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石倚洁声乐专题讲座的思考
——唱好主旋律,弘扬中华文化!

2021-01-14李华莲福建师范大学

环球首映 2021年10期
关键词:美声唱法唱法声乐

李华莲 福建师范大学

一、基于美声唱法在中国现状的思考

在世界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可以听到不同风格、不同唱法的歌曲,无关于语言文字。与此同时,随着美声歌曲的不断“涌入”,“大而高”的美声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随着资本市场对美声的“起哄”以及民间的“抬高”,美声演唱变得越来越畸形。笔者于艺考机构带过三届艺考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些老师为了一味的追求音量的“高”“大”而错误的引导学生,比如中国古诗词歌曲,古时候诗人都是吟唱歌曲,到现在很多歌唱者用美声(一味追求大而高)的状态来唱中国作品,传到观众的耳朵已索然无味,根本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

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郭淑珍老师说过一句话:“中国人首先应该唱好中国歌曲,因为它是人类艺术的财富,它应该属于全人类”。然而,笔者结合自身在学习声乐以及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不管是学生之间还是老师之间都会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即学习西洋乐器和学习美声唱法的学生会莫名的更加自信,学习民乐的学生会更加的“低调”。这难道是因为学习西方唱法会显得更加“洋气”吗[1]?同时也出现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就是有些声乐学习者根本不乐意或者说是不重视、学习演唱中国作品,觉得演唱意大利作品的同学会高人一等。甚至同学之间相互比较谁唱的音更高、声音更大就是厉害的表现。还有一种现象,从学生们开音乐会的曲目状况来看,有人能把难度较大的外国艺术歌曲和歌剧选段唱的比较完美,但是短短的中国民歌却唱不好,屡屡出错,更谈不上什么韵味了。这种漠视甚至是歧视中国作品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得面对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建立好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审美”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话题。

二、基于美声唱法“中国化”的思考

美声唱法源于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经过许多的作曲家以及歌唱家的努力才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演唱方法以及培养人的方法。当然,美声唱法传入中国也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就如同大家所熟悉的吴碧霞老师,被称为中西合璧的中国“夜莺”,掌握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吴老师,在演唱中国作品时还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风俗和歌唱习惯。比如汉族,基于文字相同的北方和南方,语言上存在极大的差异。就如北方“信天游”,由于受地理位置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西北的民歌听起来高亢、嘹亮。处于我国南方地带的歌曲普遍委婉细腻。这样的南北地理环境以及文化的差异,自然歌唱的声音以及唱腔及韵味也是不一样的。倘若没有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用美声唱法唱中国歌曲,当然会成为所谓的“美声唱法就是在“装腔作势”的这一说法。诚然,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音乐与文化、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自古以来中国歌曲的演唱都离不开“以字行腔”的说法,即从字出发来建立唱腔。正如我国著名歌唱家张权所提出的一个问题,即如何处理好发声与咬字的关系。其实在很早以前,我们传统唱法中早已提到过这个说法。倘若学习西方唱法(美声演唱)的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唱些民歌,确实可以使其更好地解决演唱中国作品中的一些行腔咬字问题。声乐是语言的艺术,处理好歌唱与语言的关系,声音就对了一半了。石倚洁作为以唱西方歌剧成功的中国歌唱家,他的作品有着超高的演绎,演唱的每个字都听的清清楚楚,在演唱中,他的咬字既结合了美声唱法要求的原音准确,又融合了汉字的以字行腔,是很有借鉴价值的。西洋唱法并不是一个对立面更不是“潮流”,笔者认为两者应该要相互借鉴吸收。正所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三、基于美声演唱下“审美”的反思与思考

“何音乐何须懂?”——这是来自于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老师提出的一句话。音乐是人类最伟大的语言。有一句话很有意思,说的是现在很多人一听到来了个少数民族的同学,非少数民族的同学会问一句“少数民族的人都能歌善舞”,但是这句话反过来思考一下,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但是接触音乐并不是最多的。自古以来,汉族出了多少艺术家、大家。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学校的审美教育以及社会对于美的风气是否需要调整?审美是感性的体验。想要唱好中国歌曲,不仅要多听、多思考。美声演唱有美声演唱的特点以及利弊,中国歌曲也有中国歌曲的自然美。两者并不冲突,关键是树立两者正确的关系,前者属于“外来”,后者属于“本土”,处理好西方与中方演唱的关系,取其糟粕,为我所用才符合中国大众审美。把西方人的“棉布”做成中国人的“大服”,传承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笔者认为这是最好的吸收外来文化的方式。

