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孝悌大衍,师儿小成

2021-01-13邝德强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0期

邝德强

【摘要】西南十二小基于学校自身情况,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自身办学传统,提出了“盛德教育”的教育品牌。本文就提出依据、理念体系和实施策略三方面对西南十二小“盛德教育”的特色创建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盛德教育;特色办学;西南十二小

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第十二小学(以下简称“西南十二小”)成立于2008年,位于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广海路旁。学校占地面积32000平方米,共有24个教学班,学生1000余人。学校依靠得天独厚的文化环境与极具时代精神的育人理念,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提出“盛德教育”的教育品牌。

一、“盛德教育”的提出依据

(一)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其中许多内容在今天仍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如,仁爱思想、孝亲爱国、礼敬谦和、诚信自律等。此外,我国传统教育重视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人文与历史知识传授、文字表达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这些内容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仍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

西南十二小明确以传统文化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方向,以特色课程、传统德育维度管理评价等方式,充分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这是“盛德教育”教学实践的人文特色。

(二)基于地方优秀本土文化的吸收

佛山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拥有舞狮、粤剧、木板年画、石湾陶塑等丰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居岭南文化的中心地位,在广东历代状元、榜眼与探花的排行中,数量均是第一,有着“状元之乡”的美誉。自明中叶方叔贤、湛甘泉、霍兀崖建立书院以来,佛山文風日盛,书社俱增,近代名噪天下的康南海、梁任公就是出自于佛山书院。同时,佛山也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集聚地和发祥地,涌现出黄飞鸿、叶问、李小龙等一大批武术宗师,诸如咏春拳、龙形拳、蔡李佛拳、白眉拳等武术流派扬名海内外。2004年佛山被授予“中国武术之城”称号,是目前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佛山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源为西南十二小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灵感和便利,是学校传统文化特色教育的有力支持,是“盛德教育”文化建构的不竭源泉。

(三)基于学校自身特色传统的发扬

西南十二小特色传统包括:传统武术、经典诵读、农耕文化、教育管理与评价平台。

传统武术——普及武术操、扇操、旗操等;编写有特色的校本武术教材;利用专题课,对各班学生进行比较详尽的武术文化讲解;组建武术队,进行更系统深入的武术学习与训练,组成一支水平较高的武术队伍。

经典诵读——学校编有《西南十二小经典诵读读本》《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弟子规》等校本教材,师生人手一册,利用课前五分钟、课间、班会课等进行诵读,引入评价激励机制,将分数录入班级、学生个人档案。

农耕文化——把原有的植物园改建成学生农耕劳动基地,划分区域分派给各个班,请有经验的农民对学生进行农耕教育,采取班级奖励和学校奖励的办法进行激励,使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

教育管理与评价平台——学校特意设计了“孝、悌、礼、智”四种小卡片,根据学生表现情况发放并定期予以奖励。同时对日常队列、出操纪律、乘搭校车秩序、文明卫士站岗情况等方面进行进行量化,并将特色教学情况进行捆绑评价。

以上学校特色传统从多个方面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人格素质的综合提升,具有丰富性、地域性、传承性、易操作性等特点,是“盛德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

二、“盛德教育”的理念体系

(一)“盛德教育”的价值内涵

“盛德”出自《周易·系辞上》:“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盛大的德行和伟大的事业是至善至美的存在。成就万物,无比富有,是伟大的事业 ;日新又新,生生不息,是盛大的德行。教育就应该是这样至善至美的存有。教育工作者们继承着前人无比丰富的精神财富,无私地奉献给一代又一代学子,让他们日新月异地获得进步,使文明的火种不断延续下去,这就是教育的“盛德”所在,是一项成就世代后人的伟大事业。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扎根传统,继往开来,与时俱进,高扬如此日新之“盛德”;就是要耕耘不辍,广育桃李,垂范后世,成就如此富有之“大业”。而教育学生,则先须知为学之本在于德,为学之精在于盛德,故为教本在切实,不在浮华;本在内化,不在纹饰;本在系统,不在零碎;本在道理,不在知识。唯此才能培养学生之“盛德”。

(二)“盛德教育”的办学理念

从“盛德教育”的价值内涵出发,西南十二小构建了符合学校需求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孝悌大衍,师儿小成”完整表达了“盛德教育”的核心内涵,在学生基本品格和能力的积累上,实现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校训“博文约礼,盛德日新”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具体化,是务本教育的题中要义。校风“文以养德,武以修身”体现出西南十二小“盛德教育”的两大支柱——耕读活动与传统武术。教风“以责砺行,以勤储才”提出教师队伍的内在品德要求与职业操守。学风“以乐促学,以情启思”提倡以兴趣为引导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快乐,并保持健康向上的学习情感态度,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盛德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融入课程建设,渗透“盛德”精神

学校在“盛德教育”价值体系的支撑下,从“国家课程校本化”以及“校本课程常规化”的视角出发,开发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三大类型课程。其中基础型课程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以“经典诵读课程”作为校本课程特色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型课程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以“传统武术课程”和“社团活动课程”为主;研究型课程主张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农耕研学课程”为主。

经典诵读课程包括全校共读与年级选读两部分,书目包括《四字小学》《三字经》《朱子小学·敬身》《性理字训》《训蒙诗百首》《孝经》《论语》等典籍,引导学生学习并养成中华传统美德和雅正的言行举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同时为未来阅读古文和经典奠定基础。

拓展型课程包括传统武术课程与社团活动课程。传统武术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部分,通过武术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修炼武德。社团活动课程包括体育类、艺术类、人文类、科技类四大类别,内容上涵括了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需求,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提升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

