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世纪湘籍舞蹈家群体研究

2021-01-13王光辉李星星

文艺论坛 2021年6期
关键词:舞蹈家湖南舞蹈

王光辉 李星星

摘 要:三湘四水,灵毓多姿,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贤人志士,纵观中国近现代舞蹈发展史,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卓越贡献的湘籍舞蹈艺术家数量众多。因此,对湘籍舞蹈家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些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艺术家个体的层面上,还应扩大到“群体”这一范围中来,尤其在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当今时代,不断总结借鉴前辈们优秀的学术思想和品行观念,才能保证创作鲜活的同时抓牢民族文化的精神根基。

关键词:二十世纪;湘籍舞蹈家;人才结构;地域性;群体共性

“湘籍舞蹈家群体”这一概念指的是湖南籍的舞蹈理论研究者、舞蹈表演者、舞蹈创作者、舞蹈教育者、舞蹈文化传播者等在舞蹈领域有一定造诣和影响的人才群体。于中国而言,二十世纪堪称为“轴心”世纪,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中经历了革命、战争、社会运动、文化批判等重大变化。其间,湖南各界群体如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教育家群体、政治学家群体、经济学家群体等的出现与壮大成了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力量。而作为湖南文学艺术领域中的“舞蹈家群体”也不应被忽视,正是这片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的三湘热土,滋养着一代代具有血性激情的有志之士。鉴于湖南舞蹈人才队伍庞大、舞蹈门类多样、舞蹈领军人物众多,笔者主要以二十世纪各个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时间段与各舞蹈家的成果显著时期来归类划分,在对诸多舞蹈人才进行群体共性探究的同时对重要人物展开个体分析。

一、社会急剧变革中的萌芽期(1901—1949)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处于新旧交替的社会转型阶段,此时的湘籍舞蹈家群体逐渐崭露头角,如中国儿童歌舞剧创始人黎锦晖、红军舞蹈先行者胡筠、舞蹈教育先行者唐槐秋、歌舞剧先驱魏萦波等人。这一时期的“湘籍舞蹈家群体”在中西和新旧两种文化激烈碰撞中,将新的思想、新的内容与传统、时事结合,为中国舞蹈的现代化发展开辟了新的征程。

