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市垃圾分类经济效益探究

2021-01-13孙荀悦代小张葛怡琳陈凯凡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9期
关键词:垃圾处理南京市垃圾

□文/ 孙荀悦 代小张 葛怡琳 杨 茗 陈凯凡

(南京财经大学 江苏·南京)

[提要] 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逐年增长,生产的垃圾也急剧增加,如何处理城市垃圾成为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本文以南京市为例,探究垃圾分类回收的必要性,并对如何更好地实施垃圾分类政策、提高城市垃圾分类经济效益提出建议。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的持续增加,城市垃圾的生产量和清运量也在逐年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 年全国293 个地级市的垃圾生产总量高达3.6 亿吨,同比增长4.9 个百分点,近6 年的城市垃圾年平均增长率为6.35%。以上数据表明,城市垃圾分类问题已然成为了我国经济建设道路上最大的阻碍之一。根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委员会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方法中,填埋法处理的垃圾占70%,堆肥法占20%,焚烧占5%,其他(包括露天堆放和回收利用)占5%。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愈发珍贵,填埋法处理垃圾显得不合时宜。此外,我国城市垃圾的可再生回收利用率一直低于同等经济体量的发达国家。因此,从城市垃圾分类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等角度出发,国家开始强制实施垃圾分类的措施。同时,一些与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等相关的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并为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带来了更高的效率。

二、对南京市垃圾分类政策推进及现状的研究

为了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南京市人民政府陆续颁布了多项条例。2013 年6 月1 日颁布了《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2018 年7 月18 日决定即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直到2020 年11 月1 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颁布,才意味着垃圾分类正式实施。

作者团队以南京市市民为调研对象,设计了一份关于南京市垃圾分类的调查问卷,于2020 年10 月1 日至2020 年10 月30 日在南京市范围内进行问卷发放,共获得750 份有效问卷。同年11 月份,实地调研了雨花台区的春江新城、新河苑和浦口区的天华绿谷庄园等小区垃圾分类的现状。通过整理和分析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结果,我们总结出南京市垃圾分类政策推行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是宣传措施缺乏力度。超过半数的问卷调研对象认为,通过政府的号召与相关规定来约束、引导人们进行垃圾分类是有效可行的。但在实地调研了解的过程中,春江新城的居民明确表明该小区并没有重点为居民普及过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也没有积极号召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因此,政府和小区物业应加大力度进行号召,通过严格实施规定来促进人们进行垃圾分类,并且可以通过广告等网络媒体进行普及宣传,强化人们垃圾分类的意识。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78%的调研对象认为南京市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有待改进;18%认为南京市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十分完善;还有4%认为南京市垃圾分类无基础设施。由此可见,南京自实施垃圾分类政策以来,多数地区基础设施方面仍有不足,有待完善。通过实地考察,作者了解到不少小区没有足够的垃圾分类投放点,有的小区甚至没有摆放分类垃圾桶。由此可见,南京市内垃圾投放点基础建设不到位,政府应增加财政支出用于垃圾投放点的建设或升级。

三是人们的垃圾分类意识不强。调研过程中,天华绿谷庄园的居民表示,尽管小区要求垃圾定点定时分类投放,但由于居民自身垃圾分类意识不强,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仍会出现居民随意投放垃圾的现象。所以,公民自觉提高自身素质,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大大促进人们自觉进行垃圾分类。

因此,在南京市政府接下来进一步推进城市垃圾分类政策实施时,不仅需要扩大宣传、增强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还应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致力于便利市民进行垃圾分类的智能软件及器械的研究,并且应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施行垃圾分类处罚规章制度。

三、垃圾分类的经济效益

在研究南京市垃圾分类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时,由于当地政策的独特性以及地区相关出色企业的推动,使得南京市垃圾分类的经济效益与我们所了解的另一个垃圾分类城市——上海有所不同。

(一)直接经济效益

1、节省国家开支。与国家全盘承担上海市垃圾分类相关费用不同,对于南京市,国家主要实行的是谁产生谁付费的新型政策,因此国家在此领域的支出大大减少,不仅缓解了地方财政压力,使得其能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其他需要的地方,也加速了南京GDP 的增长,2020 年GDP 相较于2019 年,增长了0.8 万亿元,增幅4.5%。

2、推动产业链完善,形成闭环。谁产生谁付费政策的颁布,不仅促进垃圾处理、垃圾回收等环保产业链的完善,也为部分企业涉足该领域带来了契机。以作者的调研对象南京市卓道科技环保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旗下的三级信息化平台使垃圾回收、分类、再生产形成了一个闭环。具体而言,该平台就相当于物流中的货拉拉,打车中的滴滴,属于第三方企业,主要是搭建垃圾产生方与垃圾回收方间的桥梁,既有效避免了以往双方不互知而导致的生产方有垃圾无法处理或者处理方无垃圾可处理的尴尬局面,也减少了中间流程,提高了垃圾在买卖双方间流通的速度,使其闭环,加快了垃圾分类产业链的循环。该平台如今已在南京地区普遍流行并发挥积极的作用与影响力,与调研团队负责对接工作的该平台负责人也因此被央视采访,希望相关做法经验能广为人知,使得更多地区的垃圾分类困境得以缓解与解除。

