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党的群众工作创新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之策
2021-01-13任敏苏东方
任敏 苏东方
〔摘要〕大数据是新时代做好党的群众工作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大数据技术能促进党的群众工作智能化发展、实效提升、动态发展,也对党的群众工作的思维模式和工作理念、主体结构和工作方式、政治意识和工作能力构成新的风险挑战。大数据时代开展好党的群众工作必须要遵循科学的建构路径,树立大数据理念,推动党的群众工作创新;利用大数据优势,提升党的群众工作实效;运用大数据技术,完善群众工作制度机制,不断推动党的群众工作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 新时代;大数据;党的群众工作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1)05-0119-04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将群众工作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大数据在丰富党的群众工作内涵的同时也使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新时代,必须明确认识大数据对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作用,把握大数据背景下党的群众工作的演化趋势,丰富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创新党的群众工作路径,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与生命力。
一、大数据对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作用
大数据是科学技术与社会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对种量繁多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推广运用,各行各业都积累了海量的电子数据,使我国的网络生态从过去注重资源交流、信息传递的互联网时代逐步迈入了关注数据信息分析、统计、储存的大数据时代。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强调:“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2〕大数据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同时,也对党的群众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一)大数据促进党的群众工作智能化发展
大数据时代,党的群众工作迎来了新的提升契机,群众工作方式科技化、信息化直接决定了党的群众工作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大数据的出现推动着党的群众工作的智能化,使党的群众工作者不仅能对群众工作信息进行储存与分享,而且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寻找群众工作中产生的关联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归纳与重新整合,使那些看似毫无联系的数据发挥出它背后隐藏的巨大价值,以智能化的工作平台为提升党的群众工作质量,提高党的群众工作效率作出贡献。
(二)大数据促进党的群众工作实效提升
党的群众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面配合,全方位开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群众工作方式是信息技术产生和广泛应用之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信息技术发展不充分的条件下,由于信息反馈渠道不畅通,党的群众工作难免会遇到诸多问题,如信息获取存在失真、偏颇和有限的问题,群众工作主体之间缺乏有效联系和沟通机制,彼此协调不够,各自为政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的群众工作的实效,使各界难以形成群众工作的合力。大数据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在大数据的帮助下,党的群众工作者获取信息的范围更加宽泛,获取信息的速度更加快捷,获取信息的内容更加精确,同时,开展群众工作所需要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为各层级的群众工作者所共享。大数据技术在转变党的群众工作方式的同时提高了党的群众工作的效率,从而促进了党的群众工作的协同化、科学化、精准化,提升了党的群众工作的实效。
(三)大数据促进党的群众工作动态发展
党的群众工作状态有静态和动态之分。静态的群众工作是在党群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通、群众信息反馈不及时的情况下开展的群众工作。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群众主体较为单一,群众的利益诉求基本一致,传统的群众工作方法能够满足群众工作的要求。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变化,群众的利益需求越发多样化。面对新的情况,传统的群众工作方法难以快速而有效地把握人民群众的实际想法和需要,难以及时有效地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大数据使得党的群众工作状态由静态转为动态。大数据能够为党及时全面地把握群众工作的数据变动趋势提供技术支持,使群众工作者能够及时、广泛、准确地了解人民群众的疑难问题和实际需要,从而有利于群众工作者通过教育疏导、民主协商等方式对症下药,动态解决人民群众的疑难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大数据时代下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的挑战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大数据亦是如此。大数据作为信息资源和技术平台,在为党的群众工作带来积极影响、提供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在思维模式和工作理念、主体结构和工作方式、政治意識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了风险挑战,必须要理性应对和全面审视这些风险挑战,以更好地开展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
(一)对思维模式和工作理念的挑战
良好的思维模式与工作理念是开展好一项工作的重要前提。传统的群众工作思维模式以逆向思维为主,即在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群群关系发生问题时,再去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化解矛盾时多依据已有经验,处理矛盾点到为止,多从平衡关系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这是由于在信息技术不成熟的条件下,社会调查只能以抽样调查为主,即多数时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开展调查,依据调查结果作出相应决策,再在全社会广泛推行。这就导致群众工作调研获取的信息量小,选取的典型案例并不能代表社会所有群众的看法和态度,加上受数据分析技术的限制,调研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以之为依据而作出的决策的科学性也不高。这种方式在大数据时代越发不合时宜。大数据时代,群众的话语平台多样化且越发偏重网络空间平台。因此,大数据时代的群众工作者需要转换思维方式与工作理念,树立以正向思维为主的思维模式,工作理念应从经验管理转向数据治理,即在问题发生之前通过数据分析和技术处理,把握工作对象的完整数据资料,重点监测和研判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如环境问题、住房问题、医疗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以大数据为依据及时预测风险事件,采取措施,消弭问题于未发。
(二)对主体结构和工作方式的挑战
传统的群众工作模式存在主体单一和工作方式单向度的问题。所谓主体单一,即党的群众工作主要依靠党内主体如党的领导干部、党内专职群众工作者及广大党员开展,而其他起着重要作用的制度性主体如人大、政协等则被忽视。所谓工作单向度,即把人民群众作为群众工作的客体,忽视了人民群众在协调党群关系、化解党群矛盾等方面的主动性,没有重视依靠群众来做群众工作。大数据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海量信息得以提纯和共享,传统的群众工作主体不再是信息资源的垄断者,人民群众也不同程度地掌握了相关领域的信息资源。党的群众工作主体也应顺应时代多样化发展,容纳人大、政协等其他主体,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要“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3〕。同时,群众工作的工作方式也应当以民主协商、沟通合作为主,确保群众能通过网络行使知情权、參与权、监督权,从而使群众工作者可以借助网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