黎锦晖(1891—1967)出生于湖南湘潭,从小深受湖南的民间音乐和戏剧音乐的熏陶,在青年时期参加新文化运动之时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歌曲、歌舞及歌剧,也由此契机逐渐确立儿童歌舞剧与儿童歌舞表演曲的新体裁。从对舞蹈艺术层面的贡献来看,黎锦晖提出,“舞蹈是歌舞剧中不可缺少的成分”①,在创作过程中除了从自然事物中捕捉舞蹈形象(如《麻雀与小孩》中的麻雀舞步——“碎点步”“点踢步”“跑跳步”),还应主动从西方舞蹈艺术中汲取养分(如《葡萄仙子》中“香丝舞”“落珠舞”“伴步舞”等多种个性舞蹈),这类多样式、多形态的舞蹈创作理念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儿童舞蹈艺术的发展。另外,黎锦晖于1927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华歌舞专门学校”并开设了“师范科”“专修科”“选修科”等可供学习的各门类,其中“艺术舞”、“形意舞”与“歌舞剧”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演进发展,结合国外教员的风格特色的同时增添了各种舞蹈技术及舞蹈形态,这一系列举措极大拓宽了舞蹈艺术学习的范围与深度,并对舞蹈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胡筠(1898—1934)出生于湖南平江,在领导“赤色宣传队”期间,她与队员们共同创作并表演了大批红军歌舞节目,以鲜明的进步色彩时刻鼓舞着战士们的斗志。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后,她率先运用“改编出新”的创作手法,编排出“九子鞭”(《十骂蒋介石》)与“莲花落”(《活捉军阀邓如琢》),巧妙地将民间歌舞的特色转化到革命宣传的精神主题中,从而对红军舞蹈风貌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胡筠十分注重对人物角色的刻画:在《鲁胖子哭头》这一独舞作品中,通过“痞子步”“鸭公步”“前跺跳步”等生动形象的步伐来表现主人公不断变化的心理活动,从而传达出幽默诙谐的讽刺意味;在《劝白军投降》这一女子四人歌舞中,采用“勾步”“点步”和忽聚忽散的队形,加以真挚热切的歌声和张弛有度的表演,达到瓦解敌军士气的效果。此外,胡筠还创作了《摇篮曲》《可怜的秋香》《李更探监》《送郎当红军》等作品,她的歌舞创作面向革命政党和革命群众,“其创作理念与编排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红军舞蹈精神风貌的形成,为军区歌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②,也拓宽了舞蹈艺术创作中对象的选取,对当时及之后的红军歌舞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出生于湖南湘乡的戏剧活动家唐槐秋(1898—1954)在法国留学时被欧洲“旅行剧团”所吸引,留学归来后带着强烈的组织院团的愿景,开始了创办剧团、导演、主演等艰苦之路。他在1926年与田汉、洪琛等人一起兴办了上海第一所舞蹈教育机构——交际跳舞学社,作为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交际舞学校,其中渗透着西方“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这对当时中国民众的思想解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魏萦波(湖南人)于1927年底组建了“梨花歌舞团”(后改名为“梅花歌舞团”),她携领剧团创作的歌舞剧《七情》在1930年于南京、上海等地公演,取得巨大成功,随后,该团陆续上演了《西班牙舞》《水手舞》《扇舞》《剑舞》等优秀作品。“梨花歌舞团”从创办到停办延续了二十年之久,演出足迹遍布东南亚各国及国内各地,可见其影響范围之广,这为中国舞蹈艺术在国内外的交流与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上所述,处在社会变革时期的“湘籍舞蹈家群体”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上海和各革命根据地,他们创办了各新剧团、歌舞团、歌舞队、山歌组等文艺团体,所创作的作品也大多表达了反帝反封建、民主自由、爱国主义以及希望民族强大的革命愿望。一方面,创作者们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将群众性的文艺创作与革命武装斗争相结合,使歌舞作品呈现出高昂的革命基调、强烈的战斗气息及较强的艺术性;一方面,他们勇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注重汲取西方歌、舞、剧的优势,并结合当时中国歌舞艺术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开展一系列艺术活动,让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这一时期的“湘籍舞蹈家群体”是中国舞蹈萌芽时期的重要开拓者,他们在爱国救亡运动中发挥了强大的凝聚力,为后辈们留下了诸多可鉴的文化艺术财产。

二、砥砺前行的新纪元(1949—1979)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舞蹈艺术走向初步繁荣,各地专业的歌舞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湖南作为一个汉、土、侗、苗、瑶等多民族的聚居地,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艺术,省会长沙、永州江华、湘西吉首等地相继成立了专业歌舞团。这期间有高地安、欧阳雅、龙英棠、周冰、陈家烈、王安华、龙庭波、罗时娥等许多湘籍舞蹈工作者驻扎在湖南,致力于发掘散落在民间的歌舞素材,除了将其上升为理论知识外,还注重将带有湖湘特色的舞蹈作品呈现在舞台上。如周冰与曾岚曾多次合作研究荆楚舞蹈文化,为后期所发表的《试析楚舞手势》《湖南汉族巫舞的种类与形式》等系列理论成果奠定坚实基础;编导陈家烈创作的《莲湘》《浏阳赤卫队》《洞庭湖畔庆丰收》等作品,王安华参与编导的《潇湘风情》《踩田歌》《咚咚喹》等,龙庭波主演的舞剧《刘海砍樵》《苗山怒火》《满江红》等,为湖南舞蹈事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创作资源和表演经验。另外,还有一群湘籍舞蹈家走出湖南,如中国舞蹈家协会第一任主席欧阳予倩、“中国芭蕾舞之母”蒋祖慧、“中国第一只白天鹅”白淑湘、中国古典舞学科创始人唐满城等人,他们对舞蹈艺术的满腔热情浇铸了一篇又一篇的壮丽诗章。

