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新人培养问题研究述评与展望

2021-01-13黄宁花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时代新人未来展望

黄宁花

〔摘要〕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的战略任务,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学界主要围绕为什么要培养时代新人、要培养什么样的时代新人以及怎样培养时代新人等问题展开论述,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新时代,学界在研究时代新人培养问题时,应着力在夯实基础性研究、推进整体性研究、加强实证性研究及探讨创新性路径上下足功夫。

〔关键词〕 时代新人;培养问题;文献回顾;未来展望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1)05-0109-07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的战略任务,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反复强调“育新人”的使命任务,再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的,要“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培养时代新人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学界围绕时代新人培养问题,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研究,涌现出一系列颇具理论高度和思想深度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化时代新人培养问题研究,明晰下一步研究方向,笔者以中国知网作为数据库来源,对时代新人培养问题进行了学术梳理。通过检索时代新人这一主题可知,最早以时代新人为主题的研究成果是傅溪鹏1981年在《新闻战线》上发表的《时代新人的报告者》,截至2021年6月1日,共检索出相关文献3 332篇,其中,有3 150篇是党的十九大以后发表的,占比高达94.5%。显然,十九大正式提出培养时代新人这一战略任务后,时代新人培养问题研究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时代新人培养问题提出背景的讨论

党的十九大以来,时代新人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并逐步上升到事关国家和民族兴衰成败的高度,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现实依据。对此,学界从多维视角展开了论述,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认为时代新人的提出,是历史方位和时代定位的演变所致。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时代新人培养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客观依据。靳敏、何花认为,培养时代新人是依据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要战略安排,是依据新的时代方位提出的新的育人目标〔3〕。周建超认為,时代新人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继承与发展、是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思想的接续与深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思想精华的转化与创新〔4〕。孙颖认为,时代新人的提出是对时代进步、社会发展呼唤能够肩负使命、承担重任、回应问题的人的回应〔5〕。以上观点反映了人的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代的发展进步相契合的根本规律,也唯有如此,才能紧跟时代潮流、把准时代脉搏,做到人才培养定位准、理念新、方向明、思路清。

二是认为时代新人的提出,是时代使命和任务变化的应然结果。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6〕。因此,王凯丽、陈树文认为,时代新人是依据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的现实要求,就“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而提出的战略任务〔7〕。覃辉银认为,培养时代新人是结合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来确定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时代的体现和要求〔8〕。唐艳群认为,培养时代新人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依据党的中心任务,结合青年一代的现状及其肩负的历史使命提出来的〔9〕。由此可见,“培养什么人”不是抽象的、静止的,而是历史的、发展的,是应境遇而进、应使命而行、应任务而化的应然结果。

三是认为时代新人的提出,是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需求。马克思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10〕。因此,潘希武认为,时代新人培养问题的提出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从后发的现代化国家走向现代化强国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其实质就是要培养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实现和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合格建设者和卓越贡献者〔11〕。韩震认为,培养时代新人这一关键性问题,既是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大国博弈和国际竞争的迫切要求,还是产业革命和知识形态演进的必然要求〔12〕。由此可知,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人是决定性、关键性的因素,而只有高度重视人、培养人、塑造人,才能适应、满足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需要。

从研究现状来看,学者们从多角度、多层次论述了时代新人培养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现实依据,虽研究的出发点不尽相同,但立足点、聚焦点和着眼点相对集中,主要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和我国的现实国情,聚焦于“为谁培养人”这一战略任务,着眼于时代新人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对时代新人培养的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时代新人培养问题已有研究成果大多是从现阶段的“国情”出发,而基于“世情”“党情”进行分析的不多。

二、关于培养什么样的时代新人的讨论

思考时代新人培养问题,首先必须明确要培养什么样的时代新人。诚然,时代新人是对理想状态中的人的一种应然性假设,只有对现实状态中的时代新人进行实然性剖析,才能找出两者的差距,促使现实状态中的时代新人走向理想状态。这就需要研究者科学解读时代新人的深刻内涵,把准时代新人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定位,以避免走样、变形、偏离正轨。对此,学者们主要从时代新人的评价标准、素质构成、使命任务、价值本位等视角出发,对培养什么样的时代新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一)“评价标准”说

评价标准是指人们在评价活动中作用于对象的价值尺度及标准,体现了人们重视什么、忽视什么、力求实现什么。目前,学界对于时代新人的评价标准,见仁见智,各家言殊。张青卫认为,“有理想”是时代新人的先决条件,“有本领”是其内在要求,“有担当”是其必备品质,这“三有”分别从“想不想”“能不能”“敢不敢”的视角揭示了时代新人的必备素质,共同构成了时代新人的评价标准〔13〕。吴俊锋、侯欣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新人”思想是培育时代新人的理论源头,因此,是否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衡量时代新人的首要标准〔14〕。

