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动物医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效果的原因分析及改革建议

2021-01-13叶泥王彬

科教导刊 2021年27期
关键词:改革建议实践教学

叶泥 王彬

摘要新农科建设的提出对本科人才实践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在充满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动物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升该专业学生实践及应用操作能力是一项重要且刻不容缓的任务,然而目前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对影响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几点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革建议,旨在为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动物医学专业 实践教学 原因分析 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7.018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Influenc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ffect of Venterinary Medicine and Suggestions for Reform

YE Ni, WANG Bin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has brought a favorable policy environ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it has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undergraduate talents, which is full of opportunities and also faces challenges. Animal medicine is a practical major, in the context of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students’ practice and application of operating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and urgent task, however, at presen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ffect is not good. In this paper, several factors which influent venterinary medicine practice teaching effect are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the reform suggestions,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venterinary medicine practical teaching.

KeywordsVenterinary Medicine; practical teaching; reason analysis; reform suggestions

0引言

本科实践教学包括专业类实验、专业类实训、专业类实习、科研与创新创业训练,[1]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更加强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有效结合,而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关键部分。

新形势下,对农场动物疫病防控的水平和能力,对伴侣动物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和能力,[2,3]维护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安全的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动物医学专业的建设必须紧扣社会发展,紧跟行业变化,培养的动物医学人才要能更好的符合社会提出的新要求。而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影响其继续深造的意愿。同时,实践经验不足会削弱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进一步影响专业的发展。因此,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促进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为畜牧行业培育优质人才的必经之路。

1影响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原因分析

1.1学生对动物医学专业认识不够

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颁发农学学士学位。学生及家长高考志愿不愿报考该专业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农村学生认为考大学就是为了跳出“农门”,二是城里的孩子认为毕业后工作不够光鲜亮丽,父母觉得学动医专业孩子要吃更多的苦,工作环境不好,对动物医学专业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动物医学就是兽医的观念上。随着绿色食品、宠物行业的兴起,有一部分的学生虽然是主动选择了动医专业,但入校接触到课程学习和动物医学行业后才发现与起初的预想相差甚远,进而对专业没了兴趣。由于对动物医学专业毕业后的工作环境和就业前景的模糊认识,出现了要么转专业,要么敷衍对待学习,又因在实践教学中会接触动物、病原微生物等,部分学生产生恐惧情绪,有了抵抗心理,导致实践教学效果往往不佳。

1.2课程设置不合理

动物医学专业具有强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特点,现有大部分高校的动物医学专业学制是四年,课程体系包括通识类课程、公共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及毕业论文环节,相比于国际五年制和六年制的培养方案,四年制的学习时间并不充裕,学制较短,课程总学分少,实践时间短,实践教学效果受影响,限制了技能目标的达成度。各高校虽然课程安排不一致,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共同点是理论部分课时占比多,存在实践课程比例不足、内容简化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过分的看重学生理论成绩,实践课只作为补充,忽略了对学生技能的培训,进而学生对实践学习也不重视,导致理论与实践不能融合,实践能力普遍低下,学生的专业能力不符合市场需求,毕业生就业压力大。

1.3实验教学方式及内容陈旧

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传统的实验教学多是老师讲解、演示,然后学生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操作,为了完成课程而实验,有的消耗性大的实验仅由教师演示,学生观看,进行的是老师向学生的单向传递,学生缺乏了对实验的思考和理解,没有了自行探索的過程,理解的实验是局部的、片面的,若是大班授课,实验室中学生拥挤,教师的讲解、演示和学生的操作都要打折扣。疾病检测方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升级,实验教学内容也应该与时俱进,一些陈旧的诊疗方法、诊断技术应被广泛应用的新技术所替代,比如非洲猪瘟的诊断,农业农村部推荐的方法为荧光定量PCR,但在大部分开设动物医学专业高校的本科生实践教学中并未涉及该技术。受实践教学经费、实验实训平台条件的影响,部分实验项目被取消,实验动物由大换小,从牛变成鸡或是小白鼠,甚至改播放教学视频。长此以往,学生便对实践课程没有了兴趣,教师及学生都逐渐不重视实践教学,最终学生实践能力跟不上社会对动物医学人才提出的新需求,专业的发展遇到阻碍。

1.4缺乏有效的考核方法

部分高校将专业课程与其对应的实验课程作为一门课,课程考核时按理论和实验各自的占比,计算最终成绩,实验课多偏向于是对理论课的补充,实验报告成了课程实验部分的主要考核方式,但报告的正确度和完整性不能代表学生的操作水平和对实验内容的了解程度,[4]有可能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伟大的事业都成于实干,动手能力和胆量是经多次实践操作锻炼出来的,然而课程并没有专门考核学生的操作水平,分成实验小组后,部分学生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只看不动手或者在边缘徘徊游离,动手做的多是固定的几个学生,特别是小组人数稍多此现象表现得更加明显,学生实验技能和临床技能都没有得到良好的训练,同时还浪费了教学资源,很难实现培养动手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强的新型动物医学人才。