出生于湖南浏阳的欧阳予倩先生(1889—1962),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是戏剧大家,且具有与时代脉搏相通的敏锐观察力,除了在戏曲、话剧、文学等领域造诣颇深,他也是新中国舞蹈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建设者与推动者,在中国舞蹈史论研究、舞蹈表演及创作思想、中国古典舞创建思想等诸多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他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指导了第一项中国古代舞蹈史的研究工作,重新建构了中国古典舞的理论内涵,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专业舞蹈团“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主持开办了“舞蹈运动干部训练班”和“舞蹈研究班”,编写排演了大型芭蕾舞剧《和平鸽》等。1956年,中国舞蹈史学研究的第一个机构——“中国古代舞蹈史研究小组”在欧阳予倩的精心筹备下顺利成立,作为艺术指导的他带领着一批舞蹈史学研究者编选出《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一书,为中国舞史研究开启了新的征程。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舞蹈史的目的与意义,欧阳予倩曾明确指出:“我们研究舞蹈史,为的是弄清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路线,总结过去的经验,为新中国的创作提供参考资料。”③他站在历史的角度,以客观全面的眼界来审视中国舞蹈发展的脉络与方向,在社会的过渡、时代的变迁中继承几千年来所积淀的优秀舞蹈文化,并寻求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舞蹈艺术的新趋势。

然而,1966年开始的十年“文革”不仅使中国的经济濒临崩溃,文化艺术事业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舞蹈舞台上除了作为样板戏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其他种类的舞蹈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抵制。在这一艰难的背景下,湖南舞蹈界的艺术工作者们坚持创作并演出了一批具有时代烙印的优秀剧目,如舞蹈《访韶山》《狮舞龙腾》《编个斗笠送亲人》《阿雅打鼓庆丰年》《咚咚喹向着北京吹》《阿妹上大学》《炉火正红》和大型舞剧《生命》《红缨》《湘黔战歌》等。其中,《红缨》和《湘黔战歌》代表着文革结束后的湖南舞蹈逐步走向繁荣。

当舞蹈艺术受到“文革”的冲击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时,湘籍舞蹈家唐满城(湖南浏阳,1932—2004)与李正一创建了“身韵课”。唐满城通过舞蹈本体的动态与形象特征来感知中国古典文化中的脉络逻辑和文化意蕴,从戏曲舞蹈中提炼出古典舞的“纯舞性”和“抽象性”,并将传统民族文化与舞蹈样式的逻辑关系合理化,再从代表性动作及态势的规律间生成独立变体,由此编写了古典舞“身韵”教材。“身韵课”这门崭新课程的创建为古典舞教学拓宽了新的空间,以及一系列学术理论如《关于“身韵课”教材对传统的继承关系及其整理方法》《论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形、神、劲、律》《对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剖析》等都具有重要的教学指导和理论研究意义。可以说,唐满城关于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创作实践和教育理论“使得中国古典舞挣脱了戏曲舞蹈中的程式局限,并拥有了自身独具一格的动作元素和舞蹈语汇”④,从而呈现出一幅幅更具表意功能的古典舞画卷。唐满城为中国舞蹈事业的建设倾尽毕生心血,他是中国古典舞学科体系的领军人,是中国古典舞核心最重要的探索者,是舞蹈教育教学的重要实践者,他深厚的艺术修养、广博的知识眼界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成为诸多学者的楷模与标杆,其舞学理论和教研成果更是中国舞蹈领域的一笔丰厚财富。

这一时期的“湘籍舞蹈家群体”从建国初期以高度创作热情投入到舞蹈艺术文化的建设中,到“文革”期间仍满怀对民族舞蹈发展的强烈责任心的艰苦前行,展现了湘籍舞蹈家们对舞蹈事业的无限热爱与历史使命。他们扎根于人民生活的土壤,继承中国优秀传统艺术文化,并逐步建立较为系统完善的理论,始终不渝地精心创作、演出交流、教书育人和辛勤研究,体现出湘籍舞蹈艺术工作者们积极乐观、奋发图强、吃苦耐劳、忠诚爱国等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

