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启蒙、观念碰撞和文体革新:《白话书信》的意义生成

2021-01-14

关键词:白话书信

满 建

(宿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20 世纪20 年代以降,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出版界掀起了出版白话文书信读物的热潮,如商务印书馆的《新体白话信》、泰东图书局的《分类白话信》、文明书局的《学生适用白话书信范本》、会文堂书局的《男女学生白话书信》、群学书社的《新思想的白话书信》、大夏书局的《青年白话书信》、海左书局的《白话书信作法》等等,不一而足。其中,亚东图书馆出版的高语罕所著《白话书信》所取得的出版成就尤为引人瞩目。该书于1921年1月出版,三个月后即再版,次年底已印刷六版一万八千部,为亚东图书馆所出各书之冠,此后虽屡遭查禁(如1932 年7 月和1934 年2 月国民党以宣传共产主义查禁该书),仍不断再版,创造了亚东图书馆出版史上的奇迹。据汪原放回忆,这部书“当年就印了三版,计九千册。据历年统计,亚东的书只有这部书印过十万册以上。在当年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了。如果连后来给人家盗印的计算在内,数目更大了”[1]。另有研究者指出:“至1932 年8月,《白话书信》共销了27版,每版5000部,约14万部。此外,北京、广州、汉口均有翻印,总计20余万部。”[2]然而,这样一部影响巨大的著作却并未引起学界的充分注意,或仅在探讨中国现代书信体散文时作为佐证材料,或仅在介绍作者高语罕生平思想时略有提及,罕见将其作为独立研究对象深入探讨。《白话书信》以传播新文化新思想而著称,尤其因较早地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学说而厥功至伟,其所呈现出来的文体革新精神也弥足珍贵,本文拟从这些角度对之展开分析。

一、《白话书信》的成书及版本变迁

《白话书信》的编者高语罕,安徽寿县人,1887年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幼饱读诗书,并受到新学影响。他早年投身安徽革命活动,1912 年自青岛赴日本留学,1915年帮助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易名为《新青年》)并成为重要撰稿人,发表《青年之敌》《青年与国家之前途》等文章,积极宣传新思想,被誉为“五四洪流中新文化运动的健将”[3]10。高语罕于1916 年任教于芜湖安徽省立第五中学,又于1917 年后相继创办了工读学校、商业夜校和平民夜校,以店员、学徒和人力车夫等为招生对象,并亲自编写讲义授课,积累了丰富的素材。1920年初,高语罕着手编辑《白话书信》,他在1月11日致胡适的信中写道:“我现在把我三年来在中学校所教授的国文编辑出来,预备付印,给一般中学生作个新文字的指导者”[4]。在信中,高语罕告诉胡适,拟编内容都是他在实践中大胆试验过的,是当时一般中等学校的青年学生所必不可少的知识,并且还可以作为范本,来痛劝那些以“古文词类纂”为业的翰林举人式的国文教育先生们。

经过缜密编写,《白话书信》于次年1月由胡适和陈独秀鼎力支持、汪孟邹主持的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两个月后便售罄。该年4月再版时,高语罕本打算对之修订完善,但由于事务繁多,仅请钱杏邨代为更正文字错讹之处。在《再版自序》中他写道:“至于修改文字,增加材料,只好等待将来!”[5]再版自序1同年10 月该书出版了第三版。1922年3月,《白话书信》出版了增订四版,在序言中高语罕写道:“不过时代的进步是很快的;社会的需要——物质的,精神的——是一天不同似一天;人类生活的——物质的,精神的——满足,也一天难似一天。这本《白话书信》,当然免不了这种的恐慌。于是我抽了点时间,把它修正了一下;删掉几篇,又加入几篇”[5]四版自序1。该书除序言和绪论外,主体部分所收书信共包括家庭书信、社交书信、工商书信和论学书信四部分,初版到第三版《白话书信》所录书信均为100篇,增订四版在“社交书信”部分增加4篇,“工商书信”部分增加2篇,“论学书信”部分增加3篇,共增加9篇;又于“社交书信”部分删去2 篇,“工商书信”部分删去1 篇,共删去3篇,共106 篇。1930 年2 月,《白话书信》重排了第二十三版,收入篇目未见调整。

二、领异标新:思想启蒙的先导性

《白话书信》编写和出版时,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正在蓬勃开展。《白话书信》以超前的意识、恢弘的气度对世界各地奔涌而来的各种新思想和新观念进行了广泛介绍,呈现出思想启蒙的先导性。

