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自主合作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2021-01-13张春霞

考试周刊 2021年97期
关键词:自主合作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摘 要:初中阶段教学是衔接小学和高中的一个关键时期。语文学科作为初中的主要教学学科之一,在进行学生的素质培养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进行初中语文的教学,需要将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转变,改进教师的教学思维,在课堂上开发出更加高效的教学内容,帮助初中学生实现语文知识的有效学习。文章对于实现初中语文自主合作,高效课堂的创建进行探讨。分析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以初中语文课堂构建的基本原则入手,实现对于语文课堂构建方式的改进,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自主合作

一、 引言

根据我们国家政策制定的要求,随着教育领域的改革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投入到对于整体课堂建设的研究中。由于初中阶段的独特性,要将课堂效率有效提升,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最关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使学生能够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下,加深语文基本常识和词汇的运用,还需要使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达到自主能力的锻炼和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自我表达,增强学生自主能动性,在老师为学生打造的高效课堂上实现自我意识的激发,提升综合语文素质,增强语文课堂的质量,将语文课堂效益最大化。所以文章在此对于初中语文自主合作,高效课堂的创建进行探讨,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调查实践来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二、 目前初中进行语文教学课堂构建的现状

当前进行初中的语文课堂构建,语文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手写方式。通过将教案进行书写,课前准备好为学生讲授的教材内容,然后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在备课过程当中,老师的手写会降低备课的效率。使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课程设计。很多教师忽视了在课堂上对于学生教学的效果反思,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在备课过程当中,导致教学反思成了一个被忽视的盲区。这样的现象影响到学生整体发展,使学生不能进行自主的知识學习。教师进行教授时候,对于新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抵触情绪,不愿意改进自己的传统教学思路,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灌输知识,让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学习感到枯燥乏味,进而影响初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情况。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涌入到初中当中进行语文教学工作,但是他们缺乏经验,也很难与年长教师进行理论。在备课和教学过程当中,他们缺少了勇气和钻研的精神,不能够将传统模式进行有效改进,也就导致他们这股新鲜血液不能够为学校注入动力。

另外,由于语文课程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都被老师集中在对于课文的讲解和词汇的运用,老师忽视了学生在进行语文知识学习时候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解题的时候,很多教师也会采用以个人演讲为主的方法,学生不能够将自己面对的问题向老师提出,也就无从得到解答方法。整个课堂看似学生与老师关系融洽,但是实则缺乏实际效果。也就是说,课堂反思环节,在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缺失严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正视教学方法的构建,将课堂教学改进成自主的思考方式,提升自己综合素质,接受先进教学模式,为初中学生引入更多具有趣味性和科学性的教学方式。以上情况在很多初中语文学习课堂上都是普遍存在并且急需解决的。

三、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快乐教学原则

进入到初中阶段,由于学生年龄增长,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的方式,让初中学生能够接受到更加严谨的和有秩序的教育。但是,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处于一个正在变化的阶段。在进行教学时,教师仍然要采用较为温和的方式,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沟通,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信任教师能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听从教师的管束,也能积极踊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初中的课堂既要保持教学的严谨,还需要营造环境的轻松,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更好地进入到课程学习当中,充分调动起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参与到课堂互动的环节当中进行知识探索,提高语文学习质量。老师可以采用初中阶段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兴趣引导,激起他们对于语文学科的探索欲望,在课堂上将整体氛围调动起来。

例如,在进行《刻舟记》学习的时候,教师以传统教学方式作为辅助,向学生进行课文的讲解,然后借助表演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的扮演。通过学生扮演苏轼、黄庭坚等人物,模仿课文当中人物的活动过程,加强他们在课堂上对于语文学习的体验感,使他们能从表演的过程当中了解课文的本意,把握人物的形象。同时,这种环节的融入也能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设置的刻板形象,增添更多的趣味性,使语文的课堂教学能够更高效。