三、稳步繁荣发展的新时期(1979—2000)

走进八十年代,中国迎来了文艺的春天,1980年湖南省召开了首次舞蹈家代表大会,并成立了湖南省舞蹈家协会。之后,湖南省的舞蹈创作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涌现了一大批湘籍舞蹈工作者,如资华筠、潘运云、刘湘陵、刘永尧、莫梓材、王端仪、许红英、常虹、欧建平、谢晓泳、余大鸣、胡明珠、王小元、向美华、赵湘、陶孝发、杨霞、袁益军、柳岳波、熊健、沈伟、刘晶等许多重要的舞蹈表演家、舞蹈教育家及舞蹈理论家。另外,九十年代的大型舞蹈作品更是异彩纷呈,如《扎花女》《边城》《三湘杜鹃红》《山凤》《四季花儿开》等,其中,大型民族舞蹈诗《扎花女》获得文化部“五个一工程”奖;舞剧《边城》荣获国家“文华大奖”和“曹禺戏剧奖”,该剧编导谢晓泳、王端仪以及主要演员杨霞、柳岳波等人均获“文华”单项奖。这意味着湖南舞蹈的创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国家一级编导莫梓材(1946—)出生于湖南益阳,他的创作贴合人民大众,十分注重对现实题材的挖掘,如群舞《快乐的建筑工》曾获得第五届CCTV舞蹈大赛群文组金奖及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其他作品如《长岛人歌》《草工之声》等都曾在全国舞蹈比赛中获奖。出生于湖南长沙的国家一级演员许红英(1948—)在湖南省舞蹈家协会工作二十余年,为繁荣湖南舞蹈事业孜孜不倦,除主演《草原儿女》《白毛女》《梁祝》等多部舞劇、舞蹈外,她致力于舞蹈的传播与教育,曾带领湖南舞蹈团参加全国“荷花奖”、组织策划多届全省性舞蹈大赛、主编《湖南省舞蹈考级教材》三卷等。舞蹈表演艺术家常虹(湖南衡阳,1950—)在1980年定居海外后,仍积极从事舞蹈表演和教学,她所编创并表演的《春江花月夜》《剑舞》等作品在各国传播,其中所蕴含的湖湘意蕴也广为流传;同样出生于湖南衡阳的舞蹈理论家欧建平(1956—)硕果丰厚,他出版了中外舞蹈及艺术学领域中英文专著、译著28部,代表作有《舞蹈美学》《舞蹈概论》《现代舞》《东方美学》等等。国家一级编导谢晓泳1956年生于湖南花垣县,曾创作了大量舞蹈作品,《腊尔山歌》《阿达玛的咚咚喹》《猛洞河的月亮》《瑶河向远方》等作品多次在国家及省级舞蹈比赛中获奖,其中舞剧《边城》获国家文化部“文华大奖”等七项单项奖、曹禺戏剧奖、第四届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国家一级编导余大鸣(1957—)出生于湖南张家界,曾多次获得“文华导演奖”“中国戏剧节导演奖”“荷花奖”,其主要作品有《东风颂》《咕哩美》《绽放》等。国家一级编导胡明珠(湖南常德,1955—)的主要作品有《踩花鞋》《颠谷》《踩瓦泥》等,这些作品曾获全国各大赛事的重要奖项,其作品以展现少数民族舞蹈风貌为主,这对弘扬优秀的湖南少数民族舞蹈具有重要价值;出生于湖南湘阴的国家一级演员杨霞(1965—)的主要代表作有舞剧《边城》、双人舞《黄合恋》等,曾荣获“文华表演奖”“梅花奖”“优秀主角表演奖”等重要奖项;1968年出生于湖南湘阴的天才编舞家沈伟其编创的《春之祭》《声希》、北京奥运会《画卷》《融》等许多作品享誉国际,他极具开创性的跨文化和跨媒介创作得到国际艺术节的广泛关注,被《华盛顿纽约时报》成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国家一级演员刘晶(湖南衡阳,1970—)主演的大型舞剧有《大梦敦煌》《项羽》《虎门魂》等,曾荣获第八届“文华表演奖”、中宣部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等重要奖项。作为湖南本土出生又始终坚持服务于本省的舞蹈艺术事业的舞蹈家人数众多,当然,除以上所列举的舞蹈艺术家外,还有无数为了为了湖南舞蹈事业、为了中国舞蹈事业努力奋斗的众多湘籍舞蹈工作者。

