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校法律专业课程思政策略
2021-01-13唐素林
唐素林
摘要法律专业的特殊性决定着其必须将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放在首位,因此加强法律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从分析高校法律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现状入手,阐述了高校法律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高校法律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内容(元素),提出了创新高校法律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的策略,在高校法律专业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法治建设培养德法兼修的人才。
关键词 法律专业 课程思政 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9.054
Innov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trategies of Law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NG Sulin
(BeiJing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w, Beijing 102628)
AbstractTheparticularity oflaw specialtydeterminesthat itmustputthemaintenanceof social fairnessandjustice in the first place.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law special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law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pound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he course of lawmajor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analyzes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ntent(elements)containedinthecourseoflaw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innov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oflawmajor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as to organically integrateth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the courseoflawmajor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improvethequalityoftalenttrainingandcultivatetalentswithbothmorality and law for the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Keywordslaw major;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teaching innovation
1當前高校法律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现状
1.1思政元素虽丰富,但课程思政教育不凸显
法律是属于国家上层建筑,而作为传授法律知识与技能的高校法律专业课程必然承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重任。法律专业课程本身蕴含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等丰富的思政元素,但传统的法律专业课程注重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讲授,也培养他们理解与应用法律的技能与能力,虽然也会讲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等理念,但这些词汇和理念是来自西方,老师也未自觉地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未能很好地发挥法律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作用。
1.2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思政教育途径少
过去针对法律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相对比较单一的,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在课程设计方面,注重的是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实现,没有设计课程的思政目标。尽管近些年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对法律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了一定的改革,融入了信息技术手段,也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但因缺乏对课程思政教育的设计,导致难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课程思政、开展思政教育,即便有,教学方法单一,实施思政教育的途径很少。
1.3部分法律专业教师认识不到位
在高校法律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部分教师认为法律本身就蕴含着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等相关理念,通过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教师认为其中所蕴含的思政内容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没有必要再专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因此部分教师对法律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时一般仅是传授法律知识,少有或没有专门在教学中进行政治思想的引导。从而使学生虽然掌握了法律专业方面的知识,但是他们对于政治的敏感性、辨别力等存在不足,不能满足法治建设的需要。
1.4部分学生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
因受一些成人错误认识的影响,部分法律专业的学生认为,自己选择了法律专业,只需掌握好法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并能将这些基本知识、原理等正确运用到实践中。他们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不感兴趣,错误认为那些内容是虚的,对实践没有多大用词,没有必要学习。因而,他们对于法律专业课程思政的学习采取的是比较敷衍的态度,从而导致有些同学理想信念淡化、道德失范,对于这样的学生来说进行思政教育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不利于法律课堂中思政教育的开展。
2高校法律專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
2.1高校法律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有鲜明的政治属性
众所周知,法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它的产生发展与政治活动密不可分;而现代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民主政治,而民主政治的基本治理方式是实行法治。因此法治总是与国家的政治活动相关联,是对国家政治制度以及政治关系规范化、法治化的表达,而为法治提供一定方向是政治,因此政治的变化会引起法律的适当调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法治当中必有政治,法治是离不开政治的。每一种法治形态的背后都有一套政治理论,从而形成固定的政治逻辑,最终形成政治立场。同样,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而言,马克思主义是其政治哲学基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与完善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也是其底色。
2.2高校法律专业课程蕴涵了丰富的思政内容
各门法律专业课程蕴涵了不少的思政内容。比如法理学课程,在讲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政治鉴别能力和法律信仰,培养“法治中国”的接班人。再如我国宪法和民法典都规定有平等原则、保护人权等,他们不仅是法律规定,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法律原则,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在我国法律中的体现,老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稍加引导,就能让学生去内化与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提高法律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效果。最后,民法典中的公序良俗原则,以及对习惯、民约、乡规等的认可,就是吸收了我国社会传统道德法则、优秀传统文化和善良风俗习惯的内容;老师在讲授要引导学生从“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方面去思考,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虽然不同的法律专业课程,其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有所不同,但其教育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在法律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内容和元素,以实现高校培养“德法兼修”社会主义法律人才的目标,实现当前复杂形势下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高校法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创新的思考
