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湛江非遗舞蹈的艺术价值与保策略研究

2021-01-13许笑傲

艺术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保护策略艺术价值舞蹈

许笑傲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非遗舞蹈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与艺术价值,但在非遗舞蹈的保护实践中却面临社会认知度不高、技艺传承人才流失、传承困难等问题。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湛江非遗舞蹈,结合时代发展与现代艺术审美,将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形式呈现出来,探索其保护策略,继承和发扬,让非遗舞蹈重焕光彩。

关键词:湛江非遗 舞蹈 艺术价值 保护策略

湛江在历史上以古老的海滨商镇而著称,徐闻港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它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相望、三面环海,是中国大西南的主要出海口。因为它海岸线曲折绵长、海湾众多、海陆交通方便,所以有力地促进支持了我国海上丝路的兴起与发展。

湛江市历史悠久,文化底深厚,非遗资源丰富,在岭南文化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雷州文化更是与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广府文化并称为岭南四大文化。目前列入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名录的项目有七十多個。

统计显示,2006年到2011年,先后正式公布的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中,雷州歌、雷州石狗、吴川飘色、雷剧等位列其中。2006年到2012年,广东省先后正式公布的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项目里,湛江占有24项,分别是湛江傩舞、吴川飘色、雷州石狗、蒲织技艺、风节等等。还有东海岛人龙舞、遂溪醒狮、雷州姑娘歌、麒麟村爬刀梯、雷剧、沈塘人龙舞、廉江白戏等颇具特色的非遗项目。湛江非遗艺术,具有开放性、海洋性、包容性、冒险性等特质和风格。

当今,较少地关注湛江非遗舞蹈,遗失了它在岭南非遗舞蹈重要位置以及独特的区域风俗风情。然而,在强调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实现海洋强国的今天,湛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处,其非遗舞蹈的保护与创新更应作为“一带一路”视野下文化软实力输出的重要组成。

一、湛江非遗舞蹈的艺术价值

湛江非遗舞蹈品类繁多,犹如一块瑰宝,具有丰富性与多元性。雷州人大胆开放,先民文化以及生活方式都有所保留,从而使得湛江地区的文化发展始终保持鲜明的地方色彩,古老而朴素,非遗文化遗留相对完好,至今依然沿袭着传统艺术项目。逢年过节和庆典之日都热闹非凡,逐步形成了今天的湛江特色。湛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粤西半岛本色,泛海洋文化属性。它具有独特的、质朴的、原始的风俗民情,雷州方言、湛江音乐、湛江风俗、湛江饮食、湛江民情、雷州石狗、雷歌雷、湛江珍珠等,凸显着湛江的文化特色与艺术价值。

湛江傩舞,表现的是古代雷州半岛人民敬天崇雷,形成以雷首公与五方雷将为主体,以及土地公婆、艄公婆等傩具的种独特的雷傩舞。形式包含“走清将”“考兵”“舞六将”与舞二真”等。湛江傩舞亦是古时期,人民祭雷遣灾,祷神保平安的舞蹈,展现着湛江本士地民俗民风。至今乃流传于麻章区的湖光、太平,雷州市的南兴、松竹、杨家、白沙、附城、沈塘以及吴川市的黄坡、博铺等镇乡村。每逢“年例”各村都会进行傩文化活动。在湛江市麻章区旧县村,每年也都要举行傩舞等文化活动,非常活跃,受到村民们欢迎。湛江傩舞被称为中国舞蹈艺术的活化石,并且已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

人龙舞,在湛江东海岛以及沈塘都有人龙舞,这一特色泛海洋文化舞蹈。人龙舞是由人搭建组成的娱乐性舞蹈,并且具有浓厚地乡土民风民情。民国《海康县续志·地理·民俗》中记载:“舞龙者,前一人为龙头,后为龙尾。次一人直卧,手抱前者脚挟后者。挨次递抬,向街直走。则念日:骑龙头,龙头落下水;骑龙尾,龙尾竖上天”。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在沈塘圩始创,初为当地群众定义为一种即兴性的娱乐舞蹈,而后演变为在中秋月圆之夜狂欢的传统节目,时至今日,依然在民众中流行表演。该舞蹈于2009年列入广东第三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亦被录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

舞鹰雄,舞鹰雄流传于廉江、遂溪和赤坎等市县,已有近三百年历史。大致表演的是鹰雄因猴子挑衅而激烈打斗,雄鹰用腹部顶着6米高的杆子,展翅冲天飞上去,技艺惊险而困难,极为扣人心弦,后经大肚佛善言相劝,息战言和。舞鹰雄融合舞蹈、武术与杂技于一体,颇具特色。

陶鼓舞,起源于川瓦窑村一种民间击乐舞蹈,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陶鼓腰间较细,两头蒙羊皮,击打时发出“嘭”之声,表演者边舞动边击陶鼓,唢呐伴奏,颇具特色。舞貔貅,又名“紫薇降貔貅”,起源流行于吴川。相传,古代有一猛兽貔貅常危害村民,后被神童紫薇用计降服,自此造福人间。近年,表演上增加了四层人塔的“貔貅上牌山”更显气势恢宏,引人入胜。

蜈蚣舞,流行于雷州石。是雷州市乌石港的先民们,创造的一种民间民俗舞蹈活动,寓意祛邪消灾、祈盼安康与丰收。它起源于明代,距今接近大约400多年的历史了。在民代的《海康县续志·地理·民俗》当中曾记载:“仲秋日夜又有箫鼓聒耳,群童队行,手持香火楦饰,龙狮首尾,跳舞通街,日¨舞蜈蚣者,此农民相沿之习也。”