在此,一定要着重提及资华筠先生(1936—2014),出生于湖南省耒阳县的她从一个卓越的舞蹈表演者,到一个开宗立派的舞蹈理论家,再到一个心系社会、关怀人文、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影响力的资深学者,每一次升华与成功的背后都印下了她坚韧探求的足迹。作为一个出类拔萃的舞蹈表演者,资华筠于1980年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舞蹈家示范演出中被授予具有终生成就意义的“优秀表演奖”,这足见其舞蹈表演技艺之精湛。1981年至1983年,资华筠转向自创自演的舞蹈剧目,与他人合作举办全国巡演舞蹈晚会,可见其对艺术传播的重视和对民族舞蹈的审美追求。对于舞蹈创作,她曾明确指出:“创作模式化导致了艺术作品的雷同化,形式混杂导致各类艺术本体特质的萎缩,任务过多过密导致编创人员艺术透支。”⑤可见,不管是当时还是现今,这些一针见血的话语切中时弊且不断警醒着艺术领域。作为一个孜孜不倦的舞蹈理论建设者,资华筠于1987年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主持国家级、院级重点科研项目和课题,这期间最瞩目的成就为《舞蹈生态学》等一系列著作的问世。《舞蹈生态学》开辟了一门新的舞蹈学科,“构建了一个独立的研究体系,为舞蹈艺术的本体探索确立了坚实稳固的地位”⑥。将全人类的各种舞蹈现象放置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进行追根溯源和横向对比,并通过各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来揭示各舞蹈现象最根本的规律,这种对实践的浓缩及方法论的钻研彰显了舞蹈理论者的钩深极奥之恒心毅力。此外,《舞蹈生态学》所呈现出来的学科跨界交叉的开放性,指引了舞蹈学科的未来走向,启发了本研究领域的学者借助“新兴交叉学科来推进本学科的范式与规模的拓展”⑦。尤其在信息技术飞速前进的时代,多学科、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思路可超越旧有的研究模式,成为解析研究对象的利刃。对于舞蹈艺术而言,将表演实践提升到学术理论的层面,最终仍需回归到舞蹈实践上来,而《舞蹈生态学》正契合了这一观点。资华筠先生是一位舞者、一位学者,更是一位智者,她为舞蹈艺术所做的贡献点亮了无数探索求知者前行的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湘籍舞蹈家群体逐渐呈现出领军人物众多、地域性明显、时代精神强烈、创作风格多元、学术品格严谨等重要特点。这些舞蹈艺术家们除了有自身独特的个性之外,还具有根植于本土血脉、本土生活和本土文化的重要共性,这种共性不仅表现在舞蹈艺术作品中、舞蹈表演的呈现形式上、舞蹈教育理论研究的文化里,更表现在它对创作主体即舞蹈艺术家的思维方式、性格气质乃至整个精神人格都产生着重要的熏陶作用。

