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频治疗仪结合舒适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训练中活动度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2021-01-14张淑娟

医疗装备 2021年1期
关键词:治疗仪活动度康复训练

张淑娟

天津市南开区三潭医院社区科 (天津 300121)

基层医院每年接收的脑梗死患者中,在治疗后有超过50%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后遗症,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命质量。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极易因训练时间漫长而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训练效果,延长身体的恢复时间。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以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进而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频治疗仪结合舒适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训练中活动度及生命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男20例,女22例;年龄42~69岁,平均(55.73±8.26)岁;合并症,高血压11例,糖尿病5例。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1~69岁,平均(55.48±8.16)岁;合并症,高血压13例,糖尿病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患者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及康复训练,即控制脑水肿、改善脑循环和其他对症治疗,并进行床上移动、关节活动、步行等康复训练。

对照组行舒适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干净、整洁、安静的住院环境,保持病房温度为20~24 ℃,湿度为50%~60%,以使患者感到舒适。(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引导其说出内心的感受及疑虑,并疏导其负面情绪,讲述负面情绪可能对疾病产生的不良影响,指导其采用渐进式的肌肉放松训练及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从而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对待疾病。(3)运动护理:护理人员以耐心、热情的态度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当其感到灰心时及时予以鼓励,当其取得进步时予以表扬,使其能以积极的态度配合训练。(4)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喜好为其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嘱咐其多食用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帮助其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频治疗仪[岛中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鲁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2260256号,型号ZH831]干预:选择功能性电刺激处方,频率设置为8 kHz,波形为方波、正弦波、三角形波及尖波,电极分别置于患者上肢三角肌、冈上肌,上臂伸肌群,前臂背侧,大腿、小腿前肌群及外侧肌群,电流输出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20 min/次,1次 /d。

两组均连续干预2周。

1.3 临床评价

(1)活动度:干预2周后,对患者的机体活动度进行评级,需使用拐杖、轮椅等设备或器械协助活动为Ⅰ级;需他人协助活动为Ⅱ级;既需他人协助,也需设备器械协助活动为Ⅲ级;完全不能独立,无法参加活动为Ⅳ级[1]。(2)生命质量:干预2周后,采用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评价患者的生命质量,该问卷包括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生命质量越好[2]。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活动度

干预2周后,观察组的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活动度比较(例)

2.2 生命质量

干预2周后,观察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GQOLI-74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GQOLI-74评分比较(分,±s)

注:GQOLI-74 为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组别 例数 社会功能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物质生活状态对照组 42 73.25±6.53 75.41±6.32 78.86±6.13 76.86±6.74观察组 43 80.74±6.84 81.26±6.68 85.45±6.61 83.52±6.97 t 5.162 4.146 4.763 4.477 P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脑梗死是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发生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的现象,70%~80%的患者会留下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与工作[3]。脑梗死患者病情稳定后常需接受康复训练,但因疾病带来的痛苦及漫长的康复训练过程,患者极易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康复效果,导致许多后遗症无法自愈[4]。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及效果对促进其身体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2周后,观察组活动度优于对照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脑梗死康复训练患者行中频治疗仪结合舒适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活动度,提高其生命质量。护理人员为患者营造干净、整洁、温湿度适宜的住院环境,可舒缓患者的心情,减轻其对医院的抵触情绪,从而可提高治疗配合度。护理人员告知患者负面情绪对疾病产生的不良影响,并引导其诉说内心的疑虑与不安,指导其通过肌肉放松训练及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可使其以轻松、愉悦的心情配合治疗,从而可提高治疗效果[5]。护理人员以耐心、热情的态度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可提高患者的训练积极性,进而改善训练效果,加快其身体恢复。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食谱,在保证营养的同时兼顾患者的喜好,可提高治疗的配合度,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而可加速身体恢复,提高生命质量。作为一种物理理疗手段,中频治疗仪通过对患者上、下肢的特定部位进行电刺激,可促进深层肌肉组织的血液循环,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还能刺激患者的感觉神经末梢,从而可促进神经组织修复,改善机体活动度,加速身体恢复。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康复训练患者给予中频治疗仪结合舒适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活动度,提高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治疗仪活动度康复训练
基于TCA循环关键酶测定研究督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机制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