《白话书信》热情洋溢地宣传社会主义思潮。高语罕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党员之一,早在1920年创党时期就成为党员[3]78。1920 年8 月,陈望道翻译的首部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作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在上海问世,《白话书信》大力宣传其中的思想。如在《复唐北平先生的信》中指出,人类要是想真正减少痛苦,就一定要先废除“私有财产制度”,并引用《共产党宣言》中的相关阐述:“你们恐怕我们要废止私有财产,你们现在的社会里,十个人当中就有九人丧失了私有财产;少数人有了私有财产,十分之九的人自然一无所有了。这种财产制度,是要大多数人丝毫没有财产,做他存在的必要条件,你们还要非难我们主张废止他”[5]363-364。在《桂道平再给孙均一的信》中鼓励工人从改善待遇和管理工厂方面进行斗争,指出《共产党宣言》把斗争策略剖析得明白透辟,可寄邮资向“上海法租界大自鸣钟新青年社”索取该书阅读。在《蔡戡天给周为人的信》中,以蔡戡天的口吻介绍了国外相关研究社会主义的中文译著,除《共产党宣言》外,还有新青年社出版的《社会主义史》《马克思资本论入门》,新青年社代派的《共产党月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各国社会思潮》、泰东书局出版的《近世经济思想史论》、中华书局出版的《欧洲政治思想小史》、北京晨报社出版的《旅俄六周见闻记》等等。不仅如此,该文还向读者介绍了社会主义在西方各国的派别,并从唯物史观、赢余价值(今译为“剩余价值”)和阶级斗争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在《廖天一给贺独鹤的信》中列举了对社会主义的各种看法,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社会主义就是“阶级问题”和“分配问题”,肯定了科学的社会主义到马克思才发明。鉴于此,有学者把《白话书信》誉为“我国历史上最早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三本著作之一,并指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诸多代表性人物中,高语罕独具特色。他不仅用白话文写作,更是开创了一种书信体写作方式,用通俗的语言进行发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易为知识青年所接受”[6]。

《白话书信》积极宣扬五四新文化精神,肯定了男女平等、社交公开、婚姻自主等现代观念。如《给跃如大哥的信》《复云英妹妹的信》讨论了男女通信和社交公开问题。针对学校里学生信件被查一事,该信认为学校教职员没有权力拆看学生信件,否则要负宪法上侵犯人权的责任;现在要提倡社交公开,并应当身体力行。《给罗兰妹的信》《复寄生姊姊的信》探讨的是女性婚姻解放问题。寄生向罗兰倾诉自己的不幸婚姻:她的丈夫是个鸦片鬼,嗜好赌博。罗兰在复信中鼓励她与对方一刀两断:“要晓得我们是个‘人’,是‘独立的人’,是应当‘经营人的生活的人’,是有‘平等自由权的人’。像你这种黑暗的家庭,对于他有什么相对的义务,还不快快地同他一刀两断吗!”[5]77《给树棠表弟的信》《复道寒表兄的信》针对给年幼人及早订婚的现状,通过通信人物之口,提出了对于婚姻问题的主张:订婚的手续要绝对自由,从前不自由的婚约绝对可以自由毁弃;结婚时间至早要在男子二十五岁、女子二十岁以后,等等。

《白话书信》表现出对时代思潮激荡中的女性问题的格外关注。社交书信部分的《给沈剑三先生的信》《复何维西先生的信》,针对文中女性的悲剧命运,提出了解决“女子问题”的办法:首先要使男女教育平等,增高女子的智识、技能、道德,使她们能辨别善恶,具有守正不屈和自立的能力。其次鼓吹女子经济独立。她们既有智识、技能、道德,在社会上的地位当然可以增高,那时经济便可独立。这些观念在当时开风气之先,推动了女性解放运动的开展。

《白话书信》中不少书信揭露了中国家族制度的弊端。《复李继高先生的信》认为,中国政治和社会的腐败,受家族制度影响极大;而家族制度之所以为万恶之源,有诸多原因,如缩减国家社会的势力、增长个人为子孙积财的心思、增长个人自私自利的心思、埋没青年男女的天才、剥夺青年男女社交的权利、侵占青年男女婚姻的自由、侵占妇女经济独立的权利、戕折青年男女的生机、增长青年男女的惰性等。该信郑重指出:“家族制度既有以上种种弊害,万不能再事姑息。我们必须鼓勇前进,将他改造。”[5]254

