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2021-01-14易登良范忠才

关键词:心肌细胞缬沙坦纤维化

王 涛,易登良,范忠才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四川泸州 646000)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 DCM)是一种因慢性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诱发的且排除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病、心脏瓣膜病等明确病因的一种特殊的心脏疾病,可逐渐进展为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最终发展为终末期心力衰竭[1-2]。然而,目前DCM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有多项研究表明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RAAS)激活、心肌纤维化、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相关[3]。在DCM的病理生理过程中,RAAS系统过度激活有重要作用,可加重心肌纤维化、心肌细胞异常凋亡[4],临床常以此作为治疗靶点。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治疗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 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抑制剂(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antagonist, ARB),缬沙坦便是其中重要代表药物之一。尽管如此,DCM的死亡率仍未得到明显降低,预后极差[5-6]。

沙库巴曲缬沙坦(sacubitril valsartan sodium, 又名LCZ696)是由抑制脑啡肽酶与血管紧张素受体组成的复合制剂,是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ngiotensin receptor neprilysin inhibitor, ARNi),其在抗心力衰竭、保护心脏功能过程中的作用已得到证实[7];在射血分数下降、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中均起到有益作用,而且可以降低住院风险、心血管死亡风险[7-8];还有研究证实其对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起到保护作用[9]。因此,通过研究LCZ696对DCM大鼠心肌是否有保护作用,从而为DCM的防治提供一些新的治疗方向。本研究通过建立DCM大鼠心力衰竭模型,观察LCZ696对DCM大鼠TGF-β1/Smads、Bcl-2/caspase-3、Fas/FasL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 CGRP)等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对心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约150 g/只,SPF级8周龄,由西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所有操作均遵循西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的操作规范,饲养期间自由进食及饮水;高糖高脂饲料(配方为10%猪油、20%蔗糖、6%蛋白粉、61%常规饲料)由成都达硕饲料公司提供,许可证编号苏饲审(2009)05032;链脲佐菌素(STZ,S0130)购自美国Sigma公司,TGF-β1、Smad7、caspase-3、Bcl-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Fas/FasL抗体均购于恒意赛,TUNEL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由Roche公司提供。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符合动物伦理相关规定。

1.2 模型建立及实验分组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STZ法制备糖尿病模型后,以普通饲料继续喂养,分别在第4周、第6周、第8周处死2只大鼠,观察心肌结构,发现在第8周时大鼠的心肌结构改变,视为DCM造模成功。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5)。control+alcohol组、DCM+alcohol组予以等量等浓度乙醇溶剂灌胃,DCM+VST组予以缬沙坦+乙醇溶剂30 mg/(kg·d),DCM+SVST组予以LCZ696+乙醇溶剂60 mg/(kg·d),持续8周(按照SUEMATSU等[10]实验中所应用剂量)。

1.3 心脏超声评估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实验干预结束后常规称量体质量,使用30 g/L戊巴比妥腹腔注射麻醉后采用超声检测仪检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GE Vivid E9),探头频率3.5 MHz,主要记录的参数包括舒张期左心室内径(LVIDd)、收缩期左心室内径(LVID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LVFS)等值。

1.4 HE及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病理组织学变化心脏彩超检查结束后随即处死大鼠,解剖大鼠并快速取出心脏,反复清洗并分离心室肌,常规固定并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及Masson染色,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1.5 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各组石蜡切片按照TUNEL试剂盒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并滴加抗荧光猝灭封片剂封片,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计算凋亡的心肌细胞,绿色荧光细胞核为阳性结果。

1.6 免疫组化检测心肌TGF-β1、Smad7、CGRP蛋白的表达各组石蜡切片常规脱蜡处理,用30 mL/L过氧化氢阻断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抗原修复,封闭,加一抗(TGF-β1、Smad7、CGRP),4 ℃冰箱过夜,次日滴加二抗孵育,洗片, 显色,苏木素复染10 s,脱水,透明,封片。在光学显微下观察,应用Image Pro Plus 6.0软件计算各组平均吸光度(A)值。

