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引领下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进对策

2021-01-13王青迪楼盈盈单正义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国梦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

王青迪 楼盈盈 单正义

摘  要: 通过挖掘“中国梦”引领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关联性,从实现“中国梦”战略角度分析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辩证借鉴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依托“中国梦”思想内涵的融入、课程与教学方法变革,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中国梦; 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21)06-0019-06

一、“中国梦”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一)“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1. 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作为重要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事关党和国家的兴衰成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观点[1]。他将理想信念比作精神上的“钙”,认为理想信念问题“大于天”,提出了理想信念的四个标准,鼓励以个人的“中国梦”促进理想信念教育。因此,这些新思路、新观点能否真正融入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中,非常重要。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2],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要求。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一是创新创业精神。当代大学生应该敢于质疑,敢于尝试,敢于挑战权威。高校要注意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培育开拓进取的精神。二是创新创业能力。创业实践是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理论教学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实效,创新创业教育既要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也要增强实践对理论的检验和促进作用。高校要引导学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得出真知,从而不断提升各方面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在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二、“中国梦”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关联

(一)“中国梦”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包容性

“中国梦”教育包括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梦”教育是一种正确的价值体系,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起到了引领和导向作用,为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提供根本遵循和方向。因此,“中国梦”教育内容和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是相互包容的。

(二)“中国梦”实践主体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主体的一致性

“中国梦”最根本的内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这就需要依靠青年的力量。高校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的主战场,大学生则是这一实践活动的主要参与群体。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当代大学生被赋予了重要职责和使命担当,需要引导学生突破常规,积极思考,主动参与,顺应潮流,因此如何创新创业便是高校教育者需要思考和把握的重要课题。

(三)“中国梦”实践路径与创新创业教育培育路径的同步性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潜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中国梦”最终目的是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国强民富的梦想,高校培育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兼具坚定信念、品德高尚和创新潜质,由此可见,这两者在任务上具有其高度的同步性。

三、“中国梦”引领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国梦”作为当前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话语,理应成为大学生认同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群体“中国梦”认同教育整体情况不是很理想[3]。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意识形态教育的忽视

一方面,高校的“中国梦”教育活动往往形式大于内容,学生参与度不高,很少能够和学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相结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开展有针对性的“中国梦”教育。另一方面,师生对于“中国梦”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时候只停留在喊口号层次,没有深入理解并进行内化。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责任意识的弱化

责任亦可称为担当,责任意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梦”的实现关键在于人才,特别是创新创业型人才,需要他们兼具专业知识和责任意识。然而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重专业教育轻责任教育的问题,有人甚至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才是理想信念的终极目标,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其實质是背离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

(三)创新创业教育合力的缺位

专业教师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力军,他们更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及创业能力,而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对缺少,主观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学生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的本职工作,应该由他们承担主体责任。然而由于学科因素,学生工作者相对于专业教育属于外行,因缺乏理论的专业指引,无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于专业教育。

四、辩证分析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

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创新成就已成为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而这些成就的取得,与美国完备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及重视精神培育和价值引领是密不可分的。其成功的经验与做法,对推进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转型具有参考价值。

(一)政策制度顶层设计注重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的塑造

一是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专业教师和学生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关系,无论是学生的社区实践、国际交流、社团活动,还是创新创业活动,专业教师都会参与其中,给予直接的指导与帮助。教师真正做到了授业解惑,不仅传授专业知识,还解答学生在职业、创业、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困惑。例如,弗吉尼亚大学商学院,教授团队定期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如在学生找工作方面,提供职业服务,帮助学生建立与雇主的良好关系,构建了广覆盖、个性化、专业性的指导服务体系。二是注重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美国高校注重培育学生“为美国创新创业”的价值理念,鼓励学生在城市创业扎根,通过创业实践,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振兴当地经济,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使城市焕发新活力。越来越多的学生把社会责任感放到第一的位置,然后是创业,最后才是就业。如杜克大学就业中心积极引导毕业生加入一个名为“为美国创业(Venture for America)”的非营利性项目,其宗旨是鼓励和资助优秀大学毕业生去美国一些老工业城市工作和创业。该项目至今已向这些城市的上百家公司输送了几万名人才。三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作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美国高校普遍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企业家精神以及创新能力的养成。一方面,通过开设创业学专业、授予创业学学位、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内驱力,提升他们的创新素养,使他们成为新技术、新产业的领袖;另一方面,将创新创业指导经历纳入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提高了专任教师参与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主动性,从制度层面上确保了师资队伍的专家化发展,从而使教授团队永葆创新活力。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呈现高度的协同性和生态性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即所有的系统具有开放性、关联性、动态平衡性、整体结构性、自组织性等共同特征,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基于高校、政府、企业、投资界、创业中介等多个主体要素构建的,强调内部与外部、个体与群体、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联系,体现了系统论的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等特点。高校通过设立科技(创业)园、建立创新实验室等主渠道,在吸引高科技企业入驻的同时,选派教师进入园区企业挂职锻炼,组织学生开展专业实习实践,帮助师生接触并了解学科领域的前沿技术和研究进程,有助教师反思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高校还通过举办学生创新创业设计大赛或学生创意项目推介会等方式,搭建学生项目与投资界的联系沟通,加快优秀项目社会化进程和成果转化速度。企业、投资界则通过提供研发经费、选派工作人员入驻科技园或实验室等方式,充分接受高校提供的咨询、法律与技术服务,并共享高校研发的原创科技成果,直接用于企业的技术革新。介于学术界和企业界之间的“创新中介”,一方面收集市场信息,了解企业需求,另一方面利用学术界的前沿成果帮助企业达成研发目标。从企业界角度出发,“创业中介”能使研发工作变得高效,并能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对学术界而言,创业中介的介入搭建了师生创新创业项目与产业界的沟通平台,缩短了研究成果的转化周期,使学生更容易就业创业。如总部位于美国芝加哥的UI Labs“创新中介”,该机构运作时会兼顾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利益,一方面通过提供更多就业、实践机会促进科研的发展,另一方面致力于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投资环境。

