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环境下我国偶像选秀类综艺发展的不足与应对策略
2021-01-14韩天云姚金玲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传媒学院
韩天云 姚金玲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传媒学院
不论是《PRODUCE》系列,还是国内《偶像练习生》,其整体规则是差不多的,选择一百多名偶像练习生进行层层考验,最终选择综合排名靠前的练习生组成限定组合。过程性测试主要考察练习生的演唱、舞蹈与说唱能力,以现场表演的形式通过导师评价与粉丝投票来决定出道人员。新颖的规则成功在国内引起巨大热潮,而且在短时间内造星无数。竞技类偶像选秀的火爆让不少投资方开始将重点转向偶像选秀类节目的制作。
不外乎说《偶像练习生》是我国选秀类综艺的开篇之作,但是此后的选秀节目并没有掀起新的浪潮。虽然业界和观众有评论我国综艺选秀类节目有新的发展,但其还徘徊在浅层,对于偶像业务实力要求与节目流程设计的远非严密,节目被屡屡爆出投票机制出现漏洞、偶像失格等问题不禁让人唏嘘。
一、偶像养成类节目存在的问题
(一)重模仿,略创新
自从《偶像练习生》爆火之后便涌现出一大批选秀综艺,但这些节目的核心内容并没有发生改变。韩国《PRODUCE 101》系列大爆后我国便立刻引进,并于2018年推出的《偶像练习生》成功引起全民热议,自此以后我国开启选秀节目热潮,中国相继出现《创造营》《以团之名》等偶像选秀节目。2019年第一季度播出的选秀节目已有3档,其中《青春有你》(即《偶像练习生》第二季)在整体赛制规则上和《偶像练习生》差异并不大,但终究没能与第一季媲美。前者在较大程度上是因为新鲜而被观众接受,相对于后者而言,类似的比赛规则使得观众更多的是带着评判和比较的心理去审视它,当节目丧失新鲜感后,容易造成审美疲劳。观众和粉丝的期待也愈来愈难被满足,后者要想达到与前者一样的高度甚至超越,都十分困难。
(二)究收视,缺导向价值
受到日韩练习生发展影响,我国的主流审美向日韩靠近,以白幼瘦为主流的审美观点开始深入观众与粉丝的思想理念,使得原本多元化的审美观念日趋单一。不论是舞台上男“爱豆”过度的表情管理,还是女“爱豆”病态的体重管理,使其丧失自然、本真的面貌。首先,偶像这一群体宛如工业流水线下生产的“美丽商品”,引起大众对于当下男星逐渐“女性化”的激烈讨论,使得我国青少年的正确价值观的建立与养成受较大影响。练习生综艺类节目的受众群体大部分为在校学生,年龄层次较低,他们的价值观念未成型稳定。如网上集资打投等节目形式已影响到低龄受众群体的学习与生活,过度青睐外形,忽略本质提升,导致其纰缪的价值观形成。其次,我国偶像团体发展的时间不久,部分练习生未经过专业的系统练习,以至于专业不过关。反观日韩偶像团体发展正走向成熟,如日本的杰尼斯或韩国三大娱乐公司从选拔到练习到包装再到出道后的管理,已然形成一套完整的“生产链条”。我国偶像娱乐需借鉴他们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国家文化、地域文化历史背景、思想意识等情境,真正找到适合中国偶像练习生综艺节目的风格,为中国本土树立正确的艺人发展观。
(三)过度剪辑,投票赛制少严谨
竞技是偶像养成类节目的重点。但是节目制作方为了起到吸引眼球、博取关注的效果,便通过剪辑手法放大摩擦和矛盾点,在一定程度上为节目带来高关注度与讨论度。例如《青春有你》第二季从开播到结束频频登上热搜,以此来获得高讨论度。此外,节目通过粉丝投票的方式来决定晋级人员,看似是由粉丝决定出道人员,但是制作方会通过把剪辑的方式把重点放在几位练习生身上,从而使制作方内定的练习生轻而易举地获得极高的热度并成功出道,这样一来剪辑的引导性就使得比赛丧失了原来的公平性。
(四)急于求成,经验不足
有网友指出我国选秀节目出道的成员需参加节目才能获得关注度,节目结束后热度消退,由此反映我国选秀节目的另一个弊端——急于求成,我国选秀节目数量繁多,水平参差不齐,不仅流失大量优质练习生,也给人们造成审美疲劳,收视率逐渐降低。偶像养成体现练习生长期过程,不仅需要娱乐公司培养,更需要被培养者个人的坚持与努力。韩国能够培育出源源不断的偶像团体,且具有国际影响力,一部分是源于练习生长期的坚守和训练,另一部分与娱乐公司的培养与宣传有关。在韩国的造星模式中,十分看重偶像的业务实力,他们的练习时长一般不少于两年。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偶像的业务能力。我国的娱乐市场要发展偶像团体,还需打磨。如在韩国一周会提供五个打歌节目,回归团体有展现自己的机会,另外还有各类榜单可以反映此次回归成绩,每年举行多种形式的颁奖节目,以此鼓励和肯定偶像团体的成绩。上述偶像团队活动在我国较少,影像偶像团体的曝光度下降导致其商业价值下降,竞争力下降市场缩水,所以偶像团体在我国并不吃香,同时成了中国练习生大量远赴韩国练习的原因。
