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被动活动机联合系统化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

2021-01-14傅林江黄露黎海艳廖竹婷

医疗装备 2021年1期
关键词:被动置换术膝关节

傅林江,黄露,黎海艳,廖竹婷

江西省新余市中医院 (江西新余 338000)

膝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上治疗风湿性、膝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重要方式,可有效改善疾病症状[1]。但该手术具有创伤性,术后患者易出现关节腔出血,引发关节疼痛,导致膝关节粘连挛缩,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2]。连续被动活动机是一种电动机械装置,可使手术肢体于术后行早期、持续、被动的关节活动[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连续被动活动机联合系统化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于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1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52例)与观察组(53例)。观察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51~78岁,平均(63.24±5.01)岁;疾病类型,膝骨性关节炎27例,创伤性关节炎1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0例;左膝28例,右膝25例。对照组男27例,女25例;年龄50~76岁,平均(62.71±5.25)岁;疾病类型,膝骨性关节炎25例,创伤性关节炎1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左膝25例,右膝2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符合膝关节置换术指征;单侧膝关节置换;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术前1周使用过麻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肢体功能障碍;强直性脊椎炎;关节出现严重感染。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具体如下:术后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患肢外展15°~30°,并定期行侧卧位翻身;取250 ml 盐水冰袋,使用无纺布包裹,放置于手术区以减轻肿胀;妥善固定引流管,按时挤压,以维持引流管畅通,注意预防管道移位、脱出等事件,定时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发现异常立即告知医师;患者取仰卧位,腿部放松,勾起脚尖,并用力朝向自己至最大限度,坚持10 s,然后缓慢放下至最大限度,坚持10 s,5 min/次,10次/d;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收缩股四头肌,抬高腿部,与床面呈45°,坚持5~10 s,缓慢放下;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膝关节屈曲至最大角度,坚持5~10 s,恢复原位,以此重复;协助患者抬起上身,患侧腿离床,脚着地,并借助习步架站立,5 min/次;开始行走不宜过快,3 min/次,3次 /组,3组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连续被动活动机:术后拔除伤口负压引流管,使用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HLPT-YTK-E 型下肢关节持续被动活动机,根据患肢大小腿长度调节机器杆长度,于患肢放置支架,与水平线保持90°,并稳妥固定;初始膝关节屈曲角度为0°~40°,活动范围为30°~60°,屈伸周期为45 s,60 min/次,2次 /d,膝关节屈曲角度每日增加5°。

两组均持续干预1周。

1.3 临床评价

(1)膝关节疼痛、肿胀程度:干预前(术后第1天)、干预1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两组膝关节疼痛程度,使用长度为10 cm 的标尺,让患者用笔在标尺上标出可反映自身疼痛程度的位置,0端为无痛,10 cm 端为剧烈疼痛,1 cm 代表1分;测量患肢膝盖上10 cm 与膝盖下10 cm 处的周径,并计算差值。(2)膝关节功能:干预前、出院1个月后,采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估[4],该评分系统包括关节活动范围、肌力、疼痛、关节稳定性等6项,总分100分,分数和膝关节功能成正相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膝关节疼痛、肿胀程度

干预前,两组VAS 评分、肿胀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观察组VAS 评分、肿胀差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膝关节疼痛、肿胀程度比较(±s)

注:VAS 为视觉模拟评分法

组别 例数 VAS 评分(分) 肿胀差值(cm)干预前 干预1 周后 干预前 干预1 周后观察组 53 4.10±1.21 1.99±0.62 0.43±0.17 0.77±0.30对照组 52 4.41±1.09 3.07±0.92 0.50±0.20 1.14±0.28 t 1.379 5.397 1.934 6.531 P 0.171 0.000 0.056 0.000

2.2 膝关节功能

干预前,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后,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分,±s)

表2 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出院1 个月后 t P观察组 53 56.23±6.71 68.24±6.65 9.255 0.000对照组 52 54.41±7.49 61.31±5.72 5.280 0.000 t 1.312 5.720 P 0.192 0.000

3 讨论

膝关节疼痛是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常见症状,毛细血管破裂、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易导致组织间胶体渗透压升高,加之术后血肿压迫及炎性刺激从而诱发疼痛[5]。膝关节疼痛可导致关节邻近肌肉长时间痉挛,同时伴随肌力下降、肌肉萎缩等症状,关节因此处于制动状态,而关节长时间被迫制动易导致膝关节僵硬,不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连续被动活动机可使患者下肢在仪器协助下持续进行规律性、无疼痛的被动活动,加快关节周围软骨、韧带、肌腱再生,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6]。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周后,观察组VAS 评分、肿胀差值均低于对照组;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连续被动活动机联合系统化护理用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利于减轻关节疼痛、肿胀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系统化护理包含体位、疼痛及功能锻炼等多个方面,规律的功能锻炼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打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关节长时间处于制动状态,预防关节僵硬及粘连,加快炎症消退,利于骨痂生长,从而增大关节活动范围。在系统化护理基础上采用连续被动活动机,可通过匀速被动运动对骨原细胞产生刺激作用,使其向关节软骨分化,加快关节周围韧带、软骨、肌腱等愈合、再生,进而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此外,连续被动活动可加快关节液代谢,松解粘连的瘢痕组织,缓解肿胀程度;同时,还可促进关节局部血液循环,降低关节内腔压力,加快炎性因子吸收,改善局部营养代谢,从而发挥消肿、止痛的作用。

综上所述,连续被动活动机联合系统化护理用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能够减轻膝关节疼痛、肿胀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康复。

猜你喜欢

被动置换术膝关节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主动句都能转换成被动句吗
第五课 拒绝被动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