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在电视新闻正面宣传中的作用探究
2021-01-13李艳群山东广播电视台
李艳群 山东广播电视台
人类的信息传播进入“全媒体时代”,互联网跻身主流媒介,给传播业带来了巨大变革。以报纸、电视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尝试突破和转型,旨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以正面宣传为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宣传工作的一贯指导方针,而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主流媒体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①在此前提下,如何抢占视频阵地,扩大视频传播力和影响力,是主流媒体新闻视频制作中,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怎样做到让新闻“可看、可听、可信”,怎样做到让新闻真正能鼓舞人、激励人,这是一门大学问。新闻“细节”对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每篇电视报道的质量,进而把正面宣传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怎样发现细节、用好细节值得探究。
一、细微之处见真章,基层是产生新闻细节的“富矿”
在新闻采编过程中,电视新闻细节是指能够凸显人物性情、事件背景,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折射或渲染出新闻事件核心等的语言、画面或者某些肢体动作等一系列符号。在新闻制作中,记者对新闻细节的敏锐度、抓取度以及展示和运用度,直接关系到新闻的成色以及观众的共情效果。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作品《一家民企的转型升级路 从“章丘铁匠”到“大国工匠”》的线索来自于一次普通采访结束后的“闲聊”。当时,企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董事长抵押全部身家贷款5.6亿改造生产线,而且还和业内泰斗级人物李依依院士合作,为我国最新的核电项目锻造超大锻环。基于丰厚的知识,记者敏锐的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好的选题,自此就进行了持续地跟踪拍摄。
在我国,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这些特征被总结为“五六七八九”。在山东,民营经济也是占据了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此,记者也一直在有意识的寻找具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的典型,但是找了很久都没遇到合适的,这次采访之余的“闲聊”让记者如获至宝。
这家位于济南市章丘区的传统锻造企业,起步于打造铁锅、农具的小作坊,如果这次科研攻关能够成功,将一举打破所在产业领域的三个世界纪录,为“中国技术”正名。记者通过近一年的跟踪拍摄,用扎实细致的采访、简练生动的语言、紧凑流畅的剪辑,记录下这家民营企业勇于走在前列、心无旁骛攻主业的发展历程。
基层永远是产生新闻的“富矿”,唯有深入基层、深入百姓、深入企业,才能更深切的感受和触摸到经济的脉搏和社会的温度,制作出令自己感动、令观众动容的好作品。
二、践行“走转改”,采访时要扑下身子,紧盯“细节”
社交媒体短视频乐于呈现大众日常的生活主题,如生活服务类、知识普及类、美食类、情感类、育儿经以及搞笑段子等,柴米油盐、七情六欲,因和民众生活极度贴合而受到关注;而电视新闻采编不仅需要呈现贴合民众的生活主题,也需要采编看似与民众日常生活贴近度不高但有其他深远影响的宏大主题。②如何将与民众日常生活贴近度不高但可能有其他深远影响的宏大主题展示得具有生活细节,并能引起受众的关注,这考验的不仅是记者采编功底,更需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
科研攻关需要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而采访更是如此。由于这次科研攻关已经耗时3年,原本记者介入采访时以为,没多长时间就能有实验结果,没想到一等就是一年,记者也持续跟踪了一年时间才见证了这一历史的诞生。不过,这也让记者有了意外收获,就是采访到最后的时候,连普通工人都把记者当成他们中的一员了,面对镜头采访时就像跟记者“拉家常”,这也让记者拍摄到了不少生动活泼的感人细节。
罗伯特·卡帕说过:“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的不够近”。科研攻关进行到了最后一步“轧环”,九月的济南依然“骄阳似火”,轧环车间为了防止出现“气流循环”导致实验失败,所有门窗都关得严严实实,工程师和工作人员也都穿着厚厚的工作服。摄像在拍摄的时候,由于离得过近温度过高,摄像机刚工作一小会就“罢工”,为了拍摄到整个轧环过程,他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调试最佳拍摄距离,这一过程漫长而痛苦,好在最终成功拍摄到了打破世界记录的历史时刻。拍摄完时记者和摄像都已接近虚脱,这只是他们拍摄时遇到的一个小难题。
整个片子最大的亮点就是拍摄到了超大锻环制造成功后,企业研发人员“喜极而泣”的一幕,虽然镜头稍微有点抖动,但是胜在真实,这一个细节非常感人,也是整个片子最打动人的细节,只用现场同期声就让观众设身处地的感到了他们的不容易。
三、好作品需要“千锤百炼”,把一个个“细节”运用好
社交媒体短视频传播呈现出碎片化、亮点化的特质,以生活的一个个横截面替代纵向的事件情节发展,并通过呈现亮点的方式获得关注。③而电视新闻的制作,虽然有时候无需呈现事件的全貌,但还是可以较为完整地呈现出事件进程中的某一阶段。所以如何在一段较长的叙事中,如何做到多个亮点的呈现,需要新闻记有超强的叙事能力。