(二)个性解读原则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个人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的差异,导致学生在个性上都有着一些不同。所以教师开展语文的教学,也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实现对于不同学生的同等尊重,进行学生差异分析,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置教学内容,提升整体的语文教学质量。在一些学生的眼中,语文知识学习是非常简单的。所以教师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空间进行自己的课外学习,减轻他们的作业压力,促进学生的个性解放。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基础的薄弱或者接受能力的不足,他们在课堂上很难快速吸收语文知识,掌握语文的教学内容。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初中的语文老师能够具备更多的耐心,在课堂上给予这一部分学生更多的关心。让他们能够多参与学校的活动,锻炼他们运用语文知识,增强他们对于语文学科的认知,提升学习质量。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自身个性的表现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时,由于语文学科所具备的人文特征,要充分地开发出学生的内在潜能,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上踊跃地发言,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对于语文课文,学生可能会提出更具有个人特征的感悟,这种感悟可能是对的,也可能不那么正确。对于那些思路正确的学生,老师要给予他们赞赏,鼓励他们进一步地进行语文知识探索。教师也要尊重那些有不同看法的学生,进行与学生的探讨,帮助他们进行素质提升,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在与老师的辩驳当中,达到语文素质的提升。

(三)平等交流原则

学生与老师之间只有建立平等的关系,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整体的课堂效率。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求老师能够在教学课堂上将课堂角色进行转变,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平等对话的氛围,使学生自我表达意识增强,学会聆听学生的见解,与学生进行讨论。例如,在进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时,老师可以根据“寿镜吾先生是不是一个好老师”这个话题进行讨论。通过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热烈的分析,能够拉近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表达了自我见解的同时,对课文加深理解,也能够更全面地受到老师的指导。同学之间的情感也在对话活动之中升华,建立了更深一步的走向合作互助的课堂模式。

四、 初中语文自主合作高效课堂创建方法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漠不关心,提不起兴趣,就难以在这件事上有好的作为;而如果一个人对这件事有着浓厚的兴趣,想方设法地去做这件事,这个人在这件事上就会取得好的成果。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就必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初中语文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征,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只要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就会产生学习动力,就能逐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也就是说,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轻松氛围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与老师不同的见解,能够勇敢地站出来与老师进行辩驳,通过在与老师进行沟通的过程当中,加强他们自身掌握语文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进行《活板》这篇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由于该文言文的字词比较晦涩,学生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对于整篇文章講授内容有一定理解。所以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想办法增强课堂上的教学生动性。例如,让学生将粉笔当做字模,然后用粉笔盒作为铁矿,拿一本书在教室当中作为平板,使学生通过这些道具来模拟整体的活字印刷流程。通过简单的工具能够打破课文的生硬,让学生在这个小小的活动当中快速地对于活字印刷流程有一个具体的概念,能够进一步去探索文章含义。

(二)研究教材,用心创设课堂提问

新课程改革指出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充分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中一个重要的教学途径,有效的提问能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的提问十分重要,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明确课堂提问的重要性。精心设计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促进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让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设计贴合学生学情的问题,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例如,在教学《苏州园林》一文时,说明文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特征。针对这一教学目标,让学生找出总体概括苏州园林特征的句子是哪一句?作者又是分别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苏州园林的?通过这样的课堂提问,学生就能一目了然地分析出文章的总分结构。语文教师一定要结合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提问,让学生在问题引导下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三)合理提问,精心安排教学流程

建设高效课堂的原则之一,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发挥自主意识。所以,在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时,老师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使他们在课堂上能够进行自由的发挥,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提升知识内涵。当然,这不意味着老师就完全要对学生放松,不给予他们指引,师生之间形成互动也是更好实现语文教学的一个方法。在课堂上老师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使他们能够与同学之间进行互动,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了解其他同学学习语文知识时候的一些技巧。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够增进与同学之间的情感,培养出独特的语文情怀。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思考、合作、质疑,从而成为课堂的主体,收获语文学习的快乐,在师生互动中完成语文教学。例如,在教学《口技》这篇课文时,设计了区分口技中的“会、虽、走、是”古今意思的不同,同时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从文章中找出体现口技人善口技的语句以及侧面烘托口技人表演技艺精湛的句子。这样的提问,大大提高了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 结语

语文教学是让学生能够掌握我国的基本汉语常识和词汇的学科。该学科具备一定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初中教学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目。进行初中教学质量整体提升,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是非常关键的。教师要充分结合自己的经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将初中生引入到一个能够发展独立自主能力和合作精神的环境当中,通过实际学习和反复实践,加强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总结能力,让他们在老师的帮助之下开展知识深入学习,通过对于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达到初中语文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志君.初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J].品味经典,2020(3):156-157,164.

[2]邓李梅,张雯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困境与超越:基于湖北省X市农村中学的调查研究[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7(4):107-110.

作者简介:张春霞,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第三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自主合作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初中语文教学中疏导学生叛逆心理的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