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道护理在ICU 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干预效果

2021-01-14叶燕萍戴杨阳

医疗装备 2021年1期
关键词:插管气管气道

叶燕萍,戴杨阳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 重症医学科,2 儿科急诊 (福建厦门 361000)

ICU 是指为重症或昏迷患者提供隔离场所、设备,同时予以最佳护理及针对性监测的病房。气管插管是将特制的气管导管经口腔或鼻腔插入患者气管内[1-2]。临床上,气管插管是抢救危急重症患者或为ICU 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的首要方法,但相关文献报道,ICU 患者行气管插管后,可能出现呼吸道梗阻等并发症,此类并发症可致使患者发生窒息,甚至死亡[3-4]。因此,实施有效的呼吸道护理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保障气管插管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呼吸道护理在ICU 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ICU行气管插管的76例患者,将2019年3-9月的38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的3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25~55岁,平均(40.12±3.66)岁;气管插管留置时长2~45 d,平均(24.55±3.10)d。观察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25~56岁,平均(40.34±3.41)岁;气管插管留置时长2~43 d,平均(24.02±3.04)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家属签订研究知情同意书;无精神疾病。排除标准:严重呼吸道疾病;严重营养不良。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呼吸道护理,包括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清理口腔分泌物、导管护理等。

观察组予以优质呼吸道护理,具体如下。(1)呼吸道湿化护理:对患者吸入气体进行加湿加温操作,保持气管内湿度为98%~99%,温度为32~36 ℃;湿化器内液体使用蒸馏水并及时灌注,每24小时更换1次,密切关注湿化效果,保持气道湿化。(2)吸痰护理:当患者出现呼吸不畅、咳嗽、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情况时,予以吸痰处理,吸痰前先予以充分吸氧(5~10 min),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迅速轻柔,吸痰时间<15 s/次,同时吸出口腔分泌物,避免误吸;吸痰后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舌头后坠的情况,避免窒息;每次吸痰结束后更换新的吸痰管,不可重复使用,避免呼吸道感染。(3)呼吸道护理:及时清理呼吸机管路中生成的冷凝水,防止其在管路中逆流进入患者呼吸道;定时(每1~2小时1次)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并叩击其背部,翻身过程中注意保持管路的畅通,并为患者清理口腔与气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呼吸道梗阻进而危及生命;同时,避免口腔分泌物在患者吸痰后(气囊有所松弛时)进入气管引发感染。(4)肺部感染护理:遵医嘱予以患者适量的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生命质量:干预前、后,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从呼吸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等7个维度评估,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命质量越低。(2)比较两组并发症(气道损伤、肺部感染、呼吸道梗阻、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生命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SGRQ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GRQ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SGRQ 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SGRQ 评分比较(分,±s)

注:SGRQ 为圣·乔治呼吸问卷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38 71.40±8.51 40.61±5.90观察组 38 71.44±8.56 27.66±3.73 t 0.02 9.28 P>0.05 <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气管插管能够有效维持ICU 患者通气功能的正常,减少呼吸衰竭的可能性,但若呼吸道护理不当,则易发生呼吸道梗阻等多种并发症,继而延缓病情,降低生命质量[5]。因此,临床应重视ICU气管插管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干预工作。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GRQ 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优质呼吸道护理用于ICU 气管插管患者中,利于改善生命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呼吸道湿化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气道黏膜的干燥和脱水现象,避免因咽喉部干燥而发生呼吸道梗阻的情况;同时,还可有效改善人工呼吸道的湿化环境,减少刺激性咳嗽次数,维持呼吸道纤毛处于活跃运动状态,进而减少肺部感染;呼吸道湿化的湿度与温度护理利于确保患者呼吸道处于适宜的湿润及温暖状态,避免咽喉部干燥,从而维持呼吸道黏液-纤毛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及防御性,减少寒冷及干燥对患者气道的刺激性,避免呼吸道梗阻[6-8];此外,气道湿化还可促使患者的痰液变稀,利于痰液咳出,减少吸痰次数,避免呼吸道黏膜损伤出血,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吸痰护理可从患者气道内吸出大量痰液,预防痰液形成,避免因呼吸道被痰液堵塞引起呼吸不畅或窒息;吸痰护理的无菌操作及吸痰管的更换利于避免呼吸道交叉感染[9]。呼吸道护理中,呼吸机冷凝水的处理能够减经寒冷、干燥气体对患者呼吸道黏膜产生的刺激,从而避免呼吸道感染[10-11];翻身叩背可促使附着于肺泡周围及支气管壁的黏稠痰液发生松动,改变附着位置,利于痰液被吸出或经拍背排出,从而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呼吸道梗阻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肺部感染护理中抗生素的应用利于增强患者抵抗力。上述呼吸道的多重护理利于保持患者呼吸道湿化,恢复呼吸道屏障功能,可减轻呼吸道损伤,避免肺部感染,进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12]。

综上所述,优质呼吸道护理用于ICU 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显著,可改善生命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插管气管气道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