1.7 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Bcl-2、caspase-3、Fas/FasL蛋白表达取心肌组织适量,使用细胞裂解液提取蛋白,使用BCA法检测蛋白浓度。样品蛋白上样进行SDS-PAGE电泳后,转膜至PDVF膜,封闭2 h。滴加一抗(Bcl-2、Fas的稀释浓度为 1∶500,caspase-3、FasL的稀释浓度为 1∶1 000),4 ℃过夜,次日滴加二抗(1∶10 000),孵育后洗膜。显色、曝光,保存胶片。使用image J软件分析目的条带灰度值,使用GAPDH条带进行灰度值校正。

2 结 果

2.1 各组大鼠心脏彩超结果及比较与control+alcohol组相比,DCM+alcohol组大鼠的LVEF、LVFS下降(P<0.05);与DCM+alcohol组相比,DCM+VST组、DCM+SVST组的LVEF、LVFS均升高(P<0.05),但以DCM+SVST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图1、表1)。

图1 各组大鼠心脏彩超的检测结果

表1 各组大鼠心脏超声结果的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ultrasonic cardiogram results among different rat heart groups (n=5,

2.2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的病理学改变control+alcohol组心肌纤维排列整齐,细胞结构清晰,细胞核大小均一;DCM+alcohol组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稀疏,心肌细胞肥大变性,细胞核大小不一,心肌间蓝染的胶原纤维增加;与DCM+alcohol组相比,DCM+VST组、DCM+SVST组心肌细胞肥大及胶原排列紊乱得到改善,心肌间蓝染的胶原纤维较少,以DCM+SVST组更为明显(图2)。

图2 各组大鼠心脏组织的病理学改变

2.3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TUNEL染色情况正常心肌细胞核呈蓝黑色,凋亡细胞核呈绿色荧光,与control+alcohol组比较,DCM+alcohol组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加(P<0.05);与DCM+alcohol组比较,DCM+VST组、DCM+SVST组较凋亡细胞均减少(P<0.05),以DCM+SVST组减少程度明显(P<0.05,图3)。

图3 各组大鼠心脏组织TUNEL染色结果及比较

2.4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control+alcohol组比较,DCM+alcohol组大鼠心肌组织TGF-β1蛋白表达增加(P<0.05),Smad7、CGRP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DCM+alcohol组比较,DCM+VST组、DCM+SVST组TGF-β1蛋白表达降低(P<0.05),Smad7、CGRP蛋白表达增加(P<0.05),以DCM+SVST组变化程度更为明显(P<0.05,图4)。

图4 各组大鼠心脏组织TGF-β1、Smad7、CGR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2.5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caspase-3、Bcl-2、Fas/FasL蛋白的表达情况与control+alcohol组比较,DCM+alcohol组大鼠心肌组织Bcl-2表达明显下降(P<0.05),caspase-3、Fas/FasL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DCM+alcohol组相比,DCM+SVST组、DCM+VST组大鼠心肌组织Bcl-2表达增加(P<0.05),caspase-3、Fas/FasL蛋白表达下降(P<0.05),且DCM+SVST组优于DCM+VST组(P<0.05,图5)。

3 讨 论

DCM是糖尿病的特异性心肌病变,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调控途径,目前尚未阐述清楚,可能源于高血糖状态下各种因素共同影响心肌纤维化、心肌细胞凋亡等改变。若能阻断或改善上述改变,则可能带来临床获益,也是目前研究临床药物治疗的作用靶点。