(二)“素质构成”说

时代新人作为一般“人”的存在,具有一般的“人”的各种素质,但时代新人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由此,他们须具备有别于一般“人”的、更高层次的素质结构。基于此,凌海青认为,有理想是时代新人的思想素质,有本领是时代新人的本领素质,有担当是时代新人的道德素质〔15〕。也有学者认为,时代新人的内涵是由综合素质、精神状态和使命作用这三个维度构成的〔16〕。蒋明敏认为,时代新人应体现为理想和现实、掌握本领和服务人民、有担当和全球视野、有道德和政治信念四个方面的辩证统一〔17〕。

(三)“使命任务”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培养什么人, 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8〕基于此,韩秋红认为,时代新人既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集合体,亦是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的统一体,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担当者、奋进者、开拓者〔19〕。韩震、王临霞认为,时代新人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是具备更为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質以及勇于实践创新勇气的“新时代建设者”〔20〕。张鲲强调,时代新人是当代中国伟大实践中呈现出来的社会化的人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1〕。

(四)“价值本位”说

马克思指出:“人是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人的特殊性使人成为个体,成为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22〕基于此,杨希认为,时代新人是融入新时代内容的“现实的人”,是全面而自由发展目标的价值本体,是面对新时代问题与矛盾的群体〔23〕。许家怡提出,时代新人是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我,具有能动性的自由自觉的人,是推动时代发展不可或缺的主体〔24〕。还有学者认为,时代新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从内涵上讲,是指全体公民;从性质上讲,是指具有时代精神、彰显时代价值、实现时代使命、符合时代需求的人。

综上可知,对于要培养什么样的时代新人,学者们观点各异,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标尺。其中,有些学者对培养什么样的时代新人的解读还停留在浅层化、表面化、主观化的认识阶段,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关于时代新人应有特征的讨论

笔者经过梳理相关文献后发现,学界对时代新人应有特征的阐发和论述因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观点也不尽相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认为时代新人应具有三方面的特征。吉喆、崔艳龙、杨弘从时代新人内涵的整体性出发,指出时代新人的基本特质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者有机联系、辩证统一〔25〕。有学者从中国共产党时代新人观的发展历程出发,指出时代性、全局性、人本性是不同时期时代新人的共有特征〔9〕。张云德、丁丽从习近平总书记的历次讲话及其青年观的内涵出发,指出在精神层面,时代新人的首要特质是志存高远,忠于党和国家;在实践层面,其特质在于本领过硬、勇于奋斗;在素质层面,高尚的德性修为、强烈的担当意识是其特质的应有之义〔26〕。

二是认为时代新人应具有四方面的特征。吴琼、薛成真从时代新人肩负的使命和任务出发,认为时代新人应具有继承性与发展性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个体性与社会性统一、理想性与现实性统一这四方面的特征〔27〕。徐瑞矫从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目标的提升出发,提出时代新人应具有以下四方面的特征:第一,应具有主体性;第二,应具有全面性;第三,应具有斗争性;第四,应具有超越性〔28〕。高京平、陈晓天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以及社会发展赋予时代新人的新的定位出发,认为人民性、时代性、担当性、榜样性是时代新人的重要特性〔29〕。

三是认为时代新人应具有五方面的特征。冯淑萍从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要求出发,指出时代新人应具备五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有天下观的爱国者,二是有理想的奋斗者,三是有本领的实干者,四是有担当的开拓者,五是有德行的奉献者〔30〕。夏红莉从时代新人的标准和要求出发,认为能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质、强烈的担当精神和干事创业的真本领这五方面的品质和特征〔31〕。

四是认为时代新人应具有多方面的特征。韩震提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须具备以下六方面的素养或特质:一是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二是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三是怀有高远的道德情操,四是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五是具有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六是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12〕。赵春昉认为,时代新人应具备十二项特征,即追求高远、求真务实、上下求索、从善如流、仁爱包容、深明大义、技艺超群、追求卓越、激情四射、勤奋有为等〔32〕。从上述研究成果来看,不同知识背景的学者们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出发分析了时代新人的应有特征,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特征,对后续提出针对性强、执行度高、实效性佳的时代新人培养对策意义重大。

