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2021-01-14唐建兵
唐建兵
(淮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和根本问题。”[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的“十大育人”体系,把课程育人摆到了首要位置上,足见其在育人体系中的分量和作用。课程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发挥着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满足高校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与其他各类课程都必须找准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高校教师作为育人的主力军,要守好课程建设主战场、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深入推进铸魂育人供给侧改革创新,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凝聚强劲的育人合力,形成协同效应,帮助和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近年来,围绕于此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董勇认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逻辑的回归,是因势而新的思政教育理念升华,是因事而化的思政内涵转型,是因时而进的思政体系重构。”石书臣认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本质联系主要体现在“任务和目标上的共同性、方向和功能上的一致性、内容和要求上的契合性等方面;二者的不同侧重主要体现在思政内容、课程地位、课程特点和思政优势等方面。”何红娟就“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化的理论基础是实现课程系统性与协同性的耦合、课程理性价值和工具价值统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通。”王景云认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所以能逻辑互构,“主要基于政治方向、思想价值和教学方法;‘课程思政’拓展‘思政课程’的师资力量、课程载体和教育资源,二者交相呼应、相得益彰。”章忠民、李兰认为,“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拓展是从国家战略高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新体系,实现教书育人理论逻辑与教育实践相统一的战略选择和现实途径,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发展的新目标与新方向。”巩茹敏、霍跃从学理视角、教育伦理和内在逻辑等方面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效应,提出发挥协同效应必须打破惯性思维、提升过硬本领、建章立制并构建协同机制。[2]从研究成果看,相关研究视角独特,提出了一些新颖独到观点,也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内容精度,为持续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关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的研究是其薄弱环节,仍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深刻内涵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非学生辅导员的“独角戏”也非思政课教师的“单幕剧”,而是全员参与、多方协同的“合奏曲”和“交响乐”,必须用活用好高校各类课程中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合作、同向同行。因此,一方面要办好讲好思政课,持续巩固、用好“思政课程”这个主渠道,另一方面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也应当承担相应责任,自觉把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那么,需要进一步弄清楚的问题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又能够在哪些意义上同向、何种程度上同行呢?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必须从“二者同向”和“彼此同行”这两个基本概念入手。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的解读阐释
顾名思义,同向即相同方向,是指两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朝着相同的方向前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至少可以从政治方向上的一致性、任务目标上的共同性和内容要求上的契合性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政治方向上的一致性。中国办的大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学,要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政治引领功能,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坚定“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这是课程育人最核心也是最根本的一条。“思政课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把准政治方向,强化政治教育和政治担当;“课程思政”在政治方向上必须旗帜鲜明,不能有丝毫含糊,也不能阳奉阴违、变相抵制,更不能“唱反调”、去政治化,要与“思政课程”遥相呼应、相得益彰。二是任务目标上的共同性。“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涵盖的每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的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但就本质而言都是育人,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和共同目标。因此,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教育新时代大学生,帮助他们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并克服腐朽思想侵蚀。三是内容要求上的契合性。贯彻落实“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4]的要求,就是在把握课程特点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尽可能地发挥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功能,形成课程整体协同育人效应,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行的阐释分析
所谓“同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主体向着相同方向前行。彼此同行旨在解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前行步调、协同互动、资源共享和合力育人的问题。一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前行步调基本保持一致,也就是二者前行的步子要大致保持在同一幅度。“思政课程”有着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相关部门在制定“课程思政”专业建设标准时,要把它纳入其中;任课教师编制课程标准和设计教学方案时,既要考虑到各类课程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目标要求,也要考虑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问题,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一定程度上契合“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二是发挥“思政课程”的主导作用,以“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齐步并行,而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因此,要厘清“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逻辑关系,明确重点、细化任务。“思政课程”居于轴心位置,是高校思政工作的主渠道,要利用好高校思政课的理论优势,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政工作“几段渠”中的一段,要守好责任田,在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中发挥错位性补充作用。三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共同推进高校课程育人工作。网络新媒体时代,你中有我、互相渗透,课程资源共享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有自身的优势资源,在课程育人方面可以互促互补、协同互动。一方面“思政课程”准确把握时势、紧跟国家政策,能够为“课程思政”制定专业建设标准提供经验借鉴和有益参考;另一方面“课程思政”的多学科特性,又为“思政课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学科支撑。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价值意蕴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是新时代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构建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的重要工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办好人民满意德育教育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地避免高校各类课程“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现象,形成课程育人最大交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水平的持续提升。
