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视新闻采访技巧

2021-01-13傅晓芹北京市怀柔区融媒体中心

环球首映 2021年3期
关键词:被采访者新闻记者电视新闻

傅晓芹 北京市怀柔区融媒体中心

新闻采访是一种对新闻材料进行收集和对访问对象进行采访的一类总称,也是记者以及其他新闻工作者完成对新闻信息报道的一个全过程,能够结合新闻事实材料进行调查一项研究活动。在实际的新闻采访中,其成功与否将直接由新闻作品的质量决定,好的新闻采访能够为观众呈现准确、生动且更及时的新闻。电视作为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身的媒体媒介,人们通过电视不仅能从被访问者的声音中去感受其情感,也能从面部表情和言谈举止中细致了解被访问对象。

一、关于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采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整个采访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磨刀不误砍柴工”正是其直观的体现。记者在采访前要对相关工作进行充分准备,有人甚至将采访比作为面对面进行的短暂战斗,其实质为记者与采访对象在思想上的交锋,如果要想取得胜利,就需要做到知己知彼。对采访过程的策划很重要,不仅要突出全面性,也要将重点内容凸显出来,记者在确定新闻选题后,如何做到深入且具趣味性的报道,还要取决于记者自身的专业能力。

记者的采访活动往往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文史、科技等多个领域,这就要求记者要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努力成为一名“杂家”。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使得记者的学习、积累无止境,所以新闻记者一定要不断给自己“充电”,才不至于在采访中匆忙上阵,找不到要提问的问题,造成采访后的新闻作品干瘪无味。

二、关于采访中如何提问

(一)提问要简洁

记者对于设置的每个提问,事先在用语的长短上要精心设计和推敲,在原则生要坚持宜短勿长。由于人的记忆力有限,如果所提问题冗杂,采访对象记不清。就会出现记者在提出一连串问题后,采访对象不能一一回复,刚入行的记者最容易出现这种问题。

(二)提问要具体

记者在安排提问时首先就应按照事物的形成、发展及结束过程,将一个总的问题进行剖析,形成若干个具体问题,具有针对性,并一个个进行攻破。进而通过一步步提问将问题具体化解开来。

(三)提问要间接

在具体提问时,可以是直接提问,这种发问方式固然简洁明了,但是被访问者很可能在面对此问题时由于较强的限制性,不会多言,一般直接以“是”或者“不是”等简单回答,也不具备一定的新闻内涵,交谈形式也过于呆板。这时候就可以用间接提问方式,做一些感情铺垫,这样既能了解想要的答案,这种聊天的方式也不过于生硬。

(四)提问要深刻

采访普通群众可以通过聊天、引导的方式去采访,形式相对放松一些。但是在对干部、专家以及学者等专业领域对象采访时,提问就需要一定的深度,对方通过深度提问回答也才有深度,这样才能在不经意间获得有价值的材料。

三、出境提问的技巧

从刚毕业于非电视新闻专业的社会人到从事电视新闻一线工作已经6年。刚从事新闻采访工作时,因为没有经验,在采访中可谓屡屡受挫,有的是被采访者很少会配合,有的是说的内容不是你想要的。这时提问技巧就很重要,采访经验久了,在面对被采访对象时,只需要以先入为主,采用适度刺激、隐性等手段进行特殊问题的提问,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因人而异的提问方式

细节决定成败。采访中要注意细节,这样才能从细节中获得生动的新闻作品。即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及时挖掘细微的闪光点,进而积累丰富的素材。这里有个视角的问题,当你从一个别人不是经常用的视角去观察问题时,可能会有一个更好的切入点。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要时刻注意被采访者的感受和状态,即采访要始终遵循礼节和礼貌,这样才能让被采访者感到平等,同时也能感受到记者的真诚和可信,实现心灵的良好沟通。

五、采访中的语言风格

记者在采访中还需要注意语境的创设,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有简洁明晰、声情并茂、幽默风趣等。实际采访中,我们记者也会结合不同采访对象和采访内容,选择适用的语言风格。在与一般百姓进行交流时,要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在对一些曝光类的新闻报道时,记者就需要选择言辞犀利的语言直接将主题内容进行访问,进而得到直接且正面的回答。

作为一名基层电视新闻记者,决不能只满足于追求平面的新闻材料,要到现场去观察,通过提问取得多方位、多角度的材料。在媒体融合时代,电视新闻记者就要在思想上保持新闻的敏感度,进而采取有效的访问方式,进而将最真实的内容呈现在屏幕上,展现最具活力和生动的电视新闻节目。

猜你喜欢

被采访者新闻记者电视新闻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的方法与技巧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关于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的公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评论发声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