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制片公司商业模式探析
——从制片公司视角透视电影制片流程及行业发展
2021-01-14靳明月北京真乐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靳明月 北京真乐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21年春节档的总票房定格在78.22亿元,随着电影《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的口碑和话题不断发酵,中国影史的排行榜也在不断刷新。《唐人街探案3》总票房破42.5亿元,超过先前第四名的《复仇者联盟4》,成为中国影史票房第五名。至此,中国电影票房排行前五名均为国产影片。中国影史票房排名前五的电影分别是《战狼2》56.94亿元、《哪吒之魔童降世》50.36亿元、《你好,李焕英》48.68亿元、《流浪地球》46.88亿元、《唐人街探案3》43.38亿元。
随着国产电影票房屡创新高,中国电影产量也从每年不足一百部增长到超过五百部,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产品格局已经形成,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在制片环节中的商业模式也更加多元化,以往谈到中国和好莱坞之间的最大区别或许就是中国的电影公司过分仰仗于票房收入,院线端票房收入几乎占到一部电影收入商业模式的80%以上,而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却具备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对电影票房的依赖度相对比较低,除了院线端收入之外,好莱坞工业化中还拥有庞大的VOD,DVD,电影衍生品,周边产品,文化地产等其他主要收入来源并驾齐驱。但随着中国电影工业化的飞速发展,这一趋势在近年来正在悄然改变。
一、制片公司视角透析电影制片流程
想要探究一部影片的商业模式,要先从影片的制作流程谈起,制作一部电影需要怎样的流程?为什么有些电影做得很失败很糟糕,却也用了五六年的时间?
以一般国内成熟的院线电影为例,一部电影从诞生到最终院线上映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剧本企划及前期筹备期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选定剧本以及剧本再创作。剧本则大体分为原创和改编剧本两种,需要注意的是,改编剧本则需要向原著版权所有人购买影视改编权,再找编剧进行剧本再创作。
剧本完备后,对剧本本身故事情节、涉及场景等元素分析,并对电影市场前景进行预期,确定制作规模和制定预算。
最后则是剧组的组建:预算制定后,根据预算选导演、演员、摄影师等主创人员,团队还需要选择拍摄场地,获取场地的拍摄许可。导演还需要和团队制作分镜脚本、布置场地、摄影镜位、演员走位、搭建场景,确定拍摄器材、方法以及拍摄周期等等。
国产片拍摄前期另外一件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剧本审查,获取拍摄许可证:确定剧本和投资方后,送广电总局审查,申请拍摄许可证。
(二)拍摄阶段
这一阶段也称作“开机”,筹备完成后,剧组聚集拍摄地开始拍摄影片。制片主任负责整个剧组的食宿、交通、现场维护、景地联系、预算控制、财务管理工作,全力保障导演的拍摄。监制负责电影的日常运作与策划。导演负责在预算内按期完成所有镜头素材的采集工作。摄影、灯光、录音、场务、演员等各个部门必须密切配合才能制作出一部优秀的电影。
(三)后期制作阶段
在电影拍摄结束后,后期工作包括:镜头剪辑、画面调色、特效制作、音乐制作、声音合成、画面声音混录等。
(四)审查阶段
影片完成后送电影局审查,审核通过可获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进入院线放映和参加国外影展。
(五)宣传发行阶段
电影的宣传工作其实非常庞杂,总体来讲,就是撬动一切资源,扩散一切宣传动作,让更多的人注意到这部电影、想去看这部电影。电影的宣发方案,会受电影类型、上映档期、导演、主演、宣传预算、出品方等多种原因影响,具体到执行层面上造成的结果截然不同。从纸媒时代、门户时代、社交网络时代、到如今的移动端时代新的电影宣传手段层出不穷。
在中国电影逐步走向头部化的时代,宣发电影的工作也会随着电影产业的升级做深度的发展,中国电影行业已进入宣发细节决定票房命运时代。对于发型来讲,票房的收益使发行工作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电影的宣发阶段。但是发行端的这种盈利模式过于单一,更好地与短视频、直播等领域合作,打造能够从电影开拍之初就制造盈利点的全流程发行,这是未来发行端前进的方向。
一部电影的诞生,从制片公司角度来讲,在最终投入市场实现商业变现之前,从业者把握好心态至关重要,只有抱有专业心态,才能坚定方向,不乱方寸。与此同时,有三点建议:
首先,新人需要知道自己“要什么”。确立梦想或目标,全力以赴。
其次,影视从业者要有耐心和意志力。任何行业的成功前辈,都经历过无数挫折。新人从业者遇到困难时要坚定意志,“所有问题都是可以用心去解决”。
再者,影视从业者不可缺少专业度。从导演到制片再到美术指导等,要不断学习、提高专业度,才能把握住机会。
二、中国院线电影商业模式探析
商业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中高频词语,商业模式是为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高效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最有实现形式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同时使系统达成持续盈利的目标。
通过影院上映盈利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方式,有人做过统计,过往国产电影80%以上的收入依赖于票房,电影制作公司与院线公司进行战略合作显得极为重要。
近年来,在中国电影制片公司商业模式中,院线电影票房只是制片公司盈利的一部分,实际上,更丰富的商业模式正逐渐改变中国电影市场商业构架,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
1.招商植入,植入式广告,也叫作植入式营销,它是通过影视作品中的场景、故事情节以及任务关系,把产品、服务、企业品牌以及标志性符号、商标等融入于影视作品中。以影视剧情节或画面为载体,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将产品,品牌以及服务传递给受众,发挥其广告宣传的作用,从而实现营销传播的效果。
一般电影制片公司中会有专门负责招商的部门,称为商务部,在电影开拍之前,会有招商、寻求植入广告的需求,主要是因为商家为了增加自己产品的曝光度便会选择在影视作品中投广告,让自己的产品与电影情节相融合,以此提升自己产品的销量。早在10年前的时候就有宣称过自己依靠商务植入就已经回本的电影制作公司。
2.溢价,这原本是一种金融行为,现在已经覆盖延伸到电影行业,成为常态。如果一个制片公司运作了一个成本8000万人民币的项目,其占股50%的比例(4000万)联合其他公司共同来制作这个项目。然后A以溢价1.5亿的预算溢价卖出了自己20%的份额(3000万),又以2亿的预算溢价卖出了自己10%的份额(2000万)。这样一来,通过溢价,A就已经净赚1000万,并依旧有20%的占比。
3.版权收入。电影在电影院上映结束后,还会在各视频网站上线播出,而在哪个平台播就取决于制片公司将该电影的版权卖给哪个平台,此外,不少电视台设立了专门的电影频道,比如CCTV6。片方将电影的音像版权销售给电视台,以获取版权收入。
三、电影周边
好莱坞不靠票房挣钱早已成为世界经济学家研究的议题,如今,好莱坞的主要任务已经不是把名导演、影星和所有的拍摄资源捆绑在一起生产电影,而是把从知识产权中挣到的钱“攒”在一起,然后再分配到不同的地方,包括创造、发行和为知识产权投资的人手中。好莱坞正在变成美国的“艺术华尔街”。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逐渐趋于工业化,由电影IP衍生出的服饰、玩具、餐饮、旅游、商业地产、录像和电子游戏被卖到世界各地,其收益未来也将远远超过了电影院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