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世纪2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转向

2021-01-13季水河

文艺论坛 2021年6期
关键词:转向

摘 要:新世纪2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发生了四个转向:一是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转向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讨论,讨论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发展历史、研究范式、当代建构;二是从艺术生产的“创作性生产”转向艺术生产的“批评性生产”探究,主要探究了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中的生产性批评、症候解读与文学批评的生产性、文学批评的生产性内涵;三是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转向欧美后马克思主义文论阐释,阐释了后马克思主义文论关于文学书写与批评同政治的关系、重新审视马克思“世界文学”思想、“葛兰西转向”与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关系等问题;四是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转向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研究围绕习近平文艺论述的思想理论品格、习近平文艺论述的理论贡献、习近平文艺论述的理论来源、习近平与毛泽东《讲话》比较研究等几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新世纪20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转向

21世紀已经过去了20年。在这20年里,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得到了思想理论界的空前重视。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迎来了它的黄金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与生动局面。20世纪所研究过的一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问题,如现实主义、典型形象、艺术生产、人学思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等,在21世纪初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与深化。同时,一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新领域、新问题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形成了一些新的学术趋势和研究转向。

一、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转向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讨论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还是他们在20世纪的忠实继承人列宁、毛泽东,他们不仅热爱文学,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积累了丰富的文学经验,而且他们还积极参与文学批评实践,评论过许多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文学批评理论,提出了许多影响巨大的文学批评观念,如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美学与历史相统一”的批评原则,列宁“两种民族文化学说”的批评理论,毛泽东“政治与艺术相统一”的批评标准。这些文学批评观念,在20世纪的中国学术界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进入21世纪后,虽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观念仍是中国学术界的研究内容之一,但是成果最集中、影响力最大的却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研究。这一研究领域,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出版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研究”系列丛书①。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发展历史、研究范式、当代建构等。

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发展历史,学者们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只是表述上略有差异。有学者将其分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发生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形态的发展与变异”“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建构实践”。②也有学者将其分为“发生”“自觉”“成熟”三个阶段:“20世纪初到20年代末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发生期。其主要标志是以唯物史观为文学批评的指导思想,以阶段观念为文学批评的主要范畴,以人民大众为文学批评的基本指向”③;“20世纪30年代伊始至40年代初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自觉阶段……突出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批评观念的自觉,对无产阶级文学与无产阶级身份的一致认同和对新人新作与文学现状的主动关注”④;“20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走向了成熟。成熟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化批评范畴的形成,二是中国化批评标准的确立,三是中国化批评理论的建构”⑤。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发展阶段的划分上,以上两种表述是同中有异:“同”表现为都持“三阶段说”,都遵循了认识事物历史的基本方式,即所有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成熟的历史过程;“异”表现在对三个阶段时间节点的划分不同,其原因在于,前者着眼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动态化过程,后者着眼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经典化历史。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研究范式,出版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范式研究》一书。该著在马克思文论话语的文本性基础上,在多学科交织的知识语境中,以“艺术生产”为核心范畴,建构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批评范式。在“生产”意义上阐释了文艺活动的性质与功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研究对象、问题意识和阐释场域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当代建构,是近十年所研究的重点领域。《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当代建构》一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该著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批评中国形态的理论特质,以人民、民族、政治、实践等关键概念为理论基石,结合当代社会文化现象和文学问题,勾勒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阐释了在这一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⑦

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转向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研究,既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合乎逻辑的延伸,又是建设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形态的必然要求。从前一方面看,自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思想进入中国开始,其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初至80年代初,偏重于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思想的解读,特别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美学与历史”批评原则,列宁“两种民族文化”学说,毛泽东“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观点的研究;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偏重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标准与中国文学批评实践关系的研究,尤其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美学与历史”批评标准去评价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讨论;第三阶段是21世纪初开始,逐渐转向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研究,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中国形态的形成历史、主要范式、当代建构等方面。这三个阶段之间,在相互联系中又不断向前延伸。从后一方面看,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文学理论界就提出了建设“当代形态”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问题。1989年,董学文就出版了《走向当代形态的文艺学》⑧一书,初步涉及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当代形态”问题。1998年,董学文又出版了《文艺学当代形态论——“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⑨,该书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命题,但已包含了这方面的内容。它不仅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启示,而且也将建设“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提上了日程,直接推动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程。