《白话书信》不断再版,内容亦随之调整,记录和见证了其所宣扬的新思想新观念对中国现代生活的影响。家庭书信部分刊登的张履芬写给张履鳌的《给鳌哥的信》,展现了中国社会女性婚姻自主变化的过程。该信部分内容曾刊登在《新生活》第三十七期,高语罕将之略作改动,并增加了一段论各国离婚的文字脱稿后录入《白话书信》。文中张履芬诉说自己襁褓订婚的不幸遭遇,请求大哥“赶快设法使我解除了这不自然的、买卖的、野蛮的、鬼趣的婚约,回复我的自由,保全我的人格,免除我将来的无限痛苦。”[5]117高语罕在文末点评道:“他的词意,哀婉动人,有心社会的人看了,应当起什么样的感想?”[5]117-118在自己努力争取和众人帮助下,张履芬不久后终于如愿以遂。一年后,高语罕在该信末尾郑重向读者宣告:“现在张履芬君已经秉着他那刚毅不屈坚定不拔的志趣,把他的那种不自然的婚约解除了,可以说是‘有志者事竟成’!我很希望我那些同张君从前有同样的事实的许许多多青年姊妹鼓其勇气,勿令张君笑人!”[5]118

三、针锋相对:观念碰撞的激烈性

五四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期,不同思潮、不同流派存在着巨大分歧,新旧、中西各种观念的摩擦、碰撞和交锋此起彼伏,成为这一时期的思想特色。《白话书信》采用书信体,以往来书信的对话形式,展现了各类思想观念的碰撞,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热情,使得新观念在社会中得以快速传播。

《白话书信》中不少书信展现了五四时期新旧观念的交锋,对社会上流行的陈腐落后观念进行了批驳。该著前三封书信分别为《给父母的信》《复竞生儿的信》《覆父亲的信》,通过父子之间的书信往来,表现了在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等观念上的冲突。《给父母的信》通过儿子竞生建议妹妹高小毕业之后继续读书、创办义务学校和新剧研究社及参与罢课等,表现了青年一代参与变革的热情。父亲在《复竞生儿的信》中则表现了老一代人保守观念,他表示“现在人心不古,世道衰微,一班青年子弟,一入学校,便染恶习;甚至把中国旧有礼法,破灭殆尽;蔑视名教,毁弃纲常;每一念及,令人切齿”[5]49,嘱咐儿子进了学校,务要循规蹈矩,不忘祖宗遗训;认为女子只要稍知诗书即可做“良妻贤母”,最重要的是“井臼躬操”“三从四德”,学习欧风则会荡检踰闲、有伤风化。他不仅不同意女儿外出读书,还劝儿子回家完婚。《覆父亲的信》对“名教”“纲常”“礼法”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些都是随时变迁的,而不是施诸万世而不悖的。一时代有一时代的人类思想,一时代有一时代的社会生活,封建制度早已经消灭,君臣之义也已打破,父子之义夫妇之伦也和从前大不一样,现在应该人类一切平等,而夫妇生活应该由自己决定方可圆满幸福。《给毅然表弟的信》《复万正夫表兄的信》以一对表兄弟之间的往来书信,对社会上流行的某种不良思想倾向进行了批驳。万正夫在《给毅然表弟的信》中托付表兄寻找仆女、娶童养媳和诉讼佃户等三件事,《复万正夫表兄的信》对之一一驳斥,极力宣传人人平等的观念:“我们人类在世界上,不问黄色的、白色的、棕色的、赤色的、黑色的,都是平等的;在生来的人格上,并没有贵贱主奴的差别”[5]136。

