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1-01-13王炳烽
【摘要】目的 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价值。方法 病人数量总共120人、120只眼,随机分为超乳组和小切口组,每组各60人,其中超乳组60例患者采用小切口超聲乳化白内障手术进行治疗,小切口组60例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角膜散光度发现,小切口组散光度略高于超乳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现,超乳组中,黄斑水肿以及角膜水肿各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66%;小切口组中黄斑水肿以及角膜水肿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与小切口非超乳手术,在术源性散光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白内障;临床价值
白内障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视力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失明的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基于此,本文将随机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2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随机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2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超乳组及小切口组,其中超乳组60例中男女比例为34:26;年龄在46岁至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12±3.53)岁,小切口组60例中男女比例为32:28;年龄在47岁至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21±3.57)岁,组间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手术由同一医师完成,两组患者术前均行视力、眼压、角膜曲率、医学验光、眼部A超、眼部B超、IOL-Master、角膜地形图、眼底照相、黄斑OCT等基本项目的检查,并做充分术前准备。
超乳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进行治疗,使用爱尔康公司INFINITY超声乳化机,采用3.2mm透明角膜切口,主切口成两平面。
小切口组:采用小切口晶体囊外摘除术加人工晶体植入,应用反眉型巩膜隧道切口,切口弦长5至7毫米不等。采用隧道内碎核或前房内劈核技术。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角膜散光度以及黄斑水肿、角膜水肿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0.0处理计数(χ2)和计量(T)资料,差异显著(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散光度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角膜散光度发现,小切口组散光度略高于超乳组,无显著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现,超乳组中,黄斑水肿以及角膜水肿均为2例,并发症几率为6.66%;小切口组中黄斑水肿以及角膜水肿各1例,并发症几率为3.33%,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使得超声乳化这种手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其被广泛地运用在白内障的治疗中。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角膜散光度发现,小切口组散光度略高于超乳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现,超乳组中,黄斑水肿以及角膜水肿均为2例,并发症几率为6.66%;小切口组中黄斑水肿以及角膜水肿1例,并发症几率为3.33%,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几率都较低,无显著差异。超声乳化手术以其切口小、损伤轻、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临床。小切口非超乳,虽然在术源性散光方面略逊色于超乳手术,因为不需要大型设备、手术花费低等优势,无法被完全取代。
参考文献:
[1]罗飞.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3):57-57,58.
[2]杨莉,李春艳.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2(32):105-106.
[3]何金梅.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评价 [J]. 健康必读 ,2019,(11):108-109.
作者简介:姓名:王炳烽,出生年月:19750506,性别:女,民族:汉,毕业院校:牡丹江医学院,学历:本科,职称: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