二、从艺术生产的“创作性生产”转向艺术生产的“批评性生产”探究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人类文艺理论发展的一大贡献,并对20世纪的中国与西方文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西方的接受美学对马克思主义艺术产生创造性的借鉴与转化,2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进行了创新性的继承与发展。20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已成为学术界讨论最久的话题之一,一直延续了70余年。中国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讨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为第一阶段,讨论的主要问题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是规律还是现象?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有哪些表现形式?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的形成原因有哪些?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为第二阶段,讨论的主要问题是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互动关系,艺术生產与艺术消费的独特性质,马克思艺术生产论对中国当代艺术生产的意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建构。21世纪初期以来为第三阶段,讨论的主要问题一方面延续了20世纪的某些话题,但同时又拓展了一些新的问题域: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中的生产性批评、症候解读与文学批评的生产性、文学批评生产性的哲学界定等。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讨论的三个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端点。第一、二阶段虽然讨论的主要问题各有侧重,但是都立足于同一个端点:创作性生产。二者“都将‘艺术生产’概念用以界定创作活动,亦即艺术活动整个过程的前端,而将处于这一过程后端的阅读和批评归入‘艺术消费’的范畴,对其生产性问题并未置论”。⑩第三阶段的讨论却立足于另一个端点:批评性生产。批评性生产即对作品进行创造性阅读、创新性阐释,说出作品中没有说出和不能说出的东西。

艺术生产理论中的“批评性生产”,是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延伸和发展。从延伸方面看,它不仅沿用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中的一些主要范畴,而且在总体格局上也没有完全脱离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基本框架,同时还受到了马克思对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经济学著作阅读经验的启发。从发展方面看,艺术生产理论中的艺术“批评性生产”观念,又是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阿尔都塞、马歇雷、伊格尔顿等人“症候阅读”思想为理论基础的,是通过对作品中“空白、缺失、疏离等‘症候’”的揭示,“在阅读和批评中实现作品的意义增殖”。11这个建立于“症候阅读”理论基础上的“生产性批评”理论,“标志着艺术生产论的研究重点从创作一端向阅读批评一端进一步拓展。肯定文学阅读和批评的生产性,这无疑是马克思所开创的‘艺术生产论’基础上取得的一个重大进展”。12

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研究从“创作性生产”向“批评性生产”的转向,一方面受到了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中“批评性生产”思想的明显影响,另一方面又与当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有着潜在的关联。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一直伴随着“批评性生产”思想。除本雅明、阿尔都塞、马歇雷、伊格尔顿等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的“症候阅读”包含着“生产性批评”思想外,接受美学、结构主义批评也在一定程度上蕴藏着“生产性批评”因素。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具有“空白点”和“不确定性”的存在,批评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补充“空白点”,去理解“不确定性”,从而赋予文学批评的生产性质。罗兰·巴特对《米什莱》的释意方式,“对了解批评如何通过阅读和分析维度的调整来实现文本释意的生产性,确有不小的启发意义”13。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中的“批评性生产”思想,在新世纪得到了中国学术界的重视和探讨,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学术界艺术生产论研究的转向:从“创作性生产”研究转向“批评性生产”研究。同时,当代大众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兴盛,也为“生产性批评”的前行提供了技术基础。当代的一些艺术欣赏者和批评家,不仅可以随时在自媒体上发表对作品的批评意见,有的甚至还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愿望,对某些作品进行戏仿或恶搞,从而赋予作品新的意义。这虽然算不上严格的“批评性生产”,但却和“批评性生产”有着隐性关联并产生潜在影响。当然,中国的“批评性生产”研究,虽然受到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中“批评性生产”思想的影响和大众传播媒介的助力,但它仍是一种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创新发展,而不是对当代西方“批评性生产”思想的翻版复制,中国的“‘生产性文学批评’是从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出发,根据文学批评固有的生产性功能而重新加以界定的新概念,它正是建立在社会生产的历史与逻辑双重基础之上,贯穿‘文学批评作为艺术生产’的新理念而形成的新型理论范式,它以建成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批评理论体系为最高目标”14。