四、关于时代新人培养价值的讨论

一个新命题或新任务的提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意蕴,准确理解和把握时代新人培养的价值意蕴是加快实现时代新人培养目标的动力所在。对此,学者们对时代新人的培养价值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是对国家发展的前途命运意义重大。冯淑萍认为,培养时代新人是应对国际人才竞争,维护我国国际地位及利益的关键工程,是保证党和国家事业承前启后、后继有人的希望工程,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主体工程〔30〕。王宝鑫、段妍认为,培养时代新人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智慧的深刻总结,是致力于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更是全面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应有之义〔33〕。王健睿提出,培养时代新人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赢得国际尊重的必要条件,更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遵循与自身使命自觉的深刻体现〔34〕。

二是对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意义重大。刘铁芳认为,培育时代新人是新时代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高校“立新德、树新人”的使命担当和价值皈依〔35〕。张彦认为,培育时代新人是新时代、新矛盾以及国家人才培养新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使命提出的新要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履行使命和责任的关键所在〔36〕。谢新峰、张鑫凝认为,新时代做好时代新人的培育工作:第一,有利于坚定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目的定位;第二,有利于明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的基本方向;第三,有利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知、情、意、行”合一的教育模式〔37〕。

三是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冯刚、王方认为,从历史维度看,时代新人是对社会主义教育目标的传承和发展;从现实要求看,时代新人是新的历史方位下的人才培养定位;从人的发展角度看,时代新人是对人的发展标准的补充和完善〔38〕。唐艳群提出,时代新人首先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要充分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相融合,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9〕。徐瑞矫认为,时代新人的全面发展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奋斗的“初心”,也体现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28〕。

總的来看,学界较为深入地讨论了时代新人培养所蕴含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但并未完全彰显出时代新人的鲜明特色和突出优势,特别是对时代新人培养所涉及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培养主体、培养方式、培养战略等如何体现时代新人的价值旨归,还缺乏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

五、关于时代新人培养路径的讨论

如何培养时代新人既是当前学界关注的重点、焦点和难点问题,也是落实“怎样培养人”的关键问题。在培育路径方面,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视域进行了探讨。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教育引导路径

学界普遍认为,高校是培养时代新人的主阵地,应以高校教育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培养时代新人。对此,邵捷、李艳认为,时代新人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从理论维度上明确时代新人的内在规定性,从现实维度上把握时代新人的成长特点,从思想教育维度上优化时代新人的培育路径〔39〕。靳诺认为,应把稳时代新人培养之舵、铸就培养之魂、夯实培养之基、敞开培养之门,即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德才兼备教师队伍、坚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40〕。吉喆、崔艳龙、杨弘站在党和国家基业长青、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认为,要以理想与实践融合筑牢时代新人精神之基,以本领与知识结合强化时代新人铸魂之道,以担当与动机联合充实时代新人奋斗之心〔25〕。丘艳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时代新人的培育要加强政治引领,明确时代新人的政治方向;厚植爱国情怀,加强时代新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强化价值引导,指明时代新人的价值目标〔41〕。

(二)制度保障路径

在培养时代新人的过程中,只有形成科学的制度,才能使时代新人的培养步入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落到实处。据此,靳凤林认为,应通过强化法律法规措施,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42〕。陈亚峰提出,应努力完善时代新人的培育体系。首先,学校层面,应将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心目标融入学校育人体系;其次,社会层面,应支持和鼓励青年主动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再者,政府层面,应围绕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更为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做好青年发展规划制定工作,完善人才发展体系〔43〕。庞申伟认为,制度保障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有力支撑,应通过制度保障使各个教育培养环节成为良性运转的有机整体。一要完善教育管理机制,二要健全协同育人机制,三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44〕。还有学者提出,要通过构建系统的长效育人机制来促进时代新人成长,主要包括“培养-使用-评价”长效制度机制、校园软环境机制、人才对外交流制度机制〔17〕。

(三)实践养成路径

实践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环节。田兆臣、宋伟提出,培养时代新人应立足真行和实干两个层面:一要以真行作为学思践悟与践履笃行的衔接点,通过真行真做去检验时代新人对新思想的践行程度;二要通过实干去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实干中深化时代新人对新思想的领悟;三要在筑梦中助推时代新人圆梦,通过内化与践行新思想,使其在不忘初心中筑梦、在牢记使命中圆梦〔45〕。靳凤林认为,应通过多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各种切实有效的途径和方法〔42〕。潘建红、梁梦提出,培养时代新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不断历练、增强本领;二是不畏困难、走入基层;三是深入生活、自觉践行〔46〕。还有学者认为,强化时代新人的实践养成应从三个方面下功夫:第一,要从思想与行为两个维度细化实践养成的目标指向;第二,要从国内与国际两个维度丰富实践养成的基本形式;第三,要从个体日常生活视角创新实践养成的方式方法〔47〕。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主要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教育引导、制度保障以及实践养成等方面探讨时代新人的培养路径,认为培养时代新人的基本方略是教育引导、重要渠道是实践养成、有力支撑是制度保障,为后续进一步深入研究培养路径提供了重要参考。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现有研究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创新性,有待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时代新人的培养路径。

