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2021-01-13刘晓毅

艺术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形式美特征

刘晓毅

摘要: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纷繁复杂,含着极大的艺术价值,也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从图案的本身相关性特征出发,在其基本内涵的关照下,聚焦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形成、发展及其精神体现,而后从形式与内涵两个方面,着重探析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审美表现,以期能够窥探其中所体现的深刻美学价值,从而对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些许有益启示。

关键词:传统吉祥图案 特征 形式美 内涵美

图案最基本的作用是传信息,而后经过不断的艺术加工和人文改造,图案形式不断丰富,进而形成独具艺术魅力的图案文化。作为视觉艺术再现的一种形式,它将自然、人文、历史等进行艺术化再现,从而在组合之中展现出深刻的审美意蕴反观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从中华文明生之初就已经出现它所负载的多重内涵印刻在中华文化之中,并展现出极大的审美价值和借价值。对此,本文基于图案本身的相关特征,审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形成与发展,进而深入探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审美内涵。

一、图案的概念、来源、种类及其作用

1.图案的概念解读及其来源概览

日本人最先将英语中的Design一词译介成“图案。从其表面来看,顾名思义,即图形设计的方案。尽管图案一词在中国的使用历史不足百年,但相关概念早已印刻于中国传统艺术之中。从上古时期陶制品上的朴素纹样,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的图案。从秦汉时期的砖瓦形制到隋唐时期的五彩斑斓,从元明时期的青花纹样到清朝时期的百花争艳,都体现出对“图案”思想的认识,而在这一过程中,“艺术性”“思想性”“审美性”“人文性”始终贯穿其中。

图案的出现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相伴相生。特别是在原始社会时期,各种视觉艺术形式的出现,逐渐丰富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从而这一时期的图案主要的作用在于表情达意。而后进入封建社会时期,随着文学艺术理论的极大发展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等,图案的内容及其种类得到前所未有的丰富与发展,从而逐渐形成了“大格局”与“小繁华”相互映衬的局面(即核心创作主线与其他副线互相繁荣的局面)。在这一过程中,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寻常百姓,都是图案创作和发展的重要动力,甚至直接影响着图案形式的表现以及审美内涵的表达。

2.图案的种类及其作用的体现

总体而言,图案可以大致分为基础性图案和艺术性图案两类。前者主要为后者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基础性图案主要是指学习图案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编排图案组织图案的基本思路。艺术性图案则是基于基础性图案的加工再创造从而创造出具有美感以及思想内涵的图案作品。

关于图案的作用,其最基本的功能是传递信息,对方通过对图案内容的解码进而获取信息内容。而对于艺术类图案而言,大众对其内涵的解读不在于简单地理解图案意义,在于理解图案背后藏的深厚内涵,以进一步达到精神愉悦以及获得艺术上熏陶的效果。因此,图案作为信息的载体,最终是要带给受众美的视享受,而不能成为视觉垃圾。

二、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形成及其发展

1.上古时代图腾崇拜时期

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时期的重要信仰活动,是古人对祖先的虚幻想象。图腾的出现源自于自然环境,古人发挥想象,将自然之物进行朴素的艺术加工,从而形成代表部落精神的图腾样式进行膜拜。例如,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些骨匕等器物上就可有鸟类图腾纹样。除此之外龙”“凤”图案的出现也是源自于图腾崇拜,因此,图腾崇拜活动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不断发展的温床为其后的吉祥图案的不断丰富提供了基本形式。

2.商周以降不断发展丰富

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是“青铜文明”的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上出现各种纹样,如饕餮纹菱龙纹、凤鸟纹等,这些吉祥纹样不仅出现在青铜器上,也广泛出现在玉器和漆器上。秦汉时期,儒释道三教鼎立,三教讲求趋吉避凶,上至帝王,下至布衣,都注重祥瑞之兆,例如这一时期的四大瑞兽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及一些文字吉祥图案如“长宜子孙”等。唐宋时期是吉祥图案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时期,其中一个特点是题材的扩大,特别是动物纹样成为主流。在装饰手法上,更加注重组合表现,例如花草与瑞兽的组合、仙人布衣与自然之物的搭配等。两宋时期的“风”盛行,也极大地影响了吉祥图案的创作,如“四君子”图寄予了文人騷客的诸多情怀,成为该时期常见的祥瑞图样。元代的吉祥图案当属元青花上的各种纹饰如缠枝牡丹、荷花、双龙、双鱼等,风格依旧贴近生活,而组合吉祥图案依旧创新不断,如“鸳鸯莲花”“祥兽灵芝”等等。明清时期的吉祥图案深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类型更加繁复,如金龙的“罗汉图”。赵之谦的“延年益寿图”等具有极强的吉祥寓意。再者,各类年画题材如“天官赐福”“金玉满堂”等等。