回顾历史可见,我国歌舞表演从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在上古时期,“琴棋书画”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标配”,把“琴”作为“地位等级”的象征,修生养性的一种方式。可见当时的音乐不仅地位很高,且也注重审美体验。民歌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当时具有代表性有北方的《诗经》,南方的《楚辞》,其中《诗经》总共306首,其中典型记录民间生活的“风”即记录了人们的生活。正因为这些“民风”的保留以及传承,现代的我们方可窥见历史生活,才有迹可循。但与此同时,伴随着近代以来新音乐传入我国,大家开始一味追求所谓的“洋气”,即只要是西方的就是好的,不管是学声乐还是学乐器,包括现在笔者所在的艺考学校,大部分的学生一味地觉得唱美声的同学是厉害的,问其原因,学生的回答很“实诚”,说是因为美声听起来声音大,至于为什么他也不知道。觉得语言上听不懂就觉得很厉害。包括学习乐器,大到高校、小到中小学生基本家家户户都在学习钢琴,当然,家家户户学习钢琴是一件令人很“满意”的事情,毕竟从另一个角度看可以看出我国国民素质在提高,音乐正在大面积普及。但相比而言,在这样多元化的今天,民族乐器与钢琴比较而言,学习民族乐器的学生是少之又少。笔者从十四岁开始学习琵琶,当时学习琵琶就是因为老师说琵琶是冷门乐器,学这种乐器的人很少,所以相对来说更好考。在学习琵琶的过程中,以及每次背着琵琶去老师家上的路上,总会吸引一批又一批的“观众”,问的问题基本上一致——“小妹妹,你背的是羽毛球吗?”。现在已经记不清停下来和这些人解释了多少回了。当时觉得很“自豪”,自豪的是大家都不认识自己的乐器,心理暗自窃喜,觉得自己很厉害。但是纵观现在这些艺考生和当年的笔者一样的想法,莫名觉得这是一种“失败”,作为参加过一年高中音乐教学的笔者而言,很清楚高中音乐课就是放放音乐,讲到声乐这一块基本很少细说两者之间的异同,也有可能老师自己就是受当时学校老师观念影响,和学生有着一样的观念。通过这些社会现象,使得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一个问题,即学校的审美导向是不是应该转变思路,现在的学生会觉得“听不懂”的语言就是好听的,声音大就是厉害的。当今学生有这样一系列“畸形”的想法是否由于学校老师没有正确的引导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笔者当年参加艺术全省统考,记得整个江西省有四千多万人口,其中参加艺考的学生有七千多人,参加音乐的有三千多个人,学琵琶的人仅仅才四五十个,学钢琴的占了七成。这样的一个数据不禁使人担忧,我国的民族声乐、民族乐器一直没有得到该有的“地位”。至今,放眼望去学习民族乐器的老师以及学生,还是寥寥无几。现在还是有很多人觉得西方的东西就是洋气,就是好。当然随着近年来国家强调文化自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包括笔者在中学实习看到学校的老师把当地的民间音乐带入课堂,这些都是往好的方向发展的体现。不过笔者发现对于声乐演唱这一块问题还是比较严重,不管是高校还是中小学,对于美声鉴赏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笔者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即是在高中阶段单独开设一门声乐鉴赏课,笔者认为学生在高中阶段是树立三观的重要时期,其次虽然高中开设了歌唱模块,但是没有一个好的鉴赏能力又怎么能唱好歌呢?

就如同这一次石倚洁老师精彩的声乐讲座中提到:想要唱好声乐作品,首先要建立自己的审美体系。要唱好中国作品更需要树立正确美声与民族演唱之间的关系。正如同石倚洁老实说“学西方的东西不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唱中国作品吗?”不得不说石倚洁老师的这句话说中了现在高校的现状。这句话说的太对了,我们都有必要停下脚步思考这件事情。学习西方的科学发声方法本就是应该为了更好的为中国母语服务,不应该本末倒置,觉得唱美声作品就是多么的高人一等。作为一名中国人更应该把自己本国的母语文化唱好,传承中国的优秀文化,借鉴西方优秀精髓,正所谓“立足于本民族文化,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更好的服务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审美也不同[2]。美声是地道的舶来品,是意大利人根据自己的语言特点逐渐形成的歌唱发声方法,又因其声音柔美、连贯、穿透力强且有艺术感染力而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接受。意大利语只有五个元音(a、e、i、o、u),是最适合歌唱的语言。而汉语讲究的是“五音四呼”“开齐撮合”“唇齿舌鼻喉”“平仄四声”和“十三辙”,其特性和意大利相似。其中中国作品中字是汉子,“腔”是歌声,所以完全可以借鉴美声的发声来演唱中国作品,两者并不是对立面,树立正确的审美才是更好“唱好中国作品”的根本问题。

综上所述,在当今多元文化发展的推动下,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有很多挑战。将美声唱法如何更好的融入到民歌中,如何使其更好地为民歌服务是个历史难题。同时也需要更多来自不同声音的传递以及保护,以此更好的传承中国民歌,让中国民歌走向世界的舞台。

猜你喜欢

美声唱法唱法声乐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美声唱法多元化发展的思考
高校声乐教学中跨界唱法的应用探讨
谈当代民族唱法如何演唱传统粤曲——以《昭君出塞》为例
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美声唱法中国化的研究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浅谈流行唱法的演唱特点及特殊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