六、对时代新人培养问题研究的思考展望

综观时代新人培养问题研究,其研究领域在不断扩大,研究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并涌现出了一系列颇具特色的研究成果,为今后研究时代新人培养问题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仍然还存在以下一些不足:从研究视角来看,单一性研究居多,整体性研究偏少;从研究方法来看,理论思辨多,实证调研少;从研究对策来看,重复性研究较多,创新性研究较少,尤其是对新时代要培养什么样的时代新人,以及如何培养时代新人的探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因此,学界今后在研究时代新人培养问题时,应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继续夯实时代新人培养的基础性研究。基础性研究是为了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获得新发现、新突破而进行的理论性研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经梳理相关文献后发现,有关时代新人的基础性研究在文献总量中占比较低,且部分学者存在“跟风”“追热”等现象,对时代新人的研究仅停留于对党的相关政策及领导人讲话等内容的基本解读上,并未进行深入的学理分析和理论探讨,从而导致了某些问题的重复性研究。为此,学者们在研究时代新人培养问题时:一方面,要深化对时代新人内涵、特征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时代新人的内涵、特征等会随着时代发展和历史任务等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因此,需要持续、深入地挖掘与阐释,不断补充、完善时代新人的内涵和特征。另一方面,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源和脉络梳理。时代新人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漫长的演化历程。实践中,学者们在研究时代新人内涵、特征时,需要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并将其置于动态演进的历史长河中进行诠释。

第二,努力推进时代新人培养的整体性研究。整体性研究是深入研究和把握时代新人培养的重要维度,如果没有对时代新人的理论来源、依据、特征等进行纵向思考和整体把握,所提出的培养对策就会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效性。近年来,学界虽然对时代新人培养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和深入探讨,但大多是从单一视角出发,在整体性研究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和突破空间。为推动时代新人培养问题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其一,应对时代新人培养问题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探讨,以整体把握时代新人的提出背景、现实依据等,进而揭示出时代新人培养蕴含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二,应划清研究层次,从国际、国家、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个人等层面,整体思考时代新人的培养目的、培养要求和培养路径等,以促进时代新人培养问题研究系统化、具体化、科学化。其三,应改变和突破固有的单一研究视角,积极搭建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的沟通桥梁,以消除知识鸿沟,整体观照时代新人培养问题,做到各学科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第三,着力加强时代新人培养的实证性研究。实证性研究是了解实际问题、制定相关政策、提出解决对策的相对科学、有效的方法,其重要性与必要性不言而喻。但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学界对时代新人培养问题以理论性、解释性、描述性、宣传性研究为主,鲜有学者进行实证性研究。诚然,实证性研究有其固有弊端,即执行难度大、速度慢、效度低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者们采用此方法探讨时代新人培养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加之时代新人培养问题提出的时间相对较短,导致现有实证性研究成果较少。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学界应加大实证性研究的力度、拓宽实证性研究的广度、开掘实证性研究的深度。学者们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田野调查以及访谈等方法,获取客观翔实的数据资料,并借助大数据等科学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力求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以弥补纯理论研究的缺憾,为探讨针对性强、执行度高、实效性佳的时代新人培养对策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依据。

第四,深入探讨时代新人培养的创新性路径。如何制定出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创新性的时代新人培养路径,是今后相关研究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学界大多是从教育、制度以及实践等层面来探讨时代新人的培养路径,后续相关研究应着力固根基、补短板、强弱项,自觉将合理的培养路径予以发扬、缺失的培养路径予以补充、落后的培养路径予以改进,力求找出科学且先进的培养模式或路径。一要发挥家庭、學校及社会的协同育人作用,着力营造重学、好学、爱学的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实现三者有机联动、同向同行;二要积极借鉴和参考国外有关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改进和完善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制定出符合我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方略,以全面提升时代新人培养质量;三要统筹育人资源,协调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积极完善网络、文化、管理、科研、服务、课程、实践、心理、资助以及组织育人等十大育人载体,以不断丰富时代新人的培养手段、拓展时代新人的培养载体、创新时代新人的培养路径。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2〕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20-09-23( 02).

