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内刊学报发展途径研究

2021-01-14孙红旗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环球首映 2021年10期
关键词:内刊稿源学报

孙红旗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一、引言

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浦尔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媒体融合”概念,其内涵正不断扩充,并已逐渐成为传播学发展趋势与热点。正如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最早对传播技术的发展提出“地球村”,浦尔对于“媒介融合”也做了最初界定,即:各种媒体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

媒介融合大背景下,高校学术期刊参与不同形式不同渠道的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在中央出台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1]学术期刊进行媒体融合不仅是响应国家政策号召,而且是促进高校学术发展、提升期刊影响力的需要,更是符合市场需求,满足受众使用心理的需要。

二、新时代高职院校内刊学报发展现状

高职院校学报作为学校对外宣传具有重要分量的“名片”之一,是展示科研成果、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外界学术交流、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是高职院校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织结构与宝贵资源。但由于国家对出版物采取许可制度,导致了全国范围内高职院校中拥有公开刊号的期刊只约占10%,大多高职院校学报均为内刊(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在媒体融合时代,高职院校内刊学报不仅要面临期刊创新与转型的困境,还面临着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挑战。

(一)稿件数量不足,稿源渠道单一

内刊作为对内交流资料,学术影响力有限,对外吸引力小,投稿数量较少。而且稿源大多为本校年轻教师,少数部分为熟人推荐或约稿,有时还会出现校内稿件高达80%的现象。就学术圈而言,由于高职院校内刊学报质量水准较低,难以获得同行肯定,导致学者们不愿投稿。总体来说,高职院校内刊学报的稿件数量不足,常出现“等米下锅”情况,且稿源渠道单一,可选性少。

(二)稿件质量较低,优质稿源缺乏

内刊没有公开发行刊号,是造成稿件质量较低的直接原因。高等学校在教师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结题有明文规定,论文发表一般要求省级以上刊物或者核心期刊,而在内刊学报上发表的论文,在科研评价与考核时基本不被认可,所以教师们选择直接将优质稿件、基金项目成果投向高级刊物,从而导致内刊学报接收的稿件质量水准一般。稿件质量较低,不仅使得刊物缺乏竞争力与活力,而且致使高职内刊学报处于边缘化状态。

(三)办刊条件困难,编辑人才短缺

高职院校内刊学报除了被外界同行否定外,学校自身也不重视。学校领导不能全面认识学报,弱化学报的功能,表现为:大多数高职院校未单独设立学报编辑部,而将其设在科研处、教务处或图书馆下,沦为机构附属品;没有招聘专业编辑人士,由各专业、学科教师兼职组成,编辑队伍专业化程度得不到保证;基本的编辑出版规范及程序流于形式,未落实“三校一审读”制度,选稿存在主观偏差;学校拨款经费有限,未设置专额学报发展资金,出现稿费不足,扩版艰巨,运转困难等情况。

(四)办刊理念模糊,缺失特色栏目

高职院校在创办学报之初,未能对刊物进行准确定位,未明确刊物发展目的与方向,办报理念模糊。大多高职学报沿用本科院校学报办刊要求,粗略模仿,导致自身发展在形式上混乱杂乱,在内容上专业特色不足。由于高职学报发展起步晚,又多为文理兼容的综合性季刊,所以在栏目的设置上短时间内难以形成有自身特点的栏目,树立品牌,在学界影响力较低。高职内刊学报需要明确自身定位、办报理念、设置与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一致的栏目特色。

(五)传播方式单一,服务意识欠缺

传统学术期刊以纸质载体为主,内刊学报也不例外,单一的传播渠道严重限制了受众获取所需的信息。虽然在网络技术的发展下,有部分内刊加入了期刊数据库,但传播范围受限。而且传统学术期刊的发行模式会造成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差,不具有新媒体“新”的特点。媒体融合时代也是大数据掌控的时代,受众市场占据第一位,当传统学术期刊无法满足受众阅读习惯与个性化信息需求时,受众就会择优而选。单一媒体传播形式与缺乏反馈互动渠道,会导致受众市场越来越小,内刊学报面临更加严峻危机。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内刊学报特色发展

媒体融合方兴未艾,作为传统媒体的学报期刊不断遭遇挑战,要想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站稳脚跟,高职学报就必须在技术洪流中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突破自身困境、寻求转型路径,实现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中持续发展、广泛传播。

(一)科学定位,打造特色高职学报,服务地区经济

学报作为一个院校的对外宣传语交流的窗口,必须先进行科学的准确定位,而高职院校本身的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方式等都带有独特性,而且还承担着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责任,因此高职院校在明确定位与办报理念时,应保持自身的独特性,避免与本科院校趋同。比如《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在办报时就明确了本报是服务于常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除了科学定位外,学报尤其是内刊更应打造自己的特色栏目,坚持服务特色与行业特色,实现产学结合。正如邹韬奋先生说过:“没有个性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就更没有希望了。”在选择策划与栏目设置上,内刊学报要以学院学科优势与地域文化优势为依托,打造特色栏目,体现学报特色。在《常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中始终设有“常德发展研究”这一栏目,凭借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当前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等前沿问题的了解选择栏目内容,目的就是为常德地方经济建设出谋划策,为党政机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资料,大力支持他们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而且该栏目一般采取约稿形式,稿源直接来自基层科研机构的,也有来自院内骨干教师实地调研取得的报告研究,讲究实用性。