(三)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强调学生体验式应用学习

体验式应用学习以会议讨论、创客研讨、实践项目、实习经验为介质,通过亲身参与创新创业实践,从而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步骤与方法,积累企业经营管理的经验。美国高校为本科生以上学生群体提供了宽泛的创业课程和跨学科课程,引导、支持学生通过参加跨学科创业课程、辅修专业、学位项目和注重实践应用的培训项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创新创业,使学生掌握撰写商业计划、市场调研、建立网络、融资通道等广泛的应用技能。如麻省理工学院创业中心的整个创业系统包含相关课程、俱乐部、协会、创业计划大赛、学生科研项目、会议、头脑风暴等[4]。这些项目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对麻省理工学院学生的创新创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成为了该校传授创业技能的主要载体,更是创业文化薪火相传的重要依托。

五、“中国梦”引领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建设的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思想和实践中总结提出了“五大思维”,其中之一是“创新思维”。他指出:“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須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5]然而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因起步较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成果不显著,尚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跨学科课程建设薄弱、与专业和科研融合度不高、社会参与不深入、创业教育庸俗功利化等问题。辩证吸收、学习境外发达国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深化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中国梦”精髓

首先,需要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好大梦和小梦之间的关系。既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中国梦”教育,也要坚持“以生为本”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展内涵式教育,聚焦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实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6]。其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中国梦”教育结合与融合。要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理性设定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形式和方法,将创新创业作为回报社会、报效国家以及实现个人理想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围绕“中国梦”目标,构建本土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中国梦”融入创新创业实践。加强校企合作,支持学生将创新构想付诸实践,鼓励大学生以践行“中国梦”为己任,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

(二)强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德育功能

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也是深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动力之源[7]。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使命感、卓越的敬业精神和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善于开拓的品格,是新时代对优秀人才的基本要求。高校要紧紧依托创新创业教育这一重要载体,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创新创业的内在价值和根本目的,鼓励学生不拘泥于现状,敢于质疑,勇于冒险,大胆实践,培育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使学生树立起服务社会、实现自我的责任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

(三)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重构

1. 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作素质教育

纵观当代中国教育界,实施素质教育虽然已形成共识,但至今依然步履艰难,阻力重重,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表现得更加明显。这与教育理念的老化、传统教育体制的惯性以及传统教育模式的固化不无关系。当今中国教育还未走出应试教育和单纯技能教育的误区,分数是考核学生的指挥棒,就业率、就业质量满意率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学校过分注重传承而忽视创新,学生往往成为“标准化”教学与应试的工具,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能力培养以及综合素质提升,就本质而言是一种素质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创新创业教育上升到素质教育的新高度,从政策层面推动高校制定创新人才培养标准,并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社会责任等素养融入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高校则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教学,把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上,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不怕失败、勇于冒险,养成精益求精、不断进取的工匠精神。

2. 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不局限于当前单向的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创业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育行政部门要从顶层设计的视野与高度,出台相关政策法规,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立创业学专业、创业学学位以及辅修专业项目;高校要制定创业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优化校内外资源配置,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走上学科发展的道路。

(四)加强宣传教育,培育创业文化

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设计大赛、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设计大赛、创业专题讲座等活动,并形成长效机制,积极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氛围,培育校园文化,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利用传统媒介和新媒体技术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推广成功案例,支持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为大学生搭建理论指导实践、理论转化实践的平台,逐步形成以专业为基础,以项目、社团为驱动细胞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

(五)建设跨学科创新创业课程,推动课程思政

要开展宽口径通识教育,将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哲学社会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美学艺术素养等,纳入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坚持“选修必修、理论实践、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相结合,开发多学科支撑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平台+专业”的课程体系。“平台”课程即是公共基础、思政类、思维类、领导力和沟通力类、创新方法类课程,通过开发“团队+云课堂”的通识类创新创业教育共享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专业”课程则是以专业(学科)为基础,开发的系列创新创业教育方向的衍生类课程。高校要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情况,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充分发展个性,培养发散性思维,推进创新创业类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深度融合。

