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提高新闻从业者素质的重要价值分析
2021-01-13吴竹韵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
吴竹韵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闻的传播方式和传播主体都出现了变化。在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拥有更多的途径和更广阔的范围。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偿新闻、虚假新闻屡屡出现,充分体现出了部分新闻从业者职业素养的缺失,使新媒体的新闻传播整体工作质量难以保障。因此,为了保证新媒体背景下新闻的综合质量,对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新闻从业者需要掌握新媒体传播特点,具有冷静的思维,能够灵活应对突发情况等。想要有效提升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就需要正确认识到当前新闻从业者素质存在的缺陷,对职业素养缺失现象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
一、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从业者素质存在的缺陷
(一)采访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扰
新闻记者在进行现场采访的过程中,由于采访现场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容易使现场人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1]。尤其是在一些事故现场,经常会存在惨烈的场面,如果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不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那么恐惧心理便会占据它的思想,进而影响到采访效果。如果新闻记者是在危险的自然环境下进行采访,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例如泥石流、洪水等,部分记者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会出现恐惧心理,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新闻记者经常需要面对复杂的采访环境,如果在采访工作过程中不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便会降低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影响到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除了新闻现场存在不确定因素,接受采访的人员也会出现一些情况,例如情绪不稳定、不配合采访工作等。如果新闻记者对于这类事件的处理能力比较低,不能够对受访者提供正确的心理疏导,阻碍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不仅可能是丧失采访机会,还不能掌握事情的真相。因此,为了达到理想的采访效果,新闻从业者需要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保持冷静的思维和头脑,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二)“媒体审判”现象越来越严重
在新媒体背景下,网络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观点的表达和意见的交互已经形成了强大的舆论,经常会代表广大社会群体的意见和看法,这样的情况会影响到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成为了一种媒体审判现象。一部分新闻媒体在播报相关事件的时候会迎合舆论趋势,在新闻报道中出现了一定的主观意见。这种情况严重违背了媒体保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以新闻自由的名义来妨碍司法独立。很多新闻事件的发生需要长期进行跟进,但是由于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速度加快,很多公众在没有充分认识到事情内在因素的情况下便匆忙下结论。新闻从业者为了追赶事件的热度,没有对事件本身进行深度挖掘,盲目借用社会舆论来报道新闻。由于社会舆论在一定情况下会呈现出偏激的情况,新闻工作中需要针对复杂的情况准确辨析事件的根本原因,给予公正客观的报道。
(三)部分新闻记者道德素养不高
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比较快,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也难以掌握[2]。一部分记者为了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会对一些新闻事实大肆渲染,存在扭曲事情真相的情况,对社会大众传播了一些不好的社会思想。或者在进行采访过程中,一味地追求事情的真相,没有采取合理的调查手段,而是对受访人采取无休止的访问,没有顾及到受访者的感受。或者询问了一些与事件无关但是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给受访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印象。甚至一部分新闻工作中为了追求新闻热度和利益,使用恶意剪辑、错误讲解的方式来制造假新闻。例如英国BBC记者马丁巴希尔曾经在采访戴安娜王妃时使用了伪造文件,激发受访者的负面情绪,采访了很多涉及生活隐私的信息。虽然采访到的信息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社会热度,但是却严重影响到了受访者的正常生活。违背了记者行业的行为准则,没有在工作过程中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新媒体时代新闻从业者素养缺失现象分析
(一)新闻从业者政治修养与专业技能不足
如今,很多新闻从业者的政治思想和专业素养不够高,影响了新媒体时代下新闻工作的整体质量。当前新闻从业者职业素养的不足,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不仅需要审视新闻从业者的新闻编辑能力,还需要审视他们的舆论辨析能力、采访能力等。许多新闻从业者是属于中途应聘这个职业的,没有经历过专业、系统地学习,不具备充足的新闻理念知识,对于新闻事件的看法和思考角度比较单一,不能够对新闻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有准备的预判[3]。撰写出来的新闻稿件过于主观化,内容深度不足,并且报道的时间不能够正确的展示出新闻的内在意义,不能达到教化民众的目的。并且一些新闻从业者在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不足,不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专业设备和新媒体软件,使新媒体传播的优势受到局限。由于以上情况的存在,致使当前部分新闻从业者不具备良好的职业修养和专业技能,难以在新媒体背景下发挥出新闻传播的影响力,降低了新闻传播工作的质量。
(二)电视记者的职业素养培训和媒体监管力量薄弱
