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时代图书策划编辑的转型与思考
2021-01-14喻晋湖北民族大学
喻晋 湖北民族大学
一、媒介融合时代图书策划编辑转型的必要性
(一)自古传媒行业求新求变的特征
美国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曾把新闻记者比作“社会的瞭望者”,他提出了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以及新闻教育对于国家的重大意义:“假使国家是一条船,新闻记者应是站在船桥上的瞭望者。”这句话也深刻的指明了作为媒体人应该有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正如新闻工作者肩负着社会的期待与时代的使命感,向着世界、向着未来扬帆起航,勇敢而坚定地迈出脚步,发出最真实的号召。传媒行业自古以来就是站在时代的前沿,在驶向未来的旅途中,媒体行业从未掉队,在观察社会风向的同时,也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未来。媒介融合大背景下,图书策划编辑更要最快的应对时代的变化,以求更好地做好时代的“把关人”和“瞭望者”,策划出高品质的作品。
(二)读者阅读方式、阅读习惯的改变
截止到2020年6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01亿,网民使用率为95.8%,其中,在各个细分领域中,短视频的用户使用率最高,达87%,网民越来越多,碎片化时代下,人们平均每天在单个应用上投入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碎片化阅读和社交化阅读,短视频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人们通过图文获取信息和进行社交的方式。京东图书与艾瑞资讯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图书市场报告》中显示94.1%的图书网购用户会阅读电子书,77.0%的会阅读纸质书,64.1%的会听书,55.6%会阅读报纸、杂志。国民阅读习惯的改变,推动了整个图书市场向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变。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短视频这种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方式和社交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读者越来越稀少的专注力使得以纸媒为主要载体的图书面临着巨大的打击。同时,媒介融合时代下,技术的革新对传统阅读产生巨大冲击,读者阅读方式普遍呈现出碎片化、社交化的特征,图书策划编辑急需要转变传统发展方式,结合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营销能力和精细化运营能力,使之成为图书行业未来发展的全新增长引擎。满足人们越来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适应读者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
(三)时代呼唤优秀高品质的作品
5G技术借助高速率的网络基础设施和虚拟技术的强大再现能力带来更加真实和自由扩张的空间感。时空感的塌陷最显著的表现之一就是社会心理层面的“群体性孤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对“等待”的容忍度越来越低,沉浸于个人“时空边界”无法自拔,网络在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同时,也会使得个人的生活和工作时空场景发生交错。人们处于一种随时随地的在线状态,越来越难以专注在主要以纸质为载体的图书上,读者注意力的稀缺使得图书策划编辑必须要转型,生产出更加有吸引力的高质量作品。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也提出了“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这启示我们,进入新时代、出现新矛盾、化解新矛盾、满足新期待,必须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精神文化食粮,以更好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二、媒介融合时代图书策划编辑应该具备的素质
(一)坚定不移的政治素养
图书出版行业充当着引导读者与大众价值取向的重要角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出版从根本上说是为人民服务的,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图书策划编辑也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所以图书策划编辑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以优秀的作品鼓舞、感染人民群众,弘扬社会正义。编辑工作看似文字性工作,实际上更是一种联系和宣传群众的导向性工作。编辑是桥梁,适当的方针政策的接受者和宣传者,将作者和读者统一于党的指导思想之下,本身就是一项浩大的政治性工作,甚至可以说“编辑家”也是“政治家”,所以编辑工作者必须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才能更好地发挥宣传导向的作用。
(二)扎实深厚的专业素养
图书策划编辑除了要政治坚定,更要有精湛的业务水平,生产的内容要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图书策划编辑工作贯穿了选题策划、编辑加工、营销推广和读者服务等各个方面。专业素养包括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敬业精神、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扎实的专业知识。
编辑的职业价值观主要体现在编辑人员要做到对读者、对社会、对文化负责。读者是图书产品的接收者,是整个图书生产全过程的最终享受者,读者需要高质量并能给自己带来收获的图书。策划编辑要创作出有价值有意义的图书,有益于读者、社会的文化产品。为此,图书策划编辑要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有正确的三观和道德素养,生产出有价值的作品。