(一)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构建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5]这次重要讲话,是对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的再次部署和安排。“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是提炼教书育人规律的理论化成果。就其本质而言,旨在“构建起一个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层面、教学管理部门、各二级学院于一体的多层级的教育体系。”[6]21从课程育人的角度来说,高校所有课程都具有文化传承、能力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构建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任何一门课程都不能置身于外,要明确课程责任,做到分工合作、分进合击。因此,要正确理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在科学把握课程育人概念和外延的变化中充分认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辩证关系。尽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属于不同的课程体系,但却是相伴而生、同向而行的,具有共同的目标指向。“思政课程”是对高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指示方向、标明路径;“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合作伙伴,分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把思政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其他课程,破解了“思政课程”“单兵作战”和“孤岛化”困境。“课程思政”借助其他课程载体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育人功能的过程。
(二)拓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构建课程协同育人新模式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可以构建多维、具象、动态的协同互动。”[2]78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把住师生思想脉搏、突出价值引领,不能总是囿于传统教育观念和僵化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必须在严格遵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基础上,顺应新的形势变化,立足实际、贴近生活,用好用活各类课程资源,从范围、内容和形式等多方面多领域拓展资源使用空间。新时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一是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把高校思政建设的范围从单一的“思政课程”扩展到多样化的“课程思政”,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占有两个阵地,拥有两个战场;二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供给了巨大能量。“课程思政”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贯彻落实,是依托和借助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等非思政课程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直接体现。通过发挥“思政课程”在铸魂育人实践中的核心性和关键性作用,引领“课程思政”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式,从而为“思政课程”提供了政策、方法、模式和途径等全方位多元化的资源供给;三是充实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无论属于哪一个学科领域,都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概括提炼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并将其转化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教学内容。这些隐性教育资源,是对思政课程内容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具有铸魂育人的正向功能和积极作用。
(三)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办人民满意德育教育
育人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高等教育办学的目的所在。教书人为本、育人德为先。在此意义上说,高校各类课程都必须把“立德”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德育教育,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
育人也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指教育主体通过对受教育主体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使受教育主体浸润其间,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高尚的道德品行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而其核心是让他们成为能够独立思考、敢于面对困难和迎接挑战,具备较强学习能力的人。课程育人是回归教育本真的有效路径,包括“思政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都担负着传递知识和塑造价值的育人功能,“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德智体美劳的发展应该是一体的,而非分离的。”[7]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能够进一步树立高校各类课程的育人意识,在传授知识、启迪智慧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一方面“思政课程”是面向高校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关键课程,旨在通过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本领能力,自觉担当使命责任。另一方面,“课程思政”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呈现,旨在挖掘各类课程中蕴涵的文化内涵、德育理念和人文精神等思政育人元素,以隐性的方式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高校各类课程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发挥着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独特优势,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全面提升。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实践路径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高校育人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实现立德与树人、铸魂与育人相统一,必须持续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贯彻“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上同心同力、同向同行。一方面,在坚守思政课教学、坚持“思政课程”主体地位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其理论优势和价值引领作用,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展,另一方面,在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协同辅助作用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地借助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不断拓宽“思政课程”资源的供给渠道。
(一)找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现实基点
基点是一个多维复杂的概念词汇,不同的学科领域,有着不同的涵义。从金融学角度而言,是指衡量债券或票据利率变动的度量单位;而从宽泛意义来讲,是指作为开展某种活动的基础的场所或空间,亦可指事物发展的根本或基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育人的最重要方式,作为培养人、发展人的重要课程,都始终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融入在教育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要持续拓宽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渠道,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扩大立德树人的场所和空间。一方面,顺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基于大学生复杂思想动态和更高层次的知识诉求、心理期待,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端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这种育人方式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样既能够很好地满足他们的个性需求和全面发展,又能破除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无效供给障碍,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坚持恰当而自然的渗透原则,合理调整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供给结构,挖掘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拓展并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能够为新时代大学生提供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思想政治教育大餐。总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是以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的挖掘、聚集和整合优化为基点的,筑实筑牢这个基点,才能降低同心同力成本、提高同向同行效率,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才能落到实处。