3.传统吉祥图案的精神审美内涵来源

首先,图腾崇拜和信仰促使其审美萌芽。上古时期的巫术、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等是催生图案形成的重要动因。以“龙”和“凤”为例,二者共同贯穿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至今还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龙”作为吉祥图案亦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图腾,本身被赋予吉祥、美好、神圣等寓意,并在封建社会时期被提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当代社会,人们更是将龙”图案看作是吉祥美好、驱邪保安的象征。“凤”作为地位仅次于“龙”的吉祥图案,同样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图腾龙风呈祥”的美好寓意已深刻映入人们脑海,以至于“凤”吉祥图案长期以来被封建社会纳入同“龙”一样的至高地位。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审美意识形态不是突变的,而是具有源流的。

其次,传统儒家思想深刻其中。在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下,以鸳鸯、凤凰、白头、白鹤、燕子为首的吉祥图案在不断总结的过程之中形成了寓意深刻的文化特征。例如,“鸳鸯图案被赋予两情相悦、白头偕老之意,“白鹤”图案被赋予延年益寿、长命百岁之意,“燕子”被赋予美好生活、家庭和谐之意等等,深入考察,这些吉祥图案背后反映的是人们的文化认知和审美态度,从更高层面看,反映的是几千年来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特色审美意识。

再者,民俗文化与之并融。“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形式和审美取向造就了吉祥图案的绚烂多彩。从共性层面看,在长期的各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吉祥图案,例如“榴开百子”“麒麟送子”“蟠桃献寿”“竹报平安”等。从异质角度看,例如藏族的“八瑞相”,苗族的“几何图案”等,各具特色,都承载着本民族特色文化内涵和审美取向,尽管如此,但都寓意着美好之意。因此,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其审美内涵是多元的,所透露的意识形态也是多元的。

三、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审美价值

1.传统吉祥图案形式审美特征分析

首先,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对称有致而不是杂乱无章。中国传统文化崇尚“成双成对”“好事成双”的美好追求,我们所熟知的“鱼”“龙”“鸳鸯”等大都是双数,且形制上对称分布,其共性特征都是以一点或线为中心对称分布相同数量或不同数量,但纹样相同或相似的吉祥图案。

其次,也表现在灵活多的特点之下透露出的韵律和节奏之美。节奏之感首先体现在线条的变化上,不同的吉祥图案在线条的表现上疏密有致、长短相宜,例如传统的云纹吉祥图案时卷时舒,交叠有致。再如分布于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服饰上的太阳纹、万字纹图案简洁分明、主次突出。其次,对于传统吉祥图案而言,由于讲究对比与调和,从而将疏密、大小、主次、虚实、动静等协调组织在一个图案空间之中,使整个图案做到整体统一而又富于变化,体现出强烈的节奏与韵律之美。2再次,色彩运用相得益彰。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色彩既可以是单纯之美,如明清时期青花瓷上的吉祥图案,也可以是绚烂之美,如苗族服饰吉祥图案中的红橙黄绿蓝。从共性视角看,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色彩主大红,从而辅之以其他配色,以色彩表达情感,但整体风格积极、明快、热烈。

2.传统吉祥图案审美意识内涵解读

传统吉祥图案历来讲求意境美,这与中国传统美学观密切相关。传统吉祥图案的发展与丰富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使得吉祥图案的创作不流于形式,而是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而吉祥图案的审美不仅体现在表面,也体现在背后的意义。

(1)神韵生动。中国绘画不同于西方绘画讲求形似,更追求神似,这使得我们必须以坚实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透过简单甚至有些抽象的画作表面挖掘背后的意蕴。例如图1藏族的“和睦四兄弟”吉祥图案,画面和谐有致、主次分明,作为一幅复合吉祥图案,寓意着长幼有序、互助互爱、毫无怨言,被藏族人民广泛运用在家中的各个场合,以表示祥和幸福。再如,常见的“连年有余”“龙凤呈祥”吉祥图案,整体画风写实,但神韵突出,使得图案形式不流于表面构造,而更注重内涵的体现,以至于能够走入寻常百姓,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吉祥图案。