草龙舞,赤坎区调颀村的草龙舞是先民承袭闽南传统文化的民间舞蹈。草龙由稻草、渔网、竹篾等材料制作而成,其造型独特、舞蹈粗犷。草龙舞通过穿、腾、扭、转表现出海岛上的渔民与汹涌的大海搏斗的状态样貌,传承至今,逐渐成为一年一度元宵佳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

遂溪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遂溪更是誉为“中国醒狮之乡”,常常登上国内外重要舞台。遂溪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文化活动。2008年李荣仔被国家文化部评为国家级非文化物质遗产项目南派醒狮粤西地区唯一的传承人,他做的“狮头”不仅夸张、醒目、还传神威严。藤牌功班舞,又称盾牌舞,起源盛行于湛江徐闻县。徐闻阵式藤牌功班舞是一种民俗舞蹈活动,最早时象征军事布阵形态,由战备状态的对抗演练逐渐演变为民间祭祀。舞蹈强化了它的表演风格,反映了人民群众自强不息,热爱乡土的精神情操和祈求、平安、和谐、欢乐、富足的纯朴愿望。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类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更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艺术价值是非遗舞蹈的灵魂,蕴涵着民族的艺术精神,原始的、单纯的、质朴的特征能够为现当代艺术的发展带来启示。

二、湛江非遗舞蹈保护难点与重点

非遗舞蹈承载着民间的记忆,非遗既要保护也要传承。近年来,随着非遗舞蹈概念的提出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湛江非遗舞蹈面临着诸多困难,艺术水平限制、难以市场化、某些企业滥用非遗概念等难题也始终困扰着非遗舞蹈的保护和传承,如何有效地保护非遗舞蹈,传承非遗舞蹈,值得人们研究、思考、践行雷州、吴川、徐闻、遂溪作为湛江的地级市,是拥有众多灿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名地与旅游胜地,对其艺术价值的挖掘、保护和传承都是有着现实意义的。以广泛搜集舞蹈相关文字资料及相关文艺题材为基础,保护传承湛江非遗舞蹈项目,是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所坚决不能放弃的,非遗舞蹈是活态”的文字史料,其蕴含着大量的、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我们不仅是湛江非遗舞蹈的见证者,更是传承者,唤起舞蹈人与研究者的责任。共同守护这一灿烂文明。

三、湛江非遗舞蹈保护策略

1.重视湛江非遗舞蹈的保护与传承

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变,遗存至今的湛江非遗舞蹈是非常珍贵的,我们应对非遗舞蹈加大保護力度,呼唤社会广大民众对非遗传承人的高度重视和敬仰。目前,湛江非遗传承人稀少,很大一部分已经是徐徐老者,如果我们再不重视非遗舞蹈的传承与保护,加大人力、物力、财力去保护他们,区域内的很多珍贵的优秀非遗舞蹈将濒临消失。

2.非遗进校园,传播与推广非遗舞蹈。

通过非遗进校园,建立非遗传承教育的特色发展之路。将非遗传承人“请进来”与“走出去”相融合。湛江地区设有舞蹈专业的大学就有3所:广东海洋大学,岭南师范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民办)。这样的资源条件,为保护与发展路径有了良好的基础,并且,将非遗舞蹈内容引入大学专业教学并开设特色课程方面,为探索与建设提供了可能性与积极意义。

3.结合旅游业,推动城市经济文化艺术共同发展。打造实景舞台演出,结合旅游线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非遗舞蹈能够更加全面贯彻得到发展与推广。根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颇具旅游价值,研究者与投资商纷纷把目光投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上。利用与保护非遗旅游资源,整合非遗舞蹈,融入商业项目,市场化运营,也是非遗传承传播的一种方式。

结语

湛江作为拥有众多灿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名地与旅游胜地,对其艺术价值的挖掘、保护和传承都是有着现实意义的。在“一带一路”文化软实力走出去,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政策感召下,着眼于保护传承湛江各类艺术文化非遗项目,致力于推动湛江文化艺术瑰宝与当代社会发展潮流、湛江地区经济、文化发展需求有机结合。在不改湛江非遗舞蹈原汁原味的初衷下,与时俱进,不断寻求创新。运用当下新媒体、新视觉传达技术手段,打造艺术审美价值高,人民群众印象深的实景舞台演出,结合旅游热门线路,既能够推动湛江文化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又可以保护湛江非遗舞蹈,得以传承和传播。让我们保护历史文明的印迹,留住人类的生命记忆!

注释

①饶品良.雷州文化在岭南文化中的传承与创新[J].职大学报,2017(2)

②许笑做,王珊.浅析湛江傩舞“考兵”的造型艺术在舞蹈当中的运用与塑造[J].大众文艺,2017(11)

③朱培科.“人龙舞”的文化传承与建构[J].艺术评论,2014(10

④佚名.雷州乌石蜈蚣舞.[EB/OL].广东文化网,http:www.gdwh.co[M].cn/whyc/2010/0204/article_2079.html.2010(2)

注:本文系2019年广东海洋大学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项目名称:湛江非遗舞蹈的表演艺术与创作实践究,编号C19094。

猜你喜欢

保护策略艺术价值舞蹈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浅析油气层损害机理及保护策略
湖北民间舞蹈的特点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移动阅读环境下数字版权保护探究
浅析现代包装插画设计的商业应用
我和舞蹈
融合与创新:伪满洲国建筑研究
古城墙中所包含的艺术文化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