三、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转向欧美后马克思主义文论阐释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中,卢卡奇是第一个被介绍到中国的。早在20世纪30年代,卢卡奇的文艺理论就被译介到中国并对中国左翼文艺理论界产生过影响。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作为一个群体规模化地译介到中国,却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事。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整个西方文艺理论中,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被中国学术界研究最多、影响最大的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之一,不仅出版了数量众多的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等学术著作,而且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许多文艺理论家都被中国学者研究过并出版了相应的研究专著,甚至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一些经典命题也被反复论及并产生了系列研究成果。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中国学术界所涉及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几个方面:从代表性人物看,主要有卢卡奇、本雅明、阿多诺、阿尔都塞等;从重要理论范畴看,主要有意识形态、文化批判理论、文化唯物主义、大众文化研究等;从渊源与影响看,主要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等。从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中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同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一样,“研究成果激增”,出现了“爆炸式增长的新局面”,相关理论家和理论问题的“探讨常会占据学术杂志论文版块的大部分内容”。15

进入21世纪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虽然仍然是中国文艺理论界的热点之一,但较之20世纪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和文艺理论研究的热度却有减弱之势,出现了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向欧美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转向。尤其是近年,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显示出了一种后发优势。“后马克思主义的‘后’意味着一种对知识断裂的认知,相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断裂,这是知识自觉的表现。‘西方马克思主义’有着各不相同的理论诉求,很难在其中找到一个完全统一的指向,其理论特征总是复数。可以说,我们所熟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整体很早就具有了后现代的复调特征,这种情况在后马克思主义中逐渐地发生了某些逆转,具备了理论统一性的可能,虽然在前期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存在着对‘总体性’的展望,但后马克思主义却以其自身的方式形成了‘总体’。”16后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差异,也体现在了文艺理论上。“后马克思主义(post-Marxism)作为语词是个外来词,而作为语词的后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中国的”,但“中国大陆学者开始关注后马克思主义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17而对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形成一种趋势,影响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向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转向,则是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

中国文艺理论界对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主要涉及了以下问题。一是文学书写与批评同政治的关系问题。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文学书写与批评同政治的关系较为密切,但这种关系不是抽象的、超越时空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后马克思主义强调书写与批评需要摄入‘具体情境’,亦即与当前的政治和伦理紧密相连”,如“朗西埃则直接赋予文学以自身的内在书写政治”18。二是重新审视马克思的“世界文学”思想。在20世纪以前的文学批评史上,歌德和马克思是“世界文学”观念的两个代表人物。在歌德那里,“世界文学”主要指“开展国际文学活动”。19而在马克思那里,“世界文学”是他文艺理论的主要概念之一,它“预言了全人类文学未来发展的总体态势,描述了一种跨民族、跨文化、跨地域和跨语言的整体观文学语境及文学形态的必然诞生”20。西方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在新的语境下,对马克思的“世界文学”观念进行了重新审视,在质疑批评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文学”思想。意大利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弗朗哥·莫雷蒂“提出了一种关于‘世界文学’的理论模型”,认为“世界文学从来都不是一种文学类型,而毋宁说是一种权利机制”21。法国后马克思主义文论家帕斯卡尔·卡萨诺瓦反对从政治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视角去看待“世界文学”问题,强调“世界文学的概念不是政治、经济主宰、统辖的一种文学运行结构,而是文学自身存在和发展的世界空间。世界文学这个观点的焦点问题不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问题,而是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问题”22。英国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普伦德加斯特认为,世界文学并非是一种宏大叙事,也不是在压力与竞争中形成的,“只能在民族内部间的协商和对话中才能形成,因而只能是一种不断形成之中的‘对话’与‘协商’”23。三是研究“葛兰西转向”与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关系。“葛兰西转向”,即20世纪80年代,英美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将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文化霸权”理论引入文化与艺术研究并重新思考大众文化问题。这种转向“在为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开启新的探索空间的同时,也与后结构主义的结合而形成后马克思主义文论”,“促进了英国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诞生”。24

