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参观者视角浅议博物馆作为“文化中枢”的疗愈作用

2021-01-12孙辰

兰台内外 2021年35期
关键词:博物馆

孙辰

摘 要: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似乎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在“观众本位”的热潮中,博物馆作为社会服务机构,以其特殊的媒介环境及藏品参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并对其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参观者在博物馆的文化熏陶中疗愈自身,个人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自我认知和社会融入进一步增强,在个体表达中探索个人价值,寻找心灵安放之所。

关键词:博物馆;心理疗愈;文化中枢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是一个社会议题,涉及复杂多样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程度、社会公平性乃至个人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因素均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境遇直接影响人的生活状态。提高生活幸福感,不仅仅需要医疗、教育等行业的主力作用,全社会特别是文化产业也是“隐形盟友”。2019年和2021年世界博物馆日主题分别为“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两个主题彰显了博物馆在社会文化议题中的核心地位,不能否认博物馆对于启发思考、改变认知、社会融入等方面的卓越作用。2019年在日本京都举办的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大会,也在讨论博物馆如何在社会中发挥关键作用,创造新功能,在丰富未来的同时,拥抱传统。

纵观博物馆的历史沿革,其演变和发展始终与社会对话。早期博物馆是以物为主的静态服务模式,近年来则掀起“观众本位”的服务热潮,观众成为博物馆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举办富有自身特色又能满足新时代观众需求的活动成为博物馆研究的重点。博物馆通过转换思维,站在观众的角度寻找最普及的方式,用高品质文化滋养观众的身心健康,将博物馆打造成丰富的精神源泉,体现人文关怀。

一、参观博物馆能够满足人们内在的精神需求

自2008年我国公立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博物馆的观众数量开始逐年增多,2020年全国各类博物馆共接待游客5.4亿人次。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进入博物馆,除了文博类节目的风靡和国家免费政策等外部原因,观众内在的精神需求成为更关键的因素。人们对于文化的诉求基本是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条件好了,人们的文化需求便相对提高。

Molly曾言:“博物馆是‘奇怪’的边缘地带:论教育,它并非学校;论研究,它并非大学;论价值,它并非商店或银行;论治疗,它并非医院;论娱乐,它并非游乐场。但如果博物馆有意做到,它可以向各类群体提供各类需求服务。”

弗兰克根据参观动机将观众分为五类:追求体验者、促进者、探索者、专业者/业余爱好者、充电者。他们将参观博物馆视为自我反思及丰富生活的机会,暂时远离现实社会及人群,从繁忙中寻得一段感受历史的机会。在博物馆观看艺术品,似乎是一种“退行”,就像回到婴幼儿时期靠视觉、听觉等获取信息的状态中,沉浸在“心流”里观看展品、收听讲解,同时修复自己内心的不悦甚至创伤。

博物馆不仅是一个由藏品、建筑样式、大小、色彩、光线、温度、声响、香气、路径等因素有机组合而成的物理空间,还是一个充满美学意向的情感空间,充满了文化的累积、历史的传承、艺术的创造、认知的反思等。《心理学大辞典》对情感的解释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博物馆是“用美学表达的形式,展示人类处境、情感、困境和成就的共同性”,观者感受到的既是接受美学教育、提高个人文化素养的建筑空间,也是满足自身对于情感诉求的情感空间。

观众随展线移动时会有不同的感受,这种差异逐渐积累过程也是情感能量连续积累的过程。情感能量属于心理能量的范畴,是“伴随着各种活动的进行以及根据活动目标是否达到、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以各种情感状态和情绪表达的方式体现出来的”。观者接受博物馆中展品、建筑等各个物理元素的情绪感知,联想到自身的经历和审美观,产生精神上的共鸣,随着情感能量的积累,最终达到升华。这种情感能量最大化的过程正是博物馆这一整体环境能直抵人心、触发情感、促进主动思考的基础。

博物馆是存放人类文明见证物的地方,这种充满包容力量的空间营造了友好舒适且安全稳当的氛围,观者可以满怀轻松地探索、思考。进一步来说,观者参观博物馆的行为以及对博物馆周遭产生的思维联想和知觉体验都是其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更有助于人们拥有彻底的情感感受。

二、邂逅藏品与自我认知

博物馆中最重要的是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在促进健康的视角下,几乎所有的藏品都可以被利用,刺激好奇心、参与社会体验的主动性。