(二)把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关键环节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旨在调动“十大育人”体系中课程要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活“思政课堂”潜动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增强铸魂育人实效。古人云,“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诗谱序》),意思是说抓住事物的重点或关键环节,掌握最基本知识,就能够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抓住关键方能纲举目张、固本制胜。那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关键环节又是什么呢?就其实质而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同向同行,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性问题,“‘同向’是‘同行’的前提,‘同行’是‘同向’的目的”[8]13。“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只有保持育人任务和目标方向上的一致性,协同育人才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也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此意义上说,“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键环节就是有效运用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各方面既要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又要互相配合、协同合作,同时创造性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途径和方式,以便逐步消除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在育人方面出现的“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现象,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推进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三)拓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实践载体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课程育人目标的有效手段,而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必须依靠丰富多样、灵活便捷的实践载体。要进一步深化教书育人内涵,自觉践行“三全育人”和课程育人教育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把蕴含其间的思政育人元素充分挖掘出来,有效融入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两个课堂”实践的全过程,做到“让课程思政的目标要求严起来、教学体系强起来、内容供给实起来、手段方法活起来。”[9]一是按照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的理念,组建思政“混编式”师资队伍,培养一批政治过硬、业务娴熟、专业精深的“课程思政”教学骨干。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敢于破除学科壁垒和专业偏见,推动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程、通识课程教师沟通对话常态化、制度化;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价值引领和示范带头作用,强化“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引导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教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自觉担负铸魂育人的历史使命。二是加强过程管理、强化目标导向,依据“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要求,修订完善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教学教研材料,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各环节。三是延伸拓展课外课堂,开展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使大学生在亲历亲为中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深刻道理。四是以“八个相统一”为根本遵循,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始终遵循“三大”规律,切实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真正把“思政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引导课堂教学回归育人本位。
(四)完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运行机制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涉及到不同管理层级和方方面面,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缺乏层次合理、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机制,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效应的发挥,能否达到预期的育人效果是不难想象的。由此可知,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还需要在健全完善运行机制上下一番“绣花功夫”,以机制保障提升课程育人实效,夯实育人成长根基。一是构建上下联动、紧密协作的协同管理机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全面统筹是引领,有效协同是关键。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层面、相关职能部门和二级教学单位都有自己的“责任田”,要做好顶层设计,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划分管、办事权,构建起主体明确、责任清晰、相互配合的多层级的协同管理体制。二是构建主体多元、共同参与的协同合作机制。主管部门要制定操作性强的政策,给予激励引导;学校层面要做到规划先行,有效整合各级各类资源,打造跨院系、跨专业“课程思政”品牌课程;相关部门和二级教学单位要强化“课程思政”意识,自觉把“课程思政”理念贯穿于管理服务或教学工作中。三是构建科学规范、导向明确的评价激励机制。坚持部署落实与检查督导并重,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落到实处;根据育人目标要求,优化“课程思政”评估指标及权重,建立科学合理适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四是构建素质优良、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保障机制。注重提升骨干教师“育德能力”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技能,重视青年教师的选拔和培养,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库,整合校内外人才资源,多措并举、引聘并行,打造一支多学科背景互相支撑、“教”与“学”良性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
(五)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模式
所谓育人模式是指基于育人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在教育理念和育人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知识传授和人才培养的相对稳定、规范简约的标准样式,包括教育宗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等六个方面。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模式,要立足课程优势、彰显专业特色,把六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多元立体化的“三全育人”新模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坚持思想理论教育、价值引领和科学素养培养并重同行。学校课堂与社会课堂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既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又发挥“课程思政”的错位性补充作用,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全过程各环节。二是推动“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密切协同。切实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全面推进“四个回归”,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构建跨学科、跨专业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教学实践有机融入思政育人元素并以“隐形嵌入”方式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三是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融合发展。教学、科研和服务良性互动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主旋律,作为一个优势互补、互为支撑的有机整体,共同构建起高校的优质育人环境。“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必须紧紧抓住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融合发展的主线,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挖掘思政育人元素,营造“以研促教、以教带研、服务社会”的生动局面,实现功能互补、优势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