LCZ696在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受体1(AT1)的同时,其中性脑啡肽酶抑制剂(enkephalinase inhibitor, NEPi)可以增加内源性活性肽,抑制脑啡肽酶活性,减少体内生物活性物质降解,增加如利钠肽、CGRP等含量[11],达到利尿、扩血管作用。其中CGRP是目前已知的最强舒张血管的活性多肽,在保护心血管系统中有重要意义。有证据显示,CGRP可改善心肌纤维化、心肌细胞凋亡等病理改变[12]。ARB以其代表药物缬沙坦为例,大量研究表明,缬沙坦对于DCM有改善心肌纤维化、减少细胞凋亡等作用。抑制脑啡肽酶活性的同时,抑制RAAS系统或许可以为DCM患者带来更大的临床获益,开创出新的治疗手段。LCZ696由约24 mg沙库巴曲和26 mg缬沙坦组成,约等于以1∶1混合复合制剂,因此60 mg/kg LCZ696中约等于含有30 mg/kg缬沙坦。本研究旨在证实LCZ696对DCM 心肌纤维化、心肌细胞异常凋亡等的影响,判断LCZ696除去同等剂量缬沙坦成分可实现的作用效果外,NEPi组分在DCM中是否对ARB抗心肌纤维化、抗细胞凋亡产生协同、增量效应,以及发现可能参与其中的相关生物活性肽。

本研究针对大鼠功能及病理变化的结果显示,与DCM组相比较,DCM+SVST组、DCM+VST 组心脏功能和心肌病理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以LCZ696治疗后改善更为明显,据此认为LCZ696对于DCM治疗是有效的,且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等剂量缬沙坦。

有研究证明,DCM心肌纤维化中的TGF-β1/Smads信号通路有重要作用。在高糖影响下,活化的TGF-β1募集并磷酸化其下游Smad2和Smad3,促进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而抑制型Smad7通过与Smad2/3竞争性结合TGF-β1,阻断Smad2/3的激活,达到抗纤维化作用[13-14]。本研究结果显示,与DCM组大鼠相比较,DCM+SVST组、DCM+VST组均可以下调TGF-β1表达,上调Smad7表达,进而调节TGF-β1/Smads通路,减轻心肌纤维化,以DCM+SVST组改变更为明显。

有研究证实,缬沙坦可通过调控caspase-3、Bcl-2、Fas/FasL改善DCM心肌细胞凋亡,其中caspase-3被认为是凋亡通路下游的关键水解酶,一旦caspase-3被激活,凋亡将不可避免[15]。Bcl-2通过改变核内氧化还原平衡,阻止胞内Ca2+内流,抑制线粒体膜释放细胞色素-C,抑制caspase-3蛋白酶的活化,阻断细胞凋亡的进程[16]。在本研究中,与DCM组比较,DCM+SVST组、DCM+VST 组Bcl-2的表达上调,caspase-3表达下调,且DCM+SVST组改变更为明显;另外,Fas/FasL作为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之一,在DCM中,FasL与表达Fas的靶细胞交联后,启动凋亡信号转导途径,导致Fas表达阳性的靶细胞死亡[17]。本研究证明LCZ696可下调Fas蛋白表达,抑制Fas/FasL通路信号转导,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仍以DCM+SVST组下调明显。

CGRP对于心脏有强大的保护作用,有学者认为,CGRP水平下降可能是导致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18]。在本研究中,与DCM组大鼠相比较,LCZ696与缬沙坦均可上调大鼠心肌中CGRP表达,LCZ696作用效果明显优于缬沙坦,表明LCZ696中NEPi可协同上调CGRP含量,增强对心肌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LCZ696可改善心肌纤维化、降低心肌细胞异常凋亡,且LCZ696作用效果优于等剂量缬沙坦单独治疗。LCZ696治疗DCM优于ARB的机制得益于LCZ696中的NEPi增加了CGRP表达,以协同、增加RAAS抑制剂作用,通过调控TGF-β/samds、Bcl-2、caspase-3、Fas/FasL信号通路保护心肌,可以为DCM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因此,LCZ696亦有可能成为治疗DCM的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型药物。

猜你喜欢

心肌细胞缬沙坦纤维化
线粒体自噬在纤维化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circPRKCI靶向miR-217对缺氧/复氧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
布托啡诺通过调控miR-665表达对脂多糖致心肌细胞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FGF21作为运动因子在有氧运动抑制心梗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