(六)变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首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很多教学内容应从观察和提问开始,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的习惯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形成特色鲜明的教育模式是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三段式课程模式,是将基础课程、重点课程、项目课程结合起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次,在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考核中,可以加入团队案例讨论成绩、创业模拟成绩和创业计划书比赛成绩等。而在这些成绩的评定过程中,应加入创新能力类的指标,如创业项目和解决方案的新颖性、有效性。在对团队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应结合团队负责人的评价,对每位团队成员进行差异化的打分,避免在团队学习的过程中“搭便车”问题的产生。

(七)优化师资结构性配置,改革教师评价机制

1. 拓展创新创业师资供给渠道

针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师资来源单一、层次结构不合理、实践经历不足等问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迈开改革步伐,聘请知名企业技术专家、企业家、企业高管、杰出校友、风险投资家组成创客导师团,担任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主讲教师,以专题讲座、实践指导、竞赛评审、课题评审等方式充实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优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结构。

2. 顶层设计创业教师任职资格

首先,要打破专任教师职业资格“天花板”,在“创业讲师”资格认定社会化运作的基础上,从政府层面设置初、中、高级创新创业导师资格证书,并建立资格等级与职称级别的互认办法,提高教师参加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要安排具有创新创业经历的教师授课,允许教师按政策规定离岗创业,鼓励他们积极创业实践或进入高新技术企业挂职锻炼,通过体验创业的基本过程,积累实战经验,积攒创新创业工作案例,不断完善教案、 改进教学,不断促进专任教师专家化发展。

3. 改革评价机制

高校要打通创业与科研之间的壁垒,制定创业成果转换为科研工作量的计算办法,并将创新创业工作量纳入二级学院考评指标,对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在教学评价、进修培训、课题审批、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充分激发二级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活力。同时,将创新创业业绩纳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之中,开辟创新创业教师职称晋升“绿色通道”,对取得重大标志性业绩成果的人才,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以提高教师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

(八)搭建产学协同创新的平台

1. 学生项目投融资平台

要广泛吸纳校友、企业、投资界等各方面资源,同时争取当地政府支持,设立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项目。通过项目资助、课题资助、创新创业大赛奖励、无息贷款等方式,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充分发挥第三方创业服务机构“创业中介”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它们“发现企业需求、推介高校研究成果、促进校企合作、推动企业创新”的积极作用。

2. 建立共享创新实验室

高校可充分利用自身在研发、创新、技术、人才等方面优势,吸引企业入校,共建协同创新实验室。高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创新,一方面,可使高校获得企业的经费支持,为高校师生持续开展创新活动提供动力,充分释放校企资金、人才、技術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另一方面,企业通过选派技术人员入驻实验室、分享高校技术服务与研发成果等形式,直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与转型发展。

3. 通过县域办大学方式争取物理空间

利用当前县域办大学的热潮,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争取县(市)政府更多的支持,以在县(市)设立分校、新建二级学院或合作共建地方产业链等形式,从物理空间与办学资金两方面加大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与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还可建立自己的科技创业园,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高校通过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园区,以合约的形式指派师生开展挂职或专业实习,增加师生创新创业实践经历与视野。与此同时,企业则通过向高校提供租金、研发经费以及接收师生锻炼实践等方式,享受政府补贴以及高校提供的技术、法律与智力支持,全面分享高校原创性研究成果,直接用于企业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六、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兼具创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在校学生创业意识、创新思维、实干精神、实战能力及社会责任为任务的教育。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总结与反思。从政府顶层设计、高校主导发展、社会深度参与等三个层面出发,既要发挥好三个主体要素各自独立的介入方式,又要洞悉三者联动协同的合力发生机制,构建“三位一体、两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创新体系,培育出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创业人才,有效推动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从1.0版本向2.0版本转型升级,主动对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中国青年报,2017-10-18(1).

[2]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3] 肖华. 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认同意蕴[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36-39.

[4] 黄亚生,张世伟,余典范,等. MIT创新课:麻省理工模式对中国创新创业的启迪[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90-128.

[5] 习近平.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EB/OL]. (2014-06-12)[2021-08-01]. http://www.rl001.com/Industry_News/1557.html.

[6] 陈宇浩. 十八大以来中国梦内涵和实质的研究综述[J].厦口特区党校学报,2014(1):14-17.

[7] 李婧华. “中国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思考[J]. 河南教育(高教),2013(8):11-12.

The Improv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Chinese Dream”

WANG Qingdi1, LOU Yingying2, SHAN Zhengyi1

(1. Ningbo Childhood Education College, Nningbo 315336, China;

2. Haishu Youngor Middle School, Ningbo 315153, China)

Abstract: By excavating the connotation and relevanc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ed by the“Chinese drea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alizing the “Chinese dream”, dialectically draws lessons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builds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y relying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and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ethod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Chinese dream;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责任编辑:程勇)

收稿日期: 2021-08-07

基金項目: 2016年度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基金项目(16CCJG01Z0050)

作者简介: 王青迪(1980— ),女,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中国梦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