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职业》与《龙虾刑警》喜剧类型比较分析
2021-01-14董晓慧西北大学文学院
董晓慧 西北大学文学院
2018年夏天在国内上映的《龙虾刑警》与2019年年初韩国上映的《极限职业》均基于2015年中韩故事共同开发项目一源多用文化征集展获奖剧本,韩国编剧文忠日创作的《极限职业》。[1]《极限职业》是一部韩国喜剧警匪电影,连续打破纪录,成为韩国影史第二,登顶韩国影史票房冠军。
《极限职业》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一个面临即将解散危机的缉毒警察小组,因为一个潜伏任务,不得已在毒贩对面盘下一家生意非常冷清的炸鸡店。没承想无心插柳,炸鸡店生意却意外火爆,因而引发的一连串喜剧故事。
很多观众看到这个剧情简介觉得似曾相识,进而想到2018年上映的国产电影——《龙虾刑警》。两部电影属于“一本两拍”,但反差极大,与韩国影史票房冠军相比,《龙虾刑警》的豆瓣评分,只有4.9分。《龙虾刑警》同样作为一部警匪题材的影片,与传统警匪片习惯使用的套路不同,警察不是自带光环的英雄人物;毒贩也不是凶神恶煞,而是在传统基础上融入了喜剧元素,毒贩开始高智商犯罪,双方身份产生了颠覆性转变。两部影片都是集犯罪、动作于一身的喜剧影片,但两部影片都巧妙的弱化了喜剧片中的悲剧内核,从而将喜剧进行到底。
不同于传统的犯罪动作片,《极限职业》与《龙虾刑警》加入喜剧元素,影片中没有出现血腥的镜头,也没有出现气氛紧张的破案情节,而是把人物平民化,突破以往影片中警察高高在上的人物身份,塑造有正义感主角人物的同时,根据本土特点又设计出别出心裁的破案思路,让观众们获得耳目一新的感受。
另外,我们常见的喜剧片中习惯强行加入煽情的情节,甚至动作片也不能逃脱掉刻意的煽情。但在《极限职业》中,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煽情戏份,导演和编剧着力打造纯粹的动作片、喜剧片,喜剧包袱频频逗笑观众且影片全程无尿点,《极限职业》就已经超过了大多数喜剧。
相比同一剧本拍出的国产影片《龙虾刑警》,影片情节与立意虽然与《极限职业》相差不大,但是对整体氛围的把握和人物的表演却不如《极限职业》自然,出现了很多“硬伤”,也是造成其失败的原因。《龙虾刑警》中人物表演特点不够鲜明,难以分清主次,人物的普通掩盖了闪光点,虽然有沈腾友情客串,但仍旧拯救不了这部影片。两部影片相比较,虽然《龙虾刑警》投资力度更大,上映时间更早,但效果确实不尽人意,票房勉强过6000万人民币,反而《极限职业》的投资更小却大获全胜。
《极限职业》与《龙虾刑警》都分别用一道平民美食将故事串联起来。“极限”是炸鸡,“龙虾”自然就是小龙虾。两种食物都同样可以称作国民性食物,一道是来自韩国本土的食物,一道填满了中国的宵夜江湖,在食物选取上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江湖味道。
喜剧结合美食元素,另辟蹊径,在两国各地风土人情基础上选取食物,营造出不同以往警匪片的新鲜感,再巧妙地将警察职业和普通市民生活联系在了一起。美食成为连接职业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关键,对美食展现的过程,也恰恰是剧本本土化,让影片故事和主角接上地气的过程,影片故事层次因而会变得更加丰富。
优秀的电影,其中各个事件应当是按照因果关系联系起来的,并随着剧情发展逐步展开。作为一部喜剧,更是要求电影整体架构需要安排巧妙。巧妙不等于巧合,在叙事思路上仍需具备较强的逻辑性。[2]比较来看,《极限职业》的故事主线是紧紧围绕“炸鸡”进行,故事情节的推进都是依靠“炸鸡”发生。然而《龙虾刑警》,电影就几乎没把心思放在“龙虾”上,影片对开龙虾店没有做过多的交代,开龙虾店沦为了背景,背离主题。同样是警匪题材和美食相结合,但《龙虾刑警》却没能呈现一场秀色可餐的盛宴,庸俗尴尬的笑料堆砌,生硬拙劣的打斗动作,牵强的悬疑情节,都让这场以小龙虾之名犯罪喜剧,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严格来说,《极限职业》算不上十全十美,但影片最大的优点,是把一个看起来非常荒诞的喜剧,表现得细节满满,充满真实感。演员夸张的演绎,并没有让观众感觉过分浮夸,反而是给喜剧融入了相当多的现实感。创作态度上,《极限职业》也要比《龙虾刑警》认真得多。虽然没那么完美,但对电影认真的创作态度,对电影主题进行的深度挖掘,对影片商业元素的运用,对细节的精心琢磨,都可见一斑。《龙虾刑警》也并非一无是处,每个人物都是立体的,有着小人物的辛酸,但影片缺少了对细节的精雕细琢,有些情节经不起观众推敲。可以说,这盘“小龙虾”难以对上中国观众的“口味”。
通过对两部电影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相同故事大纲的前提下,除了逻辑严密的叙事和对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的细节化处理,结合本土元素的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