《白话书信》中还有一些往来信件,是就社会热点事件进行辩驳的。增订四版新收入的《雷启明给朱凤翥的信》《朱凤翥复雷启明的信》两信,就安徽学潮事件的真相及所应持有的态度展开了交锋。雷启明在致朱凤翥的信中,对其时安徽所发生的学生运动意义认识不足,以安徽公民朱启新所写的颠倒黑白的《安徽学潮大黑幕》一文为证,认为社会黑暗,是非莫辨,劝说朱凤翥忍气吞声,明哲保身。朱凤翥在回信中,从八个方面对朱文逐条批驳,阐明了学潮的真相,揭露了倪道烺、马联甲等人的反动实质,并表示与军阀斗争的决心:“我们和军人讲理,实在是‘拿鸡蛋碰石头’,但是要晓得法国的大革命,美国十三州的独立,都是‘赤手空拳’‘揭竿而起’的小百姓的血肉造成的。到了那时,小百姓的血会叫,肉会飞,一齐会显起灵来,法皇的火枪手,英国的大兵舰,都是没用的了!”[5]191该文对鼓动民众奋起抗争军阀压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些为社会所广泛关注的学术问题成为《白话书信》争鸣的中心。“论学书信”部分的《李宗邺给高语罕的信》《高语罕复李宗邺君的信》针对奋斗的内涵、人生的意义和人的生存价值进行了探讨。高语罕就李宗邺对其所提出的奋斗动因、“不爱无诚”观以及“人类中心”说等有所误解的地方,进行了深入的阐释。比如“不爱无诚”这句话,是他数年来积累人生的经验而创造的。他认为“爱”是“诚”的前提,耶稣、释迦牟尼、孔丘、墨翟等伟人都有一种“极大的爱力”,才成就了不朽的事业,“以及其他牺牲性命、名誉、精神、财产以救世的,没有爱力驱策又怎样成功呢?”[5]457《李犹龙给高无名的信》《高无名复李犹龙的信》两信是关于中等学校是否应该教授文学史的讨论。高无名认为当时流行的文学史须推翻,重新编著。但李犹龙认为由于人才、教材和参考书缺乏,以及教学目标的设定等原因,中等学校不应该教文学史。高无名在复信中又提出中学在教授正课之外,应当指导学生“自修”。两者观点不同而各抒己见,引发人们对中学教育的深入思考。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钱玄同曾化名王敬轩致信《新青年》,历数新文化的种种弊端,刘半农对之一一驳斥,制造了著名的“双簧信”事件,意在使新文化运动获得社会的广泛关注。高语罕《白话书信》的这种对话体的策略与之颇为相似,它体现了五四时期思想界的活跃,也激发了读者探究诸多问题的浓厚兴趣,其中不少问题对当下仍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四、应时而变:文本策略的灵活性

《白话书信》出版于五四文学革命轰轰烈烈开展之际,无论是语言上的变革,还是形式上的锐变,都鲜明呈现出五四时代精神对文学的召唤。它以其灵活的文本策略,参与了新文学革命,推动了书信文体的革新,并对此后的书信体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白话书信》在书信具体写法上提出了诸多新观念。在绪论部分“书信的写法”中,把书信认定为“发表意思传达情感的工具”,并指出书信写作应注重八事,如“(1)不用古典,不求雅驯,不事虚文。(2)一是一,二是二,直捷爽快。(3)说话要合彼此的身分,高亢不得,卑微不得。(4)要表示最诚恳的态度,最深厚的情感”[5]5等等,从行文风格、情感表达方式等角度提出了迥异于传统书信的主张。不难看出,这些主张与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的“文章八事”有一脉相承之处,体现出五四时代在文体革新上的要求。此外,《白话书信》还从书写要求、地名、人名和数目字以及年月日书写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策略,以达到使书信易于辨识并增加美感的目的。特别是在标点符号使用和分段方面,《白话书信》提出“要用标点符号表足语气。要依文法分段,每段起头应低两格”[5]5,促进了数千年以来沿袭的文章书写格式的改变。