新世纪中国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兴起,一方面与西方“后学”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密切相关。21世纪初期,西方“后学”思潮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在中国学术界畅行无阻并成为一种学术时尚,一时似有不谈“后学”就已过时之嫌。在这一背景下,“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伴随整个西方“后学”进入中国并为中国学者所关注、所研究。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学术界密切关注国外学术前沿的必然结果。“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相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而言,不仅出现的时间更晚,而且其学术思想更新,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之一,代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欧美发展的最新阶段。中国文艺理论界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转向“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正是学术研究关注学术前沿的一种正常追求。

四、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转向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样,是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期中国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国文艺理论界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研究。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分期标准,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分为不同的时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五时期说”:启蒙时期(1898—1919年)——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初识马克思主义;奠基时期(1919—1949年)——在偏离与错位中探索和建设;十七年(1949—1966年)——在曲折中前进;“文革”时期(1966—1976年)——停滞与异化;新时期以来(1977—现在)——在探索中大步前进。25二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代表性人物研究。主要集中于瞿秋白、鲁迅、周扬、胡风、冯雪峰、蔡仪、毛泽东、邓小平等人,或研究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与阐释,或研究他们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贡献。三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代表性成果研究,涉及的主要成果有瞿秋白的《马克思、恩格斯和文学上的现实主义》《〈鲁迅杂感选集〉序言》、鲁迅的《文学的阶级性》《“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周扬的《文学的真实性》《〈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序言》、胡风的《什么是“典型”与“类型”》《文学与生活》、冯雪峰的《关于“艺术大众化”》《论典型的创造》、蔡仪的《新艺术论》《新美学》、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邓小平的《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等。其中,研究最充分、最深入的是毛泽东的《讲话》和邓小平的《祝词》。四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國化的重要范畴研究,如意识形态、现实主义、阶级性、人民性、典型、政治等。

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出现了一次重要转向。促使这一转向的重大事件是习近平2014年10月15日发表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发表的《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习近平的两次“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创新性,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走进了新时代,促进了中国文艺理论界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向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转向。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紧紧围绕习近平的两个《讲话》展开,全面深入地研究了习近平两个《讲话》为代表的文艺论述,研究的主要问题有四个。一是习近平文艺论述的思想理论品格。有的研究者认为,习近平文艺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精神底色和理论品格。这种理论品格主要表现为:“问题导向的时代性”,特别是对“新时代现实根本问题的如此概括,是一个了不起的理论创新,已经大大不同于过往对人的理解、对人的需要的理解以及对未来社会的理解,它既是面向现实的,又是面向未来的”;“主体自觉的中国化”——习近平文艺论述“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其理论关键词是‘中国’,以我为主,‘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镕铸古今中外优秀思想而自出机杼”;“全人类格局中的世界性”——强调文艺要“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世界性”;“人民主体的价值指向性”;要求“人民文艺就是既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也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者和评判者,作为文艺的价值评判主体”。26也有学者将习近平文艺论述的思想理论品格归纳为“‘劳动创造美’的本质观”“‘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观”“‘照亮生活’的审美观”“‘坚定文化自信’的艺术观”。27二是习近平文艺论述的理论贡献。习近平文艺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它的理论贡献既表现在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推动,又表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中国现实问题的观照。从前一方面说,“习近平文艺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赢得声誉”28;从后一方面说,习近平文艺论述“站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高度揭示了文艺和国家民族的密切关联”,“揭示了文艺对塑造中华民族灵魂、中国精神的作用”,“从艺术生产的特殊性揭示了艺术与市场的正确关系”,“赋予文艺的人民性以新的时代内涵”。29三是习近平文艺论述的理论来源。习近平的文艺论述,既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发展,又是中国古代美学传统的现代转换。因此,考察习近平文艺论述的理论来源,需要将其放到中国传统、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谱系的交叉视域中去审视。有的观点认为,习近平文艺论述的理论来源有三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主体性的论述”“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30这三个来源,归纳起来就是两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学者强调,“中华传统文论智慧”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仅是习近平文艺论述两个主要的理论来源,而且是构成“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两个理论支点”。31四是习近平与毛泽东《讲话》的比较研究。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仅具有标题的相似性,而且具有内容的关联性,甚至还有话语方式的接近性。因而,在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研究者们常将二者进行比较研究。有的研究者比较了两个《讲话》的内容共同性,认为二者有四个方面的共同之处:共同关注的视点——文艺的重要作用,共同坚守的文艺底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共同坚持的文艺主体——人民,共同追求的价值导向——文艺的社会效益。32有的学者则比较了两个《讲话》的话语意义,指出两个《讲话》“在叙事模式上具有结构与修辞的家族相似,在精神上一以贯之,属于同一意义序列”;两个《讲话》的“阐释符码语义邻近、意义接续,但在修辞层面意素符码有异,在文艺目标、意义旨趣等方面发生了价值转向”;两个《讲话》“在人民本位上的文化自立叙事立场,体现了中国知识界在话语策略上对外来强势文化所作的意识形态阻击和理论思想抵抗,这有效防止了中国文化沦为外来强势话语的附庸对象,对于保存中国文艺传统,巩固中国文化共同体具有催化和粘合作用”。33