3.1运用好法律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内容,发挥法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作用
如前所述,法律专业课程里蕴含了丰富的思政内容,法律专业课教师要充分运用课程蕴含的思政内容或思政元素,在传授法律专业知识与原理、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入思政内容,能够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换言之,我们在法律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有机地安排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案例,在传授法律知识、训练工作技能的同时,将思政元素(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强化价值指导和政治引领,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积极主动梳理其中的思政元素(内容),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发挥法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作用。
3.2优化教学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氛围
前已述及,在传统法律知识课堂中,教师多以讲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引起学生兴趣,也不能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思想政治内容。因此为了更好的使法律专业教学与课堂思政教学进行很好的融合,应该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同时可以通过一定的探讨来了解法律知识中所包含的政治思想教育内容。首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优先考虑好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发掘出法律专业课程蕴涵的思政元素,优化教学内容,精选教学方法等。其次,在实施教学设计时,做好融合“课程思政”教学的组织工作;根据法律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体现维护公民权利,塑造公平公正法治环境,培养个人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等思政内涵的理论知识,通过课堂讲解、讨论分析、课程实践等多个阶段、多种角度对学生进行讲授与训练;最后,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教学。以法律专业课程内容及思政教育内容为基础,选择讲授、讨论分析、实战训练、混合教学等方式方法进行教学,保证教学方式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增强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吸引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3.3提高法律专业教师对法律课程思政教育的认识,将思政教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之前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法律知识的传授,老师也未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方面的引导,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现在的法律知识课堂,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将思政教育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因为老师是学生的表率,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直接影响到学生“三观”的形成,影响到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备良好的法治观念意识,形成正确法律信仰,全面增强自身的思想素养与道德素质,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引领”。
教师要课程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授课教师要充分挖掘所授法律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元素),对大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在开课之前,授课教师进行课程设计、制订课程标准时,亦即在安排课程内容、制作或选择教学资源时,要充分考虑好如何在该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要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在课程教学实施中,具体每节课教学内容的选择、相关案例的挑选、教学方式方法的选用以及与学生的互动都要考虑是否可以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因为我们要培养的是法律人才,是要参与到我国法治建设中去的,他们不仅要掌握法律,会一些工作技能,更要在“德”方面胜任法治建设工作。再有,即使在教学评价上,也不能忽视思政教育,将“课程思政”纳入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最后,在学生作业或技能训练方面,也需重视思政教育。作业练习、技能训练或实践教学,授课教师言传身教引领学生完成法律道德、职业精神的深层次塑造。总之,授课教师一定转变观念,将课程思政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
3.4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识,并积极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
法律知識的学习不仅仅要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要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从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了提高在法律专业课程进行思政教育的效果,在现实中真正实现法律所承载的公平正义,离不开学生的配合;因而提高学生对课程思政教育的认识,让学生积极主动融入课程思政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教师作为法律专业知识教学与课堂思政教学相融合的重要组织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加入专业学习和思政教育中;而提高学生兴趣的前提是要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进行转变,建立朋友式的关系,尊重理解学生,从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即老话所言“亲其师、信其道”;因而在此过程中,要积极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对知识进行探索外,还培养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识辨能力;同时,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主动的加入课堂的教学中,达到融入课程思政良好的教学效果。
3.5重视实践教学中的思政引导,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作为未来的法治建设人才,法律专业学生不仅掌握一定的法律理论知识,更要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现实的法律问题,从而实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高校进行法律知识传授同时还要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来使学生感受法律、法治所蕴含的意义,而情境教学、实践教学必不可少。
情境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己置身于仿真环境进行学习,通过在仿真的环境中学到相应法律知识,训练相关技能,理解岗位的相关要求,使学生受到职业潜移默化的影响,换句话说,通过情境教学不仅使学生在法律专业理论知识、职业技能等长足的提升,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同时,实践体验训练也是学生实践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突破口,通过实践体验使得学生对法律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有更深的认识,并且通过实践体验可以使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践问题,使学生可以深刻的体会职业岗位要求,在提升学生法律专业知识于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4结语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变化,必然要求高校法律专业课程教学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变革,其中要求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就是重大改革之一。虽然当前高校法律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还存在一定不足,但随着教师观念转变、学生认识的提高,教师充分挖掘法律专业课程蕴涵的思政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法律专业课程的授课方式方法;学生也积极主动融入课程思政学习,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高校法律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的创新进程,更好的培养法律人才,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赵中华.思政教育融入高校会展专业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8):164.
[2]龙雯.高校法律课程课堂思政教学创新研究[J].家庭生活指南,2019(07):201.
[3]包姝妹: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探析——以《侵权责任法》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0(16).
[4]鹿丰玲.三全育人模式下课程思政问题的探讨[J].文教资料,2018(26):170-171-96.
[5]王瑞霞.高校非法律专业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