在采访中,这次科研攻关重中之重是需要把64块230吨重的不锈钢锭融为一体,相当于把4层楼压缩到一扇窗户的高度,这个过程需要“千锤百炼”。好钢要千锤百炼,好作品也要“千锤百炼”!这件作品,记者从采访前就开始积极谋划,在采访过程中及时查漏补缺,在文稿写作和后期制作过程中更是“反复打磨”,最终才呈现给了观众。
在作品《一家民企的转型升级路 从“章丘铁匠”到“大国工匠”》的制作过程中,最难的是把企业和研发人员的不容易表现出来,经过多次尝试,记者选择了企业带头人有着“牛脾气”的牛余刚作为主要采访对象,在短短四分钟的时间里,把他做企业几十年的执着付出表达了出来,而这些都是通过一个个细节展示出来的。“伊莱特”公司前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家“铁匠铺”,企业带头人大胆创新,开始专注于风力发电机组法兰的生产,并迅速占领国内外市场,西门子等跨国公司成了它的“铁粉”,国内每三台风电法兰就有一台是“伊莱特”制造,这些细节展示成功塑造了一个成功企业家的形象。接着讲述企业带头人并不满足,虽然“伊莱特”站在新能源产业的风口赚了个盆满钵满,但是他敏锐的意识到企业再不改革,就会“蓝海”变“红海”,因此他们选择“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抵押全部身家进行设备更新,并与业内泰斗级人物——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院士李依依合作,研发锻造超大锻环,并最终成功,一举打破了230吨级金属坯分级构筑、单体最重和直径最大三个世界纪录,将我国环类、筒类锻件的制造能力一举提高到世界领先水平,这些细节又使民营企业家牛余刚的形象有了更大的升华。
融媒体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多向传播,传者和受者的界限和作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为拉近与用户的距离,主流媒体需要积极构建“平民化”的媒体形象,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在主流媒体的媒介产品形式上。多制作一些“接地气”的视频内容,报道语言深入浅出,报道的方式像跟“朋友在解释一件事”一样。在《一家民企的转型升级路 从“章丘铁匠”到“大国工匠”》的制作过程中记者还注意普通人物、普通细节的展示,采访了大量的研发人员和普通员工,他们一直在一线研发和生产,从无到有,对这个一举打破三项世界纪录的超大型整体锻环更有感情,因此通过他们对一个个细节的回忆,让整个片子更加可看、可听、可信。特别是,最后一个普通研发人员的采访,“(儿子)问爸爸你在做什么啊?我说我现在给核电站提供一个关键的零部件,他就觉得爸爸真厉害。”这一句细节采访,既感性又理性,折射出了普通研发人员深深地自豪感,把整个片子又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四、借助新媒体平台融合聚力,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
舆论引导是主流媒体的重大责任之一。主流媒体在注重打磨细节的基础上,利用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发力,整性报道更为平实、生活化,不仅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而且潜移默化地促进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一家民企的转型升级路从“章丘铁匠”到“大国工匠”》节目播出后,不仅得到了数十家主流媒体转载评论,相关文章在新媒体平台的阅读量突破“10万+”,评论数爆屏。
《一家民企的转型升级路 从“章丘铁匠”到“大国工匠”》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是因为该作品从一个侧面折射了改革开放40年来山东民营经济在国家的关怀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步步努力成长、发展、壮大的过程。而恰逢当时有一段时间,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民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该作品有力地回击了民营经济“唱衰论调”,充分表明民营经济只要加大创新力和增强核心竞争力,依然是推动社会发展,实现人们经济富裕的重要力量,一样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着重要贡献。
五、结语
在全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新闻应积极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向媒体融合迈进。而作为新闻工作者更应以积极的态度捕捉细节、挖掘细节、呈现细节,并在内容呈现方式、叙事结构以及风格变迁方面积极进行亮点呈现,以此在获得更多受众的关注。
好的作品承载着新闻从业者的“四力”实践,亦是媒体融合状态下的精彩呈现,这一切都得益于细节的挖掘、呈现和打磨。
《牧场少年奇幻之旅》中讲,寻梦皆以“新手的运气”为开端,随后是对“远征者”的考验。做一条好的新闻片子不难,难得是一直做好的新闻片子。希望如笔者一般的新闻工作者在追梦路上都要保持着韧性的坚持和理性的取舍。
注释
①任仲平.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人民日报重要文章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10.
②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播学概论[M].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 32 页.
③刘秀梅,朱清.新闻短视频内容生产的融合困境与突围之路[J].现代传播,202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