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建构主义学习观,该观点强调现实中实际存在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任务,主张学的中心是教师用多种学科教学方式进行学科教学并帮助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

2 互动式学科教学法普及的必然性

2.1 互动式教学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

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学生有了更加宽阔的表达平台,更多学生在走进课堂的同时,也走进了师生关系的中心,能够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

2.2 互动式教学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

互动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多、更高、更全面。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理念,加强自身能力,以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用更专业的态度照顾学生心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用更先进的知识来武装学生,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来做学生创新的表率。

2.3 互动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方式

互动式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占据主要地位。互动式教学使学生有参与感和成就感,能让学生在学科教学中增强自信心,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方式。

3 学科教育中互动式教学法问题研究

3.1 部分教师的学科教学方式和学科教学理念具有滞后性

部分教师对学生的提问缺乏启发性和创造性,问题较为封闭,没有给予学生发挥创新的空间。部分教师带有批评和责备的表达方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部分教师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忽视了课程设计过程的重要性,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的情境没有吸引力,互动方式单一,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学生习惯了被动学习

被动接受知识已经成为了学生的固定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生很难发散自己的思维。同时,学生的回答不完善或不正确时,教师及同学的评价会使得学生不敢公开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学生的惰性心理同样也限制了互动式教学法发挥作用。

3.3 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有待完善

学科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仍然存在,只重视学科成绩不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观点仍然存在。一些学校的硬件设备和资源不到位,影响了学科教学效果,加大了互动式学科教学的难度。

4 互动学科教学法的应用原则及问题优化策略

4.1 互动式教学的应用原则

A.学生本位原则。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保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即学生本位原则。学科教学要遵循学生思维和意识的发展规律,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讨论的时间与空间,能够让学生有空间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做好学生学习的辅助者,要帮助、引导、启发学生,必要时运用恰当的方式纠正学生,帮学生答疑解惑。

B.广泛性原则。互动式教学的要点是多边互动,这就强调学生的广泛参与。每位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对知识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所以每位学生都应有公平展示自己的机会。只有广泛参与才能促进全部学生的发展,提高所有学生的能力,最大化发挥互动式教学的优势,形成学科教学的良性循环。

C.启发性原则。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的启发尤为重要,教师应该注重营造一种轻松、活跃、自由、开放的互动氛围,使学生不必担心自己说错,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如果学生不能自己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引导和鼓励,使其在帮助下完成任务,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D.因材施教原则。互动式教学模式要根据学生的气质不同采用不同的引导方式。多血质学生体验不深刻,教师应引导他们注意课程学习中的重要内容;粘液质学生情绪比较稳定,面对此类学生,教师需要掌握其气质特点给予适当引导,不应过多干预;胆汁质学生情绪有时激烈、冲动,性格外向,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控制自己情绪,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面对抑郁质学生,教师要有耐心,积极引导,不断给予学生正确的肯定,使其能够参与到整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

E.全面发展原则。互动式教学模式应充分考虑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道德素质的发展、认知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发展、个性的发展、文化科学素养的发展等全面发展,不能将互动的内容局限于文化知识,还应该照顾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情感体验等方方面面。

4.2 互动式教学的优化策略

A.提高教师素质。教师要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学科专业素养、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坚持学科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做到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学科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学科教学水平和能力。

B.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要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发挥主体作用。从课前预习学科知识到课上积极参与话题讨论,学生都应做好笔记,自觉维护课堂秩序,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好铺垫。课后,学生要主动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不断复习巩固。

C.学校和社会要给予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一方面,学校和社会应给予教师学科教学会用到的各种硬件设备和资源;另一方面,社会也要给予教师和学校足够的精神支持,配合国家素质教育的实施,在看重学生学科成绩的同时,也要看重学生的表达能力、演讲能力等多方面能力。

5 结语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才发展方向的教学模式,它在教育过程中对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学校以及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加强学生记忆、激发学生兴趣以及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方面有着巨大优势。

猜你喜欢

互动式学科教学模式
【学科新书导览】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初中美术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Prezi云存储互动式《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与数据分析
“超学科”来啦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