19世纪,实物教学课逐渐兴起,博物馆中的藏品成为这类课程的主力,不单单是因为他们具有历史文本目录的属性,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存在是创造者对丰饶主观世界的模拟。博物馆像一个“带反馈屏幕”的“接触带”,允许观众与代表着“过去”的物质存在接触,接触的过程又像一个被欲望投射的屏幕,参观者可以看到自己模仿与匹配的方式,在无意识的层面扩展自我认知。

1.眼神的联结

DelBanco指出,当我们通过一定程度的投入和重复次数的观看后,就可以将眼前的作品与我们个人历史生活相关联,成为“我”的一部分。因为视觉认知是从整体到局部的过程,他鼓励带着“独自沉思”“慢慢靠近”一件展品;Puff也鼓励观众留意展品的物质属性再引发联想;MacRae还提出了一系列引导视觉感知向探索主观感受的问题,从远观整体到近察细节的过程是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实现的。

对于那些怀揣“朝圣”心态的观众,他们可能经过长途跋涉,可能经过精心准备,包括阅读资料、参与课程等,当这部分观众真切看到自己期盼已久的藏品时会心生神圣感,并因一种“老友重逢”似曾相识而产生“拥有感”,其学习动力被激發,想去探求更多的元素来加强与自我的联系。

沃夫林在《艺术史的基本原理》中提到“艺术品都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诱惑力”,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使观众乐于进入背后的精神世界中,将自己放到另一个由藏品和观众投射共同营造的图景之中。这个图景的存在受主观洞察力的作用,不断凝视和精神体验后会引发自主学习,促使观众在另一个时空通道中重新认知自己和这个世界。有观众在参观了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后感慨,看到这么多艺术品是一种极大的乐趣,自己似乎化身为长辈,在欣赏童趣的天真美好。

2.触感与真实性

心摹手追、心灵手巧,手部的触感是人类五感中最敏感的部分,手部的触感体验与感情、认知的变化有着微妙而紧密的联系。博物馆中的文物有的是珍稀奇宝,有的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有的代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共享,启发人类文明之光。当观众凝视这些文化瑰宝时,会不自觉心生更进一步接触的想法,与这些具有特殊文化和社会价值的文物相接触,满足了观者的好奇心,可以促进观者从中获得一丝力量,成为触发思想、感觉和记忆的触发器,增加幸福感的体验。

观众与藏品触碰的一瞬间,会引发对“真实性”的思考,这些现实中的物质存在,传承了意象的生命价值,联结着过去的时代、生命、制造和使用这些物质的人以及过去至现在所经历的岁月,似乎这些藏品化身为另一个时空中的生命有机体,难以分辨其究竟是真实的物质,还是活生生的生命价值,在更大语境下传承时间的延续。

观者内心对于“真实性”的考量会激发其好奇心、思考力,这些物品既成了观者展开讨论的核心,也将观者拉回自己过去的经历中,“透过我们的过往经历,寻求新的知识,与他人分享我们的想法和感情”,观者展开积极思考,重新理解自身的价值和定位。

针对部分特殊人群,触摸还可以体现社会公平。2018年5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可接触”CAFAM公共艺术活动中,16名视障人士作为特殊的“观众”被邀请用手感知艺术作品。活动精选了部分“充满想象和张力”雕塑作品,通过材质、纹理、夸张的造型让他们感受到区别于日常生活的触感,与普通大众一样领会到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参与者感言:艺术作品的触摸是另一种阳光,能够再一次温暖每一个人的心房,通过触摸作品能够感受到光明。

此外,与藏品的接触还是一种“特权”的象征,提高观者的自我价值感、自尊和自信。在莱斯特的一项关于改变儿童和年轻人对博物馆的体验项目中,NewWalkMuseum&ArtGallery美术馆允许儿童医院学校的学生触摸3000年前的埃及护身符,孩子们不仅学习了这些物件与逝去生命之间的关联,还学习了过去的思维方式,兴奋感大大加强。

三、对话展览与社会融入

藏品就像博物馆里的一颗颗明珠,每一颗都光彩夺目,通过策展主题将这一颗颗“明珠”以有机的方式“串联”成展,展览的辐射力远超每件展品单独影响力之和,因为这中间夹杂着以策展人为代表的个体或群体的思考与经历。“博物馆让访客看到他人的艺术性表达,后者就跟他们一样,用色彩、质感和色调探索人类经验,并且将这些经验在其作品中呈现”,参观者眼前看到的是藏品的价值,实际是关于某个议题的观点碰撞,是与另一个(群)体的对话与交流。在博物馆里,观众、策展人、艺术品、服务人员等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小型社会,每个个体在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模式都会在团体中“再现”,展览促进了观众对自身与所处世界的重新思考。