农耕研学课程由“节气知识”板块、“种植研究”板块和“游学活动”板块组成,以学习“二十四节气”为切入口,对农耕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型学习。

(二)打造教师团队,提升教学品质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才能把最新最全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西南十二小的教师文化建设建立在学生课程的基础之上,以“教师核心经典”“教师俱乐部”“农学研究会”为主,既提升了教师个人能力,也为学校课程建设打下师资基础。

教师核心经典阅读包括全体教师共读与文科教师选读部分,书目上涵括了《常礼举要讲记》《三字经》《朱子小学》《性理字训》《训蒙诗百首》《孝经》《论语》等名著,协助教师们修炼中华传统美德和雅正的言行举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思想,也为学生经典阅读课程开展奠定师资基础。

教师俱乐部包括运动俱乐部、艺术俱乐部、人文俱乐部、科技俱乐部四大板块,从运动、艺术、生活等方面丰富教师业余生活,调节紧张的工作学习气氛,同时为学生社团活动课程的开展发展师资力量。

农学研究会分为节气研究组、种植研究组、游学活动组三组,研究任务分别研究中国二十四节气、开发植物种植的主题课程、策划组织农耕游学活动,主要对应学生的农耕研学课程的开设需要,为学生的农耕研学课程培育教师队伍。

(三)构建盛德德育体系,落实品牌理念

西南十二小的德育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盛德”节日与仪式、“六德”工程、班级文化建设、家校共育四部分。学校主张德育文化建设要生活化、体验化、参与化、活动化,让学生在德育浸润中培养“盛德教育”所倡导的六大核心素养。

“盛德”节日与仪式包括四节(农耕文化节、盛德文化节、读书节、体育节)与三礼(拜师礼、投壶礼、成童礼),四节贯穿全年,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三礼衔接学生成长的三个重要阶段,既是对古代先贤的敬意与追思,对中国传统文化尊师重道的传承,也是对学生每一阶段成长的肯定与鼓励。

学校根据“盛德教育”的六大核心素养“孝德”“悌德”“礼德”“智德”“仁德”“勇德”,开展“六德”工程,把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日常行为进行量化,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印章、“六德”卡、“六德”券等实物。学校希望通过开展“六德”工程,让学生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获得点滴进步,引领学生逐步在孝、悌、礼、智、仁、勇方面养成学校所倡导的核心素养。

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包括“班级共同守护100分”、红旗班评选、家校共育三部分。“班級共同守护100分”在保持班队干部职数的前提下,按学习类、服务类、行为规范类增设班级管理岗位,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来,成为班级的小主人。同时也在评选“班级守卫天使”,每月根据学生表现,在三类岗位中分别评选出一名优秀学生,评为“班级守卫天使”,在班会课上接受表彰。每月评选后实行轮岗。红旗班评选在原有“红旗班评选”的做法上作进一步优化,把班级评比量化到每日、每周、每月、每学期中执行。家校共育分为亲子活动与家校合作两部分。学校大型活动和仪式中邀请家长参与,设置亲子环节,适时向家长渗透“盛德教育”理念。活动和仪式包括:拜师礼(一年级)、入队礼、盛德文化节、农耕文化节、体育节、家长开放日等。同时,学校也成立家委会,组建家长志愿服务队,搭建家庭教育网络平台,定期聘请专家或优秀家长举办家庭教育讲座或家庭教育分享会。

(四)贯彻新课程理念,打造盛德课堂

盛德课堂以新课堂理念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构建基础,既符合国家教育大纲,也融合了地区特色与我校实情,立志培育四德具备的盛德少年。

新课程改革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新课改下的教学观包括,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变为“学习者为中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在盛德课堂里,学生自主、自由地学习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的言传身教尤为重要。盛德课堂倡导教师在课堂上要传扬四德,包括智德、仁德、勇德、礼德,要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并以此感染学生。

盛德教育的课堂以导学案为主要载体,以“情境导入——问题提出——探究求解——展示点拨——拓展延伸”五步为基本教学模式,各学科在此基础上构建不同学科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实施、完善。

(五)创设优质环境,营造文化氛围

西南十二小的环境文化建设分为特色景观与特色标识两部分。

特色景观包括盛德广场、盛德品牌石、主题楼廊(“经典阅读”“农耕文化”“传统武术”)盛德理念墙、孔子像等。整体环境设计以浅米色为主色调,辅以朱红,整体古色古香,韵味十足。

特色标识包括校徽、校旗、校歌、校内指示标志、学校吉祥物等。并将各种形象元素应用在学校校服、校车、办公用品、宣传品中,通过具体符号的视觉传达,整体塑造学校外在形象。

此外,西南十二小创建有微信公众号,学校通过将微信平台发布办学成绩、校园新闻,使外界及时了解各项办学动态。同时,筹备开设官方网站,拟将学校情况、校园新闻、办学理念、办学成果等置于网站上,打造虚拟文化窗口。

学校立足于“盛德教育”的价值体系,从课程、教师、课堂、德育、环境等方面着力打造“盛德教育”品牌,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生态。数年过去,“盛德教育”已深深植根于西南十二小校园、萌芽于课堂、绽放于学生们心中,品牌影响已初显成效,引领着学校迈向文化立校的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张释元,谢翌,邱霞燕等.学校文化建设从“器物本位”到“意义本位”[J].教育发展研究,2015(6).

[2]徐跃元.创建特色学校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J].当代教育论坛,2010(11).

[3]那岚业.基础教育学校品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4]杜少君.特色学校创建的实践研究——中山市S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的十年历程与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辑  李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