新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转向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具体层面看,是习近平关于文艺的两个《讲话》所促进;从整体格局看,却是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总体趋势的影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化和时代化,是新时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它不仅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而且在世界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不仅在中国学术界被广泛、深入地研究,而且在国外学术界也颇受关注。而习近平的文艺论述,作为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而然地受到了中国文艺理论界的重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在这一背景下,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转向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就水到渠成了。

注释:

①胡亚敏主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研究”系列丛书》,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②黄然念:《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历史进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③季念、季水河:《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发生》,《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第11期.

④季念、季水河:《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自觉》,《湖北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

⑤季水河:《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成熟》,《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第4期。

⑥孙文宪:《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范式研究》,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⑦胡亚敏:《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当代建构》,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⑧董学文:《走向当代形态的文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⑨董学文:《文艺学当代形态论——“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⑩12姚文放:《症候解读:文学批评作为艺术生产》,《文学评论》2016年第3期。

11姚文放:《将“症候解读”引入文学批评——马歇雷的文学生产理论》,《中国大学人民学报》2016年第1期。

13孙文宪:《“艺术生产”视域中的文学批评——释意场域的构建与批评的生产性》,姚文放主编:《生产性文学批评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619—620页。

14姚文放主编:《生产性文学批评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第2页。

15陈学明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程与影响研究》(下册),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545页。

16172123张永清、马元龙主编:《后马克思主义读本·理论批评》译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頁、第2页、第3页。

18张中:《文学:从真理到政治——后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理论的当代性问题》,《天府新论》2015年第5期。

19方维规:《起源误识与拔正:歌德“世界文学”概念的历史意义》,《文艺研究》2020年第10期。

20吴晓都:《重温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文学”理念》,《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6年第5期。

22冯宪光:《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国外文学》2014年第1期。

24李永新:《“葛兰西转向”与英国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诞生》,《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7期。

25朱立元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102页。

26金永兵:《习近平文艺思想的理论品格》,《中国艺术报》2017年12月25日。

27徐粤春:《习近平文艺思想的美学特征》,《文艺报》2018年6月8日。

28董学文:《习近平文艺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贡献》,《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

29蒋述卓、李石著:《习近平文艺思想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30陈霞、刘海燕:《“中国梦”视域下习近平文艺思想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年第5期。

31丁国旗:《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两个理论支点》,《人民论坛》2016年版第11期(下)。

32章玉丽:《习近平文艺座谈会讲话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共性探究》,《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

33张清民:《两个文艺“讲话”的话语意义分析》,《文学评论》2020年第1期。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想论研究”(项目编号:19AZW0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猜你喜欢

转向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辨”转向
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时间问题分析
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思路探究
二战时期日本文坛的转向文学
试论哲学的功能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与转向
小语种本科理论课程教学向研究性学习模式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