湘籍舞蹈家群体作为中国舞蹈近现代发展史中重要的一支,对他们进行个体分析必不可少,但对这些群体展开共性研究也十分必要,因此笔者从地域、人才结构、贡献成就这三个方面来总结。首先,湘籍舞蹈家群体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这种共性不仅体现在舞蹈艺术作品的文化内容、表现形式上,还呈现出创作主体的精神思维、审美方式、道德品格等内在特征。如舞蹈表演艺术家常虹所领舞的《各族人民爱韶山》《湘黔战歌》等作品体现出湖湘儿女的英姿柔情;国家一级编导谢晓泳所编导的舞蹈作品《瑶河向远方》、舞剧《边城》等展现出浓厚的乡土情怀;舞蹈教育家曾岚曾主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南卷》《湖湘文库·湖南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等书目,致力于湖南舞蹈事业的传承发展。其次,从人才结构来分析,湘籍舞蹈家群体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无论是在舞蹈的表演、教育,还是导演、传播、评论、组织等各个领域都有一定程度的涉猎,并从过去的较为单一化逐渐转变为多元化。再从湘籍舞蹈家群体的贡献成就入手,学术理论的钻研、优秀剧目的传扬、表演技艺的革新等都凝聚着时代的精神,蓄积着不朽的理念,艺术家们走出了湖南,走向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如“中国芭蕾舞之母”蒋祖慧所创编的芭蕾舞剧《祝福》不仅获得文化部、文联多项大奖,还应邀到英国、苏联等多个国家演出,享誉中外;舞蹈理论家欧建平出版了《世界艺术史·舞蹈卷》《当代西方舞蹈美学》等数十部中外舞蹈及美学领域的中英文专著、译著,并在海内外的权威报刊上发表千余篇论文、评论和辞条;出生于湖南湘阴的旅美华人舞蹈家沈伟于2000年在纽约创办“沈伟舞蹈艺术”,2007年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在国际艺术界中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一名享有盛誉的国际编舞家。

此外,值得提到的是,还有许多非湘籍但对湖南舞蹈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舞蹈家,如湘西州歌舞团团长、湘西州非遗专家委员会荣誉委员贾肇巽,曾任湖南省歌舞团编导、衡阳市歌舞团编导黄永健,曾任湖南省艺术学校民族舞蹈科创史舞蹈老师张莉茹,瑶族舞蹈专家王一冰,以及众多舞蹈表演艺术家、教育家、评论家,如曾岚、汪曙云、汪曙生、陈家烈、李万生、董长江、李志明、王长兴、周婉丹、陶景杜、林凤等等。他们以广阔的艺术视野和崭新的思维观念为湖南本土文化注入新的能量,使其创作成果、教育成果、理论成果等成为湖南舞蹈艺术事业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总体来说,二十世纪湘籍舞蹈家群体的成就与贡献促进了中国舞蹈事业现代化的进程,为舞蹈的发展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延展了舞蹈学科理论的深度和舞蹈艺术评论的广度,推动了社会与艺术功能的相通相融,充分发挥了舞蹈艺术的社会作用和人才培养的教育作用,并在中国舞蹈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中确立了中国舞蹈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这些艺术家们根植于优秀文化传统,肩负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高远宽阔的眼界和去腐求新的思维不断寻求着舞蹈的新发展,积极而深刻地影响着后世的艺术探索者。然而当今湖湘舞蹈事业的发展之路上,开宗创派的大人物虽多,但相互之间缺乏师承关系和创作纽带,以至于“群体现象”并不突出,人才群体的发展也处于失衡的状态;此外,湖湘舞蹈人才大多具备百折不挠的苦干精神和严谨细致的学术品格,但相互之间缺乏合作和交流,许多比赛、晚会或多或少出现了“滥觞”⑧现象。因此,在湖湘舞蹈艺术的未来发展中,还需进一步厘清现状,寻求长足稳步的繁荣。

注释:

①黎锦晖:《麻雀与小孩·卷头语》,上海中华书局1921年版,第6页。

②《中央苏区文艺丛书》编委会编:《中央苏区文艺史料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第49页。

③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舞蹈史研究组编:《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第210页。

④唐满城:《世紀之交——对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的期望》,《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⑤段妃: 《论资华筠的舞蹈艺术观》,《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⑥洪霁: 《资华筠的舞蹈生态观》,《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

⑦资华筠: 《关于<舞蹈生态学>》,《南方文坛》 1997年第2期。

⑧冯双白: 《浩瀚舞史,孜孜以求——<中国乐舞史料大典>序》,《舞蹈》2016年第5期。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   刘   瑶

猜你喜欢

舞蹈家湖南舞蹈
为什么久坐久站腿会发麻?
和谐律动
舞蹈课
澳大利亚 堪培拉 百岁舞蹈家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
湖南童谣
在湖南
unit 15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