(二)完善内刊学报自身建设,坚持内容为王,提高稿源质量

内刊处于劣势没有吸引力,形成了内刊稿件数量与质量的困境。高职内刊学报应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发掘自身优势,提高稿件质量。一学校必须重视内刊学报发展,加强对学报领导,逐步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帮助学报稳定校内优质稿源,出台保护制度等。比如福州职业技术学院针对本校《高职研究》就规定:教职工必须在学院刊物《高职研究》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作为院级及以上科研立项项目结题时的必备条件之一。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规定校内正高职称教职工、学报编委会成员必须每年向院内学报投稿一篇,不仅优先、免费发表,还将其等同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对待。内刊学报发展必须得到学校领导重视,获得政策、资金支持,真正成为本校对外的“名片”。二内刊自身要规范编审制度,落实编审程序。由于编辑人员缺少,稿件数量不足,致使编辑在选稿时只为追求顺利出版而忽视稿件质量,审稿时也未严格落实“三校一审读”基本规范,大大降低了学报质量。内刊学报可以在校内组建编委会,邀请院内专家参与,严格把控稿件质量,提高学术水平。三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加以现代信息技术支持。

(三)增加校际学术交流,扩大自身影响,开展联盟合作

由于内刊学报发展受制于《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等条例,在同行中学术影响力有限,所以内刊学报更应主动“走出去”,拓展生存发展空间。一方面充分利用已有学报交流平台,比如加强学院学报的网页建设,发布征稿启事;建立学报交流互换机制,如主动邀请学术界大师来本校开展讲座,申请举办学术年会,积极组织编辑人员参与各类学报相关的研究会、年会,这样既能学习前沿成功经验,还能以人际传播为本宣传学报,借机约稿,提高学术水平。

另一方面立足实际,抓住机遇,内刊学报应将解决生存问题和实现创新两手抓。高职学报多以综合性刊物为主,专业性较差,所以高职学报可在充分认识自身基础上开展联合办学报。利用本校内部的科研优势形成学术共同体,分专业出版,组成高职学报群,集群出版。如为了扩大期刊的影响,内刊可以选择加入数据库平台,例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龙源期刊网等权威性数据库。高职院校除了建立自身出版研究机构外,还可以联合企业或团体出版,获得优质稿源与资金支持等。

(四)引进复合型编辑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内刊学报要生存要发展,编辑队伍建设是核心和基础。鉴于目前高职学报编辑人才稀缺,以校内教师兼职为主,首先高职院校应重视本院学报发展,认识其功能与作用,选派现有专业教师人才组成具有一定数量的固定编辑队伍或者重新招聘编辑专业对口人才。其次学校还应从政策上给予保障,将学报编辑人员列入学校教育科研队伍,提供上升的空间。

为应对媒体融合的挑战,还必须强化编辑人才的融媒体意识,加强新媒体技术能力培训,学会从整体上把控媒体融合,组建新时代具有专业头脑与媒体融合发展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五)顺应媒体融合趋势,实现数字化转型

数字出版是媒体融合的技术前提,媒体融合是数字出版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学报数字化,主要指“编辑业务流程(组稿、审稿、排版、出版等),期刊内容,编辑部管理与传播手段的数字化。”[2]通过总结我国学术期刊实现数字化的方式,发现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现有的数据库平台比如知网、万方等权威数据库,将纸质内容转化为数字化内容,摆脱铅字印刷实现无纸化阅读;第二种是建立编辑部自己的网站,将纸质刊物的内容摆上网供读者浏览,采取收费或免费形式。内刊在节约成本的情况下,还可充分利用本校官方网站建立学报相关链接或是单独学报网站,打破内刊没有公开刊号的僵局,使学术资源面向校内、校外乃至整个同行圈中,创新传播渠道。

除了数据库和第三方技术平台外,内刊自身还可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实时互动传播,满足受众碎片化、浅阅读的习惯,吸引受众从而增加市场竞争力。比如利用“超星公司”开放式期刊域出版平台,用低成本实现学报手机阅读。

四、结语

媒体融合脚步不会停,内刊学报发展任重道远。高职学报中特殊存在“内刊”要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拓宽传播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增加学报影响力,而且要正确认识自我,科学精准定位,自觉融入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浪潮中,通过内部完善与外部探索双重结合,克服当前面临的求生存与图发展的双重困境,开辟一条特有的属于内刊自身转型发展的成果路径。

猜你喜欢

内刊稿源学报
声明《西藏医药》征稿函通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声 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高职内刊学报发展路径调查研究
内刊编辑的职业素质浅析
新时期科技期刊稿源挖掘问题的探讨
如何办好社会组织内部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