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双减”背景下语文实践活动的实施

2021-01-13韦强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17期
关键词:语文实践实施过程设计思路

韦强

摘要:语文实践活动体现的是大语文的教学思想,它是对语文通用教材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以自主探索为核心,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创新发展为目的,以过程评价为尺度”是开发语文实践活动的思路。在双减的教育背景下,语文实践活动既要重视知识认知,又要强调实践建构、能力提升。

[关键词]:双减政策    语文实践   设计思路   实施过程

新课标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的论述中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我超越,自主发展的必要过程。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能力,能使学生用亲身参与而获得感悟和深刻的体验,是书本知识和直接经验这类“内容知识”所不能取代的“方法知识”。双减政策的实施,我们要树立动态的知识观,开放的作业观,综合的实践观,真正让学生走向“蓝天下的学校”,阅读“生活的教科书”,寻找语文学习和思维活动的源头活水。本文擬就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思路及实施过程作一些探讨:

一、以教材为依据,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科书是语文教学资源之一,学生在校期间,主要进行的是课堂学习。因此我们首先应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例如笔者在所任教的班级组织开展的“说不尽的桥”的语文综合活动课,就是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从而有效地培养语文素养的一次活动。这是在教完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后,学生学习了《中国石拱桥》、《桥之美》等文章,对各种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了一些关于桥的问题,以往碰到这种情况,或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其他学生帮助解答,这样做,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于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去找书本或上网查找,了解关于“桥”的力学原理及“桥”的分类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并查找本地各种桥梁,世界各种桥梁的资料,自己或合作制作关于桥梁的小报,实地拍摄一些本地有名桥梁的照片,并安排了“科学组”、“乡土组”、“文学组”、“设计组”四个兴趣小组,在这个阶段,老师进行适时地抽查、点拨、督促,活动开展一定时间后,通过汇报展示,上了一堂“说不尽的桥”的综合实践课。老师创设情境,小组用各自准备的材料,以抢答、必答、说故事比赛、成语接龙等形式,在和谐、宽松、具有情调的氛围中展开互相交流。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坚持让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策划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又反过来促进了学生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探索。

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设计贴近生活实际,内容实在的活动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和快乐。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说明语文活动课的内容无处不在,语文活动课的延伸点无时不有。再说,语文的课外学习资源非常丰富。《课程标准》指出:“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都是贴近生活的语文课程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丰富的资源,为我们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提供了无数的契机,也为语文学习走进生活,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沟通和联系,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可以说,只要是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且又符合初中学生生理、心理及认知水平的,又贴近社会,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内容实在的,我们都可以精心设计,演绎出生动有趣、具体实在的语文活动课来。例如让学生收集赏析优秀的影视歌曲,收集赏析优秀的广告词,收集当地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风土人情,引导学生深入乡村街头,作“错别字普查”等各种社会调查,让学生关注语言发展,收集整理“新词”,并鼓励学生在生活学习中活用。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与思想的热门、焦点话题。如当代校园民谣、中学生歇后语,学生的“追星”现象等。帮助学校设计制作公益广告,在重大节日来临前引导学生设计制作贺卡等等。至于在大自然中感受美,感悟生命的意义,体验自然带给人的惬意与畅快,就更有活动课取之不尽的素材。

三、根据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设计形象新颖的活动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我们说,寓教于乐,启智于趣,是语文综合活动课的最本质的特点。那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设计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而语文活动课又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要不断地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的实践。所以形式要不拘一格,新颖别致,才能让学生在活动课前的准备中主动投入,自觉参与,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感受、体会、理解,先自悟自得。比如设计“名字上的春秋”、“我也追星”、“你好,广告”等活动课题,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解读名字的含义,我们说,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首先是要培养发散性的思维,正如前文所述的让学生进行“未来的桥梁”的设计,其中一个学生设计的“未来的地月桥”的作品不仅想象之丰富,思维之广阔,同时还运用了数学、物理等多学科的知识,它让人在惊叹于孩子想象力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培养学生独特的创造能力显得多么重要。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驾驭知识的综合能力。

总之,在语文综合活动课的设计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摈弃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思想,把“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作为座右铭,着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猜你喜欢

语文实践实施过程设计思路
基于人本管理的企业薪酬体系设计思路探索
农村小学集体备课活动的有效开展
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改革的一点尝试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创新语文实践,提升语文素养
巧用课堂生成 推进语文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