(三)对政治意识和工作能力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复杂多变的舆情也考验着群众工作者的政治意识水平。一方面,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群众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得到激发,大数据成为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助推器。正如新加坡学者郑永年所指出的,“互联网能够对民众进行技术赋权,扩大他们的政治参与”〔4〕。群众政治参与的热情要求群众工作者主动了解群众需求,引导群众有序进行政治参与,更好地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大数据发展仍处在起步发展期,在平台监管方面还不够健全与成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平台散布毫无根据的谣言,诋毁党和国家形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这就要求群众工作者提升政治意识的水平,正确引导群众使用大数据技术参与反腐倡廉、民主讨论,促进群众利益的实现。同时,还要提升政治敏锐性,了解各种意识形态的本质及其表现形式,从而更好地与各种诋毁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作斗争。
大数据时代,随着各类网络平台对日常生活的渗透,群众的发声渠道更加宽广,各阶层各群体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网络平台发表看法、表达诉求,这就给群众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带来了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通过互联网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5〕一方面,群众工作者要有搭建运营平台的能力,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人民群众搭建发表言论、表达诉求的网络平台。另一方面,群众工作者要有处理应对密集信息的能力,在平台搭建好后,各阶层各群体的声音齐聚于一堂,各种矛盾冲突同时出现,考验着群众工作者的分析能力、应急能力、协调能力。
三、大数据时代创新党的群众工作的对策
大数据时代开展党的群众工作必须树立大数据理念,利用大数据优势,运用大数据技术,从而推动党的群众工作创新,提升党的群众工作实效,完善党的群众工作制度。
(一)树立大数据理念,推动党的群众工作创新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群众工作者只有不断与时俱进,重视大数据价值,树立大数据理念,才能把握时代契机,推动党的群众工作的创新。群众工作者要树立大数据理念,积极应对大数据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一是转换思维模式和工作理念,以大数据为支撑,改变自上而下、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范式,而代之以上下结合、以预测问题为导向的范式。利用大数据从整体上了解群众工作的对象,洞察关联数据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预测可能产生的风险,及时采取措施使其消弭于未发,最大程度地预先解决影响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和群群关系和谐发展的各种问题。二是扩展群众工作主体范围,改进工作方式,以民主协商、沟通合作促进公共决策,为各种群众组织参与党的群众工作提供空间。大数据为群众参与党群工作提供了平台,使得群众能通过决策性参与、合作性参与、代表性参与等形式参与党的群众工作,从而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能动性,使群众工作的动力更足、效果更佳。三是强化群众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政治意识。大数据时代信息公开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地增强,群众工作者需培养自身使用大数据技术的能力,进行平台设计构想,与外包服务商进行沟通实现平台功能,还要拥有运营平台分析信息的能力,在各类大数据分析软件的支持下,把握各类信息数据背后的舆情走向,积极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做好意识形态研判工作,防范危害党群关系的谣言传播。
(二)利用大数据优势,提升党的群众工作实效
利用大数据优势,提升党的群众工作实效,是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的内在要求。第一,要利用大数据收集信息的优势,提高群众工作者对数据的收集、传递和分享能力,使党的群众工作在大数据时代能一如既往地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作用。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快对群众工作对象关联数据的收集、处理、应用、共享的步伐,使开展群众工作所需要的数据得到提炼、应用和分享,使党的群众工作能力获得质的提高。第二,要利用大数据趋势预测的优势,通过畅通而高效的信息传递渠道,收集和处理群众工作的所有相关信息,以完整、准确的数据为依据,预先研判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作出决策。第三,要利用大数据知识储备的优势,提升群众工作者的工作能力。群众工作者的能力体现在各个方面,包括协调群众的能力、组织群众的能力、动员群众的能力、教育群众的能力、引导群众的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应用离不开实践经验的积累,而大数据可以为群众工作积累经典案例,为群众工作者提供对应情境完整、准确的数据信息。
(三)运用大数据完善制度机制,保障党的群众工作开展
制度具有根本性、长期性、稳定性的特点。完善的群众工作机制有助于实现群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是有效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保证。大数据时代推进党的群众工作必须进一步完善制度保障。第一,要运用大数据加强对现有制度的分析和完善。制度作为党的群众工作顺利推进的有效支撑与根本保障,其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必须运用大数据分析群众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制度缺失、监管缺位、相互掣肘等消极因素,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制度完善,以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转流畅的体制保障体系。第二,要确保大数据与各项制度之间的协同与衔接。党的群众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持久工程,必须加强对党的群众工作中各项制度内在逻辑关系的把握,使大数据的运用与各项制度有效衔接、完美配合,不断增强内在契合度,稳步推进大数据时代党的群众工作的发展。第三,要运用大数据监管各项群众工作制度的贯彻落实。党的群众工作的各项制度的落实会形成相应的反馈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监控跟踪,对比理论模型与同类数据,可以了解相应制度的落实情况,从而结合实地调查、舆情分析等方法,监管各项群众工作制度的落实。
大数据作为新时代党群工作的重要战略资源,对推进党群工作质的提升发挥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不可否认,新时代在推进党群工作数据化的动态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和挑战,但我们必须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要正确认识困难,积极把握机遇,做到有效获取数据、准确分析数据、善于运用数据,不断探寻党的群众工作创新的科学路径。这是大数据时代提升治理效能、开展好党的群众工作的应有之义,也是推进党的群众工作科学化、时代化、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4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86.
〔3〕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2018年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22.
〔4〕郑永年.技术赋权:中国的互联网、国家与社会〔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100.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09.
责任编辑 王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