(2)理想浪漫。中华民族从孕育之初就从未停止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从中孕育而出的浪漫主义思想则成为民族美学的重要特征之一。理想浪漫的精神特质有始终与自然联系紧密,因此,由于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期待,以及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对祥瑞之物加以艺术化再加工,并寄托心中的理想和希望。如(图2)中,人、兽植物和谐相生,神采奕奕,体现出人们所向往的理想生活。因此,理想、浪漫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所具有的最普通的精神特征,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的吉祥图案都蕴含着这样一种精神特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众的创作走向。

(3)虚无空灵。虚实手法的体现当属“留白”技法,原本广泛应用于绘画领域,但也移植于传统吉祥图案的创作。例如明清时期青花瓷上的吉祥图案,采用大面积留白手法,只刻画主要人物或花鸟等形象,不仅突出了画面主题,而且留白部分延展了画面空间,造成“实”与“虚”的对立和互动,具有无限想象的空间感。例如,云纹吉祥图案,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虚无空灵之感,将其装饰于服饰、器物或石刻等之上,从形制上看扩展了画面的层次感,从审美上看,拓展了观察者的想象边界。如(图3)中的太师椅,云纹镌刻其中,镂空处留白表现手法拓展了想象空间。

(4)委婉含蓄。中国文化是内敛型文化,中国人民讲求修生养息,以礼待人。中国文化的表达是曲线型,很少直抒胸臆,往往借助外物婉转表达。这种文化特质也深刻地融入艺术创作之中,因此,对于传统吉祥图案的解读,则不能简单地依赖于视觉感知,仍需要感受吉祥图案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以文化知识指导审美活动。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谐音、象征、暗喻是常用的手法,如(图4)中铜钱背面的蝙蝠图案取其谐音“福”,寓意“福气生财”。此外,对于组合性吉祥图案而言,也常采用委婉表达的方式传达其中的深意,不仅传统吉祥图案如此,扩展到雕塑、绘画等其他领域也体现出此特点。可以说,传统吉祥图案中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征,进一步凸显了这一艺术形式的可解读性。

(5)天人合一。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便是“天人合并历来受到深刻的关注与思考。这一思想渗透到方方面面,具体到传统吉祥艺术图案也是如此,对其影响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例如,在植物花卉題材上,以“梅兰竹菊”最为典型,特别是打破时空界限,将其有序整合,体现出物与物之间的和谐共生,更体现出传统美学强调的主客体完美统一的整体意识和求天下之大和的人文思想。再如,动物题材的吉祥图案,种类名目繁多的背后,都折射出朴素的自然观和理想观。例如(图5)松鹤延年图,画面静谧空灵,体现出人们注重对生命价值及境界的关注与追寻,进而从本质上把握宇宙万物的生命精神,是以“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进行审美的。

总体来说,对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审美内涵的把握不能仅停留在表面,一方面,要具备基本的观察审美能力,接收来自作品表面的讯息传递。另一方面,要具备较为深厚的专业知识素养,从而透过表象审查背后蕴含的哲学审美意蕴。两者兼顾,方能挖掘其中的独特价值。

结语

从表层形式来看,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线条上的对称有致、铺排和谐,布局上的节奏得当、呼应相宜,以及色彩上的主次分明、匀质可感,使得传统吉祥图案展现出绚烂多彩的局面。通过表层透视其内涵,其神韵生动、理想浪漫、虚无空灵、委婉含蓄、天人合一的审美价值更是彰显出传统吉祥图案的深刻艺术魅力。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具有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可解读性,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我们则要建立多元互补的设计构想,进而从传统视角出发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养料。

注释

①陈启祥,王杰,金灿灿.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文化内涵研究[J].大众文艺2017(2):138

②张吉琳.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审美内涵探析[J].吉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3):358.

③凌立.藏族传统吉祥图案中的和谐理念及审美观[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1):13

④袁静,徐小宁.“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的渗透[J].东岳论丛,2010(6):88

⑤张君.苗族服饰吉祥文化图案研究[J].美术大观,2015(2)

猜你喜欢

形式美特征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现代室内空间照明设计形式美的探析
论庆阳香包的图案设计特色
装饰性绘画的美学原则
浅析形式美在装饰画中的重要性
包装设计中字体的形式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