在当前阶段,学校在对新闻专业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会将教育重点放在专业实施和技能方面,对于职业道德与实践能力方面的教育比较少。这样的教育方式虽然能够让学生积累充足的知识理论,但是由于实践能力的不足,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将理论与实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学习新闻专业最好的方法便是实践,通过加强教育过程的实践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融合,秉持崇高专业素养进行工作,有效提升新闻行业工作质量。除此之外,由于一些学校在开设新闻专业课程的时候主要是为了迎合行业的发展,不具备合格的专业教育能力。在师资队伍以及教育模式方面的制定不够完善,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保证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并且政府与媒体监管力度不强,为很多专业素养不高的从业者肆意妄为,出现了很多虚假新闻、失真新闻,严重影响我国新媒体传播的效果。一些新闻从业者在违法职业素养的情况下制作违反事实的新闻造成一定影响,但是在事件揭发之后不会得到严厉的制裁,致使很多新闻工作者肆意编造、夸大新闻事件。随着媒体传播的日渐规范化,政府逐渐提升了对媒体内部监管的力度,并且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但是由于监管力度不够严格,难以起到良好的规范效果。
三、提升新闻从业者基本素质的对策
(一)提升采访工作应变能力
为了保证新闻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新闻记者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能够对现场的突发情况进行正确合理的应对[4]。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需要通过工作实践来形成,因此,新闻记者需要时刻铭记自身的职责,秉持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同时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由于新媒体入职要求比较低,造成了很多新闻从业者不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便需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无论是高校教育或者是社会教育,都需要将新闻采访工作的实践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大量的实践学习加强从业者的应变能力。并且引领他们去学习特殊情况和恶劣现场新闻报道的方式,使他们在面临相似情况的时候可以保持冷静的心态,运用正确合理的方式展开新闻采访。不仅能保持良好的媒体形象,更能够维持新闻报道中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有效提升了新闻工作的整体质量。
(二)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
为了保证新闻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积极构建媒体行业相关标准,制定合理的职业道德评价制度。在新媒体背景下,新闻工作中出现职业素养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严格的监管,相关部门没有给予足够的监管力度。媒体各个部门的成员没有明确各方的职责,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会互相推诿,造成部分管理呈现较为混乱的局面,令监督工作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媒体的运营过程中,需要将媒体的运营和媒体的管理活动部分进行合理划分。新闻记者需要进行信息的收集和梳理,编辑和修撰工作应有新闻编辑执行,媒体信息的传播推广则需要由宣传部门完成,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使其各司其职,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能够进行问责。这样能够有效约束新闻从业者的行为规范,督促其保持客观严谨的态度进行相关工作。避免因职业素养低下导致的新闻报道失真、夸大等问题。此外,新闻记者需要与群众保持紧密的沟通联系,能够随时听取群众对新闻从业者的建议,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促进新闻工作起到良好的社会效应,发挥出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作用。
(三)具备强烈责任心与职业道德
任何工作都需要保持较高的责任心,特别是新闻从业者更需要责任心,崇高的职业道德是新闻从业者的底线,不可逾越[5]。在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从业者需要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遵循新媒体互动传播、平等交流的特点,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呈现出新闻载体的多样性,正确传播具有价值的信息。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在工作过程中应保持积极向上的敬业精神,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能力。新闻道德不具有法律的强制力,但是它趋势凭借社会舆论监督与人们内心信念的自律逐渐萌生的。新闻工作者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社会舆论的导向,为了避免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需要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调节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使新闻事业保持良好的影响力。在面对新闻事件的时候,需要保证正确的思想观念,冷静辨析事件的因果关系,保持公正客观的态度传播新闻,令新闻发挥出积极的影响力。
四、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得到了新媒体的影响,逐渐提升了自己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但是与此同时,部分新闻从业者职业素养低下,没有保持良好的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使很多虚假新闻、夸大新闻屡屡出现,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种情况,需要提升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只有新闻从业者保持了崇高的职业道德和精神,才能使新闻发挥出正面的影响。因此,新闻从业者应当明辨是非,牢记自身的职责,勇敢追求新闻理想。传播更多优质新闻,释放出良好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