〔3〕靳 敏,何 花.时代新人视域下大学生五四精神弘扬路径探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9(06):89-95.

〔4〕周建超.论时代新人生成的逻辑理路〔J〕.学术界,2019(11):132-139.

〔5〕孙 颖.试论时代新人的认知基础〔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07):39-4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73.

〔7〕王凯丽,陈树文.习近平关于培养时代新人的逻辑理路〔J〕.宁夏党校学报,2019(02):43-48.

〔8〕覃辉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J〕.中国高等教育,2019(12):44-46.

〔9〕唐艳群.中国共产党培育时代新人的理念与实践:历史演进与启示〔J〕.重庆社会科学,2020(09):46-55.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9.

〔11〕潘希武.教育首要问题和根本任务的新时代内涵〔J〕.教育学术月刊,2019(06):11-16.

〔12〕韩 震.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0(05):18-28.

〔13〕张青卫.“三有”时代新人标准的内在逻辑和重大意义〔J〕.重庆社会科学,2020(08):123-135.

〔14〕吴俊锋,侯 欣.“时代新人”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2):70-72.

〔15〕凌海青.中国传统君子人格对培养时代新人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20(06):54-58.

〔16〕刘建军.论“时代新人”的科学内涵〔J〕.思想理论教育,2019(02):4-9.

〔17〕蒋明敏.论马克思主义时代新人学说的四重逻辑〔J〕.学术界,2020(08):115-124.

〔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9.

〔19〕韩秋红.深刻把脉时代新人的历史进程与精神传承〔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3):29-36.

〔20〕韩 震,王临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演进与现实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3):22-28.

〔21〕张 鲲.新时代“时代新人”之主体性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8(10):24-28.

〔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8.

〔23〕杨 希.培养时代新人要重视获得感问题〔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8(03):24-27.

〔24〕许家怡.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维度把握“时代新人”的科学内涵〔J〕.教育导刊,2020(08):11-17.

〔25〕吉 喆,崔艳龙,杨 弘.论时代新人的时代意涵、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6):125-131.

〔26〕张云德,丁 丽.以五四精神涵养时代新人的价值与机制探索〔J〕.理论导刊,2019(09):103-108.

〔27〕吴 琼,薛成真.论时代新人的品质及特征〔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04):41-45.

〔28〕徐瑞矫.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目标提升与培育时代新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11):40-45.

〔29〕高京平,陈晓天.唯物史观视域下“时代新人”探究〔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02):19-24.

〔30〕冯淑萍.时代新人的基本特质及其培养的着力点〔J〕.思想教育研究,2019(03):114-117.

〔31〕夏红莉.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06):11-15.

〔32〕赵春昉. 做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N〕. 四川日报,2017-12-08(06).

〔33〕王宝鑫,段 妍.论培养“时代新人”的精神实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1):56-59.

〔34〕王健睿.论接力实现民族复兴背景下时代新人的培育〔J〕.云南社会科学,2020(03):59-64.

〔35〕刘铁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论新时代我国教育目的的蕴含〔J〕.教育学报,2018(05):3-12.

〔36〕张 彦.论培育时代新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命〔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4):138-142.

〔37〕谢新峰,张鑫凝.刍议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对时代新人的培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05):120-124.

〔38〕冯 刚,王 方.国际视野下时代新人培育的理论蕴含与实践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03):34-42.

〔39〕邵 捷,李 艳.培育时代新人的三重维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7):49-53.

〔40〕靳 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J〕.红旗文稿,2020(20):4-8.

〔41〕丘艳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时代新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2):62-63.

〔42〕靳凤林.新时代培育时代新人的逻辑进路〔J〕.道德与文明,2020(01):25-27.

〔43〕陈亚峰.论时代新人的理论意蕴与实践指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2):52-54.

〔44〕庞申伟.习近平关于培养时代新人重要论述的逻辑构架〔J〕.广西社会科学,2020(05):14-18.

〔45〕田兆臣,宋 伟.基于中国化的时代新人培育逻辑探析〔J〕.人民论坛,2020(29):140-141.

〔46〕潘建红,梁 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时代新人培養重要论述的价值与启示〔J〕.高校辅导员,2020(01):3-6.

〔47〕陈艳飞,王 芳.时代新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力指向与实现路径〔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102-106.

责任编辑 芳 晔

猜你喜欢

时代新人未来展望
高校共青团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进程中的功能研究
时代新人的成长环境
培育时代新人的三重维度
高等教育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如何让十九大精神浸润学子心平
立德树人与初中地理课堂的亲密接触
关于井工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及趋势研究
浅谈我国电动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论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