COVID-19病毒引发疫情,人们执行隔离措施,与社会的连结感下降,一定程度上引发焦虑不安甚至恐慌情绪。很多焦虑不安的网友通过观看网上的文艺作品展览,被艺术家刻画的作品中蕴藏的正能量所感动,恢复了对未来的信心,并在有意识回顾自身的情绪变化后,促进了更深层次的自我认知,觉察了自己的性格特点并据此重新规划了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与集体的互动,即与其他参观者间的协调。每位观众参观有其自身的特点,包括参观动机、节奏、兴趣点、细节的欣赏程度、参观后的反应,甚至部分作品会勾起令部分观众极端的情绪,进而临时延长或提前结束参观的进程。参观是一种行为,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来看,同一个时间点且同一个物理点会同时发生多个观者的参观行为,而这些行为的不同特点,就提供了一个契机,只要带着足够的觉察,就可以更深入发掘自身与群体中其他相异或相似行为的反应,激发对自我的思考和觉察。发现自己的独特点也就为今后与其他团体的相处提供依据和暗示。

四、艺术创作与自我表达

艺术可以作为有意义的自我表达的载体,特别是在艺术治疗中,艺术过程和媒介特性远重要于艺术作品的实际画面“美感”。EdwardAdamson认为,“创造力具有与生俱来的治愈能力”,用画作传递信息来构建自己的个人叙事,认识到自身的能量和才智。

“边界”是指为满足某种特殊目的而设定的空间,艺术创作发生在博物馆环境中,就好像为创作者提供了“双层边界”,除了前述博物馆这一涵容空间带来的安全性和启发性,另一个是画框(纸)围城的物理边缘营造属于想象力的安全空间,这个虚拟的地带完全由创作者自己掌控支配,无意识的信息就通过象征、移情充分展示出来。观看的行为史一场深刻的神游,观者得以带着当下的感觉进入另一个思维空间中,或是追溯过去,或是带着自己的想象力展望未来。

从2009年至今,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推行一项名为“创造能力(Create Ability)”的公众项目,残障人士及其家庭可免费参加。在支持性的环境中,结合专门指导,参与者针对每月主题挖掘展藏资源,讨论艺术作品,并运用多种媒介进行实验性创作。2019年MoMA举办了十周年展览,展示了近年来这个项目参与者的创作作品,这些作品在博物馆这“双层边界”的保护下,体现出参与者以观众的身份汲取经典作品的能量,转化为自身创作的动力,挖掘艺术能力,建立信心,增加生活乐趣,逐渐消除病耻感,表达属于自身的创造力。同时,展览又提供了一次机会使参与者接受更全面的评价鼓励,也以观众身份更好的自我成长。展览引发了创作,创作制造了新的展览,新的展覽又接受了新的评价,进而对作品进行了延展与扩充,这既是展览的解读,又是展览得延展,如此循环带来的正向作用在博物馆中不断延续。

参考文献:

[1]JocelynDodd&CeriJones.Mind,body,spirit:Howmuseumsimpacthealthandwellbeing[M].UniversityofLeicester,2014

[2]张向葵,丛晓波.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

[3]FinalReporton2019ICOM25thGeneralConference(Tokyo,Japan),ICOM2019OrganizingCommitteetotheExecutiveBoardofICOM,11December2019

[4]央广网.2020年全国博物馆办2.9万多个展览接待观众5.4亿人次[EB|OL].http://ent.cnr.cn/dj/20210526/t20210526_525496071.shtml,2021

[5]MHarrison.Changingmuseums,theiruseandmisuse[M].London:Longmans,1967

[6]FalkJohnH.IdentityandtheMuseumVisitorExperience[M].LeftCoastPress,2009

[7]DONALDN.ROBERSON,JR.FreeTimeinanArtMuseum:Pausing,GazingandInteracting[J].LeisureSciences,2011

[8]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9]滕少冬,王志良,王 莉,王国江.基于心理能量思想的人工情感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

[10]SharonMacdonald.ACompaniontoMuseumStudies[M].BlackwellPublishing,2003

[11]Clifford,J.Routes:TravelandTranslationintheLateTwentiethCentury[M].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7

[12]DelBanco,N.Avisittothegallery[J].Raritan,2008

[13]Puff,H.Brieflynoted:Thepresenceofthepastasalienation:NeoRauchattheMetropolitanMuseumofArt.TheGermanicReview,2008

(作者單位:西南大学)

猜你喜欢

博物馆
博物馆
自然博物馆大闯关
博物馆奇妙页
世界博物馆日
航海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
影像·博物馆
博物馆
博物馆基本功能