二、偶像养成类综艺选秀节目的发展措施
(一)加强创新,价值取向正确
选秀类节目的价值体现在为我国娱乐业发展注入新鲜活力。需不断创新,加入新想法,体现我国综艺类节目风格。同时要在赛制上做出相应改变,要使得真正有实力的人被看见。这样便不会使得节目越往后关注度越少。如《上线吧!华彩少年》中的选手“翎”是AI制作,将偶像选秀与AI智能结合,让人耳目一新,其实虚拟偶像并不陌生;又如早期的洛天依、英雄联盟推出的女团K/DA;韩国SM推出的真人与虚拟结合的女团AESPA,都有虚拟偶像的存在,愈来愈多的团体开始与智能AI相结合,这也标志着偶像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其中我国腾讯推出的《创造营》在选手选择上做出创新,采用了国际选手与国内选手相结合,这使得观众的选择更多,也让观众了解到国内选手与国际选手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练习生水平的提升,而且也为团体走向国际奠定了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要想制作出一个真正符合我国国人审美胃口的选秀节目,就要加入我国的特有文化。在央视播出的选秀节目《上线吧!华彩少年》中以“立华彩之风骨,强中国之少年。”为宣传口号,立足于我国实际并不是一味模仿日韩,使得节目还没有播放就引起了广泛讨论。《上线吧!华彩少年》还在赛制上做出了改变。面对偶像艺人的门槛逐渐降低的现象,作为大众的我们应该发挥监督作用。对于劣质艺人应该坚决抵制,不仅如此,对艺人的薪酬问题上重拳出击,杜绝天价片酬的出现。不能因为是公众人物而降低标准,作为公众人物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能做出违法的事情。针对网上不良粉丝文化等问题要不断加大监管力度,深入开展专项整治督促网站平台规范和引导粉丝群体理智追星。
(二)正确剪辑,使投票更加公正透明
选秀节目在剪辑上大多都有恶意性,或是把剪辑重点放在一些选手上,又或是恶意扩大一些矛盾,其目的都是增加节目热度。首先制作方应该摒弃这种错误的营销策略,要注重节目本身的制作,不拘泥于眼前的营销热度。所以,不论是何种形式的剪辑,都要以节目本身内容为主,要在尊重选手的基础上适当剪辑,制作方应该发现有实力有梦想肯努力奋斗的人。其次在投票时要做到公开透明,尊重练习生的训练成果与观众的投票结果,切不可为了利益而在背后暗箱操作,任意决定一个练习生的淘汰与晋级。
(三)提高选手质量,勿过度追求商业利益
偶像养成类节目成功的基础在于人才的储备。目前国内由于缺乏对练习生的培养与储备机制,节目中的练习生专业素养参差不齐,使得一些练习生空有一副皮囊而毫无唱跳能力却照样出道。我国的偶像团体制作还处在初期阶段,要向韩国、日本学习。首先,各个经纪公司要建立起从选拔到练习再到包装的完整体系,提高练习生的能力。而且,我国练习生练习时间都过于短暂,而在韩国要至少练习四年以上才有出道的希望。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偶像的质量。其次,要想得到高质量的练习生资源,就需要在练习时找到其定位,找到目标才可以得到更好的提高。
一档优秀的偶像团体的打造是极其耗费精力的事情,需经历“磨砺”,需始终注重质量而不是在短时期的经济收益,在短时期内获得收益是大部分经纪公司所希望的。但是,这只能是昙花一现,在长久看来是不可取的,所以长久的利益效益才是重要的。
三、结语
自2018年以来,我国娱乐方面开始高速发展,一方面是得益于我国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是我国开始真正地结合国情全面发展。要正确认识我国偶像的发展现状,避免刻意的模仿,只有不断突破自我,拥有独特性与创新性才能创造出优秀的综艺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