《白话书信》尤为注重语言方面的革新,呈现出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特征。第七章“书信敬语”中就书信中常用的敬语写道:“总而言之,这些敬语,大半是虚伪的话头,我们现在站在共和国旗之下,且正向更光明、更平等、更爽直、更诚恳的路上走,这些赘话,越少越好。”[5]22在《小生给甘木的信》中,对白话文使用的合理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涉及到白话文和文言文的一些根本问题,比如“什么是白话?什么是文言?什么是白话文?什么是文言文?”等等。但《白话书信》更多针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回答。如对于某些人提出的“研究白话文必须先研究文言文”论调,《白话书信》指出,要用历史进化的观念来看待,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字,文言文并非是研究白话文的先决条件。对于小学校应使用“文言文”还是“白话文”教授的问题,《白话书信》认为“儿童的天性好新奇,好动作,好兴趣,文言文太枯燥,死气沉沉的‘之、乎、者、也’,不若白话文之有生趣”[5]514,并从自身经验出发,认为“教文言文的学校的学生,到了毕业,还有多少连一封通顺的家信都写不好;学白话文的学生不到两年,大半皆可做通顺文字,并可把他胸中想说的话,尽情的达出来,这是我的经验,并不欺人。”[5]515该文最后从“文字是用语言做的;语言是用文字眼儿说出来的;文字里面授用语言,语言里面也授用文字眼儿”等三个方面充分肯定了“文言一致”的重要意义,并从法、德等其他国家皆有一致情形,中国古代本来也是言文一致等方面进一步指出了二者一致的必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白话书信》为达到宣传新思想的目的,在体式上打破了书信的应用文体特性,注重突出其文学性。在《自序》中,高语罕明确交代该著中所收录的与人往来论事论学的书信不过十分之一,其余皆是“亡是公”“乌有先生”,毫不隐晦地宣扬其虚构性的特点。这些书信,“或描写社会的真象,抉出人心的隐秘。时或有戏曲的趣味;时或有小说的意思;时或有诗歌的情感”[5]自序1,带有极强的文体杂糅性质。如沈剑三和何维西之间的通信,表现了女子王素兰的悲惨遭遇。她出身贵族,但门第中衰,丈夫短命而死,开启了其人生悲剧的第一幕;分得财产后想物色贵人托以终生,是其人生悲剧的第二幕;后来嫁给同乡少年陆军学生胡达夫后,钱财被耗尽十分之七,前往上海生子,人生悲剧的第三幕开始。接下来写胡达夫亡命日本、素兰寻夫被逐、儿子病死后回乡削发为尼;但后来又为胡达夫诱惑还俗,卖光田产,再次怀孕被弃,辗转追到日本生子后处于被害境地。信中所写王素兰几度寻夫几度被骗的经历,情节曲折离奇,像一幕幕戏剧。黄觉生与朱道履的通信,叙述了包嗣拯被人打伤致死及其背后的黑幕,通过多人转述的方式,绘声绘色,具有较强的虚构性,完全可以当做书信体小说来阅读。《白话书信》中的不少书信文字优美,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如高语罕写给陈待秋、郝耕仁、刘希平、李宗邺、武可权诸君的信,自述了他远赴广州参加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的情形,信末写道:“我们的船现正在大海中向香港进发,涛声汹涌。夜深了,月亮出来了,极目碧空,海天一色!同伴的都呼呼地睡得好熟!对着这白茫茫的大海,明晶晶的月色,空中的野鹤,展开他那一去万里的翅膀,自鸣得意地‘扑地’一声打船边飞去,我呆了,我心中只剩下无限的悲哀!”[5]194这段文字以海上夜景抒写自己惆怅的心绪,情景交融,给阅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蒋铁生复诸葛纯夫的信》收录的是高语罕学生蒋光慈的书信,该信以饱含激情的语言和大量反问句式畅谈理想的实现,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文学因素的融入使《白话书信》的可读性更强,有力地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

结语

在中国现代书信著作出版的热潮中,《白话书信》以其思想启蒙的先导性、观念碰撞的激烈性、文本策略的灵活性脱颖而出,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读者梅生看过《白话书信》后通过《民国日报·觉悟》致信高语罕,认为自文学革命以后,白话信出版物虽多,但“不是言辞欠通、文法失当,便是思想陈旧主义不同;又或取材太杂,一无兴趣,寓意平常,没有科学精神”,而他只看了《白话书信》中的一两篇后便被吸引住了,“因此下了决心,把彼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头至尾看了一遍,使我非常满意”[7]。在《白话书信》等的影响下,到了20世纪30年代,运用白话写作书信已形成共识。《申报》上的一篇文章写道:“这种文体,现在国语文学中已成了一种很好的收获。可以作为参考的甚多。如亚东之《白话书信》,光华之《现代名人书信》,南强之《实用白话书信》,高光之《周作人书信》及其他信体小说,均可一读。”[8]《白话书信》在体式上的革新对中国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现代作家孙犁、刘白羽都曾在回忆中特别提到了青年时代阅读过这部著作。

猜你喜欢

白话书信
家乡的土白话
白话寄生虫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童谣声声唱出美好未来
Kiss and Ride
失窃的书信
打分
“一生无悔”等十二则
共 筑
别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