编辑的敬业精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热爱出版事业,热爱编辑工作,并能充分认识到编辑出版工作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从而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兢兢业业献身于编辑出版事业。其次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愿做爆款作者、爆款图书背后的无民英雄。最后要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社会、作者、读者服务的道德情操,唯有如此才能摆正自己在出版事业和人类社会中的位置。
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是图书策划编辑工作的基础,广阔的视野、良好的知识储备、优秀的语言文字功底和终身学习的意识都是编辑所必须拥有的,编辑要能对文字稿件的质量进行辨别,对文稿进行加工和润色,有些作者可能专业性很强但是文字表达能力有限,这时就需要编辑来弥补,给予写作指导和文字的加工和润色。
编辑出版专业知识是编辑最基本的技能,编辑必须要了解出版政策法律法规、出版专业基础知识、编辑学概论、出版学概论、选题策划的知识、编辑加工知识、校对知识、出版发展前沿知识,只有掌握自身学科的学科发展、结构体系、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等等才能在选题策划中打造出精品策划。
三、媒介融合时代图书策划编辑转型之路
(一)创新理念,丰富编辑思路
媒介融合背景之下,图书编辑要提高创新的能力,要不断转变和更新传统的图书编辑理念,用全新全面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图书出版行业。
首先不能将纸质的媒体与新兴媒体割裂开来,水火不容,而是要不断寻求两者的融合,实现1+1>2的效果,强化互联网思维,拥抱新技术。让新媒体带动纸质媒体的宣传和销售,让纸质媒体提高新媒体的内容质量和影响力,两者实现共赢。
其次,要转变传统的图书理念,图书要尽可能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紧跟时代潮流同时不能人云亦云,在保留本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创新,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在做好内容的基础上寻求更加有趣、更加充满科技感的呈现方式。
最后要转变“编辑”角色,过去的编辑只负责出版图书,营销是由专门的市场营销部门完成的,而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图书编辑必须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图书的营销活动中去,图书编辑要学习更多的商业知识和营销知识,善于抓住图书的营销点和能够引爆图书销售的热点。兼顾两者角色,这样生产出来的图书才能顺应时代潮流,获得成功。
(二)学习技术,创新编辑手段
出版业从传统出版形式向数字出版形式再向智能出版、智慧数字出版转型升级。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计算等高新技术成为出版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新生产力。图书策划编辑要不断学习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大数据了解市场需求和读者需求,熟练运用各种网络媒体和社交媒体,如今,科技让我们工作和生活越来越方便,特别是在传媒行业。新华社社长蔡名照表示,智能化编辑部是新华社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讯社、全面提升全媒编辑能力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举措。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需要策划编辑不断学习,创新编辑手段。
(三)广泛涉猎,扩展编辑内容
在图书策划编辑工作中遇到的书稿内容和题材不可能只是局限于某一方面,必定是涉及许多学科和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天文地理、文化科学等等众多学科,这就要求图书策划编辑要做一个有着广泛知识文化的“全能型人才”,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和学习,不断地广泛涉猎多学科内容,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做一个博学多才的图书策划编辑,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专家”也要做“杂家”。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才能不被时代淘汰,从而策划出优秀有质量的图书提供优质内容资源服务读者用户,不断创造出版新价值。
四、总结
本文中,笔者通过对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图书策划编辑转型的紧迫性出发,通过分析传媒行业本身的特征、读者阅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以及时代背景下对优秀的文化产品的迫切性这三个方面分析出图书策划编辑必须要转型,转型过程中有“变”与“不变”之分,坚定地政治素养要求和扎实深厚的专业素养是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不能改变的,而在编辑思路、编辑手段和编辑内容这三方面是要随着时代背景不断改变的。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图书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图书策划编辑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加强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