3、提高垃圾分类回收效率,降低中间额外费用。第三方平台的流行与垃圾分类处理产业链的完善,使得大部分企业告别了以往只能采取掩埋或者焚烧的方法处理垃圾,或者无法找寻专门企业处理垃圾的局面,降低了买卖双方在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仓储、运输和信息费用,补足了该产业链中曾经缺失的构建买卖双方桥梁的部分。如今,平台用户只需一个电话,平台会派工作人员上门将要处理的垃圾运到相应企业,不仅提高了垃圾处理效率,也省去了双方沟通交流步骤,降低了垃圾处理成本。

(二)间接经济效益

1、企业提高重视。虽然国家对企业的垃圾处理不买单,但对垃圾处理不合格企业的处罚却不手软,这使得企业无法再抱着总有人处理,将自己高高挂起的心态置身事外,必须主动重视相关条例规定,提高企业自身垃圾分类处理的能力和水平。相较于往日政府三令五申、反复强调但却收效甚微,如今当关乎自身经济利益时,企业被迫主动提高重视,积极处理自家产生的垃圾,以求降低损失。

2、居民主动自觉提高垃圾分类意识。政策的推行不可避免地加大了企业在垃圾分类与回收方面的支出,而这方面最终的结果仍是消费者买单,因而增加了居民相关方面的经济负担。虽然人们本身垃圾分类意识并不强,但在趋利避害的心里诱导下,人们会自觉提高垃圾分类的意识,以减少相关开支。相较于以往在政府的宣传与教育下人们被动地接受,自觉主动反而更能让人们加深进行垃圾分类的观念,也改善了之前人们垃圾分类意识不强的状况。

3、低附加值垃圾回收企业改革创新。分类回收的垃圾分为高附加值垃圾和低附加值垃圾,前者人们趋之若鹜,市场饱和;后者则相反,近乎无人问津,现有企业也只是在政府的支持下辛苦维系,较为典型的便是纸板回收厂。纸板属于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利润率近乎为零的低附加值垃圾。大规模的纸板回收无法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再加上纸板自身的低附加值,使得企业只能通过改革续命,创新维生。通过将文化、潮流等非物质因素附加在纸板上,形成新的商品,改革创新,完成从赚商品的利润到赚资本的利润的转型。

四、提出建议

(一)开展垃圾分类教育,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居民提高垃圾分类意识,自觉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活动中,不仅有助于减少家庭中用于垃圾分类处理的支出部分,还将减少国家在垃圾再分类处理上的费用支出。因此,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和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在政策实施时尽力做到早传达和多关注,做好宣传工作,关注民心,反馈民意;地方居委会和小区物业制定出更适合每个区的不同政策和规定,并督促业主做好垃圾分类;学校方面带领学生亲自参与到垃圾分类活动中,实现全民参与。

(二)做好基础建设工作,完善奖惩措施。配备齐全分类垃圾桶可以改变以往混合收集再处理的模式,保证居民垃圾分类初处理的实现,降低垃圾分类处理站的费用支出。建议政府及街道社区部门尽快完善垃圾收集设施的布局,新建的住宅楼、商场和市场等场所要同时建设垃圾分类收集点,旧小区、旧商场和旧农贸市场需及时改造出垃圾分类收集点,并且垃圾投放收集点分布要合理安排,做到繁华地带的数量不会过剩,冷清地带的数量不会不足。

奖惩措施与垃圾分类教育的结合,有助于个人和单位养成垃圾分类的意识,不让基础设施成为一个“街道摆设”。建议对于违反城市垃圾分类条例的个人和单位,要予以对应金钱的惩罚,街道办和居委会要尽量做到分类垃圾桶每家配备,还要以回访的形式对垃圾意识低下地区进行督促,奖励和表彰出色的小区,采用积分制对表现优秀的居民计分,对应的分值可以兑换电影票等奖品。

(三)推动企业产业链革新,提高垃圾处理效率。企业产业链的革新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种多样的业务形式和产品类别,丰富企业的利润来源。建议垃圾分类处理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结合自身业务范围,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及时了解企业垃圾回收处理需求,简化交易步骤,提高垃圾转运处理效率,优化垃圾分类产业链。此外,对贵金属等高附加值垃圾处理时,需保证无害化、经济化;对类似纸板等低利润的低附加值垃圾处理时,建议政府协助企业进行产业链革新,将低附加值垃圾再生产、制造成高价值的商品再出售。

五、结语

总的来看,城市垃圾分类政策的施行,不仅让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更加集中化、无公害化、可持续化,其背后的经济效益还有利于促进城市建设蓬勃发展。城市垃圾分类是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提高城市垃圾处理效率和质量是保障其背后经济效益得到充分利用的关键。未来,南京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需朝着一体化、无害化、经济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这不仅需要有关政府部门商榷、制定和实施合理的政策及制度,更需要居民予以积极配合,这样才能共建美好的生态环境,最终做到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带来的经济效益为我们所享用。

猜你喜欢

垃圾处理南京市垃圾
南京市集中“检视”三方评议
垃圾去哪了
NO TIME TO WASTE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垃圾处理要多少钱?
倒垃圾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倒垃圾
基于PLC的潮湿垃圾处理控制系统
医疗垃圾处理遭行政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