2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改革和建议

2.1培养学生对动物医学专业的兴趣

首先,加大对动物医学专业的宣传力度。一直以来,人们对动物医学的理解仅局限在畜牧业,可利用网络、媒体等平台传递全面的动物医学含义,消除学生及家长对动物医学专业就是兽医的误解,动物医学专业的根本任务目标是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动物健康和动物福利,提高动物源食品质量,维护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安全,保护人类健康,随着其范畴的不断扩大,动物医学专业不在仅限于畜牧业,而是如同藤蔓一样伸张到了伴侣动物的医疗保健、食品卫生、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社会预防医学等诸多领域。因此,人们对动物医学的认识也应该不断的延伸,从而提高动物医学专业第一志愿报考率;其次,学生入校后需加强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清晰认识本专业的工作环境、就业前景及发展潜力,随着就业渠道的拓展,从动物生产企业从事兽医工作到防疫检疫、教学科研单位或是宠物医疗保健,使得动物医学专业的就业环境越来越好,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最后,可邀请相关的杰出校友为新入学的学生做专业认识分享等,提升对动物医学专业的好感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

2.2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

处理好理论教学的必要性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正确定位两者的关系,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提升专业技能目标达成度。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明确指出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的学时数要占总学时的40%以上,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的课程实验教学学时应占各课程总学时的1/3以上,实训课程数不少于6门,每门不少于1周。按此标准,多数学院的部分课程实验教学学时数是有待调整和优化的。培养年限是影响动物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原因,进而影响实践教学效果,在张欣等[5]的调研发现,在受调研的高校中,学生实习时长在半年以上,五年学制的可达40%以上,而四年制的只占14.3%,前者毕业生的实践经验更丰富,毕业后更容易从业。截至2020年,我国大陆地区经教育部批准备案,具有动物医学类专业本科培养资格的院校共有85所,采用五年制的院校从2017年的只有11所,增加到27所,动物医学专业国家标准发布后,四年制的动物医学专业原则上在5年内要完成向五年制的过渡。在师资力量、教学条件旗鼓相当,人才培养体系相差无几的情况下,争创一流学科建设就必须突显自身优势和特色,专业技能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调整培养年限,优化课程设置,以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为抓手,稳步提升专业竞争力。动物医学专业除了培养高级的技术型应用人才外,还需要培养能主动探索新思路、新办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更好的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6]

2.3优化实践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在教学方式上不能仅是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育,而应与互动式和分享式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其次,随着动物医学专业范畴的延伸,学生就业方向的多元化,较难实现对学生因材施教,但可借助科研平台辅助本科实践教学,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培养,通过开放性科研平台或项目,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联系导师,导师将学生组织起来,共同完成科研项目,以学术论文、学科竞赛等方式呈现科研成果,更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学内容要与社会发展需求密切相关,社会发展需求主要体现在对人才的需求上,并以人才的数量和能力来表现,因此,教学内容也要根据不同社会时期做出新的调整。近年来,国内动物新疾病的发生、传播,药物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们逐渐提高的食品安全要求,实践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补充新疾病的检测技术、兽医临床广泛应用的新兽药,所教授的实践技能要重视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结合。

2.4完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笔者认为仅以实习报告作为考核内容,学生实验技能和临床技能是很难得到实际提升的,为此应对学生实践综合能力进行考核。实践教学内容的考核可由以下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和实验或临床考试成绩各占一半计算总成绩,前者包含实验报告成绩和实验中的操作习惯、课堂表现来评分,各占50%,后者为实验或临床技能测试,实验课程结束后,根据该门实验课程教授的操作技能设计操作考试,依据实际操作的规范性来评分,所有分值均施行百分制。通过这样的评分方式,在实践教学课堂中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评分,既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操作进行及时指导,又能避免学生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只看不动手或者在边缘徘徊游离,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期末的操作考试能强化学生对实验或临床操作的重视度,通过培养具有过硬实践或临床技能的学生来促进专业发展。

3结束语

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学习动物医学专业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该专业在为畜牧兽医行业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保障国家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动物健康和动物福利,维护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在建设“双一流”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对人才培养单位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要适当调整培养方案及培养目标,调整教学方式,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学校也需要和动物生产企业、动物医院等里外配合,使学生把所学运用于实际,同时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实现培养高质量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604-610.

[2]蔡旭旺,陈焕春,曹胜波,等.高等院校动物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面临的形势與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9(06):83-86.

[3]马勇江,贾坤,许丹,等.小动物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8(06):42-45.

[4]朱洪云,刘忠艳,旦巴次仁,等.《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家畜生态学报,2015,36(12):94-96.

[5]张欣,张国中,沈建忠,等.我国高等院校兽医教育发展现状分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21,42(01):108-113.

[6]苑迅,郭辉,秦昌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08):1-4+19.

猜你喜欢

改革建议实践教学
我国房地产过热现象及应对措施
检验检测机构的产业化发展研究
分析财政税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普及教育之我见
武陵山片区教授工科专业制图课程的思考及改革建议
专车行业改革必要性探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